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翔
(四川音乐学院 钢琴系,四川 成都 610021)
基础的音响效果立体性是在空间内将乐器的音响和封闭空间结合起来,音乐也从线性的调性结构向空间化的排序方式进行复合化发展。
斯特拉文斯基将立体主义定义为将传统、单一的水平运动形式的音乐加入差异错杂的线条,在彼此矛盾因素混合的同时也创造了一个多维的音响空间。从音乐创作角度来看,音乐的主导要素具有明显的立体性。音乐要素所形成的动机簇是平面化的点、线、面,当动机簇相互作用的时候,呈现出的作品是多维层次的。在曲式被定义为音乐作品的结构和形式之后,作曲家更像在充当“音响导演”的职能。在钢琴表演中,音域宽广、音色多变的乐器在不同弹奏技法的巧妙处理下可以形成“微缩交响乐”的音响效果。钢琴的机械装置的最大特点就是一键一音的键盘布局。因此,在钢琴音乐的语言表达中,颗粒性成为钢琴语言的最主要代表,而钢琴的颗粒性在于发音体的独立性,这个特点成就了钢琴的音响优势。在浪漫主义时期,以肖邦为代表的钢琴演奏家更加重视钢琴的歌唱性表达,最典型的例子就是《肖邦e 小调第一钢琴协奏曲》第三乐章第27—64 小节(谱例1)。
(谱例1)
作品将该乐器拟人性的歌唱特点和颗粒性的特质相结合,展现出强调颗粒性和炫技性的发展趋势。然而,音与音之间的关系是音乐能否成型的重要指标,因此,在钢琴表演中歌唱性的处理方法上,音与音之间的关系凌驾于颗粒性特点之上。相对于颗粒性的表达特点而言,歌唱性的表达注重宏观调控能力和驾驭多音响的综合性能力,也就是在细腻表达过程中将不同音响相融合的整体能力。但是在这种立体模式中的细节与主体的协调,不仅仅包含作曲的技术手法,也包括了演奏家对作品的理解与技术水平。
功能和声理论的出现,对音乐从线性到错综复杂的音响效果有着深远的影响。对于演奏者而言,钢琴从平面到立体的表达方式变得更为复杂。在歌唱性表达过程中,相对性与总体性相辅相成。相对性指的是音与音的关系之间的协调能力,总体性指的是将各层关系融合为一个整体。在协调的过程中,细节之间要通过层次、主次进行细化,丰富音响结构,将平面的线条效果通过音与音的拆分、重组进而形成立体模式。
作曲家布索尼改编的巴赫小提琴独奏曲《恰空》(BWV1004)(谱例2),不仅将主次进行平衡,而且还将主旋律呈现在不同声部,体现出局部的细腻和整体的协调平衡。就钢琴演奏层面的触键技巧而言,对于音符关系的处理需要拉近彼此之间的音响距离,同时在音与音的衔接时还得注意恰当控制。由此可见,通过触键方式来区别主次声部的处理是钢琴表演歌唱性的表达方法之一。钢琴演奏者是乐器发声体产生周期性振动的直接作用者,在强调发音具有穿透力的同时,还需要控制音响的衔接。因此,钢琴表演立体性的体现,不仅仅要求演奏者具有连奏高级区别等触键技术的演奏基础,而且对音乐分析能力和音响相互关系的多样性也有很高要求。
(谱例2)
钢琴分为高、中、低三个音区,音域十分宽广,从欣赏者的角度来看,具有立体饱满的听觉效果。除此以外,演奏者从生理特点出发可以同一时间演奏十个音符,在演奏原旋律的同时使和声配置具有更多的层次和对比,丰富的织体在不断进行发展的同时,曲目的音响效果也更加华丽,例如作曲家李斯特的作品S.173.No.3《Gottessegen in der Einsamkeit》中结尾的行板(谱例3)。
(谱例3)
在低声部与高声部进行的同时,中间两声部进行伴唱,演奏者需要注意自身对声音控制和对音响效果分层辨听的能力。在手指独立性的前提下,耳朵需要敏锐地进行音响层次分离,在键盘技术支撑的同时,演奏者对于横向发展的流畅音乐线条也应该细化处理,进而形成差异化的音响特征和丰富的音响层次,达到立体化音响效果。
对于沉浸式音乐效果的定义,国际范围内的学者更倾向于心理学理论中的心流感应(flow experience),从广义来说指的是人类的感官认知在非常专注的状态下忽略时间流动的体验。在艺术领域内,沉浸式体验具有“全感官”“参与性”“戏剧性”这三个特点。在音乐表演中,声音空间的包围感应属于沉浸式体验的塑造方法之一。因此,钢琴演奏中的沉浸式体验可以被定义为在执行演奏过程中,使听众产生一种具有代入感的、以自身为中心的虚拟体验,运用创作、演奏手段为听众创造感官体验和认知体验,使听众的意识沉浸在乐曲营造的意象氛围之中,体会乐曲所传达的信息,以最主观的“视角”感受钢琴演奏发出的声音,进而触发听众自身的情感体验。可以说,听众在欣赏的同时,根据自身的经历和理解对作品又进行了一次意境创作。因此,欣赏者音乐素养的高低直接影响对作曲家创作意图的理解程度。
钢琴表演在音乐立体美学上实现沉浸式音乐效果主要涉及认知、情感、心理三个方面。音乐效果的认知沉浸指的是在一定的空间范围之内,让听众通过感觉、记忆、思维、想象对意识中密切相关的声音信息进行加工并接受所传递的信息。某一感官在得到多重刺激后引发了其他毫无关联的感官行动,进而引起了受众的后续想象以及审美活动,这就是“联觉”理论。例如《黄河钢琴协奏曲》的第三乐章开头部分的旋律。(谱例4)
(谱例4)
演奏者需要考虑到听众的接受能力,才能让欣赏者以审美角度去感受音乐,只有以自身为中心并从极具代入感的心理需求出发,细化听众的审美要求,才能令作品在演奏过程中实现沉浸式的音乐效果。
听众聆听钢琴演奏的过程也是对音乐作品重新解构的过程。音乐元素所包含的内容是丰富多样的,不同的听众对音乐情绪的解读存在着差异性。钢琴演奏者的舞台情绪变化对听众情绪的诱发机制具有复杂性,这个情绪诱发过程就是音乐效果情感沉浸体验的实现过程。情感沉浸的实现注重通过钢琴演奏者触键的细微差别实现对意境的描绘和对具体化情景交融的描述,将接受者带入具有无限想象空间的虚无境地。此处以印象主义代表人物德彪西的作品的《月光》为例(谱例5)。
(谱例5)
该作者习惯用转瞬即逝的简洁乐思营造立体性、独立性、多层次的音响效果,进而流动地、有对比性地描绘神秘缥缈的意境与氛围。在情感引导的作用下,听众自然而然地受到音乐流动式叙述的牵引并置身其中。在情感沉浸的过程中,音响频率以及幅度变化也是影响音乐沉浸效果的重要因素。在钢琴演奏过程中,作品音响效果实质上是一个不断变化推进的过程,优秀的钢琴演奏者在演奏的同时可以感染听众。在演奏过程中,音乐振幅和音响频率的增强可以使听众的情绪产生强烈的波动。比如说,音高位于中低音位置时,节奏缓慢的音乐具有悲伤的情绪内涵,演奏者在钢琴演奏的过程中会根据这个特点模拟伤感压抑的心理状态向听众传递低落的情绪信息。当听众接收到钢琴作品中的情绪信号之后,大脑皮层中与情绪相关的额叶区域就会被激活,因此在演奏者“模仿”悲伤音乐情绪的时候就接收到了伤感的信号。
在沉浸式音乐效果中,心理沉浸并不能够独立运行,因为生理与心理效应是相辅相成的。因此在研究心理沉浸的同时,我们还要关注人耳对听觉心理的影响。人耳在接收所有内容信息的时候会根据个人兴趣进行筛选,经过筛选后才呈现出最终结果。因此,在钢琴演奏的过程中,音乐元素的等级主次很重要,演奏者需要避免本末倒置,避免对沉浸式体验的影响。除此以外,沉浸的九大元素之一就是受众者所感知到的挑战和本身的技能水平之间没有太大的出入(challenge—balance)。因此在钢琴表演时,听众群体最好具有一定的音乐修养与技能,这样才可以领悟到音乐作品在钢琴演奏过程中所表现的内涵。
沉浸式表演中的听演关系来自两个方面,一个是听众的感知心理,一个是作品表演过程中演奏者与听众之间的交互。
感知心理涉及感官感受以及心理活动。在钢琴表演过程中,乐曲对欣赏者的感官刺激会向大脑传递信息,大脑在接收梳理信息的过程中产生了一系列的联动反应,人类的认知活动由此产生。听众对作品的感知来源于对作品吸收过程中的内心共鸣,这是一个心理活动过程。因此,钢琴演奏带来的音乐沉浸式立体效果唤醒的并不是五官感受,而是在听觉形成途径中产生的联觉意识,而联觉意识的产生来源于人们的生活经验以及对事物的认知水准。在钢琴表演中,听众的听觉与大脑知觉由于音响的刺激被调动,从而产生了一系列的互动。在交互的过程中,听众对作品的理解实际上是对钢琴作品的二次创作活动。因此,在钢琴表演中,作品的呈现是在与听众的互动环节中完成的。此外,钢琴作品的创作者在创作时还需要考虑到听众的主观心理,听众与作品的对话成为完整作品的关键环节。除此以外,表演者在作品呈现环节也起着关键的作用。作品的涵义本身就是由人来赋予的,钢琴作品本身仅仅是一个表象,而听众对作品的解读建立在表演者对作品再创作的基础上,创作者、表演者、欣赏者三者间相辅相成的关系为音乐作品想象孕育了更多的涵义。
可以说从钢琴表演到听众接收的整个过程是对于艺术形态的一次重构。创作者从自身的时代背景出发,演奏者以独特的专业视角进行描述,而欣赏者凭借自身的环境经历进行解读,这三者的互动关系成为一种空间上的延伸。这个空间不局限于实体环境,而是存在于意识形态之中。这种空间形态不是线性平面和单一静止的,而是负责的、立体的、多维度且运动的。
实现听众的沉浸式音乐效果关键在于认知、情感、心理三个方面。在钢琴表演音乐立体美学中,情感沉浸和心理沉浸是实现听众沉浸式音乐效果的关键手段。在钢琴演奏时,演奏者通过对各声部音色、力度以及在线条方面独立又融合的音乐处理,从纵横变化上、音色控制上、音乐层次上塑造立体、独立又多层次的音响效果,在音乐情绪的推进中引导听众实现情感沉浸。同时,演奏者还要注重演奏旋律线条的多维性,注重主次,通过感官刺激给听众带来联动反应,进而实现心理沉浸的音乐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