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双德 山西四建集团有限公司
近年来,建筑工程如此重视质量管理标准化,主要原因是因为质量管理标准有着诸多的运用优势,在保证和提升建筑工程现场质量管理水平中发挥出了良好的作用。具体来说,质量管理标准化的优势集中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标准化流程可以让质量管理更加自如,可以服务于项目的集成化管理工作;二是标准化流程可以提升施工效率和质量,各项施工内容均可以得到全面有效的管理;三是标准化流程可以在确保施工质量的基础上缩减成本,建筑企业可获得的经济效益更多;四是标准化流程可以为施工现场的安全施工与管理工作保驾护航,确保施工现场各项工作高效开展,所营造出的施工环境可以确保施工安全[1]。
基于这些显著的优势,建筑企业对质量管理标准化越来越重视,逐步加大了探究与实践力度,这有力地促进了建筑工程现场质量管理标准化的运用与发展。工程质量作为建筑工程中的重中之重,关系到大众的生命安危以及社会的安定团结。同时也会影响到城市形象以及面貌,甚至还会影响到国家利益以及社会利益。所以保证工程质量合乎标准是永恒的话题,在建筑单位以及建筑部门中,要承担起相应的责任。尤其是在最近几年,建筑行业竞争力非常强大,所以建筑行业也要以质量为基础,赢得大众的信赖,做好为人民服务的工作,同时为社会经济发展奉献一份力量。
就建筑工程现场质量管理标准化的重点来说,施工管理始终都是重中之重,施工单位必须严格把关工程现场的各项施工内容与环节,严格按照相关的规范标准开展施工管理工作。总的来说,在质量管理标准化的要求下,施工单位必须重点做好以下方面的工作。
(1)施工单位在整个施工现场质量标准化管理中发挥着主体作用,首先需要建立健全有效的质量标准化管理领导小组,以此对施工现场的各项工作开展全面的管理。具体来说,在工程正式开始前,施工单位按照项目的特点制定质量标准化管理实施方案,其中所涉及的管理措施务必明确和具体,富有针对性和操作性。另外,施工现场的管理标识要齐全和清晰,在整个施工过程中要始终贯彻质量管理责任制度和样板施工,做好质量标准化管理工作。
(2)施工现场项目管理机构是质量管理标准化开展的重要主体,所成立的现场质量标准化管理领导小组要按照规范设置组长、成员。成员主要由项目监理工程师、质检员、施工单位项目经理、监理单位项目总监、技术负责人组成。领导小组在施工质量管理中要严格履行自己的权责,比如要做好质量标准化管理的计划制定、指挥调度、检查落实[2]。
(3)监理单位要在施工现场质量标准化管理发挥好自己的职责,对施工组织设计和现场质量管理方案做到严格的审核,落实全方位和全过程的监理工作,构建出一种事前预防、事中监控和事后验控的质量管理模式。比如施工单位负责检验的建筑材料、施工设备和建筑构配件,必须由监理单位做好严格的审查。
(4)在整个施工过程中,必须要保证施工资料与工程进度始终同步,不得出现早签、迟签、代签的不规范签字行为,施工资料不仅需要有项目经理、总监、设计负责的签字,而且必须加盖个人执业章。对于施工质量管理过程中所出现的质量问题和事故要做好记录与处理,确保可为后续的资料审核和事故追溯管理提供参考依据。
(5)为进一步规范建筑工程现场质量标准化管理工作,施工单位要结合相关的规范标准来制定健全的质量标准化管理检查表,涉及的项目条款主要有承诺书、作业书指导书、技术资料及影像资料、材料标示、胸牌与检测设备、材料设备样品库、工程样板、图片样板、实物样板、成品保护、标识上墙、主体验收前应完成的事项、分户验收标识。以其中的材料设备样品库为例,检查的内容重点有两项:一是确认是否按照规范标准建立了样品库并制定了样品留存方案,二是检查每一种材料的批次与检验是否严格按照规范标准来开展[3]。再以实物样板为例来说,一是要去检查是否已经设立了实物样板区,二是要去检查样板区的内容和规定是否可以指导施工现场的各项施工行为。
在信息化时代,建筑工程现场所开展的质量规范化管理工作越来越依赖于信息技术,这可以很有效的提升质量管理水平。工程实体质量控制标准化是质量管理标准化的重要内容之一,其中包含着非常多的管理细节,均对质量管理工作有很大的影响。总的来说,建筑工程实体质量控制工作要确保规范有效,必须严格按照规范标准做好多项工作,包括材料设备进场管理、施工工序控制、质量隐患排查、样板示范、质量管理信息化、缺陷整改处理、成品保护等。而这些工作的有效开展均无法离开信息化手段的支撑,由此更加凸显出了信息化技术运用的重要性。
(1)在落实质量管理标准化与信息化的过程中,要不断对运用手段做好创新完善,始终将管理活动流程化、管理流程表单化、信息管理集成化、流程表单信息化做好重要的手段。相信在运用这些管理手段的过程中,能够对建筑工程现场质量管理工作的信息做好记录、归档、查询与预警,质量管理标准化水平自然可以得到提升。
(2)BIM(建筑信息模型)技术近年来在建筑工程的施工与管理中均得到了广泛的运用,其运用已经可以涉及设计、施工、管理等诸多方面,有着非常显著的运用优势。就BIM 技术的特点来说,主要有四点:即可视化、协调性、模拟化和优化性。以其中的可视化特征为例:BIM技术为建筑工程管理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施工中的诸多构件可以通过一种三维立体实物图形展示在眼前,大大增强了构件之间的互动性能与反馈性能。基于这一特点,建筑工程的沟通行为、讨论行为、决策行为均可以在一种可视化的状态下完成。从目前BIM 技术在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中的运用来看,最值得称赞的一点是依托于BIM技术,可以实时显示出施工构件的工艺工法和控制参数,而且可以对施工行为和竣工行为均开展动态化的质量检验,以此对施工质量开展了全过程和动态化的管理,所实施的全程全生命周期的质量管理对落实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质量管理非常有利。
(3)信息化技术的运用已经成为一种不可逆转的趋势,施工单位在开展质量管理工作时必须高度重视信息技术的运用,并做好信息技术的推广。在信息化技术运用中,一方面施工单位可以将二维码技术广泛运用在质量管理工作中,以此对施工现场的重要工程资料、设备、实体质量等开展检验与监督,并在此基础上建立质量追溯机制。在二维码技术的运用中,质量管理人员只需要通过扫描二维码便可以知晓相关的信息,比如结构构件的施工时间、现场质量管理数据、质量控制点。另一方面施工单位可以利用数字化终端对质量管理标准化加以优化,更好的管理施工现场的施工活动。在利用数字化终端的过程中,可以对施工档案资料实时在线的加以录入、统计和集成,自动生成档案信息,从而对整个项目开展全过程管理,做好实时监控。
样板施工在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而一直以来都是施工单位高度重视的一项内容。就样板施工的重要性来说,集中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通过在施工前期进行样本施工,可以尽早对样板质量进行验收和评估,继而知晓设计方案、材料使用、施工工艺等方面所存在的问题,以此针对性地加以优化,这可以最大限度避免对施工单位造成经济损失。二是预先所开展的样板施工会积累一些施工的成功经验,所开展的质量验收与评估工作均可以为后续的施工作业和验收提供参考依据,这可以有效的保证施工质量。总的来说,在样板施工作业中,施工单位需要重点做好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做好材料设备的进场管理工作,二是认真做好样板示范工作。
(1)做好材料设备的进场管理工作。在开展这一项工作时,必须建立健全两个方面的制度,一是材料设备进场验收和使用前检验制度,二是材料设备现场管理制度。在材料设备进场验收和使用前检验制度中,当施工所需要的材料设备进入到施工现场后,监理单位要对合格证书、质保书、数量、外观质量、规格型号做好检验,同时做好标识。若是相关的材料设备在进入施工现场后需要进行复检,则要按照相关的要求开展复检,对于复检不合格的产品,要及时退场。在材料设备现场管理制度中,必须将管理权责落实到具体人员,开展分类管理和分级管理。对于存放材料设备的仓库,必须将地址选择在有利位置,便于材料设备的进出与存放,且满足防火、防水、防盗等要求。另外,对于进场的材料均要按照型号和品种分区堆放管理,做好编号与标识。对一些易损坏的材料,要按照要求做好外包装,定期检查,一旦发现损坏隐患立即处理。
(2)做好样板示范工作。在开展一些分项工程的大面积施工前,监理单位要组织施工人员学习样板施工的成功经验,可以现场示范,也可以视频影像的方式向施工人员加以展示,确保施工人员可以对整个施工作业所涉及的工艺、质量控制标准有全面的掌握,并在后续的施工作业中严格贯彻和落实。总的来说,在样板示范和后续的施工作业中,要重点做好四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对每一道施工工序的首件工程做好质量验收工作,确保施工质量满足设计要求;二是后续的施工作业均要将样板工程作为指导,采取样板施工所使用的工艺技术开展施工作业,保证每一个环节施工作业的质量;三是在整个项目施工的过程中,均要将样板展示作为重点之一来对待,为后续所开展的施工作业提供示范;四是对于未能严格按照样板施工要求所开展的施工作业,要给予否定,并做出处罚决定。
在基础性质量管理工作中,施工单位要重点做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1)对施工工序做好控制。在施工工序控制中,要严格贯彻和执行“三检”制度,将全过程管理和动态管理始终作为工序管理的原则,对报验程序不断的完善。比如,在施工过程中每一项施工作业均要严格执行自检、互检、交接检这三道程序,不断去提升自我管理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再比如,开展质量管理工作时,要始终将过程控制放在重要的位置上,若是施工质量无法达到预期的标准,则要立即着手改进,将已经发现的质量问题及时消除,并开展全方位的质量检查工作。
(2)质量隐患排查及预防。对于建筑工程来说,往往会存在较多的隐蔽工程,其中隐藏着较多的施工风险,若是未能及时有效的排查和预防,则会对整个项目的施工质量造成严重的影响。因此,在质量管理工作中,要始终将质量隐患排查及预防放在重要的位置之上。
(3)成品保护。按照成品的内容和施工特点来制定保护措施,充分确保成品质量。在成品管理中,要安排专门负责人开展一系列的工作,包括成品保护、成品保管和成品标识。若是成品在管理过程中出现损害或其他的质量问题,则要及时记录好信息和处理。
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促进工程建设目前已经具备较好的发展势头,在各个城市中耸立着标志性建筑,这些建筑代表着城市的形象,但是在建筑工程开展时,对其质量以及技术有更高的要求。目前根据行业的发展分析,政府部门对建筑行业应加大力度进行管理,同时要不断完善相关措施。施工单位对于设计要及时优化改革,提升专业人员的技术水准,可赢得大众的认可。
目前,施工单位不具备完善的质量体系,所以对于工程的监管不到位,促使工程质量较差。主要是由于监管部门未执行相关的政策管理,同时也不具备较为严格的掌控。另外,在施工中没有按照技术规范进行操作,所以导致施工中频繁出现问题。在施工现场,急需一线技术人员以及管理人员,因为只有丰富经验,技术扎实的工作人员才可在施工中起到关键作用。再有,施工单位聘用的技术人员未经过岗前培训,不具备较强的劳动能力。目前建筑施工人员出现综合素质参差不齐的情况,在管理时比较困难,对于工程的质量以及进度会带来很大的影响。
根据国家的法律法规,对于建筑管理部门,首先应该起到监管作用,尤其是工程质量。同时还要对工程进行统计,如果在施工现场缺乏质量评价,以及评判的标准,为施工效率带来严重的影响。完工后,根据国家的要求,按照相关标准对工程质量展开审查,在确定工程质量达标后,才可以验收。不合格的施工成品,不予验收。
建筑工程现场质量管理标准化是一项系统化和专业性的工作,其中所涉及的内容、人员均非常多,施工单位在实际开展管理工作时务必给予高度的重视。在建筑工程现场质量管理标准化中,要将严格把关施工管理、将信息化融入质量管理标准化体系中、贯彻样板先行、落实基础性质量管理工作这四个方面的工作作为重点,以此高质量落实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质量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