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景晖,杨婷婷,李 媛△
(1.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儿科,昆明 650032;2.昆明理工大学附属医院,昆明 650032;3.昆明理工大学医学院,昆明 650500)
在我国黄疸患儿中,Crigler-Najjar综合征(Crigler-Najjar syndrome,CNS)属于较难诊断的疾病。由于临床医师对该疾病认识不足,常将其误诊为肝细胞性黄疸、溶血性黄疸、母乳性黄疸而进行反复、广泛检查,这给患儿本身带来不必要的负担,故在临床中对该疾病给予准确、及时的诊断尤为重要,本文总结2例CNS患儿诊治经过,现报道如下。
病例1,患儿,女,1岁8个月,因“反复皮肤黄染1年7个月余”就诊于本院。患儿自生后1个月起,因反复出现巩膜、皮肤黄染多次就医,诊断不详,予“光疗、清蛋白”等治疗后黄疸可消退。患儿系拉祜族,出生史、喂养史及预防接种史无特殊,生长发育正常。家族中无类似病例,父母否认近亲结婚,否认传染病史及传染病接触史。入院查体:体重12 kg,一般情况好,神志清楚,营养良好,发育正常,智力正常,巩膜及全身皮肤中度黄染,心肺腹查体未见异常,神经系统查体无异常。
入院后辅助检查: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网织红细胞计数正常,红细胞形态无异常。血清铁蛋白、铜蓝蛋白正常,二便常规、肾功能正常,总胆红素(TBil)173.6 μmol/L,直接胆红素(DBil)7.0 μmol/L,间接胆红素(IBil)166.6 μmol/L,总蛋白、清蛋白、谷氨酸氨基转移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正常。弓形体抗体、风疹病毒抗体、单纯疱疹病毒抗体、巨细胞病毒抗体、EB病毒抗体及梅毒螺旋体抗体均阴性,肝炎病毒标志物阴性,自身免疫性肝病抗体阴性,Coomb′s实验阴性,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活性正常,血红蛋白电泳正常,尿有机酸分析正常,血串联质谱和尿气相色谱检查正常,腹部彩超无异常。
治疗情况及复查结果:苯巴比妥(每日4 mg/kg,7 d)治疗后,复查TBil 113.9 μmol/L,DBil 8.4 μmol/L,IBil 105.5 μmol/L。
病例2,患儿,男,2岁8个月,因“反复皮肤黄染2年8个月余”就诊于本院。患儿自生后6 d起出现皮肤黄染,反复因上呼吸道感染后皮肤黄染加重就诊,诊断不明。患儿系汉族,出生史、喂养史及预防接种史无特殊,生长发育正常。家族中无类似病例,父母否认近亲结婚,否认传染病史及传染病接触史。入院查体:体重17 kg,神志清楚,营养良好,发育正常,智力正常,巩膜、全身皮肤中度黄染,心肺腹查体未见异常,神经系统查体无异常。
入院后辅助检查: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网织红细胞计数正常,二便常规、肾功能正常,TBil 134.1 μmol/L,DBil 11.3 μmol/L,IBil 122.8 μmol/L,总蛋白、清蛋白、谷氨酸氨基转移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正常,肝炎病毒标志物阴性,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正常,Coomb’s实验阴性,尿有机酸分析、血串联质谱及尿气相色谱检测正常,上腹部超声无异常。患儿父母肝功能检查肝功能正常。
治疗情况及复查结果:苯巴比妥(每日5 mg/kg,连用10 d)治疗后,TBil 61.3 μmol/L,DBil 15.7 μmol/L,IBil 45.6 μmol/L。
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儿家长签署知情同意书后,采集第1例患儿及其母亲、第2例患儿及其父母外周血各3 mL,送昆明金域医学检验所,应用过柱法提取DNA,参照文献[1]针对UGT1A1基因进行DNA测序。基因检测结果:第1例患儿存在UGT1A1基因c.1456T>G,p.(Tyr486Asp)纯合突变,母亲为c.1456T>G杂合突变。第2例患儿存在UGT1A1基因复合杂合突变:c.1268T>G,p.(Leu423*)及c.1456T>G,p.(Tyr486Asp),其中c.1456T>G突变基因来自母亲,c.1268T>G突变基因来自父亲。
2例幼儿为慢性病程,生后反复出现皮肤、巩膜黄染,口服苯巴比妥治疗后黄疸可消退。查体无其他阳性体征。实验室检查肝功能的IBil升高,谷氨酸氨基转移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清蛋白、总蛋白正常,嗜肝病毒标志物及肝脏影像学检查无异常,无红细胞破坏增多及代偿性增生的证据,Coomb’s实验阴性,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活性、血红蛋白电泳正常,尿有机酸分析、血串联质谱和尿气相色谱检查正常。
IBil增高为主的黄疸需考虑溶血性黄疸、肝炎后高胆红素血症和先天性高IBil血症。本次报道的两例患儿分别于生后6 d、1个月起病,无肝炎病史及家族史,实验室检查均不支持溶血性黄疸、肝炎后高胆红素血症,需高度考虑先天性高IBil血症。先天性高IBil血症主要有Gilbert综合征(Gilbert syndrome,GS)、CNS。二者有共同的分子遗传学基础,其发生机制是UGT1A1基因突变导致UGT1A1活性降低或缺乏[2],临床上都表现为慢性、反复发作性黄疸,实验室检查均为高IBil血症。仅依靠临床症状及实验室检查难以鉴别,需通过UGT1A1基因突变的不同类型鉴别GS与CNS。
CNS是一种罕见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发病率不及百万分之一[3]。CNS分为两种类型:CNSⅠ型UGT1A1活性完全丧失,胆红素水平通常为20~50 mg/dL[4]。新生儿期间IBil水平每天增加3~6 mg/dL,并在5~14 d达到神经学危险水平,如果未在14 d内进行高质量的光疗,血液胆红素水平升高会导致不可逆的神经系统损害[5],特别是在持续的胆红素水平超过20 mg/dL或胆红素与清蛋白之比>0.7的情况[6]。CNSⅡ型UGT1A1活性部分丧失,UGT1A1活性低于正常20%,胆红素水平通常低于20 mg/dL[4,7],一般没有胆红素导致的神经系统损害,若未及时确诊或积极治疗,在饥饿、感染、疲劳等诱因情况下,仍有发生神经系统损伤的风险。临床上将CNSⅠ型与CNSⅡ型区分的一种方法是通过苯巴比妥实验。苯巴比妥治疗后,CNSⅡ型患儿的血清未结合胆红素水平可降低30%[8],而CNSⅠ型通常没有任何反应。GS患儿的UGT1A1活性达到健康对照组的10%~35%,胆红素水平维持在6 mg/dL以下[6]。CNSⅡ型与CNSⅠ型和GS的区别很重要,因为这些患儿之间的治疗和预后不同。本次报道的两例患儿未治疗时胆红素值>6 mg/dL,苯巴比妥治疗后胆红素水平明显降低,故高度考虑CNSⅡ型。
迄今UGT1A1基因突变有163例报道[9]。在中国,p.G71R 及p.Y486D是最常见的UGT1A1基因突变类型[10]。既往有报道显示CNSⅡ型以复合杂合突变多见,主要基因型为G71R和Y486D突变,以亚洲地区报道最多。也有研究显示CNSⅡ型最常见的基因突变类型为Y486D纯合突变。病例1患儿基因型为c.1456T>G (Y486D)纯合突变,与已报道的亚洲人群UGT1A1基因突变热点区域基本相符,病例2患儿基因型为c.1268T>G及c.1456T>G双重杂合突变,其母亲为c.1456T>G杂合突变,父亲为c.1268T>G(无义突变)杂合突变,父母肝功能检查均无高胆红素血症,提示单独c.1268T>G杂合突变或c.1456T>G杂合突变对UGT酶活性的影响并不大。CNSⅠ型通常是无义突变[9,11],即基因突变导致过早引入终止密码子或单个关键氨基酸改变,这些突变可能是缺失、插入或点突变,所有这些突变都导致酶活性完全丧失。CNSⅡ型几乎是由点突变引起,导致酶活性降低[4]。在基因突变导致单个氨基酸改变的情况下,不能仅从突变类型中预测临床表型。BARIS等[11]报道的1例患儿具有与Ⅰ型CNS相关的遗传突变类别即无义突变,但临床表型与Ⅱ型CNS一致。病例2患儿虽有无义突变,但临床表型更接近CNSⅡ型。根据基因检测结果、对苯巴比妥治疗的反应及实验室检查胆红素水平,两例患儿均符合CNSⅡ型诊断。此外,ABUDAHAB等[12]报道显示,UGT1A1基因突变在不同民族中可能有不同的突变类型分布。奎莉越等[13]研究结果显示云南省UGT1A1 基因具有种族异质性:c.211G>A、c.1456T>G、c.1061C>T复合杂合突变致病主要集中在汉族人群中;c.1456T>G 纯合突变集中体现在少数民族中,本次报道的两例患儿基因检测结果与此特点相符。
CNS治疗方法主要有两类:控制胆红素水平及其神经毒性作用(光疗、血浆置换、药物治疗)和恢复肝细胞UGT1A1活性(细胞治疗和基因治疗)。光疗(8~12 h/d)是CNS患儿的标准治疗方法,对10岁以下的婴儿和儿童有效[5],也有报道称因为皮肤厚度的原因,对超过4岁的患儿使用光疗不会有太大的疗效[7]。常规的药物治疗包括酶诱导剂(苯巴比妥)、胆红素结合剂(磷酸钙、奥利司他)、利胆药(熊去氧胆酸)、血红素加氧酶抑制剂(锡原卟啉、锌原卟啉)。在高胆红素血症的危急情况下,可以采用血浆置换来降低胆红素水平,以预防胆红素脑病。目前正在研究CNS的潜在治疗方法,包括肝移植[14]和基因治疗[15]。这些方法在临床前模型[3,16]中显示出一些希望,但到目前为止,肝移植仍然是CNSⅠ型的唯一治疗方法[17]。
以前认为CNS患儿肝实质是正常的,在儿童期肝硬化的鉴别诊断中通常不包括CNS。但最近有一些报道描述了CNSⅠ型和Ⅱ型患儿的肝脏明显纤维化[10,18-19]。BARIS等[11]首次报道1例确诊为CNSⅡ型的患儿,由于胆汁性肝硬化,需要进行肝移植。该患儿的肝脏病理学显示,肝胆结节为再生性肝结节,胆管扩张,胆汁淤积。说明即使在CNSⅡ型患儿中,临床上仍存在不易发现的器官损害,CNSⅡ型患儿可发展为需要肝移植的严重肝纤维化或肝硬化。在肝纤维化发生之前识别出此类患儿很重要。本次确诊的2例患儿均建议定期门诊随访,观察疾病发展情况。
CNSⅡ型罕见,对医生诊断具有挑战性,但经过仔细的病史采集和合理的治疗,可以将其诊断出来。尽管诊断通常基于临床,但对苯巴比妥的反应、肝组织UGT1A1活性的测定及基因检测可以用来确诊。苯巴比妥治疗、光疗、饮食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如避免重度压力、疲劳、酗酒、感染等诱因)可减慢其发展为并发症的风险。同时,应避免使用从血浆蛋白结合位点置换IBil的药物,例如磺酰胺、水杨酸酯和青霉素等[8]。
综上所述,对于临床表现为自幼发生的,间歇性、波动性、无溶血及肝炎症状的高IBil血症的黄疸患儿,无论有无家族史,要尽早完善基因检测明确诊断,指导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及定期随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