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阶段中国农民技能培训的不足及其改进建议

2022-11-23 10:28:48张红博兴县农业农村局山东博兴256500
农业工程技术 2022年3期

张红(博兴县农业农村局,山东 博兴 256500)

现阶段中国农民知识水平相对偏低,农业生产更依赖传统的种植经验,虽然能取得不错的经济效益,但是很难实现高产,与当前国家农业的发展现状无法有效融合,与发达国家的农业生产水平也相差较远,因此积极开展农民技能培训工作非常紧迫。并且当下因为农村居民大量涌入城市,导致农村出现地多人少的局面,在当前科技兴农的大背景下,帮助农民更好地利用现有土地也具有实际意义。通过帮助农民掌握相应的生产技能,进一步提升作物产量,有效推动中国农业的高效发展。

1 开展农民技能培训工作的重要意义

中国是人力资源大国,农村人口所占比例也相对较大,但是因为其文化知识水平相对一般,导致人力资源优势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过程中,人民群众作为建设基石应当积极适应现代化事业的建设速度,因此相关人员应当有效对人民群众进行教育以及技能培训,保证中国的人力资源可以得到有效发挥。通过农民技能培训工作的高效开展可以进一步提升农民在人力资源市场上的竞争力,有效适应当今时代的发展步伐,拓宽农民的就业渠道,进而获得更优越的薪资报酬[1]。其次,开展农民技能培训工作也可以推动城乡一体化的进程。当下农民的学习能力相较于之前明显增强,其知识面以及知识深度都有明显的提升,并且其对城市也有更加强烈的认同感,因此,当下技能培训工作可以更加轻易地取得成效,农民也可以积极应用相关技术来为农村的发展作出贡献,进一步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缩小城市与农村之间的差距,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动力。除此之外,开展农民技能培训工作还可以进一步缩小贫富差距。虽然当前国家相关部门已经为缩小贫富差距出台了很多政策,但是依旧无法做到分配平衡,贫富差距逐渐拉大的问题也并没有得到有效解决,如果该问题长时间得不到解决将导致社会矛盾加剧,严重影响社会稳定。通过开展农民技能培训工作可以有效加强当下农民的职业教育,提高其技术水平,进而帮助其更好地开展农业生产工作,或者找到更合适的工作岗位[2]。该项举措对于进一步缩小贫富差距具有重要意义,可有效促进社会安定团结以及加快社会主义的和谐社会。

2 当前农民技能培训工作中存在的不足

2.1 农村文化氛围严重不足

近几十年中国经济的发展非常迅速,无论是商业领域还是最基本的农业生产领域,都有了明显的进步,农民的收入以及农村农业所能获得的经济效益也得到了进一步提升。但是由于受到取得成果影响,部分农民已经得到满足,进而导致农村的文化氛围相对较差,技能培训工作也无法在当地得到有效开展[3]。除此之外,由于部分农民的学习能力相对一般,很难有效掌握相应的农业生产技术,即使全村农民都参与到技能培训工作当中,其所能获得的知识也相对有限,完全无法满足现代化农业生产的需求。

2.2 对技能培训工作的重视程度严重不足

农民对技能培训工作不够重视也是导致,培训工作无法高效开展的原因之一,因为没有意识到农业生产技术对于提产农作物产量以及质量的重要性,很多农民开展学习工作的积极性相对较差,主动意识严重不足。本就文化水平相对一般,并长期处于文化氛围相对薄弱农村环境,导致农民不爱学习、不重视学习也不想学习,从心里对进行技能培训产生排斥,进而导致技能培训工作的开展受到严重阻碍。

2.3 培训机制不够完善

在开展技能培训工作的过程中,针对农民的培训保障严重不足,相关部门并没有制定完善的培训体系以及相应的培训机制,开展技能培训工作的经费也严重不足,进而导致师资力量相对薄弱,技能培训工作的质量无法得到有效保障。

2.4 培训方式存在缺陷

当前农民技能培训工作实效性较差的重要原因就在于,开展培训工作的工作人员并没有有效掌握培训方式、培训手段,开展培训工作的过程中也存在重形式、轻内容的问题,并且部分农民还存在经常缺课的问题,进而导致技能培训工作效果非常差,技能培训工作的实效性无法得到充分发挥。

3 高质高效开展农民技能培训工作的有效建议

3.1 强化农民参与技能培训工作的意识

开展农民技能培训工作是推动农业现代化建设的重中之重,为了保证农民技能培训工作的实效性,首先应当强化农民参与到技能培训工作当中的意识,有效调动农民进行农业生产技能学习的积极性,保证农民的主观能动性可以充分发挥[4]。在调动农民参与技能培训积极性的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应当加大对技能培训的宣传力度,通过广播、报纸、电视以及互联网等手段,对技能培训工作的重要意义进行宣传,有效提高农民对技能培训工作的重视程度,使农民自发的对农业生产技术进行学习。通过对农业生产技能培训工作的有效宣传,进而在农村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农民可以在该环境中受到知识的熏陶,在生活中不断对自身的农业生产技术进行完善。除此之外,在开展农业生产技能培训工作的过程中,培训机构应当亲自进行走访调研,充分了解农民的实际需求,进而保证技能培训内容具有针对性,保证相关内容可以对相应的农业生产工作提供帮助。

3.2 完善农业生产技能培训体系

在社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农业生产方式也发生了非常明显的变化,因此要想保证农业生产工作可以取得相对较高的经济效益,农民应当积极与时代发展相适应,紧跟时代发展步伐,针对现代农业生产需求有效进行自我完善,所以高效开展农业生产技能培训工作在当代具有了更加重要的现实意义。要想保证农业生产技能培训工作高效开展,建设完善的农业生产技能培训体系至关重要,在健全、合理、科学的技能培训制度应用的过程中,培训机构的工作人员可以有效向农民普及先进的农业生产技能,让更多农民认识到先进生产技术的优势。为了提高农业生产技能的传播效率,培训机构还可以选择培训效果较高的农民引导其发挥模范带头作用,通过以点带面的方式进一步提升农业生产技能的培训效率,促进农业生产水平的提升。除此之外,在开展农业生产技能培训工作的过程中,政府也应当加大投资力度,通过资金支持强化对培训制度以及培训体系的建设,保证农业生产计生培训工作可以正常开展,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有效建设。

3.3 规范农民技能培训行为

在开展培训工作的过程中,要想保证相关农业生产技能可以得到充分应用,相关工作人员应当有效对农民的培训行为进行约束,在培训工作开展的过程中,就有效对农民的生产技能中存在的错误进行纠正,引导农民正确应用相关技能,从而促进现代化农业生产工作向规范化、科学化发展。从根本上来讲要想有效对农民的技能应用行为进行规范,首先应当保证培训人员拥有较强的工作水平,在开展培训工作的过程中可以有针对性地开展培训工作,根据农民生产工作的不同,为其提供差异化的技能培训内容,保证农民的实际需求可以得到充分满足。完成相应的培训工作只够,培训人员应当根据培训内容积极开展考核工作,从而确保农民可以有效掌握相应的培训技能,解决农民在培训过程中遇到的难题,规范农民生产技能的应用方式,促使相关技能的应用可以有效提升农业生产效率,实现农业生产模式的现代化转型,将其培训成新型职业农民,进一步挖掘农民的发展潜力。

3.4 积极应用信息技术开展培训工作

在当今互联网时代的大背景下,信息技术在各行各业中都得到有效应用,并且当前中国农业也在朝着信息化以及现代化进行转型,因此通过信息技术开展培训工作可以有效促进中国农业生产工作转型发展,提升新型农业生产模式与农业生产技能的融合效率。并且因为当前互联网技术的普及,农民的互联网知识水平相较之前也有了非常明显的提升,通过信息技术开展农业生产技能培训工作也将变得更加便捷[5]。在开展培训工作的过程中,培训人员首先应当帮助农民解决相应的计算机问题,引导农民熟悉各大农业生产技术网站,在培训过程中积极向农民传递当下互联网时代的创新精神以及进取精神,有效实现信息技术在农业生产工作当中的普及,进而依托互联网为农民搭建更加优越的发展平台,促进农业生产工作高效转型发展。在完成培训工作以及实践工作之后,培训机构也可以组织交流会等活动,为农民搭建沟通的桥梁,促使农民之间可以积极进行经验分享,促进作物生产质量以及生产效率的进一步提升。除此之外,在农民沟通交流的过程中,也可以积极应用互联网技术,通过建立QQ群、微信群以及网络交流平台等方式,实现足不出户进行生产经验交流,对于生产工作中遇到的难题,农民也可以通过以上方式向培训人员咨询,从而保证培训工作的实效性可以充分发挥。

4 结语

综上所述,该文首先对农业生产技能培训工作的重要意义进行阐述,并对培训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具体分析,根据相关问题提出具有针对性的改善建议,从而保证中国农业生产模式可以高效完成现代化过渡,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