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下推动农业经济发展的探索

2022-11-23 10:28:48黄海军山东省菏泽市郓城县杨庄集镇人民政府山东菏泽274700
农业工程技术 2022年3期

黄海军(山东省菏泽市郓城县杨庄集镇人民政府,山东 菏泽 274700)

中国是人口大国,农业是民生产业,只有加强农业生产建设,提高农业生产水平,才能促进经济稳步发展。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让各行各业都面临着全新的机遇和挑战,互联网的出现,对于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有极大的促进作用,一方面可以利用互联网+改善农业生产现状,对各种农业新技术、农业机械设备等进行推广和宣传,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另一方面,互联网的出现,也有助于农作物销售,拓宽了农作物销售渠道,帮助农民增收致富。新时期,互联网和农业相互兼容,让中国经济迈入了一个全新阶段,对农业经济进行宏观调控。

1 “互联网+农业”概述

“互联网+”是计算机信息化技术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以互联网技术为基础,对经济生产中的各种要素进行集合,将互联网的优势应用到行业中,促进行业实现快速转型发展。以农业为例,将“互联网+”技术与农业结合起来,是现代科技与农业紧密发展的成果,充分利用了计算机信息技术,让农业生产实现创新,对农业资源进行充分利用,推动农业经济朝着系统化、产业化和智能化方向发展。通过分析可以发现,当前使用计算机信息技术可以彻底改变人们的生活生产模式,而且使用智能化设备的人数越来越多,新媒体快速发展,让人们的生活变得更便捷。“互联网+”农业发展越来越成熟,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通过计算机信息技术对农业生产模式进行创新,先进科学技术与农业生产的紧密结合,促进农业生产资源的整合与应用,逐步引导农业生产朝着合理化方向稳步前进。另一个是“互联网+”农业导致农业销售模式的改革,互联网的发展催生了电子商务平台,通过线上销售农产品的方式,再在网络上产生裂变传播,促进农业生产经济效益持续增高。

2 “互联网+”对农业经济发展的作用

2.1 优化农业产业结构

“互联网+”农业不仅是产业结构升级的体现,还是传统农业创新改革的方向。互联网+对于农业发展的重要性可见一斑,从优化农业生产技术出发,为传统农业生产模式的改革提供了有利支持。首先,可以利用互联网的优势、开放性等特点,构建全新的农业生产模式,并且可以通过互联网收集农业市场的信息,将市场行情和农业未来发展方向传递给群众,从而更好地把握未来农业发展方向,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其次,互联网本身就是一个综合性平台,具有一定的综合属性,可以覆盖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从农业生产前,到农业生产过程,再到农业生产之后的销售与售后服务,都可以通过互联网技术搭建良好的沟通平台。最后,互联网具有创新属性,可以推动农业生产新技术的传播,不断更新现有的农业生产技术,加强农业生产技术和农业机械设备的研究,促进农业经济效益不断提升[1]。

2.2 促进农业转型发展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现代农业生产技术广泛应用,减少了劳动强度,传统劳动力在农业生产中的占比有所下降,农业生产新技术和新设备的应用越来越多,将农民从农业生产中解放出来,并且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术,将知识应用到农业生产中,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带来更高的生产价值,这也为农业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有助于推动农业经济创新发展。

2.3 降低农业经济成本

互联网+不仅仅是技术,更是一种理念上的革新,对于农业生产而言,互联网+时代,从农业生产之前,再到农产品的销售,都可以节省时间,节省成本。例如,人们可以通过网络查询农业技术、农业设备使用方法,也可以及时了解农业发展趋势,对产业结构进行调整。在农业生产过程中,信息化技术的应用,更是大大简化了农业生产环节,加快农产品的流通速度,进而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3 “互联网+”农业经济发展的对策

3.1 加强农业技术研究和应用

在互联网+思维下,知识和技术是决定生产力的重要因素,农业生产也不例外,加强农业生产技术的研究和创新,可以促进农业实现转型,从传统的低效农业中解脱出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当前中国农业还处于资源输出状态,对很多农业生产要素的整合不到位,在农业生产过程中要利用互联网的优势,不断优化农业技术。例如当前很多农民都开始使用手机,家里也有网络、电脑设备,可以借助互联网和新媒体软件,对农业生产新技术进行宣传,逐渐改变农业生产模式。

3.2 利用物联网技术推动农业精准化发展

传统农业多采取粗放式发展模式,投入了大量的人力财力物力,农业生产受到客观天气原因的影响较大,一旦某个环节出现问题,对农业生产效益产生严重影响。化肥、农药、农业机械等各种农业生产物资的出现,虽然为农业经济发展的创新带来了一定帮助,但是很多地区的农业生产依旧没有摆脱传统的粗放式生产理念,造成资源浪费的同时,也没有促进农业生产效益提升。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出现,农业生产技术可以实现前所未有的革新,以物联网技术为例,物联网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彻底改变了农业生产现状。比如将互联网与红外传感器、GPS技术等结合起来,研究生产出功能全面的精准农业生产辅助系统,可以随时监控农作物的生长情况,为农业生产管理人员收集准确信息,分析农作物的生长环境、生长趋势,对于长势不好的地块,采取多种措施改善地块质量和农作物生长环境,促进农作物健康生长。比如当前应用广泛的信息收集采集器,可以随时分析土壤的湿度、土壤肥力、光照强度、温度、气候条件、病虫害信息,农业管理人员及时调整生产方案,实现了农业智能化管理,促进农业生产效益提升的同时,也保护了环境,符合绿色生态发展理念[2]。

另外,物联网技术的应用,也可以做到农产品追根溯源,对于食品卫生安全管理有一定帮助。从农产品生产到市场流通,每一个环节都可以标注信息,对流通过程中的每个环节的情况进行详细记录,便于消费者查询。人们在购买农产品时,可以随时连接网络,对自己手中的农产品进行查询,了解农产品的产地、种植环境等,做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由此可见,互联网+技术的应用,不仅提高了农产品的可追溯性,还为农产品安全管理提供了全方位保障。

3.3 拓宽农产品的销售渠道

互联网时代,网络购物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消费方式,传统的农产品销售主要通过线下市场来完成,销售渠道有限,很多时候都会出现农产品滞销现象,给农民带来损失。互联网+时代,人们的购物习惯发生了很大改变,在互联网的推动下,电子商务发展迅速,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优势,可以拓宽农产品的销售范围,改变农产品销售模式,将电子商务和农业结合起来,构建线上农产品销售平台,利用互联网进行农产品宣传,促进农产品销售额不断提升。比如当前很多网络平台上的网络主播,具有很高的人气,这些主播通过网络人气,吸引消费者,对于产品的推广销售有很大帮助,农业部门可以借助网络销售新模式,邀请一些网络主播对本地的农产品进行销售,提高销售量。另外,互联网+也可以解决农业销售过程中的供应链问题,实现供应链全管理,从产品的销售到发货,再到售后服务,每一个环节都可以在网络上完成,减少流通环节,提高流通效率。

3.4 通过互联网+提升农民综合素质

“互联网+农业”是信息化技术与农业融合发展的产物,要想提高农业生产水平,最关键的是要提高农民综合素质,将农民培养成为新型职业农民,提高其知识水平,利用知识和科学技术来改善农业生产困境。对于以前的农民来讲,很多人的知识水平较低,自主学习意识不强,而且学习能力和学习环境有限。所以,在积极推广互联网+农业经济模式时,应该要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优势,鼓励和引导农民多学习,比如可以利用互联网搭建学习平台,将农民聚集起来,在网络上学习、交流、分享农业生产经验,对农业生产知识进行推广,还可以成立农民培训小组,由相关部门组建专家团队,定期举办培训课程,专家队伍到基层给农民传授知识,为农民提供学习机会,并且引导农民利用网络了解农业发展趋势,培养农民形成互联网+意识,从而促进农业生产水平不断提升[3]。

4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发展,中国的农业生产已经进入了全新阶段,充分发挥互联网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农业生产改革与创新带来了更多的支持。在互联网+时代,要借助互联网技术改变传统农业生产模式,对各种信息技术、物联网技术、通信技术进行应用,减轻农民的生产负担,采用电子商务平台开展农产品销售,整合农业生产资源,提高农业发展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