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学生学习数学时需要掌握的重要能力,也是综合素养的组成部分。在数学课堂中,教师要传授学生知识,让他们掌握技能、发展思维,提升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并尝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小学高年级学生具有一定的思考能力和学习能力,教师应着力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他们的应用意识,帮助他们形成缜密的数学思维。文章就当前教育形势下,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有效培养高年级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策略进行积极的探索,旨在提升课堂教学成效,实现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培养能力;解决问题
作者简介:李超(1988—),男,江苏省张家港市外国语学校。
在数学课堂中引领学生解决问题,是不可忽视的教学内容。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可以促使学生进行有效思考,形成一定的解题思路,加深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和感悟,切实提高数学综合素养。在以往的课堂教学中,很多教师重结果轻过程,采用灌输式教学策略,学生只能被动听课,无法发挥主观能动性,解决问题的能力难以得到提升。小学高年级是与初中衔接的关键时期,如果此时学生未能很好地掌握解题技巧,提升解题能力,那么学生在后续学习时会感到较为吃力。数学教师应践行新课标的教学要求,根据小学高年级学生的个性和能力差异,优化教学策略,渗透解题技巧,提升学生的数学综合能力,让数学课堂凸显生命的精彩[1]。
一、创设生活情境,培养解决问题的意识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顺应学生的学习需求,能使学生得到更多获取新知的内驱力[2]。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往往沿用灌输式教学模式,从问题的提出、分析到解题过程,都替学生思考,再把答案告诉学生。在这样的课堂中,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得到凸显,学生只能被动听讲,思维能力缺乏应有的锻炼和培养。要培养高年级学生解决问题的意识,教师可以创设生活化的情境,让学生在熟悉的场景中解决数学问题,唤醒他们的求知欲望,消除他们对学习数学的排斥感,让学生以积极、主动的状态投入学习,主动寻找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形成解决问题的意识和习惯。
在教授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时,教师创设了这样的生活情境:有一对夫妇有3个儿子,儿子都已经长大成人,这对夫妇准备将自家的3块地分给儿子,计划分给大儿子的是一块长方形土地,计划分给二儿子的是一块正方形土地,而小儿子即将得到的是一块平行四边形土地。教师边讲边出示3块土地的样图,并告诉学生:“在这对夫妇告诉自己的孩子土地分割的情况后,小儿子哭了,因为他觉得这样的划分不公平,分给他的田块最小。”教师将平行四边形土地圈出来后向学生问道,“你觉得这对夫妇的方法是否公平,你有办法解决这个问题吗?”这时,有学生认为公平,也有学生认为不公平,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别求出这几块地的面积,然后将其进行比较。在这样的情境中,学生解决问题的热情被调动起来了,他们更愿意积极探索新知。
可见,在教授新知的过程中,教师巧妙创设生活化的情境,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让学生进行问题分析,可以催生学生解决问题的欲望,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意识。这样的教学方式和以往的机械灌输相比,更能凸显学生的主体性和主动性,从而提升学习效果。
二、培养审题习惯,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
审题是解决问题的前提,没有良好的审题能力,想要轻松地解决问题便无从谈起。审题习惯和审题能力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3]。在教学中,笔者发现,很多小学高年级学生对教师讲解的例题掌握得很好,课堂中的巩固练习也完成得很好,但课后单独完成作业时,正确率却不尽如人意。待教师批改后,这些学生再做一遍,便可以做对,于是很多老师会将这些学生的错误原因归结为马虎。其实不然,笔者以为,这是学生审题能力较差导致的。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小学高年级学生的审题意识,让他们养成良好的审题习惯,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授圆锥的体积计算公式时,教师可以出示这样一道题:“工地上有一个圆锥形沙堆,它的底面半径是2米,高是15分米,请问这堆沙子的体积是多少立方米?”在学生解答题目之前,教师需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审题的习惯,引导学生将题目中的关键词“圆锥形沙堆”“半径是2米”“高是15分米”“多少立方米”先圈出来。通过这些关键词,学生就会意识到解答此题的关键点:本题中计量单位不一致,要先转化单位,再进行圆锥体体积的计算。在学生掌握解题要点之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回忆圆锥体体积计算公式,再列式计算,这样做能够有效提升学生解题的正确率。
小学高年级应用题的条件相对较多,如果学生在解答的过程中不认真审题,有些细节和条件就会被学生忽略。在教授相关内容时,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审题意识,让学生在解答过程中少走弯路,提升解決问题的能力。
三、注重有效引导,激活解决问题的思维
小学高年级学生在学习能力上存在一定的差异,解决问题的能力相对差的学生,在学习时往往需要教师的引导。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引领者,应当积极帮助学生,发挥指导作用,推动学生形成主动解决问题的习惯。为了有效引导学生,激活学生的思维,教师可以设置有层次的问题,搭建学习的台阶,让学生拾级而上,快速地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形成问题意识。
在教授圆的面积计算公式时,教师列出了结构图,引导学生回顾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为了在此基础上推动学生探索圆的面积计算公式,教师向学生提供了圆形拼图,并出示了以下几个任务:1.请依据自己的想法,动手分一分、拼一拼,将圆转化成别的图形;2.请分析转化后的图形和圆形在面积上有着怎样的关系;3.请探究所拼图形和圆形的周长、半径有着怎样的关系;4.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你认为圆形的面积应该怎样进行计算?这几个问题有层次性,能够引导学生深入探究知识,促使学生内化新知,并将所学知识融入原有的知识体系中。
优质、高效的数学问题是促进学生探索知识的有效手段[4]。在上述教学过程中,教师设计了引导性问题,学生的学习更有章法,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也会有所提升。
四、渗透数学思想,探寻解决问题的方法
数学思想是数学的核心和灵魂[5],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注重数学思想的渗透,让小学高年级学生在数学思想的指引下,了解多样化的解题策略,掌握多种解题方法,切实提高解题能力。具体而言,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渗透转化思想、数形结合思想、方程思想、假设思想等,为高年级学生顺利解决问题保驾护航。为此,数学教师需要在平时的教学中深入剖析教材,挖掘教材内容背后的数学思想,并将其传递给学生,使学生深刻、透彻地掌握数学知识,提升课堂教学的成效。
分数应用题是小学数学课堂中的重要教学内容,也是学生学习的难点,在教授这类题目时,教师可以渗透转化思想。教师可以先出示这样的题目:“阳光小学收到一批梨子和苹果,梨子占总数的3/8,苹果有120箱,请问梨子有多少箱?”接下来,教师可以引入转化思想,引导学生将“3/8”转化成比—梨子与总数的比是3∶8,那么苹果与总数的比是5∶8。然后,教师只需要引导学生运用按比例分配的知识解答问题,学生就能算出梨子有72箱。数学思想的有效引入,既可以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认知,还可以激活学生的思维,让他们从不同的角度探寻解决问题的方法。
挖掘、渗透数学思想是小学数学的重要教学内容,也是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渗透数学思想,可以促使学生深入思考数学问题,拓宽解题的思路,形成高效的思维方式,更好地提升数学素养。
五、引导学生反思,捋顺解决问题的思路
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是解题思路从模糊走向清晰的过程。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需要回顾、反思,思维才会合理化、有序化、清晰化,解题的正确率才能得到提升。小学高年级学生尽管已经学习了几年的数学,积累了一些解题技巧,但数学知识相对抽象、复杂,有时学生仍会被一些题目的表象所蒙骗,产生各种各样的错误。教师应当明确,学生在解答题目的过程中出现错误是正常的现象,作为教师,首先应有包容之心,然后要引导学生对错误进行反思,让学生在反思中找到犯错的原因,进而修正错误,找出正确的解题方法,使解题思维更加成熟。
在教授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时,教师引入了这样的问题:“王大叔准备用铁片做一个长3米,横截面是边长20厘米的正方形的通风管,做这样的通风管,需要多少平方米的铁皮?”教师在屏幕上展示该题目后,立刻有学生自告奋勇进行解答。这名学生在解答时,首先转化了题目中的单位,将20厘米转换为0.2米,然后列出算式:3×0.2×4+0.2×0.2×2=2.4+0.08=2.48(平方米)。学生得出答案后,脸上露出了笑容,沉浸在喜悦中。显然,这名学生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解答出现了错误。此时,教师并没有着急指出学生的错误,而是引导学生反思:“同学们,既然是通风管,风肯定可以吹进去,也可以吹出来,按照你们的思路,通风意味着什么呢?”这名学生听了教师的话,开始对自己的解答进行反思,很快发现,按照原先的思路,通风管并不能起到通风的作用,因为6个面都被焊牢了,风吹不进去,也出不来。这名学生在发现错误之后,很快重新列式进行解答,得出了正确的结论。
小学高年级的题目相对复杂,题目条件比较多,学生容易在解题时出错。在学生出现错误时,教师应及时进行引导,让学生反思自己的解题思路,培养他们的反思意识,让他们形成反思习惯,从而更好地解决问题。
六、设计实践活动,提升解决问题的效率
数学是一门实践性、应用性很强的学科,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有着广泛的联系。在以往的教学中,很多教师在讲解例题后,就让学生重复进行计算练习,未能让学生将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建立有效的联系,学生的思维被禁锢在课堂之中,这会导致学生面对一些实际问题时不知所措,无从下手。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應为高年级学生设计实践活动,为他们提供运用数学知识的机会,培养他们应用所学知识解决数学问题的意识和能力,让他们能够闻一知十、触类旁通。
在教授升和毫升的相关知识后,为了让学生更好地认识这两个体积单位,教师没有让学生直接开始做习题,而是为学生设计了这样的实践活动:“在生活中,有些同学常常关不紧水龙头,让水龙头不停滴水。同学们是否知道,一个拧不紧的水龙头,每秒钟会滴几滴水?每滴水大约有几毫升?请同学们回家进行实际观察,测算得出结果。”这样的实践活动,自然会引发学生参与的兴趣和热情,学生纷纷回家进行了观察、计算。在测算后,学生都很吃惊,发现关不紧水龙头会浪费很多水,并由此意识到要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小学高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动手操作能力,教师在教学时应根据教学内容,为学生设计实践活动,这样不仅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还可以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效率,可谓一举多得。
结语
总之,在新的教育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时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学会审题,提升学生的审题能力,鼓励学生探索解决问题的新思路、新方法以及新观点,并学以致用,提升学习成效。与此同时,教师还需关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由此出发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让他们掌握解题的步骤、方法、技巧,不断提升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数学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马启健.小学数学教学中提升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有效举措[J].理科爱好者(教育教学),2021(06):230-231.
[2]肖继桂.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方法[J].启迪与智慧(中),2021(11):45-46.
[3]吉慧.小学数学教学中应该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J].数学学习与研究,2021(32):113-115.
[4]张佳.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J].考试周刊,2021(81):88-90.
[5]吴海燕.小学高年级数学问题解决能力培养策略探究[J].名师在线,2021(26):4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