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慧杰 汾西矿业高阳煤矿
随着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对土木工程的质量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在这种情况下,混凝土结构因具有较强的适用性被广泛应用于土木工程建设中。但从实际效果来看,混凝土结构施工存在较多问题,给土木工程质量带来了很大的影响。技术人员需要深入研究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采取适宜措施提高技术应用效果,为提升土木工程质量奠定基础。
作为土木工程建设中应用频率最高的工程物料,混凝土的使用性能直接决定了土木工程建筑的施工质量。在混凝土配比的过程中,技术人员要加强关注配比环节,保证实际配比满足工程建设的要求[1]。在实际的工程作业中,由于施工现场缺乏标准的管理制度,限制了监督管理工作的开展,混凝土配比常有误差问题发生,偷工减料现象也屡禁不止,导致建筑总体质量不符合工程建设标准。在混凝土作业过程中,仍旧采用传统的配比方式,再向土料中加入硅粉,以提高混凝土自缩值,使其与混凝土比例表现出正向关系[2]。混凝土内部的煤灰配料使其自缩值发生下降,使用过程中会与硅粉发生冲突,导致混凝土配比发生不合理现象。
随着人们安全意识的提升,对土木工程的建设标准有了更高的要求,国家相关部门也颁布了相关法律政策。由于土木工程行业准入标准较低,使得行业中鱼龙混杂,管理相对混乱[3]。有的商家为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利润,会出售质量不合格的混凝土材料。若施工单位没有详细检测材料质量,直接用于土木工程建设中,会使混凝土结构质量受到影响,建筑性能也会受到影响。另外,过去的检测技术已无法满足当前行业对土木工程建筑质量的要求。施工单位应根据实际需要更新检测技术,采购人员须严格按照施工方案采购材料,防止因材料问题对混凝土结构施工造成影响。技术人员需关注砂石骨料的含水量,提高施工技术的应用,引进先进设备,以提高施工技术的应用水平[4]。混凝土运输及储存环节也会对混凝土质量造成影响,如储存环境不佳或储存时间过长,将导致混凝土发生离析现象。这不仅对质感与均匀程度造成影响,还会使材料的使用性能下降,给后续施工活动造成阻碍。
作为混凝土结构施工的重要环节,施工人员必须合理应用振捣设备,使浇筑施工得以顺利进行,避免对浇筑效果造成影响。在振捣环节中,施工人员的首要任务是确定混凝土的浇筑量,绝不能超过实际所需,否则会对振捣效果造成严重影响[5]。当施工人员出现违规行为时,也会对混凝土的抗干扰能力造成影响,使其耐久性受到破坏,最终导致建筑质量下降。
土木工程的施工周期普遍偏长,施工单位为了能够按时按量的完成建设目标,会给现场人员安排较多的施工任务。在这种情况下,许多施工人员为及时完成自身工作,往往不会严格按照现场标准展开作业,这不仅影响了混凝土浇筑工作的高效开展,还给施工现场带来了安全隐患,浇筑水平也逐渐下降[6]。在制作混凝土模板的过程中,常出现模板高度与宽度发生错误的现象,提高了安全事故的发生概率,给现场人员的安全造成了威胁。
由于混凝土需经过配置,原材料质量与成分配比成为其使用性能的决定因素。在施工过程中,常有材料质量达不到设计要求现象,给混凝土结构质量造成了不良影响[7]。究其原因,混凝土检验环节未得到充分发挥,部分检验人员没有严格按照相关要求展开工作,施工单位也没有严格管理该环节,导致混凝土检测结果不准。在材料的选型、保存及运输等环节,管理工作的缺失也会使混凝土质量发生变化。部分施工人员没有按照技术标准计算混凝土配比,仅依靠以往的配比经验,导致最终的混凝土配比无法满足工程建设性能要求,其强度及坍落度也未达到工程标准,对混凝土结构质量造成了影响。
在混凝土组成材料中,水泥材料质量具有较高的重要性。若强度等级高,后期形成的混凝土就会具备较高的强度,且不同工程项目对混凝土强度要求也存在差异,设计人员必须结合设计要求及现场环境科学选择水泥型号,给后续工程建设打下坚实基础[8]。水灰比因素与混凝土结构强度成正比例关系,为使混凝土结构质量得到保障,需科学设计水灰比,以满足施工质量要求,为后续工程的有序建设提供保障。
在实施混凝土浇筑养护时,这两类作业如操作不规范均会对混凝土结构质量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在具体施工过程中,许多施工单位没有根据设计方案及相关标准展开作业。如在浇筑过程中,为缩短工期,混凝土在没有经过振捣的状态下就直接浇筑[9]。还有的施工人员在混凝土强度未达到工程要求时,便拆卸支护模块,也没有按照预期要求开展混凝土养护工作。这不仅对混凝土结构强度造成了影响,还给后续施工埋下了安全隐患。因此,施工人员需加强浇筑及养护施工的关注度。
环境温度也是影响结构质量的重要因素。若在作业过程中没有有效控制混凝土温度,会使结构内外产生较大温差,提高裂缝、变形等问题的发生概率,对混凝土结构的强度及稳定性也造成较大影响。由于不同类型的混凝土对温度的要求存在差异,一旦混凝土表面温度超过其承受极限,其抗拉强度会出现下降趋势[10]。因此,施工人员要深入研究材料性能与温度间关系,根据现场实际环境温度,制定行之有效的处理措施,处理混凝土固结过程中产生的水化热问题,为混凝土结构质量提供保障。
现阶段,商用混凝土虽然得到了广泛应用,但在部分特殊区域时期,商用混凝土的性能与实际工程需求不符,技术人员必须在施工现场实时配置混凝土。技术人员首先需明确混凝土配置比,如骨料、水泥等。当材料采购完成后,需要按照工程要求安装设备,并检查各零部件的安装效果,确定其不存在故障问题,能够满足对土木建筑施工的技术要求。当所有环节结束后,技术人员根据预先设计的搅拌流程,根据配比要求依次加入水分、水泥、骨料等材料。
对土木工程混凝土结构施工,切缝与接缝技术的应用十分重要。其应用效果一方面与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有关,另一方面则会对建筑物的整体质量造成影响。施工人员需加强对基层员工的培训,使其了解切缝与接缝技术的应用要点,具体包括以下几方面:首先,根据现场需要把控结构施工质量;其次,做好对切割装置的选择,并彻底清理混凝土表面,防止对后续施工造成影响。技术人员利用先进的接缝设备完成作业。这可以提升混凝土结构质量,还能使后续施工活动得到保障。最后,在应用接缝技术作业时,可通过对地表温度的合理控制加强施工有效性。由于接缝施工质量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大,技术人员须关注地表温差,通过温度计等设备实时检测地表温度,结合实际情况掌握接缝效果。
通过上述三步操作,提升混凝土整体施工质量,有助于后续施工的有序开展,有效规避安全质量问题的发生。从整体施工状况来看,当现场混凝土质量不满足基本要求时,施工人员需及时处理,避免对建筑安全造成威胁。
浇筑作业具有连续性特点,技术人员在施工过程中要加强对浇筑作业的重视,避免发生中途停工现象,充分发挥混凝土的效用。若不得不进行停工,则需立即开展相应的保护措施,避免混凝土结构因重复浇筑而发生不能接合的现象。另外,施工单位要重点关注最后的浇筑效果,通过质量检测及时处理浇筑过程中引发的钢筋偏移或密实度不达标的问题。这种方式的应用不仅可以使施工质量得到保障,还能减少因工期延长造成的经济损失。振捣工作还需要满足施工标准的要求,全面落实各项操作环节,在明确振捣操作均匀性的基础上,减少插入过深或钢筋模板发生交叉现象发生,使混凝土结构质量满足施工要求。此外,工作人员需要严格把控混凝土浇筑方式的选择,当混凝土体积较大时,需将浇筑作业设置在夜间,避免因昼夜温差过大导致混凝土发生胀缩现象,不利于混凝土结构质量的提升。
在实施振捣操作时,工作人员必须严格按照相关标准完成操作。这一方面可以扩大振捣操作的覆盖范围,另一方面可以保障混凝土的紧实度。施工单位要加强重视混凝土结构后期养护,待浇筑环节结束后,需立即进行养护操作。若外界温度变化小,则可以采用自然养护的方式;当外界温度过高或过低时,需要利用人工养护的方式完成作业。环境温湿度的控制是混凝土养护工作的核心内容,当混凝土进入终凝阶段,可在其表面铺设湿草与麻袋,对混凝土结构进行保温。在使用过程中,由于这类保温材料的透气性较高,技术人员能通过这些材料的应用加强控制混凝土表层温湿度。在人工操作下,混凝土结构不会在温差变化较大的情况下发生干裂、收缩等问题,有助于提高混凝土结构的稳定性。
在施工前期,施工单位需预测混凝土结构施工中可能出现的安全质量问题,并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主要包括以下两方面。首先,科学设计材料配比。在正式施工前,设计部门需勘察施工现场,增强对现场环境因素的了解,并根据实际的地质、温度、天气等条件,结合自身的工作经验,计算出科学的材料配比。当配比计算完成后,需要通过实验的方式验证其合理性,及时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优化设计,以使混凝土结构质量满足施工要求。其次,在选择骨料、水泥等材料时,需对材料市场实地调查,根据不同品牌材料的特征与性能,以性价比为主要参考标准,选择最合适的建筑材料,以在降低工程成本的基础上保证结构施工质量满足要求。
混凝土结构的施工质量是决定土木工程施工效果的重要组成。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若施工人员没有对工程细节加以足够的重视,很容易使材料产生水热化现象,进而使混凝土结构出现裂缝,对建筑安全造成影响。在这种情况下,现场人员的生命安全也得不到保障,土木建筑的后期使用也会受到阻碍。为此,施工单位需采取适宜的措施提高混凝土的抗裂能力。首先,在配制混凝土时,需按照相关要求在其中添加氯化钙外加剂,通过外加剂降低混凝土凝固过程的水热化程度,并提升其和易性。这种方式的应用,混凝土能够在接受强大外力作用时,仍能保持自身的完整状态。其次,在进行混凝土配置时,还可以在其中添加加强抗拉性的材料,如有机纤维等,直接提升混凝土的抗裂效果。
浇筑环节的施工效果会对混凝体结构质量产生直接的影响,进而对建筑整体质量造成影响。施工单位必须对浇筑环节实施高质量的管控措施,加强对混凝土质量的把控,使其满足工程建设的标准需求。只有这样,土木建筑整体施工质量才能得以提升。首先,由于当前我国土木行业的准入门槛较低,现场施工人员的主要构成为农民工,其文化水平相对较低,对先进的混凝土浇筑技术掌握不足,且对图纸中的技术内容缺乏正确的理解。这些问题必然阻碍浇筑施工的进行,对浇筑质量造成影响。因此,施工单位需正常对各员工实施培训,提高其技术水平,强化其职业素养,从而使施工人员能够严格按照施工标准及设计方案的要求展开工作,进而提高施工管控效果。其次,施工单位须根据现场实际需要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强化对施工流程的监管,能够及时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并制定相应的解决措施,以提高混凝土结构施工质量。在此过程中,施工单位需注意,对混凝土振捣环节同样需要实施严格的质量管控。在振捣过程中,技术人员首先需要分析混凝土结构,采取适宜的振捣方式,并以“快插慢拔”的方式插入振捣棒,防止其与混凝土结构框架出现碰撞问题。另外,当振捣工作完成后,技术人员需要详细检查每一模块,保证所有模块的压实度能够符合施工建筑要求。若发生压实度不合格现象,则需对该模块进行重新浇筑与振捣,使其达到建筑标准。此外,在混凝土初凝结束前,需使用平板振动设备对其表面进行处理,降低水分蒸发速度,防止混凝土发生自缩问题。
现如今,混凝土结构的应用使土木工程建筑质量得到了显著提升,施工单位需加强对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的关注,采取适宜的措施推动结构施工的有序进行。本文对土木工程建筑中的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进行研究,通过研究其中存在的不足,提出了做好准备工作、增强抗裂能力、落实质量管控等措施,以提高施工技术的应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