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雅洁 杨亚娥(上海对外经贸大学会计学院)
现代企业处于不断发展变化的时代,新技术、新的管理方式使企业提高了企业效率,完善了企业内部治理结构。同时,员工作为企业的核心也面临着挑战。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作为时代的新产物,对企业和员工都提出了新要求。
企业建立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目标有三种:第一是降低成本、第二是控制风险、第三是促进财务转型。在以降低成本为目标的情况下,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可以发挥自身优势,通过资源的整合,实现成本的降低,同时可以提高财务处理效率,使企业的财务职能更加稳定;在以控制风险为目标的情况下,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加快了信息传递的速度,也解决了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企业管理层能够迅速对关键信息作出反应,控制企业风险,达到控制风险的目的;最后,财务转型能够改变企业传统的财务处理模式、改进财务流程,提升财务部门的整体能力,促进了财务人员的发展,为企业战略发展作出决策支持。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作为降低核心人员服务成本和提高绩效的最佳解决方案得到了众多企业的青睐,但由于是新产物,许多流程和技术还需进一步完善。
企业建立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就意味着财务改革的开始,员工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共享服务中心集中了重复的专业技能工作,提高了财务处理效率,同时也减少了员工人数的需求数。人才转型成为当前的热点,专业技能人才饱和,向知识型人才转型成为必要。
除此之外,财务共享中心作为新产物,还有很多需要完善的地方,需要员工与公司各部门人员沟通、解决问题。最后,信息技术是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基础,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运转需要技术型人才的支持。
与专业型技能人才相比,知识型技能人才有更多发展的潜力。如今,企业改变短期用人思维,在人才招聘时更倾向于寻找和培养有潜力的知识型人才,这也是推动企业作为整体取得成功的关键。知识型人才的特殊性就在于他们具有扎实的专业技能和较高的个人素质[1]。他们大多都接受了系统的高等教育,经历了完善的专业技能培养,在处理业务方面有较高的逻辑思维能力,所以能够满足企业业务的要求;同时高等教育不仅仅注重专业技能的培养,也注重个人素质的教育,由于他们接受了高等教育,所以他们在个人素质方面也有着更优异的表现。对于会计、审计人员而言,应具有更高的专业素质要求,不仅需要有扎实的会计、审计专业知识,熟练掌握经济法、税法及其他相关学科方面的知识,还需要有一定的政策思想水平,知识面较宽,专业标准熟悉,精通计算机技术等[2]。
沟通能力已经成为企业聘用员工的必要条件。在企业中需要团队协作,不断沟通和解决问题。同样地,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也需要不断沟通与协作,完善财务共享制度。基础会计信息输入到共享服务中心,这些信息的数量正在不断扩大和增加,专业会计师必须有能力对这些会计信息进行全面审查并进行沟通确认;之后,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处理这些会计信息,通过与管理层和其他业务部门交流沟通,完善处理流程和准则制度;最后,输出会计信息用于战略管理和绩效管理等决策,向管理层传递关键信息,以便管理层作出正确决策,同时可以完善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不足。从上可以看出,交流、协调能力是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不可缺少的技能,这些非专业能力变得越来越重要。
除了以上交流、协调的非专业能力,对数字技术知识的掌握也变得越来越重要。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科技的迅速发展也给会计、审计行业带来了挑战,基本的记账和交易处理实现自动化,人才培养向数字技术分析方面发展。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基础是自动化,这是技术应用的结果。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建立扩大了对信息技术人才的需求。基础的财务共享服务建设需要大量信息技术人员,根据企业财务流程进行共享中心的建设;另外,财务信息分析也需要技术支持,其中,最重要的是应用数字技术知识,运用分析工具,分析数据背后的信息至关重要,可以避免企业潜在风险的发生,达到控制风险的目的。不论是基础的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建设还是财务信息分析都为员工发展提供了新方向。
高校课程多为基础的理论课程,不能培养学生创新、发现问题的能力,并且不能满足社会发展需要。明确社会需要的人才,才能培养出适应社会、并且有发展潜力的人才。对此,我们提出以下问题:第一,大部分高校仅设置了会计、审计等专业课程,并且课程内容滞后,跟不上政策的变化,学生毕业后拥有的是过时的知识,不利于学生直接投入到工作中去,给学生工作上带来了障碍。第二,在人工智能时代,基础的财务工作自动化,会计、审计人才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软件分析,更快地解释和介绍财务及非财务数据。而大部分高校没有设置关于新兴技术和分析数据的课程,或将其设为选修,让同学不能及时了解云计算和大数据等新兴技术,从而不能快速地适应企业的发展。第三,李正卫等研究认为,大学生的人际沟通能力和求职心态对其就业竞争力影响最为显著,而专业成绩虽然对就业竞争力有正向影响,但作用并不显著。
因此,在企业中对学生自身能力的要求高于对专业知识的要求,例如:沟通能力、决策力和执行力等,而在高校中,对学生自身能力的关心要低于对专业知识的关心,主要体现在关于人际沟通能力等课程的欠缺,使学生不能发挥自身优势,顺利履行业务合作职能。
在教学方法上,我们也存在着很多问题:第一,在课堂上,教学多为平铺直叙型,枯燥、乏味的讲解不能引起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更不能激发学生的探索、创新精神。怀海特思考了教育的目的:“要使知识充满活力,不能使知识僵化,而这是一切教育的核心问题。”所以解决这一问题任重道远。第二,教师从未从事相关工作,不能得到直接工作经验,其间接的接触使他们不能正确描述实际工作状况,从而会给学生带来职业理解偏差的问题。如果聘用实际工作者为教师,讲述其实际工作经历,可以让同学判断是否喜欢此类工作,也能促使同学认识到自身不足,及时补足其短板,更能适应社会需要,以得到全面的发展。第三,同学在课堂上学习的都是理论知识,即所谓“纸上谈兵”。这时,理论联系实践就显得格外重要。大部分高校要求社会实践加入必修,但是,会出现社会实践未达到预期要求的情况,实践没有得到深入研究,不能完成理论联系实践的目的,从而启发学生的独立思考,提高判断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信息技术变革对财务管理产生了重大影响。第一,财务管理系统经历了从会计核算阶段到财务管理业务集成阶段,这一切都源于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财务管理包涵大量信息,财务管理信息系统不断数字化,为战略决策提供准确的决策支持。而同学们在闭塞的课堂,不能接触到这些数字化的财务管理信息系统,造成了当下高校学生与企业财务管理脱节的现象,使学生不能迅速地理解和处理企业财务管理事务,给学生和企业都带来了困难。第二,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作为信息技术和财务职能结合的产物,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发生变革,从简单的会计核算到财务信息整合与分析阶段,加快了信息传递的速度与准确性。基于此,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对硬件设施有着较高的要求,自动化处理意味着企业要更新财务系统与硬件设备,这样才能保证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正常运行。对此,我们应积极应对变革,积极地进行变革与风险管理。
传统的会计、审计课程是理论教学基础,能为学生学习和实践提供坚实的基础。但在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背景下,对共享中心流程的管理和制度建设才是企业的主要要求,因此,除现有的基础理论课程,还应设置相应的流程设计和制度安排课程,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思考空间。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包括两种岗位,一种是重复性高、对技能要求高的工作,另一种是管理类的,需要更多流程设计和制度安排知识方面的工作。
对此,第一,高校应加快课程内容更新,并且对学生进行持续性教学,保证学生掌握最新的知识,从而可以从容应对业务处理,另外设置关于新兴技术和分析数据的课程,增强学生自身实力;第二,高校应重视学生自身软实力,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创新性,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沟通能力、学习能力等,实现多方面发展,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3]。另外,高校可以在各年级开设就业指导课,树立学生正确的就业观,培养学生正确的职业素养。
首先,“要使知识充满活力,不能使知识僵化,而这是一切教育的核心问题。”这是值得思考的问题。对此,高校可以开展虚拟仿真实验,让学生在实验过程中把握自己的专长,深入了解自己的就业方向,这样不仅能使教学方法更加丰富,更能让学生全面了解自身优势与劣势,是对教育更深入的诠释。另外,著名教育家赫尔巴特认为兴趣是教育的发展目标,兴趣是学习的动力,由内而外地激发自身对感兴趣的方向进行研究,可以提高创新性和对知识的更深的理解。由此可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高校应鼓励学生参加不同学科的课程,找到自己感兴趣的课程方向,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以探索的方式找到适合自己的职业方向,以实现学生持续长远的发展。最后,在社会实践之前,学生应明确社会实践的目的和对自己的意义,高校应加强社会实践对学生意义的指导,明确学生进行社会实践的方向,来提高学生社会实践的质量,丰富自己的工作经历[4]。
如今,信息技术快速发展、企业管理要求不断提高给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建设带来了巨大挑战,财务变革正在发生。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是一个信息集成、信息处理和信息分析的中心,财务管理更加信息化、数据化和自动化。
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把业务与财务融合,实现信息的自动化传递和转化,从而支持了企业财务核算的自动化处理和信息存储,实时动态地提供事前、事中和事后决策信息,形成了全新的、全自动化的财务管理体系[5]。为适应这种变化,高校应及时引入相关的财务管理信息系统,通过组织学生学习和使用,可以提高学生对财务共享中心的认识,提高学生的竞争力;或者通过与企业合作联合培养学生,让学生到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学习,以达到适应信息化财务管理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