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静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南京,211106)
创新思维的培育与训练是提升研究生教育实效和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环节。这是研究生掌握知识、运用知识、创新知识的切入点,是培育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必然要求,也是增强研究生综合素质的必要条件。对导学共同体与研究生创新思维的概念阐析、衍生关系、促进方式等方面的探讨,有助于梳理、分析、规范高层次人才培养的思路,不断提升研究生学术创新的质效。
研究生教育主要着眼于系统化传授知识和学术化训练素质,偏重提升创新思维及学术能力。对研究生而言,没有创新作为基础,专业拓展的可能性就是一种混沌,研究品质也会滑落为浅表的品质;没有创新作基础,思维会裹挟在狭窄的区域,即便敢于突破,其突破的力量也是微弱的。因此,高校建立导学共同体,发挥集体在研究生知识创新中的独特作用,显得尤为重要。
培养研究生创新思维,首先要界定这一术语。在汉语词语中,创新指创立、创造新的或首先之意。从语义学来看,创新本身就包含突破既有思维模式和框架的特征,突显有别于固定或常规思路的见解,强调运用现有知识或物质以改进或创造新事物的行为。创新思维是一种心理变化,属于意识的初级形态,具有独立性、联动性、多向性、跨越性和综合性的特点。[1]研究生创新思维作为一种特定思维形态,对其内在规定的实质性理解和认知性把握既要遵循一般意义的内涵解说,又应彰显其独特属性。“从过程上看,研究生的创新思维则是一种综合思维,它至少包含着三个相辅相成的构成要素:一是发现问题的批判思维;二是求解问题的发散思维;三是论证答案的聚合思维。”[2]可以说,研究生创新思维的产生离不开这三个基本的要素:批判思维的培养是研究生撷取知识的基础,发散思维的训练是研究生求知真理的动力,聚合思维的形成是研究生知识创新的根本。
综上所述,在知识整合、智慧共享的基础上产生的导学共同体,由涉及专业领域和研究方向的问题所驱动,目的是应用本学科或相关学科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对有价值对象的探索、新规律的发现、新命题新方法的提出等新的科学发现,以解决现实世界的重要问题,推动社会进步、科技发展等。
囿于创新思维培养的复杂性、动态性和开放性,导学共同体在研究生教育中呈现出兼具基础理论研究的长足进步和认知操作的规模推进的现象,也出现了导学共同体的理论建构与实践运行之间内生差距的问题。尽管导学共同体培养研究生创新思维所遇到的问题纷繁复杂,但主要集中于创新性认识与创造性发展之间的瓶颈与梗阻。
研究生创新思维的培养,离不开自由与争鸣的学术环境。无论是吸纳知识,还是拓展知识或科研创新,都需要共同协作、扬长补短。“知识创新通常需要多元技能、综合判断以及各种经验来实现,这就需要研究生与导师、外界相互协作,依据导师特点、学生特质、研究项目的特征组成不同类型的团队,在共同体中灵活地选择合适的角色,以实现知识创新的目标。”[3]对导学共同体而言,创新主体之间在何种程度上实现广泛和紧密的连接,取决于学术创新的合作意愿与集体行动。
此外,导学共同体的组建和展开需要各成员的平等沟通与深入交流。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研究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和提升,依赖于互动互生的集体创新。不仅如此,共同体内创新思维的持续提升,还依赖于个性鲜明的学术领跑,以及群体和成员之间的适度张力。考察共同体发展便不难发现,各创新主体的自我定位、学术追求、愿景目标等具有异质性的特征,在条件不成熟的情况下难以形成一个有机统一的创新整体,也无法实现有效的交流互动。
在导学共同体中,导师的“导”与研究生的“学”是创新交响乐的合奏与共鸣,任何一方都不可或缺。“为了使学习共同体保持运行的活力和必要的新鲜感,供需双方的身份和地位就应该处于交错上升的动态变化中。学习资源的不断供给和学习需求的不断满足是任何一个学习共同体得以持续存在和运行的内在动力机制,两者之间只有保持平衡和适度的张力,才有可能在动态变化中维持相对稳定的学习关系共同体。”[4]由此可见,“导”与“学”是在导师与研究生作为供需双方持续能量转换的创新过程中,所形成的声气相通、共存共在的波动式起伏联结与嬗变式交互平衡。
按照理论建构的蓝图,一般导师引导研究生在研究领域、理论视野、科研选题等方面大力拓展,在研究方法、学术范式、学术观念等方面进一步更新,循序渐进步入日益宽阔、严谨与开放的学术境界。然而,囿于共同体内的异质性特征和个体本位的独立性,创新要素离散等问题渐渐浮现,创新不同向不同频的情况时有发生。在导学共同体发展过程中,研究生个体的“学”与导师的“导”之间显露的矛盾,阻碍了研究生创新思维培养。
导学共同体的创新文化与研究生创新思维的形成具有正相关效应,即共同体倡导的创新热情、创新精神、创新氛围越浓厚,研究生的创新思维就越容易被调动和激发。在知识创新的道路上,研究生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因科研遇阻带来的迷茫和沮丧、因处于低谷带来的创造力被分解等各种情况。在导学共同体创新文化的熏陶下,在导师和其他成员的帮助下,研究生会重新燃起对知识的兴趣与热爱,生成勇于获得新知并对知识保持谨慎的科研追求。这时,创新文化的“释”与研究生的“纳”之间的有序衔接与交融贯通,有力推动了共同体内研究热情的持续升温和学术联系的普遍增强。
从导学共同体外部影响来看,包括功利主义在内的各种社会思潮都会对研究生的既有认知体系带来冲击,致使创新文化的“释”与“纳”之间出现断裂现象。功利主义的渗透使得导生对话仅仅被视作传授有用的知识、技能的渠道,导生关系也分化为脱离于学生真实发展需求的各种异化、复杂的情形,对道德塑造、情感交流的忽视逐步消弭其教育性。[5]
从历史经验来看,机制具有相对静态的普遍性特征,以较为隐性的方式影响事物发展的特定路径与发生逻辑。无论导学共同体的组织形式、对话形式、交往形式等存在何种细微差别,保障其顺利建立、健康运行的机制所产生的穿透力,将分散的、不确定的因素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是作为特殊学习组织开展知识传承、知识探索、知识迭代的权益保障与集体安排。然而,创新离不开生动、真切的时代图景,离不开国家、社会、高校等倾注的热忱与期望。
推进与时代接轨的创新机制,拓展研究生创新的视野格局,需要审时度势地密切关注时代的深刻变迁,为及时总结导学共同体的新进展、梳理研究生创新思维的新现象、研判研究生教育的新趋势提供制度化保障。落实到具体实践中,创新机制的相对静态特征往往引起对时代变化、社会需求、学界议题的滞后反应,致使导学共同体的科研协作出现乏力、开放度不够等现象。此外,如何平衡好共同体内各创新主体的关系,在互补和融合中改革旧体制并完善新体制,还需要更深层次的制度安排。
导学共同体的形成与发展,催生了研究生教育的公共新话题,从而在教育空间甚至社会空间内引起持续而热烈的讨论。与传统研究生教育相比,导学共同体在创新背景、创新载体、创新流程、创新方法等方面展现出新的表征。因此,基于研究生创新思维的培养目标,导学共同体在通往高层次人才培养的道路上,仍需直面困境并破解难题,探寻更多更佳的阐释性建构、操作性方案与适宜性选择。
问题意识是研究生创新的起点。如果说发现问题是研究生创新意识产生的前提,那么,理性分析和正确解决问题是研究生创新意识培育的目的。增强问题意识,坚持问题导向,是避免闭门造车、防止莽撞蛮干、锻造创新思维的着眼点。在《说文解字》中,“导”被释义为“引”,意指“指引”。问题就是指引研究生去发现、思考、探究的对象,发现问题则是对其理性辨析、洞察机理、循迹规律的过程。有了问题导向意识,研究生才会唤起内心深处探索未知领域的好奇,产生积极主动研究问题的心理倾向,生成热衷于求新求异的偏好。
坚持问题导向,不仅是导学共同体培养研究生的原则,还是研究生学习方法的考量,更是研究生思维认知和学术态度的彰显。问题导向折射的是研究生对学科发展的认知性把握,展示的是对专业方向的确定性认知,呈现的是对探索未知的实质性进取,映照的是对时代需求的敏锐性洞悉。导学共同体坚持育人的问题导向,研究生才能主动积极地发现问题,在攻坚克难中解决问题,从而不断推进新发展。遵循问题导向还需要提升共同体创新链的高效配置和整体效能,前瞻部署推动多种形式、多种平台的创新活动,为研究生创新思维的生发供给更多的源流与能量。
当前学科发展的一个显著特征是各学科基于高度分化的全方位整合。各学科的前沿领域,很多研究成为急需协同攻关的课题。“就导师而言,要扮演学术引路人的角色,不仅要通过积极创造科研条件并让研究生参与其中,还应增强责任意识与品德魄力,成为研究生做人做事的楷模。就研究生而言,必须学会学习、学会科研、学会提高自主学习意识,只有通过学习才能保持自身活跃的思维,提高自主创新能力。”[3]导生、生生之间的同向同行,在开放包容、互容互鉴、互通有无的合作中形成协同效应,最大限度释放导学共同体各方蕴藏的合作潜能,在协同攻关中实现研究生创新的最大化和最优化。
从生成逻辑来看,创新不是“单打独斗”,不是将自己封闭于他人之外。导学共同体承载着团体归属、集体认同与合作理念,有益于整合碎片化、零散性的学习元素,汇聚共同的学术兴趣、研究志趣与求问乐趣。研究生在学术创新的过程中,不能囿于自我学习的小圈子,应积极主动参与共同体发展目标、任务安排、力量动员等,充分实现自我价值,在平等交流的学术对话中提高创新能力。各创新主体在开拓视野、反思追问、创新突破的探索中,充分尊重个体差异与多元智慧的融合,在优势互补、相互促进的基础上,使研究生的原有知识框架得以拓宽,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得以萌芽与生长。
在导学共同体中,共同的科研文化是研究生创新思维培养的关键,有其独特的价值趋向和文化内涵。对导学共同体而言,科研文化是传承知识、分享知识的一种注脚,也是学术创新的精神动力。“如果导师与研究生能形成一种合作探究的文化,这能够加深理解导师自己的教和学生的学之间唇齿相依的联系。”[6]在共同体内,导师与研究生共同形成相互学习、拓展认知、分享知识的科研文化,一方面可以有效整合研究生的学习愿景与学术诉求,较容易实现导师与研究生的同向创新,另一方面可以消解研究生创新道路上的非线性阻碍与重复性危机,更好地学习如何进行有效科研。
需要注意的是,科研文化的重要性不仅在于会直接影响创新思维的孕育,而且关乎导学共同体的整体和谐与价值定位。因此,导学共同体从开始创设就需要重视科研伦理、科研诚信建设,守好学术道德、科研伦理的道德底线;培育鼓励合作创新与宽容失败兼具的科研文化,让研究生面临低谷或失败时能继续勇敢前行;指导研究生科学运用创新思维,知难而进、开拓创新,营造正向激励的文化环境。
导学共同体的发展及其前景很大程度上体现在运作模式、行为规范等方面。要活跃研究生的创新思维,必须高度重视相关制度建设,“围绕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不断完善导师与研究生考核、管理办法,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制度体系,实现研究生教育健康发展”[7]。一是强化研究生教育管理,加强导学共同体的组织建设。优化配置共同体的创新资源,完善创新管理机制,组建科研项目团队、教研创新团队,发挥导师“传帮带”的作用,形成有利于科学探索的氛围。二是完善导学共同体的评价机制,改进导师与研究生的考核评价体系。把教学评价与科研评价综合起来,将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结合起来,强化创新成果运用与转化,突出研究生的创新意识。三是创新研究生教育的科研管理机制,改革容错机制,激发研究生的科研活力。目前,提升创新能力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优化科研管理的制度设计和规划布局,更好地为科研创新出台政策措施,为成果转化提供经费支持和信息推广,进一步推动共同体及其成员的创新能力。
没有创新思维,研究生的进一步发展会严重受限,最多是借助经典文本和学界已有成果在无边的学海中精致或练达,更高级的发展基本无从谈起。目前,关涉导学共同体与研究生创新的理论基础与框架构建的阐析、论证较多,在各自学科基础上建立了多种学理支撑的意义建构和人文情怀的现实观照。研究成果已表明,对导学共同体和研究生创新思维的文本理解、学术讨论的侧重点各有不同,从不同维度或视野提供的学术界说、实证分析、研究范式等拨开了认知迷雾与操作盲区,但还有更多待研究的领域需要去拓展、解决与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