冶进海
(北方民族大学 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宁夏 银川 750021)
面对新一轮的技术迭代升级和电子信息技术产业的巨大变革,现代社会的信息传播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以互联网为基础的人工智能、大数据、虚拟仿真、遥感测绘等技术,通过摄像头、传感器、无人机等手段改变了传统的新闻生产的各个流程与表达方式、呈现形态,促使传播主体、传播范围、传播过程、受众和传播效果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新文科建设中,促推新闻传播教育的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有效衔接与有机融合,通过优质的实践教学课程体系建设,强化学生的动手与协作能力、与其他学科包括理工科之间的跨学科研究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由此推动新文科发展中的新专业、新模式、新课程的相继出现、建立和壮大,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探索,也需要根据不同高校的特点,建设能够良性运行的实践教学课程体系。
新文科建设事关高等教育全局。新文科建设涉及学校整体性、系统性的教育教学改革,要从顶层目标理念、学科专业整合、课程体系建设、方式方法变革等方面进行系统性设计,需要打破专业学科壁垒、突破人才培养障碍,围绕强化价值引领、促进专业优化、夯实课程体系、推动模式创新和打造质量文化,培养适应新时代要求的应用型、创新型、复合型文科人才。新闻传播教育以新文科建设为契机,面对新一轮的技术迭代升级和电子信息技术产业的巨大变革,提前布局,全面深化教育教学改革,进一步促推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有效衔接与有机融合,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新文科之新,意味着原有教育理念与培养方案的更新、修正和培养目标的调整、修改。人才培养方案是不同专业进行教育活动的基本指导方案,引领专业发展的改革方向。人才培养目标明确了“培养什么样的人才”问题。不同高校的培养方案和培养目标过于趋同、缺乏引领等往往制约着一个专业的特色化发展。
“高深学问具有真理性,它是人们对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的正确认识,是对事物的本质和意义的正确揭示”[1]。应该说,大学培养的是拥有高尚的灵魂、深厚的学识、高远的理想的人才,并且会用专业知识持之以恒地开展专业追求,最终目的是提高自身综合素养,服务于社会、服务于人民。新文科背景下,新闻传播教育中融入这些理念,高校要考虑回归新闻传播教育价值本位,从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与培养目标的设定全面落实,有效推动教师转变教育教学观念。
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要从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着眼,以深化教学改革为动力,全面考虑和设计,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的基础上,综合考虑国内外相关专业的办学方向与特色,结合本专业的办学定位、教育理念、专业特色、培养目标、毕业要求等,以人才培养为根本目标,凸显“以生为本”,优化课程体系设计,强化课程内容的实效性,突出实践教学环节,在尊重个性和差异的基础上,强调理论与实践教学双翼齐飞、时代精神与技术应用并肩齐驱。
在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过程中,要明确新文科背景下的人才培养目标是为了创新、提升、跨越与突破,基本内容应包括爱国意识、人文意识、专业意识、跨学科意识和技术意识等。同时,根据学校定位和专业定位,明确是偏重应用型人才、复合型人才方向,还是创新型人才方向,还要明确为哪些行业、什么样的单位培养人才等。其中,跨学科学习能力、融会贯通的能力、实践能力、对技术变革的理解和展望能力、对专业工具的使用与创新能力等,是新文科背景下所要积极探索和培育的方向。
新文科应考虑到课程体系、教学方法体系和评价体系的建立和更新。“课程设置的及时更新、学科专业的交叉已成为新文科建设的重要内容”[2]。课程体系的建设既是人才培养的基础性工作,也是前提工作。新文科背景下的新闻传播教育应让不同层次和特点的课程组合起来,形成拳头效应,集合为群,以完整有效的课程群来建立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在课程设置过程中,强化本专业文科基础性课程的重要地位,同时,突出其他文科专业与理工科专业的特色性、应用性、补充性地位,在一定程度上淡化专业之间的界限,实现课程集群,加大实践教学的分配比例。这与传统的课程体系中不同专业之间的课程显示不出专业特点是有区别的。
新闻传播教育可通过以下五种课程群来构建课程体系。(1)基础理论课程群,如“新闻学概论、传播学概论、网络与新媒体概论、广播电视概论、中外新闻史、传播史、新闻编辑”等。(2)写作表达课程群,如“新闻写作、创意写作、特稿写作、广告文案策划与写作、新闻评论、演讲与口才、古代文学、现当代文学、现代汉语、影视作品赏析”等。(3)专业技能课程群,如“播音与主持、媒介经营管理、摄像摄影、音视频后期编辑、网页设计与制作、动画设计、平面设计、采访出镜、数字媒体技术”等。(4)实践平台课程群,如“校园电视台实训、校园报刊实训、校园新媒体实训、校园广播电台实训”等。(5)跨学科课程群,如“新闻+经济类”“新闻+法律类”“新闻+计算机类”“新闻+统计类”“传播+政治类”“传播+民俗类”“传播+通信类”等。
在新的课程体系构建中,应注意新的培养方法与教学手段,坚持基础理论课程群的主导地位,强调其基础性和连通性。写作表达课程群是为了提高传媒人才的基本功底,课程教育须在一定文学知识和审美素养基础上形成。专业技能课程群建设要以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为目标,重在提升专业素养和利用专业知识解决问题的动手能力。实践平台课程群是通过教师的实践指导,综合调查、实验、服务、探究、设计等一系列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协作能力、创意创新能力、知识转化能力等。需要注意的是,当下实践教学是针对具体的生产内容使理论知识和动手能力相互结合的一种教学形态,国内外高校会越来越重视,使“文科课堂教学具有师生关系尊重肯定、教学主体互动频繁、教学过程重视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教学方法形式多样等特点”[3]。新闻传播教育应建立“新媒体工作坊”“策划创意工作坊”“视频制作工作坊”“影像创作工作坊”等,训练相关专业学生的作品构思、脚本写作、摄像摄影、剪辑制作、特效动画等实战能力,拓展自己的“一专”领域,强化在教师带领下共同解决问题的意识,注意在校园大型活动直播、电视新闻专题拍摄制作、微电影创作等过程中不同特长的学生根据各自能力进行分工与整体内容的协作关系,强调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创新能力的表达。跨学科课程群注重对不同专业知识的交叉应用,强化如数据新闻、虚拟新闻创作等融媒体实务的探索、实践与管理,既有实践应用的一面,又立足理论前沿、目标明确。如上海交通大学、兰州大学新闻传播学专业依托学校工科优势,提出“文工结合”,构建跨学科课程体系,与学校电信学院、网络技术中心共同培养人才,符合新文科建设“目的在于打破专业壁垒和学科障碍,以广博的学术视角、开阔的问题意识和深厚的学术积累为基础,为学生提供更契合现代社会需求的素养训练,是对快速变革的社会生活的主动回应”[4]。
新文科建设中要坚守一个“文”字。一方面,新文科背景下的新闻传播教育要全面深化改革,激发其发展活力,适应新时代人才多样化的需求,服务于社会发展,同时要强基固本,提升本专业学生的基础应用能力。另外,还要意识到,技术本身的构建和运用,需要具备一定的技术理念、对技术本质的理解和发展趋向的认识。因此,新闻传播教育要同技术实践相结合,提升技能只是其基本要求,更深层次的要求在于对未来技术发展趋势的把握和新的技术表达的创新上。毋庸置疑,新闻传播教育与技术发展密不可分,也和创新有着重要的联系。所以专业教育必须引导学生要具备一定的能力,即对技术的认知能力、掌握能力、创新能力、使用能力等。同时,要强调学生相互之间的团结意识和协作能力,包括人际交往的能力,学习、组织、沟通、协调和管理能力,以及传播和表达能力等。
新文科之“新”在于创新。新文科背景下的新闻传播教育要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来扩大新闻传播教学的覆盖面,创新文科专业人才的技术认知能力、实践能力和深化能力,不断打破学科壁垒,进行学科交叉融合,在不同学科的基础上融合提炼,逐渐形成一门新的学科。当然,不同学科有着不同的培养方向,应该尊重差异性和存在价值。目前,有些学科过于细化、壁垒森严,导致知识僵化或格局不大。
不同学科的知识要在课程设置中体现出来。从过程培养来看,新闻传播教育类的学生在第一学年进行专业基础理论课的学习,考虑到按学科大类招生等因素,第一学年,新闻、传播等专业安排的课程大多为基础理论和写作表达类课程。第二学年,可进行专业技能和实践平台类课程的学习。第三学年进行跨学科课程群的学习,也就是针对不同学科的基础理论课程和特色课程进行学习。这时,根据学生个人的兴趣爱好和就业需求等,选修一组经济、法律、计算机、通信或政治类相关课程,比如法律方面的“民法”、计算机方面的“数据分析”、经济方面的“民事经济”等,由此,打破一个专业单打独斗,只重专业理论、轻实践能力的局面。另外,应要求每个学生从第一学年开始进入不同的校园媒体实践平台参与实践教学,如报刊工作坊、音频工作坊、视频工作坊、新媒体工作坊等,学习新闻写作、编辑、拍摄、排版、配音、后期剪辑、特效制作、媒体运营等,以便让学生参与从无到有、从低到高、从简单到复杂的实践课程体系。当然,这些实践课程的运行要考虑到每学期的理论课程的设置,目的在于,一方面,学生不至于对理论课程感到枯燥乏味或艰深难懂;另一方面,学生发现,理论在实践中的运用会产生良好效果,理论高度决定着在实践方面能走多远、飞多高。
有了创新的课程体系和培养过程,还需要教师创新课堂教学手段与方法,提升教学质量,让新技术渗透新闻传播教育的不同环节。新文科建设需要教师把握新媒介带来的新机遇,在教学过程中使用新媒介,不断创新教学方式,充分利用中国大学MOOC、网易云课堂、新浪公开课等教育资源平台,借助智慧教室、虚拟仿真教学、远程教学等手段,推动教学质量的提升。在新闻传播教育中,除了充分利用与网络技术中心、电信学院等单位合作之便利,提高师生对现代化多媒体技术的利用水平,还要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VR/AR/MR 技术,帮助学生了解最前沿的技能,在智慧教室中感受虚拟仿真教学带来的变革与思想冲击,在演播室中感受大千世界的丰富,训练不同场景中的采访、表达能力,由此构建教学互动、人机互动的新型课堂。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尝试将自己的教学过程制作成微电影、动画片、纪录片等,实现教师和学生的线上线下互动。学生也会在由新媒介带来的充满声、光、色、形的学习环境中身临其境地感受专业魅力并理解专业知识。
新文科背景下的课堂教学要更加注重“以生为本”,以学生为主体,在老师循循善诱的讲述中提高学生表达、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目标上侧重于实践的力度和深度。在传统教学中,教师经常未能及时和每一位同学产生互动,而混合式教学、翻转课堂等教学方法的运用,会更加突出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学习地位。如“融合新闻写作、动画设计、音视频后期剪辑”等课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强化教学的灵活性、形象性、互动性、创新性等,考虑到学生的接受能力,对不同的知识点,以提问、分析案例、现场作业、课后练习等方式让学生加深了解,并相互讨论、分享心得。学生既可以向教学视频学习,也可以向老师和同学学习;同时,在老师的点拨启发下,学生不断加深自己对知识点的理解,提升课堂学习兴趣。教学模式的优化和立体化,需要教师在精心准备教学设计、讲好每一堂课的同时,建立一整套相应的课堂评价体系和课程评价体系。教师要重视每个学生的课堂表现,对一些缺乏自主学习意识的学生进行分组化、特色化、项目化乃至小班制教学,在师生互动中建立良好的课堂教学关系。
新文科建设中新闻传播教育要多方面地为学生搭建平台,深化政、产、学、研融合。政、产、学、研合作是高校打通传媒教育和人才链、实现学生创新创业的重要渠道。新闻传播教育要“加快培养会使善用‘十八般兵器’的全媒化复合型新闻传播人才”[5],加强与党政机关、有宣传需求的企事业单位、新闻传媒集团、文创企业开展各种合作,通过“引才入教”“引企入校”“引研入学”等方式,根据自身需求考虑共建学院、共建专业、共建实验室、共建实训基地,互聘人员、定期互访、开设定制班、合作研发项目等,以“共建、共商、共组、共管、共推”为原则提高教学质量,进行定向办学、点对点合作或定向输送人才,满足相关单位对新兴人才和青年人才的储备和培养需求。同时,拓展实训渠道,以相关单位为实践教学基地,让大三、大四学生利用暑假实习、专业实习等机会,到实际工作岗位感受新闻生产的全部流程。如在电视台或视频类新媒体实习的学生,可以深入了解并投入选题策划、申报、论证、采访、拍摄、写作、后期剪辑、特效制作、播出、互动的全过程,并将自己所掌握的技能有效地运用到实际工作中。
在此基础上,基于政、产、学、研合作的进一步发展,可从“以高校为主要推动主体”模式向“国家推进产教融合型城市、产教融合型行业、产教融合型企业”发展,在政府部门主导下和传媒、技术等单位共建平台,实现政务服务、新闻传播、社会综合服务、娱乐休闲、文创项目孵化、版权交易、技术指导等多个功能。同时,以平台为基础,重组和优化相关资源,进行相应的经济赋能,形成各方面高质量发展的效能合力,实现“平台+政务”“平台+产业”“平台+人才”“平台+智库”“平台+创新”等良性发展的“平台生态圈”。
当然,这样的平台建设投资大、周期长、见效慢,需要协调的资源很多,实现“共赢”不是一蹴而就的事,需要在国家相关政策的支持下,了解各方所需,打造利益共同体,在不同需求的基础上制定搭建平台的方案,融合政策、人才、设备、技术、资金等要素,构建科学合理的管理架构和运行机制。高校新闻传播类专业应顺应国家推行的产教协同育人改革的方向,积极贯彻落实教育部新文科建设工作会议精神,结合政、产、学、研合作发展的新趋势,明确目标,立足学校实际,以成果为导向,采取一系列有力措施,让学生以高度使命感积极参与其中。另外,具有实践技能的师资力量的匮乏是一些新闻传播教育专业院系面临的困难。传媒是一个技术、设备更新非常快的行业,这就需要新闻传播专业不断加强硬件设施建设,教师不断提升自我,在理论和技术层面为新文科建设发挥主力军作用。特别是要主动对接社会需求。
还需注意的是,专业教育在实践过程中要强化成果导向。针对不同的实践平台与课程,建立教师指导团队和学生生产团队,预期的成果按实战项目来策划和设计。如媒体工作坊可对接校内外各种创新创业孵化项目,综合线上线下指导,以团队项目制的形式完成相应的作品。这时候,教师可根据学生的特长分工协作、管理和实施,建立评价和追踪机制,通过技术手段形成有效的学生评价数据。
综上所述,新文科建设过程中,新闻传播教育要进一步增强学生的人文素养,强化技术实践、提升创新能力,将所学理论知识、思政知识、历史知识融入新闻作品创作中,做到“以文化人,实现专业教育与底蕴教育的深度融合”[6]。新闻传播教育提倡大学生有较扎实的综合认知实践、课程实践、专业实习实践和创新创业实践,教学中,从目标、内容、监督、评价等多方面对实践教学有所保障,并进一步完善,实现“为学生创设鼓励自由探索的学习氛围和实践环境,引导学生将理论学习与实践训练相结合、将课内学习与课外学习相结合,培养创新能力”[7]。这就要求实践教学不仅要围绕教学课堂展开,还要通过举办各种青年大学生科技大赛、创新创业大赛、知识竞赛等创新性比赛,在学校乃至全社会形成一种创新氛围。“现代社会的完满职业人的能力素养应包括基本的学术能力、岗位技术能力和高级职业能力”[8]。从更高远的目标来看,实践教学是让学生明白,人类一直面对的实践问题是解决主体性问题,这就需要每位学生从各方面提升自己的能力,最关键的是对人类生活方式有所认知和探究。“在道德实践观观照下,实践教学关注行动的规范性,即能够依据内在的德性或社会行为规范从事伦理活动”[9],让所创新的产品或技术应用于人类生活中。这就意味着,在整个社会中培育学生深厚的创新文化精神,形成一种常态性的创新机制,在此基础上,培养出立足新时代、面向新未来的新闻传播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