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浩斌,杨思齐
(中南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南 长沙 410083)
为解决中国共产党面临的“四大考验”与“四大危险”所内含的长期性、严峻性、复杂性与尖锐性症结,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关键在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1]735,据此着眼于切实提升党的建设的质量问题,深刻凸显了全面从严治党作为战略部署的重大地位。厘清新时代党的建设所存在的实际问题,回应全面从严治党的时代要求,针对党的建设实效性问题提出创新途径,具有举足轻重的实践意义。
党的十八大以来,针对党内现存的危害党的纯洁性与战斗性的一系列现象,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全面从严治党提升至重大战略部署的高度。正确认识新时代党的建设所面临的疑难杂症,有助于进一步推动党的建设实效性工作全面展开。
市场经济带来的蛋糕效益、利益最大化等市场原则滋生了党内权钱交易、权色交易等问题。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党内腐败现象与“四风问题”屡有发生。党中央高度重视反腐反贪高压打击的实效性,虽已见成效,但仍未彻底肃清,腐败恶习仍存在惯性。
基于对不正当利益的欲望,在体制内、党内形成了权钱、权色交易链,一层系一层的钱财腐化权力、一环套一环的美色侵蚀权势的歪风做法,严重损害了党的纯洁性。党内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奢靡之风成为党建实效性提升的绝对阻力。“四风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部分党员领导干部在面对人民群众切身福祉问题上,以形式掩盖实质,以空头支票捞灰色收入,图虚名、占虚位,办事推诿扯皮,甚至捏造说辞为谋私利堵群众悠悠之口;其二,在对待人民群众角色站位上,“官本位”思想指导实践高高在上,“人民官”在现实中化身为“天子官”,做官当老爷,只管发号施令显威风,全然不顾关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实际问题的考量及解决;其三,在个人价值取向上,惯性贪图享受且追逐名利,对待工作不思进取,缺乏忧患意识与大局担当,不愿意付出且不愿意脚踏实地,沉迷于消遣玩乐、花天酒地;其四,在个人生活作风上,崇尚贵族化的物质追求,比规模、搞气派,不仅个人生活铺张浪费,将超标准公款用于搞接待、搞关系等劳民伤财的虚头事务上更是习以为常。
党内腐败分子对中央明文规定视若无睹,对中央政策要求阳奉阴违。拉派系、划山头,贪赃枉法、结党营私,被政治野心冲昏头脑,为权力欲望不择手段。“微腐败”的隐性代价不容小觑,对人民群众切身利益更是形成直面冲击。基层群众的政治认同感、对党对国家的信任同心结,在基层腐败人员的不当行径中大打折扣,甚至破碎瓦解。基层领导干部顶风违纪的不在少数,欺瞒组织乃至对抗组织“得心应手”,收敛钱财、骄奢淫逸的同时,因其在地域或级别上“远离”中央,更便捷地与地方黑恶势力进行对接,将我行我素、目无王法的面目暴露于众,直接危害且侵占人民群众切实福祉与根本利益。
党群关系是党的生命。目前,党内、各级党组织内部,部分党员干部与群众之间存在矛盾的现实问题,是提升党的建设实效性的阻力所在。“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关己仅利己”的做事主旨滋生党内“为官不为”懒政怠政的现象。一些党员干部对待群众仅限于热衷做表面文章,欺上瞒下,在实际中并未遵循“苦群众所苦、乐群众所乐”的群众路线,本身就缺乏党内组织生活的严格锻炼与群众生活经验,更是没做到与群众保持高度的感同身受。在日常工作中贯彻吃拿卡、特权行为、“雷声大雨点小”的反人民做派,甚至以无视群众利益为自身怠政怠工或迎合上级开道。少数党员干部不将群众基础视为映照自身革命工作是否到位的试金石,对自身要求松软,缺乏宗旨意识、人民立场意识与为人民服务意识,对群众上纲上线,走“只对上殷勤,不对下负责”的反民主路线。
一些党员干部自身政治素质、思想道德与党性素养不足以得“民众心”。对于党史党章、马克思主义经典文献、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知道的学习,离“学懂、弄通、做实”存在很大距离,缺乏坚实理论储备指导实践创新的能力。在个人表率影响力上,存在水分现象,主要表现在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不到位,缺乏宏大的政治视野与高远的全局眼光,没有高效做好为群众争取利益与正确解读上级文件精神之间的融会贯通,没有高效完成正确引导群众思想工作。一些地方、部门的党员干部在日常工作中,架空了民主集中制的实质,出现淡化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倾向,以“任人唯亲、任人唯利”取代了任人唯贤与任人唯才,形成了党内利益连带、亲属至上的体制格局。
改革开放以来,利益复杂化、脱贫阶段化、社会主体地位分层化,使得党群关系面临重重考验。随着一些地方的党员干部“先富起来”,群众方方面面不满情绪日益积重,不公平感也不断扩散。信任危机也逐渐在“空头支票”和“大饼当头”的现实境遇下,瓦解了党群关系本该持有的高度凝聚力,很多地方的人民群众不再对基层党组织予以充分配合,乃至公然唱反调现象高频发生。加上西方资本主义思想与社会反动思潮的侵蚀,“官贵民贱”观念在实践中容易被恶意放大且负面“做实”,权力变成群众心中“凌驾”的代名词。群众向心力本是保证党的建设实效性的题中应有之义,但据此大打折扣,甚至朝反方向发展。
一些党员存在投机主义、打工主义、保守主义、拜金主义、利己主义、个人主义、自由主义等倾向,归根结底这些都是自身政治思想觉悟不足、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弱化的现实表现。在他们身上,可以看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先锋队使命感被“混水摸鱼”现象所麻痹,共产主义信仰也随着西方“普世价值”或社会庸俗哲学“洗脑”所崩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被灰色收入的诱惑或“躺平躺赢”的好处所击溃。全面从严治党、法治建党要求下的自我约束与自我管理,在“潜规则”“隐门路”“深套路”“丧文化”面前早已烟消云散,乃至背道而驰。
和热衷于投身“纸牌屋”的野心家不同,党内不缺一些高扬“破窗效应”的“稻草人”存在。将“铁饭碗”当做“保命饭碗”,将不作为当做自身发展的主流之道,工作全凭心情,或是出于“被卷到”的负面心态。放任自身沦为精神懈怠、能力不足的“摸鱼师”,党性缺失、党的观念淡漠,角色意识模糊,背离共产党员尤其是党员干部根植灵魂上的内在规定,即秉持共产主义道德与坚持共产主义信念。在政治工作中,由于责任感差,成为立场偏移、原则飘摇的不坚定分子。由于缺乏正确系统观、缺乏大局担当而大局意识淡薄,严重违背了共产主义与无产阶级世界观的集体主义立场,只关注自身眼前的“一亩三分地”与既得利益,放大自我意识层面的作用,受自我需求支配与驱动。由于规矩意识较差,存在各方面“找空子钻”的不良动机。以局部视角看问题,对问题的解决范式普遍出于自私自利角度。完全脱离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原则,批判与自我批判的优良作风也变得无迹可寻。
《党章》明确规定:“所有共产党员都不得谋求任何私利和特权。”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面从严治党,核心是加强党的领导,基础在全面,关键在严,要害在治。”[2]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推进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组织建设、纪律建设,以保证党的纯洁性、先进性,不断提升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
党的制度建设是党的政治建设的内在要求,以党的政治建设作为党的制度建设的指路明灯。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的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决定党的建设方向和效果”[3],同时强调制度建设是高效开展党建工作的重要保障。这表明了新时代党的政治建设与制度建设之间高度衔接、齐头并举的重要性。从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背景要求出发,一方面强调党的建设要坚持党的领导,夯实政治根基;另一方面强调管党治党离不开法治思维及其方式的约束性推进。党中央政治纲领的强制性与主导性,在从上至下的贯彻实践中,是各层各项制度原则的权威性与严肃性的现实表现。
政治建设的核心在于使其“必服从”职能现实化、全面化,需要通过制度的“硬约束”机制来推动完成。党建所内含的政治特色以制度性为保障,其制度优势以政治性为底蕴,制度建设推动党的政治功能充分落地,政治建设保证党的制度建设稳健运行。这就要求全体党员在贯彻“旗帜鲜明讲政治”的同时,自觉以民主集中制为制度遵循,规范自身,突出政治的统领性与制度的针对性之辩证统一,在日常党建工作中,维护好制度的强管性,就是对政治公信力确证的进一步加强。
党的政治建设占首要地位。保证党的政治本色,是全面从严治党背景下,开展党的建设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强调讲政治,以政治视角谈问题,在政治模块中解决问题。这需要制度建设予以充分保障,遏制“没有关好制度的笼子,就会钻制度的空子”的政治性擦边事件发生,焊牢政治上的刚性边界。在党的制度建设中容易存在隐患纰漏之处,需要政治建设宏观擎领。党的政治建设的纲领要求需要制度建设为之保驾护航。充分发挥党的政治建设与制度建设互为补充的作用,才不会出现党的建设错误。以方向上的政治性引领系统上的制度性,以结构上的制度性夯实整体上的政治性;同时,以体制上的制度优势推动全面政治意识深化,以局部上的政治视野为各项制度优化指引正确道路。要求全党上下捍卫党的领导主体地位,提升党的政治纲领、政治原则的实践性,巩固党的政治立场、政治使命的根基性,推动政治理论创新发展,总结制度建设经验,为政治领域提供规范标准。
要求从系统思维出发,贯彻“以党章为根本遵循”与“紧紧扎牢党纪党规的笼子”的内在统一。在权力运行的制约、监督、严管环节筑牢制度高墙,有效抵御构成隐在性政治威胁的“糖衣炮弹”的诱惑,有效增强对“两个维护”政治最高原则的定力与内化力,推进“四个自信”“四个意识”由外助内的规范化发展。在宏观、微观上促进全党团结统一,实现人民的意志、党的意志在党的政治建设与制度建设的合理运行中得以充分体现,将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推进。
党的思想建设与党的组织建设是相互促进的统一整体。重视党的思想建设,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建党理论及其实践的创造结晶。思想建设是党的基础性建设,具有引领性、指导性、贯通性的重要作用。党的思想建设的实效性是保持党的纯洁性与先进性的“总阀门”,是助推党的战斗力与创造力的“总舵盘”。自建党以来,加强党的组织建设始终立于各个历史时期的突出地位,直接关乎我党各项建设事业的成败与否、我国发展的兴衰存亡。
在新时代错综复杂的世情、国情、社情、民情条件下,党情也发生了适应时代要求的内在变化。党的思想建设与组织建设在全面从严治党的背景下,呈现出更为紧密联结的系统性整体局面。党的组织建设与党员理想信念根基直接相关,党的思想建设直接体现为党组织实力构建的内在质量。这就要求在党内实现理想信念深入贯穿,初心使命全面覆盖。在思想上以共产党人的精神出发,在组织上坚守无产阶级立场,是推进全体共产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双项法宝。要求每一位共产党员,高举马克思主义旗帜,为坚定初心使命引路,在实践中自觉将党的组织建设作为彰显初心使命的责任载体。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背景下,必须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的深度与广度,以助力党的实践效能质量优化。
提升党的建设的实效性,实现“组织上入党”与“思想上入党”高度统一是必然要求。党的组织建设以党的思想理论为依托,党的思想建设以党的组织情况为动力。一方面,党的思想建设成效需要通过党的组织实际来检验;另一方面,党的组织建设需要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思想成果的指导。在新时代开展提升党的建设实效性工作必须意识到,党的组织建设离不开每个人精神动力的倾注;同时党的思想建设的实效性提升确证于党组织系统的实际发展状况。全面推进党的建设向纵深发展,实际上要求党的思想建设也朝纵深方向发展,直接体现为党的组织建设是否在各个环节实现了内部和谐统一。只有补足精神之“钙”,方能夯实组织之基。只有做到在思想上有组织,在组织中有思想,才能为推进党的建设实效性发展提供坚实的质量保证,才能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稳健步伐朝着正确的历史方向前进。
党的作风是党的面貌、党的态度、党的风格、党的形象集合表现的统一载体。作风好坏,关系着党的创造力与战斗力、凝聚力与向心力的质量根基,关乎人心向背、群众基础、党的生死存亡、国家前途命运等重大发展问题。作风建设是确保党不变质、不变色、不变味的关键环节,是推动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先决条件。党的纪律建设是全面从严治党的治本之策,纪律严明是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优势,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结合中国特色的力量彰显。
以铁的纪律管好党的作风问题,以党的优良传统填补党的纪律漏洞,是坚持全面从严治党的题中应有之义。作风的外在生成性与纪律的内在强制性,决定了党的作风体现于党的纪律条例内容及其执行结果,而党的纪律直接约束、规范作风及助推其形成。严明纪律与优良作风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内核,是党员党性修养的直观表现。只有坚决遵守党的纪律,端正党的作风,推动各级党组织、全体党员与党中央在政治上、思想上、组织上保持高度一致,在行动上保持令行禁止,才能真正将党的政策决议、路线方针落实到根本,以统一的意志与行动,迈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征程。
把握好党的作风建设与党的纪律建设的内在统一性。通过聚焦作风建设,使纪律建设具备落地生根的现实条件;通过着眼纪律建设,为作风建设筑牢铁的规则围墙。以实现党的作风建设与党的纪律建设高效合一的动态机制为切入点,攻克党的建设所面临的内在隐患与外在风险,提高党的领导水平与执政能力、拒腐防变与抵御风险的能力。要求以严明纪律保作风优良,以优良作风促纪律严明,厚植党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坚守共产党先锋队的革命本色,以助推党的建设实效性高质量发展,永葆中国共产党内含的先进性优势与纯洁性根基。
加强全体党员党性教育,以思想武装头脑,使党员与群众紧密相依,是维持党永续生机的必由之路。提高党内监督机制运行实效,致力于腐败现象肃清,是全面从严治党命题的重中之重。推动党内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构建,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是推动有效进行党的建设工作的首要任务。
首先,加强对党的思想路线的认识教育。历史多次证明,不实事求是就会丧失根本,不解放思想就会迷失方向。“实事求是、解放思想”要求将民意、民心、民情、民利视为最根本的实际落脚点,不能脱离人民群众所需所想所求,必须从人民的切实诉求出发。面对现实的新问题,以是否“符合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否符合伦理道德、是否符合马克思主义理论”来给予实践新方案,恪守人民利益底线、伦理道德底线、马克思主义理论边界是解放思想的硬性红线。
其次,加强对党的理想信念的厚植培育。“中国共产党的理想信念,就是马克思主义真理信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1]193理想信念作为人所追求的目标本身及其所拥有的意志、毅力与定力的合力体现,直接关乎一个人偏航与否、脱轨与否的隐性逻辑,是衡量共产党员政治立场、思想觉悟、道德水准的根本准绳。要推动理想信念教育在党内实现不断全面化、日常化、现实化,为党员淬炼自身党性提供“常、全、广”的内化氛围,不断助推党员红色基因、爱国情怀、民族情结高涨,增强忧患意识,激发革命斗志,促进汇聚起模范先锋队的磅礴奋斗力量。
最后,提高意识形态工作能力。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为遵循,坚守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高举意识形态主阵地的红色旗帜。时刻以解决人民群众切实问题为工作主旨,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为动力。增强“四个意识”与角色意识、宗旨意识、立场意识、群众意识、责任意识。以学好用实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作为自身看家本领,提高科学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方法的实践能力,厚积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实践的思想根基,警惕舆论风险、谣言迷雾、资本主义文化输出,以夯实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仰和实践的思想根基。
首先,推动相关制度的具体细化。党内监督的实质是以制度对权力进行制约。党内政治生态的形成至发展是一个综合性动态过程,制度对其提供的硬性规范,需要实现由宏观到微观、由面到点、由浅入深的转换,以确保制度管控的实效性、针对性与执行性。要以问题导向去审视党内监督的有关制度条例,不断结合实践的具体需要,进行更深层针对性的完善及整改。比如一些相关制度运行的实效性,涉及“纪法”关系的准确辨明。对“纪法”关系的阐释,要贯穿整个制度说明始终。严格遵循“纪在法前,纪严于法”的规定性要求。保证国家法律与党纪党规对党员干部及全体党员发挥出双重管控的政治压力,以构建双重惩戒的威慑效力,推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全面落实到位。
其次,加强党内党务活动的公开透明性。覆盖整个党的内部所开展的相互监督,是党内监督所涵盖的侧重点之一。在切实贯彻民主集中制的基础上,即保证“向上集中”与“向下民主”高度统一,充分推动党员本位原则在现实实践中的全面结果。不仅在党内商讨、决策、议事等环节,普通党员具有平等参与权与发表权,而且在党内监督的相关事务开展过程中,也应该强调全体性、无私性与平等性,甚至更要遏制“一言堂”“家长制”的独断性情况发生。在不涉及国家机密的前提下,将党务信息公开化与透明化,不仅面向全体普通党员,更是要公之于众,受人民群众监督,受人民群众审视,受人民群众评判。同时借助网络平台,实现信息化网络监督,以获得更多关注度和更大影响力,制造良性舆论压力,更有效地为党内健康提供监督保障。
最后,提升党员的批评与自我批评的能力、效率。批评与自我批评是党保持清洁肌体、消除疑难杂症的法宝。“要用好批评和自我批评武器,有一点‘辣味’,让每个党员干部都能红红脸、出出汗。”[4]具有批评性色彩的“辣味”是解决党群关系危机、保持党员与群众亲密联系的“润滑剂”,是促进党的先进性与纯洁性的稳定持续的“定心丸”。全体党员尤其是党员干部“关键少数”,在日常工作生活中,只有高度贯彻刀刃向内的自我革命与自我净化,以追求批评与自我批评的高质量效果,才能推动实现“团结—批评—团结”的优态发展。
首先,从思想上激浊扬清。勇于自我革命,是我们党最鲜明的品格与最大的优势[5]。要求切实彻底地推进全党“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常怀远虑、居安思危”[6]思想屏障的建立,以加强原则性保证清醒的思想认识,以加强政治性保证清晰的政治主张,以加强人民性保证清澈的工作导向。以提高纪律性促进清亮的作风习性,以提高严肃性促进敞亮的政治生活,以提高无私性促进豁亮的责任担当。
其次,加强正确选人用人体系的实效性。“用一贤人则群贤毕至,见贤思齐就蔚然成风。”[7]要做到科学发展党员,无私选配干部,正确发掘人才。突出“关键少数”的“领头羊”作用,领导干部加强对自身的“严标准、高要求”,做到“高质量”严于律己,“高效率”首当其冲。高度贯彻党中央“五个必须”的硬性标准,深刻谨防并有效严惩买卖官职、贿选拉票、任人唯亲等恶性行径。强化公平、科学的党内考评体系,整个流程贯彻“能力导向”与“责任导向”,以事实说话,建立“零风险”内部检举机制,实现“劣币驱逐良币”现象不复存在。
最后,坚持严的主基调,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在党内落地生根。主观上,强化党员的“有所不为”内在意识,深化将腐败苗头拒之门外的自觉性,始终坚定马克思主义政党立场,以党的初心使命指导自身实践行为。客观上,加大惩处力度,健全和完善“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的反腐机制体制,推动“强高压、长震慑”全面落到实处。以主客一体标本兼治保证反腐败斗争的实效性,进一步推动党内政治生态朝风清气正的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