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背景下七甸街道农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2022-11-23 10:28:48牛滢李文艳云南省昆明市呈贡区七甸街道办事处涉农事务综合服务中心云南昆明650502
农业工程技术 2022年3期

牛滢,李文艳(云南省昆明市呈贡区七甸街道办事处涉农事务综合服务中心,云南 昆明 650502 )

云南省位于中国西南边陲地带,面积辽阔温度适宜,适合农作物以及经济产物的生长,是中国传统的农业大省。少数民族大部分居住在此,因此兼具着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的使命。推动云南地区农业发展水平、为当地农民增创收入是云南省现代农业的发展重任。因此,以云南地区农业的发展背景和发展条件为契机,分析当前农产品经营组织模式,打赢乡村振兴攻坚战,为全国乡村振兴策略提供指导性意见,优化各地农业结构,加强了农村经济现代化建设,是探究乡村振兴背景下七甸街道农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的最终目的。

1 乡村振兴背景概述

乡村振兴战略是基于城乡关系的变化趋势以及城乡发展的变动规律,提出的以新型城乡关系推进全社会生产生活方式发生变革的一项举措[1]。在党的十九大期间明确指出是由于中国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变为“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三农发展现状已经无法满足当代人民群众的生活需求,因此,必须以乡村振兴战略为背景,深入探究优化农业发展的策略,提高农业经济建设。

中国的发展进程从农业社会逐渐转化为工业社会,农村的发展特点注定会逐渐衰落。因为工业社会能提供大量的就业岗位,大幅度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因此,大量的农村劳动人口前往城市,让城乡人口结构发生骤变,农村遗留人口以缺乏劳动力的老年群体和儿童群体为主,降低了农村发展的可能性。虽然城市的发展因为大量农村人口的加入加快了步伐,但保障民生基础的农业却断崖式下跌,因此,探究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业的发展策略迫在眉睫。

2 乡村振兴背景下七甸街道农业发展现状

2.1 七甸街道现代农业发展概述

七甸街道位于昆明市主城区,自然村以及村民小组的数量近三十有余。在得天独厚的地理以及气候影响下历史文化悠久,物产资源丰富。2021年受疫情影响,部分产业发展较为缓慢,但随着国家的抗疫成功,市场逐渐恢复生产,在调整了农业种植结构后,坚持做好农产品产量以及质量,统一结构和效益,做精做强经济作物产物,大力扶持了樱桃等特色产业。与各组织协同创新,攻坚克难,利用现代科学技术结合农业育种、耕作、种植、管理等方法发展信息化农业[2]。在豆类、玉米、樱桃、桃子、杨梅等产业领域充分挖掘产地优势,实现产量最大,产值最高。通过近些年的探索与实践,樱桃、玉米种植产业技术连年产量有所增加,突出产业特色,经营机制多元化,同时加强农业种植生产技术培训,提高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农民的经济收入,目前,农业种植业虽有一定的成效,但还需进一步探索研究,总结反思,要清楚的认识到现阶段云南省现代农业建设存在的问题并及时采取解决措施。

2.2 现代农业发展的不足之处

2.2.1 农业产业发展层次需加快提升

从目前农业发展状况来看,七甸农业产业发展层不够高,其生产规模较小,标准化生产操作不够规范,产品的专业化与多样化程度有待提高,农业经济发展体系尚未建设完善,生产模式停留在传统的运作方式上。与传统种植业相比,具备规模的种植业比例偏低,大部分由分散农户独立经营,因此,七甸需要快速发展具有规模体系的种植模式,提高当地农业抗风险能力,丰富当地核心支柱产业结构。

2.2.2 农业产业链发展有待延伸

目前七甸农业产业链的发展未形成完整体系,主要以粮食、蔬菜、经济作物的种植为主。与之配合的农产品加工业,物流运输业,销售发展路线等并未形成规模,处于分散零散状态,不符合现代农业发展要求。因此,当地相关组织管理部门应将其农业种植产业链延伸拓宽,整合与农业发展相匹配的资源,提升农业发展的整体素质。

2.2.3 农业现代化装备水平不高

根据统计发现,全省的农业现代装备存在动力机械多,配套作业机械少的情况。机械配比率不足百分之五十,且存在机械老旧、破损严重,利用率低的现象。另一方面,现代化农业装备的配置结构不科学,以人工代替率高的小型器械为主,真正能促进农业发展,提高生产效率的大中型农机用具达不到农业发展标准。最后,南北地区农机化区域发展也不平衡,土地经营呈现零散状态,进一步制约了当地农业的发展。

2.2.4 农业基层人才体系建设有待完善

由于农业基层条件艰苦,发展空间不够,晋升渠道较窄等特点,基层农业技术队伍难以留着专业人才。现有人员在开始进入农业生产时抱有极大的理想报复,工作激情高涨,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工作人员被夜以继日且毫无规律的工作重担压垮,加上报酬待遇较低,表现出后劲不足的状态。高校毕业生因为农村的发展环境劣势,不愿意留在农村发展,纷纷前往城市求职,而且基层事多、事杂、人少,出现很多一人负责多项工作的情况,工作开展困难,人才体系严重断层。从事一线生产的农民以中老年人群体为主,老龄化严重,青年劳动力全部前往城市就职,农业生产整体素质较低。而发展现代农业,创新发展途径,实现农产品经济效益等系列问题都需要具有一定的专业技术水平和专业知识的青年来完成,农业基层人才体系建设急需进一步完善。

3 乡村振兴背景下七甸街道农业发展策略

3.1 进行科学规划,突出产业特色

各部门高度重视农业发展的目标,科学合理规划发展路线,建立分层目标管理责任机制,加大监管力度。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突出产业特色,打造产业品牌优势,大规模发展高质量示范基地[3]。以七甸果林建设为例,七甸街道果树种植面积高达8977亩,其中樱桃种植面积占比最大,因此,可以将樱桃种植产业进行科学规划,打造成当地的特色品牌。一方面,在樱桃成熟期加大宣传力度,采取线上线下结合的销售模式,利用互联网直播功能邀请当地种植大户或政府领导直播宣传。另一方面,以樱桃采摘为主,套入其它文娱活动、休闲度假等吸引人流量,通过网络信息拓宽樱桃发展创新思路。这一举措为当地樱桃产业打响了名声,让群众们得到更大的经济实惠,不断提高了农民的经济收入。

3.2 加大政策扶持,经营机制多元化

政府应加大扶持力度,引导社会投资,为经营机制多元化奠定基础。一方面,政府可以通过招商引资建设先进的产业示范基地,提供优待政策吸引企业前来投资生产,保护好市场环境。另一方面,政府需要制定农业保障机制,提高农民的抗灾能力。各级农业部门加强农业技术指导服务,根据不同的自然灾害类型,大力宣传农业防灾技术,整合出通俗易懂的农业防灾手册发放到每家每户,尽力减少农业经济损失。

3.3 加强技术培训,提高管理水平

农业部门需要深入调研,找出农民在种植方面存在的真实问题,将高频率问题统计出来举办专题培训会,并留出充足的答疑时间,为每一位农民所提出的问题进行针对性讲解,并提出有效的解决策略。其次,组织具有代表性的农业产业小组参观学习先进基地,学习其农业生产种植技术、防治病虫害、销售水平等,学以致用,进一步打造自己发展的亮点、优点,提高自身专业技术水平。组建学习小组,丰富农民农业种植技术知识,用科学技术来提高农业种植生产水平,增加农民经济收入。

3.4 结合生物技术,搞好工程技术

以防治草地贪夜蛾为例,除政府领导,加大宣传发动群众统防统治外,可以结合生物防治技术,将对农作物以及土地环境的危害降到最低。第一步,将条件适合的地区与非禾本科作物间作套种,保护农田自然环境中的寄生性和捕食性天敌,发挥生物多样性功能,利用自然控制优势,形成生态阻截带。第二步,在成虫发生期,组织带领全体群众集中连片使用杀虫灯搭配食诱剂对成虫进行捕杀,提升防治效果。需要重点关注的是生物防治草地贪夜蛾一定要做好充分的科研工作,抓住低龄幼虫防控最佳时期,在卵孵化初期选择喷施白僵菌、绿僵菌、苏云金杆菌制剂以及多杀菌素、苦参碱等生物农药。选择清晨或者傍晚进行施药,喷洒在玉米心叶、雄穗和雌穗等部位。这一举措不仅保护了当地种植环境,还能有效降低防治成本,节约能源,保护当地高产玉米种植特色。

4 结语

“农业生产是我们经济建设事情的第一位”是毛泽东对农业发展的看法。以乡村振兴战略为背景,对七甸街道农业发展进行科学规划,突出产业特色;加大政策扶持,经营机制多元化;加强技术培训,提高管理水平;结合生物技术,搞好工程技术等举措。立足于当地资源优势,依托创新技术、精良设备以及科学管理方法,全面提高当地种养产品的附加值。实现地头与市场的紧密连接,发挥农业综合效益与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