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教育共生关系体的概念、层次与建设

2022-11-23 20:56程雄飞向绪伟
关键词:共生个体班级

程雄飞,向绪伟

(南昌师范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西 南昌 330032)

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是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双主体’,二者之间是一种‘主导主体’与‘主动主体’的合作互动关系”①石书臣:《主体间性视域下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关系的新形态及其建构》,《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7年第5期,第4页。。在这种合作互动关系中,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得以共同生长,他们也是一种共生关系,构成一种共生关系体。笔者认为,思想政治教育中,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既有个体性,又有群体性。就群体性而言,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包括群体性组织,如社会、学校、班级等。基于此,笔者从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合作互动关系出发提出“思想政治教育共生关系体”并对其分析,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一、思想政治教育共生关系体的概念

思想政治教育共生关系体涉及共生、共生关系体、思想政治教育共生性等方面,有其自身的学理性。

(一)共生与共生关系体

“所谓共生(symbiosis),从字面涵义来看,就是不同个体共同生活、共同生存。共生是一个常见的现象,无论是在自然界还是在人类社会,都存在着广泛的共生现象。”②赵继伟:《思想政治工作机理论》,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13年,第90-91页。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到“人类命运共同体”,这是事物内部之间、事物与事物之间的“共”关系的宏大发展脉络。共生就是人、自然、社会的共同生长,也是群体和个体的共同生长。共生最初是基于对自然环境的思考而产生的,是由自然共生向社会共生的飞跃。所谓共生关系体是对共同体的继承和发展,也是对共同体的超越。共同体包括共同命运、共同文化、共同利益等范畴,是一种对事物存在状态的静态描述,也是一种“同质”的单方面描述。而共生关系体则是从“生”的角度,即生长、生产、生生不息的角度来看待共同体,是一种对事物存在状态的动态描述,也是从“异质”角度对事物存在状态做的一种“对立统一”式的描述。从美国教育家约翰·杜威( John Dewey) 的“教育即生长”理论来看,教育的“生活就是生长,生长就是发展”①孟筱:《回归教育的初心与起点——论杜威“教育即生长”理论内涵的当代启示》,《宁夏社会科学》2018年第2期,第132页。。在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活中,共生关系得以形成,思想政治教育共生关系体得以出场,“主要在于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普遍性与广泛性,其与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是共生共长的关系”②赵继伟:《论思想政治教育与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同一性关系》,《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0年第19期,第20页。。可见,共生关系体是人、自然和社会之间或群体和个体之间在发展过程中的有机结合。

(二)思想政治教育的共生性

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共生性分析分为以下两方面。一是要明确思想政治教育是否具有共生性以及共生性是否体现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特征。共生性是一种生长状态且生生不息,这与共同性不同。当共生性理念用于对人的研究领域,它就不仅指人的生理生长,还指人的精神生长。生理生长是人的初级生长,而人追求的是更高层次的精神生长。因此,思想政治教育成为人的一种存在方式,并以直面人的生长、为了人的生长为归旨。二是从共生性诠释思想政治教育共生性的科学性。首先,从有机整体性来看,思想政治教育共生性的第一要义是共生的有机性。人是这个共生中的一部分,人是自然和社会或群体和个体中的一部分。因此,人、自然和社会或群体和个体也是共生中一部分。思想政治教育存在于人、自然和社会或群体和个体这样的共生关体内部和共生关系体之间的内在联系中。思想政治教育本身也是一个共生关系体,由思想政治教育各要素组成。其次,从共生与生长来看,思想政治教育共生性存在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发展之中。思想政治教育共生性存在于思想政治教育与人、自然和社会或群体和个体的共生共长中。也只有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发展之中,思想政治教育共生性才能得以科学诠释。

(三)思想政治教育共生关系体概念的学理性

思想政治教育共生关系体概念是基于一定的学理基础,可以从以下三个维度来分析。一是历史维度。历史维度下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需要从共生视角以一种有机整体性历史思维审视传统与现代的关系,并把思想政治教育变革研究置于其中,且在共生关系体中赋予思想政治教育生长的内生动力。因此,从历史维度来看,思想政治教育共生关系体存在于与历史进程中的各种文明发展的共生关系中。二是逻辑维度。思想政治教育因人而生,主体是人,并把人的思想、道德、文化、政治状况呈现于社会之中。离开人,待人来改造的自然和社会,由人构成的社会或群体都不存在,因而,基于人、自然和社会或群体和个体共生关系的思想政治教育共生关系体也就不存在。因此,从逻辑维度来看,共生关系体的观点,在思想政治教育发展中具有更强的解释力和科学性。三是现实维度。思想政治教育共生关系体概念的形成只有随着现实社会的发展,不断进行自我论证,使其适应变化发展的社会,其依据就是它对应的共生关系体。因此,从现实维度来看,思想政治教育共生关系体是人的现实生活中的一个有机整体,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发展融为一体。

二、思想政治教育共生关系体的层次

人、自然和社会或群体和个体的共生关系具有层次性,其层次性在思想政治教育视野下体现为社会、学校、班级三个层次。

(一)社会思想政治教育共生关系体

社会思想政治教育共生关系体是思想政治教育共生关系体在社会场域中的嵌入。社会由人构成,人是政治性动物,道德是人类特有的现象,人也是一种具有高级心理的高智慧社会性动物。因此,社会思想政治教育共生关系体有以下四个特征。一是作为思想共生关系体的社会思想政治教育共生关系体。思想共生关系体包括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共生关系体、主观与客观共生关系体、封闭与开放共生关系体。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反映世界观。客观决定主观,主观反映客观,主观与客观在“是否相符”以及“如何相符”的问题中得以共生。此外,思想政治教育还要解除封闭的束缚,朝向开放的空间发展。二是作为政治共生关系体的社会思想政治教育共生关系体。人是政治性动物,人参与政治活动通过参与国家政权而进行。可见,国家是一个政治共生关系体。国家作为政治共生关系体引导处在政治共生关系体中的个体参与国家的政治活动,同时也参与社会公共生活,这是国家作为政治共生关系体所具有的社会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体现。三是作为道德共生关系体的社会思想政治教育共生关系体。国家作为政治共生关系体,也是一个道德共生关系体,具有向善的目的。人能够运用理性言说能力来表达善与恶,是具有理性的道德共生关系体,这决定了社会思想政治教育共生关系体在作为政治共生关系体的国家下要以“公共善性”作为自己的追求目标。道德共生关系体所崇尚的就是思想政治教育所要给予共生关系体中个体的善的目标。因此,道德共生关系体不再是作为一个体系而独立存在,而是弥漫在社会思想政治教育共生关系体的生活中,道德共生关系中个体在参与公共社会生活中受到道德教化并最终实现自我。四是作为心理共生关系体的社会思想政治教育共生关系体。心理共生关系要以共情为基础,也只有建立在共情基础上的心理共生关系才能稳固。共情的运用能加强心理共生关系体个体间的沟通,形成良好的社会思想政治教育共生关系。在特定的社会思想政治教育共生关系体中,心理共生关系体个体的心理状态影响着其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接纳以及接纳后的行为表现,并自己的真情实感诠释了作为心理共生关系体的社会思想政治教育共生关系体的本质。

(二)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共生关系体

学校是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最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机构,能“保证使每个人有机会避免他所在社会群体的限制,并和更广阔的环境建立充满生气的联系”①[美]约翰·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王承绪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年,第27页。。可见,学校是存在于社会又不同于社会的一个思想政治教育共生关系体。虽然学校间有差异,但都是思想政治教育机构,有以下三个特征。一是受政治共生关系体影响。在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共生关系体中,个体要获得人之为人和成为公民的教育。在作为政治共生关系体的社会思想政治教育共生关系体中,思想政治教育主要通过政治共生关系体的公共善和国家的伦理性影响着政治共生关系体个体。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共生关系体承载着作为政治共生关系体的社会思想政治教育共生关系体的政治伦理制度,同时创立了由政治共生关系体个体组成的真实思想政治教育空间。作为政治共生关系体的社会思想政治教育共生关系体通过相关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引导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共生关系体的发展。这要求作为政治共生关系体的社会思想政治教育共生关系体本身是善的。二是在政治共生关系体中实现异向生长。现实中,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共生关系体也会处在遵守国家指令与符合思想政治教育规律的两难困境,使得国家指令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同向共生关系难以持续。即便如此,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共生关系体仍然能够遵循“对立统一”原则,在共生关系体中实现异向生长。学校在遵循国家和社会相关制度下形成一个完整的思想政治教育共生关系体。受教育者只有进入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共生关系体,成为其中一员,并与其他个体结成共生关系,才能成为合格的社会公民。三是规范性、自由性、多样性的统一。学校的共性在于它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共生关系体的道德性,即它是充满思想政治教育性的思想政治教育共生关系体。可见,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共生关系体的思想政治教育性不在于以牺牲个体自由来获得美好生活,而是以善的理念来引导美好生活。在此基础上,共生关系体个体尊重和维护思想政治教育共生关系体所实施的教育,使学校成为共生关系体个体走出家庭、走入社会之际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真正思想政治教育共生关系体。

(三)班级思想政治教育共生关系体

班级是学校的分基层单位,同样也是一个思想政治教育共生关系体,其特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强调共同规制。规章制度是有序感的依托,在班级思想政治教育共生关系体中,规制意识和有序感的形成是最重要的一个方面。而这种规制意识和有序感的形成需要建立一种超越个体多样性和差异性的共同规制。这种规制意识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在班级中,思想政治教育者对共生关系体进行引导和规制教育,这样,班级思想政治教育共生关系体得以形成,为公共规制意识和有序感的形成奠定组织基础。另一方面,班级思想政治教育共生关系体的形成本身就是共生关系体个体理性的表达。在班级思想政治教育共生关系体中,个体间相互尊重、平等协商、理性表达,形成共同遵守的规制,相互约束,共同行动,强化了规制意识。二是强调自律。班级思想政治教育共生关系体的共同规制形成后,共生关系体个体是一个积极的自律者。没有个体的自律,就没有共同规制。在班级思想政治教育共生关系体中,个体是自律的主体,能意识到其他个体的必要性存在,具有共同规制意识。因此,这种自律注重培养个体在班级思想政治教育共生关系体的主体意识,防止个体脱离共生关系体而存在。三是强调友善。相对于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共生关系体,班级思想政治教育共生关系体具有实在性、直接性、友善性,这种友善是一种相互的、无差别的、公平正义的友善,不同于家庭中自然、无私的友善。在班级思想政治教育共生关系体中形成的伙伴式的友善共生关系体是个体最珍贵的成长场域。班级友善共生关系体的形成有利于培养个体的民主意识和公民意识,从而有利于共同规制的形成。同时,共生关系体个体在这种友善的共生关系体氛围下,容易形成理性的、自律的品格。

三、思想政治教育共生关系体的建设

思想政治教育共生关系体三个层次建立在共生关系体个体的对话交流上,是“破”和“立”的结合,“我”和“非我”思维的体现,也是责任道德的实践养成。思想政治教育共生关系体产生并巩固于社会、学校、班级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是社会、学校、班级内部多元化个体在对话交流中的建构,其建构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和路径。

(一)思想政治教育共发生关系体建设的原则

1.思想政治教育共生关系体建设要遵循“破”和“立”结合的原则。思想政治教育共生关系体是在思想政治教育共生关系体这一基础上形成和发展的,是从静态转向动态的过程,其过程的进行是“破”和“立”的结合。首先,针对真实思想政治教育共生关系体的弱化与虚假思想政治教育共生关系体的滋生,思想政治教育共生关系体的作用表现在自身隐蔽性威胁的消除和一定场域的保障上,这是“破”的方面。其次,思想政治教育共生关系体的未来走向与未来建设、共生关系体中个体的关联问题要通过实践才得以回答。思想政治教育共生关系体肩负着如下使命,即促使缺场、无声、无效的思想政治教育共生关系体顺势出场并呈现自身价值。实际上,思想政治教育共生关系体是一种动态的、持续的、现实的过程性形式,其关注的焦点从什么是思想政治教育共生关系体转移到怎样建设思想政治教育共生关系体,是关注现实的实际,而不是形而上的一般价值叙述。这是“立”的方面。再次,思想政治教育共生关系体是以共生关系体理念为培养目标的新式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通过对思想共生关系、政治共生关系、道德共生关系、心理共生关系的培植,让受教育者在共生关系体生活的自觉参与中,培养以共生关系体理念为核心的共生性品格。思想政治教育共生关系体体现为共生关系体组织对其个体在思想上、政治上、道德上、心理上的约束以及相关规范的推出,其价值内核在于通过完善法理和情理的基础,建设互帮互助、群策群力的新式思想政治教育共生关系体,彰显和谐共生、命运与共的定位,凸显向他、助他、利他的高尚品格,强化共生关系体中个体对思想共生关系、政治共生关系、道德共生关系、心理共生关系的归属感,化解共生关系体中具有思想政治素养的个体与不道德的困境,增加共生性的行为。这是“破”、“立”的结合。

2.思想政治教育共生关系体建设要遵循“我”和“非我”结合的原则。“非我”并非仅指日常生活中用于称谓的“你”,还指“我”之外的存在物。“我”和“非我”关系是一种“我”和“非我”共生关系,其实质是一种关系思维,是“建立在‘关系’基础上对人与世界关系的存在根据和整体意义展开理解的人类理性形式”①贺来、冯珊:《以“关系理性”回应自然——当代生态文明建设前提性反思》,《理论探讨》2018年第2期,第70页。。首先,思想政治教育共生关系体以“我”和“非我”的对象性存在为立足点。“我”是存在于“我”之外,“非我”之中的对象性存在物。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共生关系体中,共生关系体主导的、有利于维护社会秩序的体系。作为“我”和“非我”的人,有一种从思想政治教育共生关系体获取丰富生活、增长知识、涵养智慧的源泉的偏好。这种偏好有利于自身的共生关系体建设。思想政治教育共生关系体是尊重共生关系体中个体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存在,而不是独立于共生关系体中个体完整性之外的存在。而思想政治教育的共生关系体在尊重共生关系体中个体的道德价值排序的同时,也强调共生关系体中个体对基本道德规范的共识性认同。其次,思想政治教育共生关系体以“我”和“非我”的主体交互为拓展点。“我”和“非我”表征着个体在思想政治教育共生关系体中的平等关系。“非我”拥有“非我”的思想政治素养,对“非我”的思想政治素养的了解是“我”的思想政治教育得以成功的条件。“我”拥有“我”的思想政治素养,是对“非我”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前提。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在于,通过证伪性消解、证实性叠加、差别性修正来实现“我”的思想政治素养对“非我”的思想政治素养的影响。即使“我”的思想政治素养得不到“非我”的赞同,也不意味着“我”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失败,因为“非我”通过对“我”的思想政治素养否定,实现了“非我”的思想政治素养的自我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共生关系体正是通过“我”和“非我”的主体交互作为原动力,打破封闭式的个体对关系的压制。在“我”和“非我”的主体交互中,“我”和“非我”在认知、情感、态度等方面存在异样的价值排序,这样差异与分歧就产生了。

3.思想政治教育共生关系体建设要遵循“责任道德的实践养成”原则。生活在现实世界上的人总会有各种不同的角色,并以不同的角色与“非我”发生联系。思想政治教育共生关系体中的教育者、受教育者、主体交互人有着更高要求。面对“非我”的道德诉求,共生关系体中个体自我不需要自我分解和自我背离,而是要对“非我”道德诉求的证实与拓展。共生关系体中的“我”要认识到“人各是其所是而非其所非”的主体本质,从而实现自身价值,而这需要以“道德责任”为中介,即:“我”只有通过为“非我”的道德责任才能认识到这一本质和实现这一价值。同样,思想政治教育的共生关系体主张以为“非我”的道德责任为中心的由思想共生关系、政治共生关系、道德共生关系、心理共生关系构成的思想政治共生关系体持续性地、自然而然地产生与演变。这种产生与演变是建立在“我”和“非我”的道德共生基础之上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共生关系体不主张以满足“我”的诉求为中心而发生的对利益相关者的移情。此外,思想政治教育的共生关系体主张在人格意义上平等地展现有利于维护“非我”利益的行为,重视在为“非我”的道德行为中,通过“非我”人格尊严的维护,来达到合乎“我”和“非我”共生关系体得以良好发展的状态,反对以道德优越感为基础的“我”对“非我”或“非我”对“我”施加的单一向度的“道德援助”。

(二)思想政治教育共发生关系体建设的路径

1.激发多元化个体的自我革命动力,明确共生关系体中个体的主体角色。思想政治教育难以通过外在性力量来建设自身共生关系体,只能使多元化个体自觉承担思想政治教育责任,并依据自身意愿以自我革命方式来建设。因此,多元化个体自主建设的过程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共生关系体的建设过程。首先,在明确多元化个体的思想政治教育责任下立德树人。思想政治知识是教人以思想政治素养上的“应然”的思想性、政治性、道德性、规范性的知识,具有自身的特性。这一特性决定了思想政治知识不能仅依靠教育者机械的单向度传输而有效获得,况且教育者的思想政治知识也可能成为一种“异己”的力量。这如同道德教育一样,“道德之于‘我’并不天然是属己的存在,如果没有理性对欲望的精神胜利,道德于教育者而言就是‘非我’的存在”①罗明星:《“我”的道德与“你”的道德——主体交互中的道德教育》,《江汉论坛》2019年第12期,第44页。。基于此,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者难以单独承担思想政治教育的使命。因此,在立德树人导向下,要激发多元化个体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自我革命动力,就必须明确多元化个体的思想政治教育责任,提升其思想政治教育水平,并创设以共生关系为核心要义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以建设多元化个体间的共生关系体,形成“全员育人”的格局。其次,在满足多元化个体的需要中明确主体角色。思想政治教育共生关系体是非同质、非封闭的有机体,多元化个体的思想政治需要在认同与对话中得到满足,随之而来,多元化个体的主体角色得以明确。由于生活环境、实践经验、教育背景、知识结构等方面的不同,多元化个体对思想、政治、道德、心理等方面的认识也不同。因此,多元化个体的需要是一种超越差异的共识与共享,这种共识与共享是在关爱他人、求同存异的对话中实现的。基于此,要承认多元化个体在认知和观念方面的不同,倡导不同认知、不同观念间的对话交流,并将其视为新知识、新观念得以产生的条件。同时,要把这种需要的满足过程化为思想政治教育共生关系体个体的主体角色的明确过程,以此最大限度地激发多元化个体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的动力。

2.指导多元化个体参与社会、学校、班级的公共生活,增强共生关系体中个体的共生意识。公共性的社会、学校、班级生活是共生意识的实践基础。因此,要在公共性的社会、学校、班级生活中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增强共生关系体中个体的共生意识。首先,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理念下创设公共性的社会、学校、班级生活。“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理念是社会管理的现代化思维,需要多元化个体的民主共治。“由于思想政治教育与国家治理现代化为着共同的需要而存在,在满足这种需要的时候,也肯定会确立共同的目的和一致的愿景。”②赵继伟:《论思想政治教育与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同一性关系》,《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0年第19期,第22页。社会、学校、班级要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理念下创设公共性的生活,为思想政治教育共生关系体的建设提供条件。公共性的社会、学校、班级是民主化生活的载体和多元化个体的组织形式。思想政治教育只有在民主化的社会、学校、班级的公共生活中才能构建宽容性的生活空间,建立常态的思想政治教育对话交流体制,为增强共生关系体中个体的共生意识奠定基础。其次,在“三全育人”的实践中增强共生意识。人们日常生活的综合性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时空性。因此,要将社会时空、学校时空、班级时空变成思想政治教育的时空,突出时间连续性和空间开放性,形成“三全育人”运行机制,以便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时间连续性和空间开放性相互融通。思想政治教育共生关系体个体的共生意识是克服社会、学校、班级“内卷化”的依托。“三全育人”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通过开发利用思想政治教育的时空资源,加强运行机制的公共性,有利于共生意识的增强。

3.推动社会、学校、班级参与思想政治教育治理,推进共生关系体中共生性的生长。参与思想政治教育治理是拓展社会、学校、班级公共空间的条件,目的是要推进共生关系体中共生性的生长。首先,在与外界的对话交流中承担社会、学校、班级思想政治教育责任。社会、学校、班级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承担者参与塑造外界公共伦理,通过发挥自身各自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提升人们的公共道德,有利于培养共生关系体中个体的公共道德。为此,社会、学校、班级要通过参与外界道德建设来形成自身开放系统。其次,在参与思想政治教育治理中增强共生关系体中的共生性。在现实生活中,人们通过接受思想政治教育而获得的某些规范,有时难以应对外界。这种“规范错位”使人们极易变得消极。这是人们面对日益多元分化的个体生活所导致的。这一问题只有在社会、学校、班级思想政治教育共生关系体建设中得以解决。因为,社会、学校、班级的共生性是社会、学校、班级思想政治教育共生关系体建设的基础,其共生性的实现需要与外界对话交流。可见,社会、学校、班级思想政治教育共生关系体的共生性也只有在与外界对话交流中得以体现。思想政治教育治理是以“立德树人”为导向,从多方面引导人们正确价值观的形成,实现其从“个体人”向“共生人”的转化。社会、学校、班级思想政治教育共生关系体应在参与思想政治教育治理中,消除相关障碍,提高多元化个体的免疫力,增强共生关系体个体对共生价值的认同。同时,在批判与辩护中维护主流价值,彰显思想政治教育共生关系体维护公共道德的指向,推进共生关系体中共生性的生长。

猜你喜欢
共生个体班级
行为免疫系统对个体就医行为倾向的影响*
班级“无课日”
班级英雄
优生共生圈培养模式探索
优生共生圈培养模式探索
明确“因材施教” 促进个体发展
在体验中走向共生
班级FACE系列大放送
How Cats See the World
一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