熊 舜 唐胜蓝
江西外语外贸职业学院,江西 南昌 330009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重视和加强第二课堂建设,重视实践育人,要创新方式,拓展途径,为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创造更多的机会和舞台。作为第一课堂的有效补充,“第二课堂成绩单”能为学生进一步的思想引领、知识巩固、技能锤炼、创新培养提供一个系统化、科学化的重要平台,对学生在校期间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2018年7月,共青团中央和教育部在联合印发的《高校共青团改革实施方案》中提出,要突出共青团“第二课堂成绩单”的结果应用和价值发掘,切实把“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作为“三全育人”综合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第二课堂成绩单”逐渐成为学生在校评奖评优和对外参加社会竞聘的重要凭借,受到社会各方越来越多的关注。由此可见,在新的时代使命下,“双高”高职院校应以更强的发展眼光来把握时代发展的脉搏,激发“第二课堂成绩单”的育人潜力,创新“第二课堂成绩单”的体制机制,着力培养新时代的技术人才和搭建助力创新发展的服务平台。
“第二课堂成绩单”是以大数据、云计算、互联网+等新兴技术为基础,具有详细的量化标准,通过专门的第二课成绩单操作管理系统进行活动的发起、收集和记录,从而让学生在校期间的真实轨迹能够被客观评价、分析评价和分享呈现的制度体系。其涵盖的领域包括学生个人的思想引领、专业知识的巩固、实训技能的锤炼、社会实践的磨砺以及创新创业的提升等,为“双高”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注入了无限活力。然而,“双高”高职院校培育技术技能型的高质量人才,则需要进一步创新自身的育人方式,不断拓展高水平专业群和第一课堂的深度和广度,改变“灌输式”教学模式下学生第一课堂成绩单日益单调化、片面化的弊端。所以作为第一课堂的延续,学生可以通过第二课堂成绩单自主选择素养提升、实践锻炼、公益服务、文艺体育等方面的第二课堂活动,从而进一步锤炼自身的思想品质、知识能力、创新能力。此外,学生还可以通过“第二课堂成绩单”实时了解自身的进步状况,找出自身的不足之处,从而在剩余的时间内通过第二课程成绩单的指引选择其他领域进行弥补,不断促进自身的全面发展。
在大数据的支撑下,“双高”高职院校可以结合自身的高水平专业群建设要求和技能型人才培养方案,重新对第二课堂成绩单进行设计,提升第二课堂活动的多样性,并对第一课堂的专业理论教学进行“查漏补缺”,突破传统教学中的局限,从而在第一课堂育人与第二课堂育人中间形成完美衔接。同时,“双高”高职院校在第二课堂成绩单管理者、管理模式以及运行方式的建立中,可以形成新的学生干部培养制度和高技能人才培训方式。此外,通过第二课堂成绩单,“双高”高职院校可以及时、客观、真实地收集和记录学生在校期间参与的各类课程活动、参加的各种团学工作以及获得的所有奖项荣誉,借助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从而在第二课堂成绩单系统中形成学生的“精准画像”。学校教师可以通过第二课堂成绩单对学生各方面素质进行科学评估,了解学生的优势和不足,以便使育人侧重点发生转变[1]。校外用人单位可以通过第二课堂成绩单了解学生在校的发展轨迹是否满足自身的用人标准,了解学校对学生的培养能力。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各高校应明确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学的中心环节。“双高”高职院校不仅要关注学生技术技能的培养,也要关心学生的全面发展。第一课程着重于培育学生的技能和传授知识,第二课堂侧重于学生综合素质和思想政治的提升,两者的深度融合构成了“双高”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基础[2]。而“第二课堂成绩单”的实施,能让第二课堂活动更加贴近学生所思所想、所需所求,增强活动的灵活性和多样性,有助于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自觉接受思想的洗礼,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此外,第二课堂成绩单的实施能够让“双高”高职院校的共青团教学工作、思想政治教育借助第二课堂成绩单系统从而变得更加系统化、规范化,不断增强学生的志气、骨气和底气,坚持党的领导,成为有坚定理想信念的时代新人。
为深入了解第二课堂成绩的现状,掌握第二课堂在“双高”高职院校立德树人与培养高质量人才中的实际情况,笔者通过深入走访、谈心谈话、素材收集等方式对江西外语外贸职业学院“第二课堂成绩单”的实践与探索进行了调研,并对其好的经验做法进行总结。
为保证第二课堂育人与高水平职业院校建设的同向同步,江西外语外贸职业学院高度重视“第二课堂成绩单”的组织管理工作。在学校内部组建“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实施工作指导委员会,对“第二课堂成绩单”进行统一的集中领导。指导委员会邀请该校的主要领导担任主任,邀请分管该校共青团工作的校领导担任副主任,成员涵盖党委办公室、宣传、科研、保卫、创新创业学院、学工、团委以及各二级学院党总支主要负责同志,保障校内各方育人力量、育人资源的协调一致。同时,建立专门的办公室,由团委来具体负责办公室事宜,组成人员为团委全体成员以及各二级学院团总支负责同志,具体负责校内第二课程成绩单的组织、管理和考评工作。
江西外语外贸职业学院根据新的形势要求,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了“100学时=2学分”的学生培养制度,学生自入校后必须按照第二课堂成绩单的规定要求修满100学时,并转化为学生人才培养方案中职业素质拓展模块的2个学分。学生只有完成第二课堂成绩单的100学时任务要求,才能正常予以毕业,提升学生的紧迫性。根据活动内容和形式侧重点的不同,江西外语外贸职业学院对“第二课堂成绩单”活动进行了分类整合,将“第二课堂成绩单”分为思想引领类、社会实践类、志愿公益类、技能竞赛类、创新创业类、文体素养类、职务担当类、其他类等8个项目模块,每个项目模块中的活动都设定好了固定的学时数和分值,截至目前总共搭建了61个不同模块的学分申请项目。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兴趣爱好、个人发展趋向选取相应模块活动,从而促进自身在思想政治、知识技能、创新创业、文艺体育领域的全面发展。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江西外语外贸职业学院积极利用大数据、新媒体等技术手段,并依托赣鄱青年(PU口袋校园)线上操作平台实现数据管理的信息化和规范化。该平台是进行学生量化考核的基础,也是“第二课堂成绩单”进行活动整合、消息推送、学分管理以及监督反馈的主要途径。针对PU口袋校园线上活动的发起结束、学分认定等功能的使用,江西外语外贸职业学院定期对项目活动的管理者以及各班级团支书进行培训,实现“第二课程成绩单”线上系统在学生各班级的全覆盖。截至目前,江西外语外贸职业学院已在“第二课程成绩单”管理系统中添加兴趣部落322个、团支部265个、学生社团40个以及学生部门17个,并在全校学生中间达到了100%的激活率。此外,江西外语外贸职业学院将对低于30分以下的学生下发第二课堂学时预警通知书,提升学生参与第二课堂活动的主观能动性。
首先,在“第二课堂成绩单”的顶层设计中,江西外语外贸职业学院根据新时代国家职业教育的改革目标以及自身高水平院校的建设情况,对学生的思想状况、技能掌握、创新能力、知识水平进行研究。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该校制定出台了《江西外语外贸职业学院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工作实施方案》《江西外语外贸职业学院第二课堂学时认证标准计量办法(试行)》,从制度层面为“第二课堂成绩单”的运行提供政策先导。其次,完善监督考核机制。江西外语外贸职业学院要求各二级学院成立相应的工作领导小组,保障“第二课堂成绩单”到实处、取得实效。同时对各二级学院“第二课堂成绩单”的开展情况进行定期督导和检查,掌握学生在“第二课堂成绩单”中的每一段数据流的详细动态,了解学生对每一项活动的客观评价,从而实现学校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紧密连接,提高第二课堂育人的实效性。最后,江西外语外贸职业学院切实将“第二课堂成绩单”作为学校、二级学院党建带团建的重要组成部分,充分保证思想政治教育始终处于核心位置,不断丰富“思想引领”项目类别的活动内容和形式,切实将“第二课堂成绩单”打造成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重要平台,变“灌输性”的思想教育为“启迪性”的价值引领。
加强校内各部门的有机联动。江西外语外贸职业学院积极力推学院机关科室、职能部门与团学工作紧密协调,打造一体化的“第二课堂成绩单”组织体系,统一开展与高质量专业群建设相适应的第二课堂活动,让“第二课堂成绩单”凸显出自身的专业特色和育人方向,培养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
打造“第二课程成绩单”的专业队伍。针对新时代高校共青团改革方案要求和“第二课堂成绩单”线上系统的操作管理,江西外语外贸职业学院定期组织平台管理人员以及活动指导老师进行培训,引导学院师生摒弃传统第二课程活动形式化的旧有思维,变旁观者为主动参与者,实现第二课堂对第一课堂的反哺,初步搭建起拥有自身特色的“第二课堂成绩单”的人才培养框架。
加大支持力度。江西外语外贸职业学院不断优化自身的经费支出结构,将开展“第二课堂成绩单”所需资金纳入本校财务的年度预算中,并且近几年资金额度逐年增加。对学生社团校内的活动的场地和硬件设施,每学期进行修缮更新,减少安全隐患,为“第二课堂成绩单”的正常运行提供良好的基础设施条件。
首先,江西外语外贸职业学院不断与科研单位、企业之间进行精准对接,注重实践育人。该校打造的“饮水思源,青春实践”红井社会实践志愿服务队、青鸽志愿服务队多次荣获全省、全国优秀团队称号。在搭建社会实践桥梁中,推进本校“第二课堂成绩单”与供给侧改革、经济国内国际双循环亦步亦趋,帮助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成功量化所需要的技能素质,明确自身的发展目标,做好个人的大学规划,从而让学生的综合素养与社会需要形成完美衔接。其次,江西外语外贸职业学院积极与政府相关部门进行交流协商,深入社会企业、科研机构进行第二课堂成绩单的应用推广,提高第二课堂成绩单社会的整体认可度,搭建“学生+学校+企业”的三级机制,保障成绩单数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提升学生的获得感,并引导学生最终精准择业。最后,江西外语外贸职业学院“第二课堂成绩单”中不断增加国际视野和创新类元素,积极与国际发展趋势接轨,鼓励学生成立实践团队参与国际交流和各类创新创业类竞赛,在多届“挑战杯”江西省大学生创业大赛、江西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取得一等奖、二等奖的良好成绩,不断拓宽学生的视野脉络和认识水平,提升学生的综合竞争力。
“第二课堂成绩单”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应有之举,也是国家职业教育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能有效弥补第一课堂教育中的短板,有助于增强学生的创新创造力,服务学生在校的健康成长[3]。“双高”高职院校在开展“第二课堂成绩单”的过程中,既要对不同专业、不同年级、不同年龄的学生群体进行研究,也要提高自身的警惕性,避免在学生思想引领和能力锤炼中出现两张皮的现象,坚持党的教育方针,顺应时代发展潮流,遵循教书育人规律,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