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建兰,袁岩岩
(武汉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2)
面临经济低迷、生态失衡、贫富分化等世界性难题,各国都在探求走出困境的方法。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决议》指出:“党领导人民成功走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1]。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作为一种中国特色的创新性现代化模式,为世界各国走出发展困境贡献了新思路和新对策。而深入挖掘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形成发展,可以发现其背后有深厚的文化支撑和独特的文化优势。马克思主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以及世界各国优秀文化汇聚于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形成发展之中,共同锻造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文化标识。
“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行!”[2]这句话直接阐明了中国共产党成功开创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原因在于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以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和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为基础,坚持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主、以人民为中心、在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中实现共同富裕,突破了传统西方现代化模式中资本与人互相对立、物的现代化与人的现代化互相对立的矛盾。
马克思主义是随着马克思、恩格斯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弊病的深刻分析和对未来社会发展趋势及状态的勾画而诞生的。在早年的手稿写作中,马克思就明确指出了资本的现代化与人的现代化之间的深刻矛盾,“劳动用机器代替了手工劳动,但是使一部分工人回到野蛮的劳动,并使另一部分工人变成机器”[3]。资本主义社会生产资料私人占有的矛盾使资本主义社会出现了大批灵巧的机器和麻木的工人,同时也造成了不断加深的阶级固化和贫富分化,这一矛盾的存在决定了西方现代化道路一开始就是少数人的现代化。马克思在揭露资本主义社会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存在的同时,也指出了生产资料社会占有是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原则,而生产资料社会占有是实现共同富裕的根本制度基础。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坚持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核心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努力实现共同富裕的分配目标。具体表现为:一方面坚持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前提,发挥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主体地位,不断做强做大国有企业和国有资本;另一方面积极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规范社会资本有序运行,不断推动生产力发展,使人民群众尽快实现共同富裕。总之,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以高度发展的社会生产力和生产资料全体社会成员占有为基础,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在世界现代化模式中展现出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鲜明优势。
我们致力于实现共同富裕,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同时,是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的发展理念的。坚持人民至上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又一鲜明特征。从群众史观出发,马克思的“所有人”“人人”“一切人”“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4]“所有人共同享受大家创造出来的福利”[5]等等,深刻分析了人民群众的历史作用和重要地位。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不是以实现天赋人权为目标,更不是少数精英人士推动的现代化道路。回溯现代化历程,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这是一条充分显示民主和民生的实践之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之下,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以社会主义制度为保障,消灭阶级剥削和阶级压迫,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相信、依靠人民群众,使人民群众成为发展成果的直接享有者。改革开放之初,我国贫困人口达7.7亿人,到2021年,我国已经实现现行标准下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全体人民如期过上小康生活;在政治发展领域,中国共产党将人民放在民主实现过程之中,创造性地提出了全过程人民民主;在教育领域,我国构建了全世界最大的国民教育体系,2019年国家性财政教育经费首次突破4万亿元,文盲率从建国初的80%以上下降至4%以下,教育现代化不断取得新成效……。可以说,马克思主义所揭示的群众史观,使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有了出现任何困难都能迎刃而解的能力,也必将实现“从必然王国进入自由王国”的终极目标。
在马克思主义视域下,物质生产决定社会的存在和发展。因此,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一贯强调物质文明与其他文明共同发展,强调经济建设在社会发展中的重心作用,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同时,根据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反作用原理,中国共产党在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探索中,推动物质生产发展的同时,注重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的协调发展。新中国建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生产力实现了大幅度跃升,经济社会各个领域、各个层次、各个方面的发展也都取得了巨大成就,以更高质量的发展理念和成效奠定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物质基础与社会状况。
马克思主义认为,世界是永恒发展的,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分为“第一阶段”和“高级阶段”,从而为我们指明了共产主义的实现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分阶段、循序渐进的过程。因此,我们要对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础之上形成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进行历史性的把握。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前途是光明的,但过程也将经受考验。目前,我国社会生产力取得了大幅度跃升,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国内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人均GDP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西方现代化模式仍在不断扩张渗透。基于此,走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文化强国,必须站稳文化立足点,即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作用。具体来说:从国家层面看,必须占据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的有利地位,即不仅要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指导实践,更要用中国式现代化所实现的显著成就不断增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影响力与凝聚力;从个人层面看,我们应在充分了解世情和国情的同时,学会用科学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认识到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化的开端源于血与火的罪恶积累,其发展过程和最终结局具有无法解决的内生性矛盾,从而在面对西方现代化的“美好幻象”时能够警醒,坚定社会主义现代化必胜的信念。
江水有源,古树有根,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具有鲜明的文化血脉。5000多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宝库中爱国主义、美美与共、自强不息、道法自然等精神文化,增强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文化自信,凸显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民族特色。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既是中国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者和践行者,又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6]具体体现为:一方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承载着中国独特的精神内涵和价值追求,深刻嵌入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伟大实践之中,增强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文化自信;另一方面,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强烈表达着中华民族亿万群众千百年来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融合了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积极进取、生生不息的努力与追求,包含着中华民族一贯以来的爱国主义与集体主义的价值标识,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创新与实践转化。纵观世界历史及人类文明发展史,唯有我中华文明五千年绵延不绝,一枝独秀地屹立于人类文化传承之中。只是近代百年来,帝国主义的入侵和积贫积弱的社会发展状况,使人们形成了文化自卑心理,忽略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及其价值作用。而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人民群众开创现代化道路的过程中,不断加强文化自觉,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价值观念;提升文化认同,努力引导人民形成完整的文化认知;谋求文化创新,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中国社会现实结合起来,不断守正创新、传承发展,从而进一步增强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文化自信。
任何国家的发展及其现代化都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具有长久生命力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凸显了中国模式的独特魅力,赋予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鲜明的民族特色。在经济领域,“小康社会”是法家用来表现统一和富强的治理理念,也是中国古代先贤期望构建的理想社会状态。邓小平同志曾在1979年指出:“我们的四个现代化的概念,不是像你们那样的现代化的概念,而是‘小康之家’。”[7]在这里用极具中华传统文化的韵味将“现代化”以“小康之家”一词表达出来,间接体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我国现代化建设过程之中的持续影响。在政治领域,我国传统文化中推崇的民为邦本、德法兼治、道法自然等思想,深深影响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政治特色,具体表现在:在开创中国式现代化道路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人民至上,以“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传统哲学智慧深入群众,切实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将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紧密结合,不断提高立法质量和人民道德素质,推动经济社会稳定发展;妥善处理人类社会与自然世界之间的协调统一关系,构建生态良好的可持续社会,从而成长为能够灵活应对现代性与社会变革要求的现代化政党。在社会领域,传统文化提倡“夫合实生物,同则不继”的和合理念、“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交往观念以及“协和万邦”“万国咸宁”的世界胸襟,造就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不断深入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得到广泛认可。概而言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不断拓新的精神之源,也是我国在世界上不迷失方向、不丢失气节、不错失机遇的强大法宝,并始终体现着全国各族人民强烈的民族认同感和自豪感。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优势之一就是其处在不断的发展革新过程之中,在这一过程中形成了革命文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等优秀文化,这些优秀文化又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提供了价值支柱。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及五维文明协调发展的人类文明新形态增强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精神动力,同时也赋予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独特的内涵。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核心价值观必须同这个民族、这个国家的历史文化相契合,同这个民族、这个国家的人民正在进行的奋斗相结合,同这个民族、这个国家需要解决的时代问题相适应。”[8]这句话直接指明了核心价值观与国家发展之间的紧密关联,因此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离不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促进作用。从理论支撑来看,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由马克思主义指导的,是一条具有明确方向性和目标性的现代化道路,即现代化的最终趋向是共产主义社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马克思主义价值观念的当代发展,也是国家整体意志、社会集体诉求、个人独特意愿的具象化表达,充分体现了主流意识形态建设在现代化建设发展中的作用效能,因而也对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实践探索具有方向引领和行为评判作用。具体来看,国家层面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表达了国家在实现现代化发展过程中的理想诉求;社会层面的“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展现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美好图景;个人层面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覆盖了公民在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发展过程中应有的基本价值遵循。总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其科学性、实践性和创新性的理论特质,增强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价值共识。
在如今经济发展迟缓、和平发展面临挑战、文化融合滞后和生态文明发展受困等时代背景之下,走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更应注重发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凝聚力,不断为道路拓深增添精神动力。在宏观构建层面,应始终凸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功能效用,努力创作具有强大感染力和时代号召力的文化精品,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的时代化、世界化。在具体实施层面,群众应不断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感,并通过正确途径,将个人智慧融入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之中。
人类文明新形态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的文明凝结,形塑于马克思主义同中华文明价值融通的过程之中。中国共产党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上升到人类文明的高度上加以审视,提出“人类文明新形态”这一论断,也充分体现了现代化的内核是文化或者说是文明的现代化,即体现在物质、政治、精神、社会、生态等各方面协调发展。但这种发展模式并不是从现代化开始之初就形成的,而是包含了历代共产党人的思考与智慧。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迫于民族救亡图存压力,以李大钊、陈独秀为代表的早期共产党人,并没有将文明要素具体细化,而是从加快社会整体发展的角度提出了中国文明必须加速现代化、摆脱落后状态。而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为五维文明的现代化总布局做出了许多有益的尝试。在物质领域提出建设工业化国家,发展生产力,不断夯实现代化基础。在政治领域,构建国家发展基本框架,建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等政治制度。在精神领域,弥补文化教育事业短板,提出培养社会主义新人的口号。在生态领域,提出植树造林、防风固沙等可持续发展思想。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根据现代化建设实际,从初步提出“积极建设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9]到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10],再到党的十六大,提出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生态文明的社会主义文明观,无不体现着中国共产党人超越西方资本主义文明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的内在局限性,对中国现代文明的不懈追求。进入新时代,五维文明进一步发展完善,且文明之间互相联系、协调发展,具体表现为:物质文明是前提基础,为现代化建设提供坚实保障;政治文明是发展保证,为现代化建设筑牢基本制度防线;精神文明是价值引导,为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动力;生态文明是有益载体,解决现代化建设的和谐发展难题;社会文明是最终取向,为现代化建设提供方向指引,从而使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具有丰富的内涵。
冷战结束较长时间以来,西方学者福山所提出的“历史终结论”在国际学界的认同之声一度甚嚣尘上。以人类文明新形态为独特内涵、不断前进发展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击碎了“历史终结论”企图割裂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文明发展内在联系的妄想,证明了后发民族国家探索多元现代化道路和多样文明形态的可能性。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持续深入,必然需要我们不断研究和创新文明理论,学会用马克思主义文明理论分析现代化过程中衍生的文化乱象,推动社会文化环境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特别是从学理逻辑加强对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本质、特征及其当代价值的阐释,批驳西方自由民主制的假话,不断增强五维文明协调发展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当代话语权。
肇始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现代化带领人类率先开启了现代化进程,并为世界现代化的发展奠定了丰富的基础。从文化支撑来看,在历史性借鉴和批判性反思的基础上,我国主动融入国际社会,吸收世界各国文化的精华,从而使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具有广阔的包容性与开放性;同时也对西方现代化方式和内容进行积极反思,警惕西方文化霸权主义侵蚀,努力提高我国文化安全。
以15世纪地理大发现为开端,各民族国家逐渐突破封闭落后的狭隘界限,扩展到了互相联系的统一整体。今天,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也依然处于马克思所指明的世界历史之中,并在时空性传承中实现了创新发展。世界各国优秀文化在新道路的探寻开拓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参照作用。例如,西方文化价值观中所具有的自由、科学、民主等观念,从新文化运动之初就开始引导中国先进分子觉醒反抗。在革命、改革和建设过程中,这些优秀文化观念不断深入人心,具有了鲜明的中国特色和适用意义,集中表现在当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对“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追寻。再如,西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之下的普遍交往促使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经济管理方法传入中国。在反思学习的基础上,我们将这些现代化的有益经验用来发展壮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此同时,我国坚持打破文化偏见,与世界各国优秀文化亲密接触,以“中国应对人类有较大的贡献”[11]的责任担当和“天下大同”的文化追求,推动各国关系和平化、各国文化繁荣化、各国发展稳定化。总而言之,世界各国优秀文化作为他山之石,不断给予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有益启示。
“国强必霸论”作为西方世界普遍认同的历史规律,几百年来不断影响着西方国家现代化进程之中的选择以及与其他国家之间的关系。因此,西方国家不仅将和平发展的现代化道路视为“异类”,更对社会主义国家的现代化发展惶惶不安。为消除这种威胁,西方国家不断推行文化霸权主义,鼓吹和煽动新自由主义思潮、民主主义思潮、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等错误思潮,企图阻挡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文化地位,阻挡世界现代化的文化共存。从现实来看,文化霸权主义酿制的颜色革命不仅给苏东国家和人民带来了灾难性后果,而且也反噬到西方国家自身的现代化发展。如今欧盟内部纠纷不断,现代化发展过程频频遭遇质疑与排斥,在应对治理赤字、数字赤字、和平赤字与发展赤字时苍白无力,便是最直接的例证。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文化霸权主义以更加隐蔽、巧妙的方式加紧侵蚀,这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提供了警示。在世界各国都把文化发展摆在国家发展战略和显示现代化成效重要位置的当下,一方面,我们要坚持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高度重视文化安全,有效防范文化霸权主义对本国文化的渗透和破坏,不断增强对西方霸权主义的文化识别力、抵制力;另一方面,我们要以亲仁善邻、以和为贵的中华文明精神和以“美人之美、美美与共”的文化共存格局尊重他国文化,坚持文化交流互鉴,继续开辟“强而不霸”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
厘清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以及世界各国优秀文化如何作用于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形成和发展并非易事。中国式现代化仍是一项未尽的事业,在这一过程中,随时都会有其他文化内容或者文化因素对其发展产生影响。坚守文化之基,把握文化之脉,丰富文化之核,吸取文化之鉴,不断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培根固元是所有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的使命。随着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演进,进一步对中国式现代化道路进行文化透析,有利于我们充分认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文化基因和文化底蕴,以坚定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在新的征程上继续走好自己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