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在高校思政课教学中的实现

2022-11-23 20:56陈仕伟
关键词:知识性传授尺度

陈仕伟

(江西财经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西 南昌 330013)

高校思政课教学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渠道,不仅要向高校学生传授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而且还必须进行价值观引导。这是我国高校思政课教学的独有属性。习近平总书记在《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中就强调:在思政课教学中要“坚持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①习近平:《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北京:人民出版社,2020年,第18页,第19页。。因此,作为高校思政课教师,必须在充分把握“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实质内涵的基础上,在具体的教学中实现这个“相统一”,以改变过去重视其中一方面而忽视另一方面的状况,真正完成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一、实现“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的关键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知识是载体,价值是目的,要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之中。”②习近平:《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北京:人民出版社,2020年,第18页,第19页。在高校思政课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仅仅以传授知识为目的而忽视了价值观引导;同样地,也不能仅仅强调价值观引导而忽视了传授系统知识。因此,要真正实现“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关键在于如何实现“相统一”。

(一)价值观引导离不开知识支撑

“所谓的价值,就是客体的存在、作用及其变化与主体需要及其发展之间的某种一致或符合,简言之,就是客体的属性对于主体需要的满足关系。”③汪信砚:《马克思主义哲学概论》,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年,第512页。因此,价值实质上就是一种效用关系。而这种效用关系能否有效形成完全取决于两个方面,一是客体是否具有相关属性,二是主体是否具有相应的需求。显然客体的属性是客体本身所固有的,因而具有客观性;当然,主体的需求也同样具有客观性,毕竟主体的需求都是特定社会历史条件的产物,诚如马克思恩格斯所言:“个人是什么样的,这取决于他们进行生产的物质条件。”④《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520页。因此,要正确理解价值就不能没有科学知识的支撑。一方面,要彻底把握客体的属性就必须探索和掌握客体的相关知识,如果没有这方面的知识而仅有主体的需求,价值关系的构建无疑是空中楼阁。另一方面,要提出合理的需求就必须深刻理解和把握自己所处的特定社会历史条件,如果没有这方面的知识而仅有关于客体的知识,价值关系的构建肯定是画饼充饥。

“价值观是人们关于价值本质的认识以及对人和事物的评价标准、评价原则和评价方法的观点的体系。”①本书编写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北京:高等教育出版,2021年,第94页。可见,要真正塑造科学价值观首先就必须对价值进行科学评价。而价值的评价必须从三个方面展开:第一是关于客体属性的科学评价;第二是关于主体需求的科学评价;第三是关于客体属性与主体需求一致性的科学评价。显然,无论进行任何一个方面的科学评价都不能没有相应的知识支撑。比如主体的需求,如果没有关于特定社会历史条件的科学知识,那么主体需求要么高于特定社会历史条件,要么低于特定社会历史条件。如果人们形成的价值观是建立在高于特定社会历史条件的基础上的,那么在具体的生产生活中就会犯冒进蛮干的错误,相反则会犯落后保守的错误;两者都不能真正推动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因此,只有在相关知识的支撑下,我们才能够进行科学评价,才能够形成科学价值观,在具体的生产生活中才知道什么是应该干的、什么是不应该干的。在此过程中,我们的科学价值观塑造就水到渠成。

综上所述,在高校思政课教学中,高校学生价值观塑造必须建立在科学知识的基础上,教师必须让他们知道为什么应该这么做而不应该那么做的内在根据,特别是要促进科学价值观的塑造完全建立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一特定社会历史条件的基础上,促进他们严格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样,高校思政课的教学内容才能够真正达到“入耳”、“入脑”、“入心”,进而化为具体的行动;这样,就不会使高校思政课教学演化成自言自语自说自话。因此,高校思政课教学必须在塑造高校学生科学价值观的过程中以科学知识作为重要支撑,否则所谓的科学价值观塑造实际上就是空洞的政治说教。

(二)知识传授离不开价值观引导

要提高高校学生的知识水平进而提升实践能力,当然就必须给他们“灌输”相应的知识。当然,知识之为知识的最大特点就是客观性,因为任何知识都是以真理形态存在的且对客观世界本质与规律的正确反映,因此,客观世界的客观性就决定了科学知识的客观性。而具有客观性的知识就要求我们在知识的获取过程中必须保持客观的态度,不应该有任何主观因素参与,否则就会影响到知识的客观性。这就是所谓的“价值无涉”、“价值中立”。但是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开篇就批判强调:“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做感性的人的活动,当做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②《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499页。因此,获取知识的实践活动肯定不能没有人的参与,而且还必须以人特有的实践活动为基础和从人自身特有内在尺度出发来构建知识体系,并且在此过程中必须充分体现人的主体地位,如此,所谓的“价值无涉”、“价值中立”就是谬论!因为在知识的获取过程中必须渗透着人特有的内在尺度,即人的价值观必须渗入其中。

既然在知识的获取过程中必须有人的价值观渗入,那么在知识传授的过程中就不能没有价值观的引导。毕竟认识活动和改造活动是直接统一的,既没有单纯的认识活动,也没有单纯的改造活动。传授的知识就是通过实践活动获取到的知识,但是高校学生并不是一个简单的“存储器”,将教师传授的知识照单全收地存储起来,他们必然会思考这样的重要问题——“如何使用”。这里就涉及到“为谁所用为谁服务”的问题。当然,我们总是希望知识能够为人民群众所掌握并为人民群众谋福祉。价值观在此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爱因斯坦(Albert Einstein)就曾经强调:“科学是一种强有力的工具。怎么用它,究竟是给人带来幸福还是带来灾难,全取决于人自己,而不是取决于工具。刀子在人类生活上是有用的,但是它也能用来杀人。”③《爱因斯坦文集》第3卷,许良英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年,第56页。可见,如果在知识传授的过程中没有科学价值观的引导,就难免会陷入这样的困境中:知识越多越反动、危害越大,对自身的自由而全面发展和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无所增益。

因此,在高校思政课教学过程中,如果我们在知识传授过程中没有积极地进行科学价值观的引导,那么所谓的知识传授根本就无法真正引导学生实现学以致用。实际上,这样的高校思政课教学就是将他们等同于一个简单的知识“存储器”,将他们降低为“物”,而不承认他们是具有积极能动性的主体。可见,如果没有价值观的引导,知识的传授就是荒唐的。

二、“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的哲学基础

在高校思政课教学中要真正实现“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关键在于如何实现“相统一”,必须将“价值观塑造离不开知识支撑”和“知识传授离不开价值观引导”统一起来,否则“价值性”和“知识性”只能处于相互分离状态。这其中的根源就在于真理原则与价值原则、内在尺度和外在尺度是辩证统一的,或者说“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实质上就是真理原则与价值原则相统一、内在尺度和外在尺度相统一在高校思政课教学实践中的集中体现。因此,“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具有深厚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强调:“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种的尺度和需要来构造,而人却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懂得处处都把固有的尺度运用于对象;因此,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构造。”①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年,第53页,第53页。在这里,马克思提出了外在尺度和内在尺度,并且强调人的生产实践是外在尺度与内在尺度的辩证统一。所谓外在尺度就是马克思所指的“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强调人的生产实践必然要受到外在客观世界的规律和本质的制约。按照马克思的理解,这就表现为人具有受动性。而内在尺度则是人“固有的尺度”,突出强调人的生产实践展现了人的主体地位,因而表现为人具有能动性。正因为人具有独特的内在尺度,才能从根本上区别于动物。毕竟人的生产是全面的,而动物的生产是片面的;人的生产是不受自己的肉体影响,而动物的生产则是完全受制于自身的肉体;人的生产是生产整个自然界,而动物的生产则是只生产自己。因此,人的生产实践是人特有的对象性活动,“动物和自己的生命活动是直接统一的。动物不把自己同自己的生命活动区别开来。……正因为人是类存在物,他才是有意识的存在物,就是说,他自己的生活对他来说是对象。”②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年,第53页,第53页。

正因为生产实践是人类特有的对象性活动,从根本上将人与动物区别开来,那么人的生产实践活动就必须实现内在尺度与外在尺度的有机统一,或者说在生产实践过程中必然表现为人的能动性和受动性的有机统一。按照马克思的理解,外在尺度是内在尺度的前提与基础,而内在尺度则是外在尺度的目的与动力。实际上,按照外在尺度来进行生产就是要尊重外在世界的本质与规律,这是我们进行任何一项生产实践必须首先遵从的前提与基础;如果不这样,人的生产实践就只能以失败告终,内在尺度就没有任何用武之地;但是如果仅有外在尺度而没有内在尺度,那么人的生产实践就与动物的片面生产没有任何根本性区别,因为在此过程中就不会有善和美的目标。因此,我们必须在实现外在尺度的基础上努力实现人自己固有的内在尺度,在生产实践中实现真善美的有机统一。或者说,人不是仅仅追求物质财富的高级动物,而是会在获取物质财富的基础上不断实现着自身特有的追求。这个追求就是人的内在尺度的集中体现。这样的内在尺度就是外在尺度的目的与动力,即对善和美的追求会促使人类不断地探索和运用好外在尺度以实现内在尺度。

实质上,外在尺度就是在实践过程中必须遵循的真理原则,而内在尺度则是价值原则。要真正按照外在尺度来进行生产就必须充分把握客观世界的本质与规律即掌握真理;而要按照自己的内在尺度来进行生产,则必须充分认识到自己固有的需求与需要,集中体现人的特有价值观。因此,在实践活动中必须实现内在尺度与外在尺度的统一,换言之,就是任何一次成功的实践活动都必须实现真理原则和价值原则的辩证统一。过于强调真理原则就会演变为科学技术万能的工具理性,认为任何问题都可以通过科学技术来解决。过于强调价值原则则会片面夸大科学技术在生产过程的消极作用进而排斥科学技术、排斥知识与专家,陷入空谈误国境地。因此,在实践活动过程中必须实现真理原则与价值原则的有机统一;真理原则是价值原则的前提与基础,价值原则是真理原则的目的与动力。

因此,在高校思政课教学中“坚持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实际上就是要坚持内在尺度和外在尺度、真理原则和价值原则的有机统一。毕竟高校思政课教学也是人特有的对象性实践活动,遵循内在尺度和价值原则就是要突出教师在“教”中的主导地位和学生在“学”中的主体地位;教师必须通过这一实践活动来满足学生成长过程中的需求与期待,而教师本身也在此过程中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即不断塑造好高校学生的科学价值观。而遵循外在尺度和真理原则则是要求教师遵循教育教学规律,特别是要遵循高校思政课的教育教学规律,不断实现高校思政课教学的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

三、“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的基本要求

正因为“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是内在尺度与外在尺度、真理原则和价值原则的辩证统一关系原理,那么在高校思政课教学中要坚持“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就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指导,探索出其中的基本要求,进而具体实现这个“相统一”。结合内在尺度和外在尺度、真理原则和价值原则的辩证统一关系,我们要真正实现“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就需要从两个方面展开。

(一)在高校思政课教学本身中实现“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

就高校思政课教学本身而言,所要遵循的外在尺度和真理原则实际上就是要遵循高校教育教学的基本规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基本规律和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基本规律,绝对不允许因为高校思政课教学的特殊性而背离基本的教育教学规律,否则就会使高校思政课教学游离于高校教育教学体系之外,就会使高校思政课与专业课、通识课对立起来,就会使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对立起来,最终无法完成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因此,我们必须充分认识高校思政课是整个高校教育教学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遵循高校教育教学的基本规律,与其他课程协同起来,共同完成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

而所要遵循的内在尺度和价值原则则是要求重点思考,“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思政课作用不可替代”①习近平:《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北京:人民出版社,2020年,第18页。。因此,高校思政课在整个高校教育教学体系中具有独特地位,必须按照高校思政课的教学规律展开教学,绝对不允许将高校思政课等同于其他课程而忽视其中独有的价值观引导功能,否则就会将高校思政课仅仅限定在知识传授的范围之内而忽视价值观的塑造,就会将高校思政课教学等同于专业课、通识课教学而忽视了价值观的引导功能,就会将高校思政课教学的考核方式限定在应付考试的死记硬背状态而忽视如何引导学生树立科学价值观。这样就没有充分发挥高校思政课教学的价值观引领作用。

因此,过于强调高校思政课的“知识性”,与专业课、通识课等同起来,并且忽视价值观的引领作用,就是没有充分把握高校思政课教学中的“价值性”的重要表现;过于强调高校思政课的“价值性”,与专业课、通识课对立起来,并且忽视高校教育教学基本规律的遵循,就是没有充分理解高校思政课教学中的“知识性”的重要体现。可见,就高校思政课教学本身而言,必须将二者有机统一起来,高校思政课教学才能够不断走向成功,真正实现“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

(二)在高校思政课教学内容中贯彻“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

毋庸置疑,高校思政课的教学内容就是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这就要求高校思政课教师在讲授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过程中必须“坚持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就目前高校思政课的具体教学内容来看,往往存在两个极端:或者将马克思主义理论放到西方的话语体系中进行对话,突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理论性和知识性,而不愿甚至不谈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阶级性和价值性;或者将马克思主义理论游离于西方话语体系之外,突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阶级性和价值性,而空洞化地谈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理论性和知识性。前者重点突出了知识传授,而后者则重点强调了价值观塑造。其实两者都违背了外在尺度与内在尺度、真理原则和价值原则的辩证统一关系,都不能顺利完成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

前者过于侧重了外在尺度和真理原则,过于强调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科学性。如果高校思政课教师将这样的教学内容传授给学生,那么他们自然就会将马克思主义理论理解为仅仅是一个西方的思想流派而已,即马克思主义理论不具有普遍意义,更无法真正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最终价值诉求即实现共产主义;在具体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就会死记硬背一些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条条框框,根本就无法理解其中的实质内涵。而后者则过于侧重了内在尺度和价值原则,过于强调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价值诉求。如果高校思政课教师将这样的教学内容传授给学生,那么他们必然会将马克思主义理论理解为一种类似于宗教的道德说教,即完全是一门所谓的“洗脑”课程,根本就经不起任何科学检验;在具体的学习过程中,学生会在连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本ABC都不知道的情况下,空谈、肢解甚至违背马克思主义。

因此,高校思政课教学内容必须充分体现出价值观塑造与知识传授的有机统一。虽然高校思政课教材都是统编的“马工程”教材,但是在从教材内容到教学内容的具体转化过程中,部分教师往往会过于关注其中一方面而忽视了另一方面。这就要求,在高校思政课教学内容的设计方面不仅要实现从“教材内容体系”向“教学内容体系”的转变,还必须实现从“教学内容体系”向“信仰内容体系”的转变。高校思政课教学内容只有真正实现了这两个转变,才能说高校思政课教学真正实现了“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

四、“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的实现思路

综上所述,要在高校思政课教学中真正实现“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我们就必须在充分遵循外在尺度和内在尺度、真理原则和价值原则相统一的基础上,避免过于强调知识传授而忽视价值观塑造和过于强调价值观塑造而忽视知识传授的两种错误倾向,进而采取有效措施真正实现“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

(一)“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实现的关键在教师

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强调:“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①习近平:《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北京:人民出版社,2020年,第10页,第12页,第18页。并且要求思政课教师必须是“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和“人格要正”的“六要”好老师。这“六要”集中体现了高校思政课教师是实现“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的化身,意味着高校思政课教师不仅要具备丰富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而且还必须是马克思主义的真正信仰者。因此,在高校思政课教学过程中能否真正实现“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的关键在于教师,关键在于他们能否真正实现教书育人的有机统一。如果过于强调外在尺度和真理原则,就意味着只教书而不育人;相反,就是只育人而不教书;“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就无法真正实现。这也就意味着对高校思政课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须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六要”来发展和完善自己,努力在高校思政课教学中实现“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

(二)“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实现的重点在教研

高校思政课教师要真正做到“六要”,重点在于他们要实现教学与科研的有机统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让有信仰的人讲信仰。”②习近平:《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北京:人民出版社,2020年,第10页,第12页,第18页。那么,高校思政课教师的信仰从何而来以及如何加强?显然,这个信仰只能在他们的教学科研事业中实现并加强。因此,作为高校思政课教师必须老老实实地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踏踏实实地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并将研读和研究的重要理论成果运用到高校思政课教学中,一方面能够加强自身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另一方面以科研来促进教学,真正实现教书育人。如此,就能够真正实现“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试想,如果不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和不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那么高校思政课的教学内容必然是照本宣科的、空洞乏味的。这样的高校思政课教学肯定是既没有牢固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作支撑,也无法进行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的塑造。诚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只有空洞的价值观说教,没有科学的知识支撑,价值观教育的效果也会大打折扣。”③习近平:《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北京:人民出版社,2020年,第10页,第12页,第18页。因此,高校思政课教师必须在老老实实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和踏踏实实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过程中来展开高校思政课教学,促使自己的教学既具有深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基础,同时在传授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的过程中积极地进行价值观的塑造,满足学生成长过程中的需求与期待。

(三)“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实现的根本在制度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思政课教学中也不能只强调知识性,不能为了应付考试让学生死记硬背知识点,而不注重对学生价值观的引导。”①习近平:《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北京:人民出版社,2020年,第18-19页,第18页。这意味着,要实现“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就必须在考核制度方面进行改革。现有的考核制度基本上都侧重对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的考核,特别关注期末考试的分数。显然这样的考核方式过于强调高校思政课教学的知识传授,而忽视了价值观的引导。毕竟价值观的形成并加强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能完全通过数量化的考试成绩体现出来。因此,要真正实现“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就必须在考核制度方面进行彻底改革,改变过去那种以考试分数论英雄的状况,真正转变到知识传授与价值观引导相统一的轨道上来;针对目前的状况,更应该突出强调价值观的引导。这就要求高校思政课的考核方式不能仅仅只关注期末考试成绩这一结果的评价,还必须加强过程的评价,即关注学生在价值观形成方面的变化、在学习和生活等方面的细微变化、在他们留下的数据足迹中的前后变化、等等。毕竟高校学生正处于成长的关键时期,对于价值观的引导必须是一个过程,因此更应该关注过程评价,在此基础上参考结果评价。

(四)“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实现的路径在协同

毫无疑问,在高校思政课教学中,知识传授和价值观引导两相比较,价值观引导要高于知识传授。习近平总书记在谈到“坚持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时就特别强调:“思政课重在塑造学生的价值观,这一点必须牢牢抓住。”②习近平:《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北京:人民出版社,2020年,第18-19页,第18页。但是,高校思政课教学要充分发挥出价值观引导功能就必须建立在强有力的知识支撑的基础上。这就要求高校思政课教学必须与专业课、通识课教学有机协同起来。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③《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年,第378页。因此,在高校思政课教学中要实现“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就必须实现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的有机统一,使高校思政课和专业课、通识课协同起来,共同完成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现在的状况是,高校思政课教学与专业课、通识课教学存在严重的“两张皮”现象,导致了高校思政课教学处于“孤岛”状态,甚至出现了拆台现象,即专业课和通识课教学抵触、消解高校思政课教学的价值观引导功能。显然,这样的状况必须得到彻底改变,努力在高校思政课教学中实现“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因此,实现高校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的有机统一已势在必行。

猜你喜欢
知识性传授尺度
环境史衰败论叙事的正误及其评判尺度
站在日本的讲台上传授中华文化
传授技艺
封面差错面面观:以医学及相关图书为例
语文课堂教学的语言艺术
干花手作达人亲自传授
以长时间尺度看世界
明星传授“颜控女”选车宝典
9
谜中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