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完善农机技能培训方案助推乡村振兴战略

2022-11-23 10:28:48乌仁其木格内蒙古阿拉善左旗嘉尔嘎勒赛汉镇党群服务中心内蒙古阿拉善750312
农业工程技术 2022年3期

乌仁其木格(内蒙古阿拉善左旗嘉尔嘎勒赛汉镇党群服务中心,内蒙古 阿拉善 750312)

农机技术是指在农机操作过程中所具备的各项能力,包括了农机驾驶技术、操作技术、维护技术、保养技术、基本作业技术等几个方面。最近几年,基层地区的农业机械得到了进一步的推广和应用,机械化水平显著提升,主要粮食型农作物已经基本实现了全程农机操作,大大提升了农业生产效率,生产质量,将农民群众从繁重的农业劳作中解脱出来。农业机械化现代化发展的同时,也需要加快农机相关技术的有效推广和应用,确保农机驾驶人员能够科学准确地驾驶农机设备,科学的应用农机设备,发挥农机设备的使用性能,以此来增加农机手的经济下的发生率。为了有效加快现代化农机设备的推广和应用,提升生产效率和生产质量,基层地方政府部门严格落实农机技术培训工作,但在实际工作开展过程中还存在着很多问题,突出表现为宣传不到位,培训范围比较狭窄,影响了先进农机技术在广大基层地区的有效应用和落实,所以就需要有关部门采取必要的措施加强改进,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奠定坚实基础。

1 农机技术培训工作面临的几点问题

最近几年,内蒙古阿拉善地区,利用秋收农闲季节立足当地的实际情况,尽早动手对整个地区的农机驾驶人员进行全方位多种形式的农机技术培训,不断更新基层农业驾驶人员的知识体系,提高他们农机操作的安全性,并落实维护保养制度,确保农机设备能够发挥其应有的生产能力,为实现农机驾驶人员的增产增收奠定坚实基础,保证夏收和秋收能够顺利的推进。在培训工作开展过程中,当地的推广部门通过采用送教下乡,以会代训的方式,对农机专业合作社社员,农机大户进行重点培训,重点加强拖拉机,联合收割机等大型农机设备驾驶技术,维护保养技术,安全操作技术、农机规范使用技术以及日常维护保养技术、田间作业技术的深入培训。同时通过典型的案例剖析,发放宣传材料等多种形式,向广大农机驾驶人员宣传农机法规,普及农机安全生产常识,从源头上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截止到2020年年底举办了农机培训班超过13期,培训农机人员超过了1000人。

2 农机技术培训工作面临的几点问题

2.1 技术培训宣传仍然不到位

最近几年,内蒙古阿拉善地区的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水平呈现逐渐增加的态势,当地的农机设备更新速度逐渐加快,农机设备逐渐向着大型化、结构的复杂化方向转变。但随着农业机械化发展进程的逐渐加快,农机技术培训工作所隐藏的各种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充分说明了当前农机技术培训有待进一步的优化。从当前农业机械化的发展进程来看,农村地区的农机保有量显著增加,但很多农民群众一直沿用传统的农机驾驶习惯开展生产,虽然大大降低了农业生产效率,农机的生产优势逐渐发挥出来,但是由于操作不合理,经常会出现故障,甚至会引发全事故[1]。很多农机下成员购买农机设备之后当地的农机推广部门和管理部门,不能够引导农民群众参与针对性的技术培训,农民群众的驾驶行为存在诸多不当之处。农民群众不愿意参与农机培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方面是因为宣传不到位,没有引起驾驶人员的高度重视,另一方面很多驾驶人员认为自己驾驶过很多农机设备,不需要进行培训。有些驾驶人员一开始驾驶农机就存在错误行为,在操作过程中不能够按照要求对进行有效的磨合,不能够科学使用设备,经常造成设备出现各种问题,甚至引发一系列的安全事故。

2.2 培训范围比较狭窄

农机技术培训与农业机械化和农业现代化发展有着紧密的联系,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对现代农机设备的有效推广应用产生一定影响。通过农机技术的有效培训,农民群众能够对农机驾驶行为做出有效的规范,并按照国家法律法规的要求,做到科学操作,科学生产,避免农机上道、农机载物,避免在操作过程中出现违规违法行为。当前农村地区的农机保有量显著增加,更新速度不断加快,需要农机技术部门依托现阶段的发展趋势,不断对培训内容作出动态化的调整,以更好地适应现代农业的发展需求,但从整个培训情况来看,很多培训部门所制定的培训方案长时间没有更新换代,内容比较陈旧,与当前现代农机化发展产生了极大的不同。另外在培训过程中所采用的方法比较陈旧,主要以会议或者培训班的形式进行,由于培训形式相对较为单一,内容较为狭窄,不能够激发农民群众的参与积极性

2.3 师资力量不足

当前随着农机保有量的显著增加,农机技术培训工作,每年都呈现逐渐增加的态势,但从基层培训机构的师资队伍建设情况来看,普遍表现为人员数量不足,部分教师专业不对口。农机教育培训涉及面积广,需要教师掌握农业机械化、农机操作、农机维修管理、推广以及安全法规等方面的知识,但由于受到政策体制发展空间等多方面因素的限制,很多教师主要是临时聘用[2]。专业教师相对较少,高素质的人才不愿意进入到本单位,无法招收到高素质的专业农机教育人才。还有部分的教师具有较强的理论知识,但是实际操作能力相对较差,在工作过程中经常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再加上新机具新技术不断更新换代,整个师资队伍的专业已经跟不上农机化发展要求。

3 做好农机技术培训,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的措施

3.1 持续加强宣传教育

当前基层地区的农机驾驶人员对农机技术培训工作的重视程度不高,普遍存在不支持不理解的态度,甚至存在一定的抵触情绪,为此就要求相关人员在培训工作开展之前深入农村,开展有效的宣传,从思想上调动农民群众参与培训的积极性,转变传统认知,保证农机驾驶人员能够重视农机技术培训。管理部门的相关工作人员,应该从不同渠道不同方面,多个角度开展针对性的宣传培训,为农机技术培训工作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3]。例如很多农民群众对广播电视传统媒介的信任度相对较高,对此就可以利用这一特点通过传统媒介加大对农机技术培训知识的有效宣传,另外农忙时节还可以深入田间地头阵,手把手的指导农民学生开展农机生产,进行有效的沟通,现场开展专业技术培训,规范农机驾驶人员的驾驶行为。

3.2 优化培训方式和培训内容

农机技术培训部门应该结合当前农业发展实际和农村地区农机的保有量农机类型,对培训内容作出有效的更新,研究科学化的培训方式和培训手段,丰富培训内容。从培训方式来看,在非农忙时节应该深入农村地区开展持续性的培训,尽量减少农民群众往来培训的时间消耗,将培训班放在农村地区,甚至可以放在田间地头。另外技术培训工作还可以与现代科学技术有效融合,综合应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尤其是可以利用微信、QQ、微信公众号等多种智能交互平台,实现与农民群众的线上沟通交流,加快农机技术在广大基层地区的有效推广和落实[4]。此外还可以安排专业技术人员深入农业生产领域,手把手地指导农民群众开展农机操作生产,将理论和实践有效结合,增加培训的吸引力和新鲜程度。

3.3 着力打造一支高素质的技术服务队伍

农机技术培训机构应该着力做好精兵强校建设,加强教职工的业务素质培养,要采用走出去请进来以老带新等多种形式,不断提高整个教师工作队伍的专业素质,以适应新时期农业机械化的发展需求。另外还需要通过改善工作环境,提高福利待遇等多种措施,吸引人才,招纳更多人才短时间内充实整个工作队伍,提升工作效率。

4 结语

综上所述,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的前提,同时也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环节,也是农业生产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农业机械化技术的推广应用是对农业生产技术手段的一项改革。通过不断加强农业机械技术的有效推广,能够让传统的农业逐渐向着现代化方向转变,并且在现代农业发展过程中实现对产业结构的有效调整,加快现代化技术的有效应用,反作用到农业机械推广当中实现农业机械化。但从当前的农机技术培训现状来看,还普遍存在着一定问题,这些问题如果得不到妥善有效的解决,势必会影响到先进技术的有效应用和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对此就需要有关人员从培训部的问题角度入手,深入探讨构建完善的培训方案,保障新技术新设备能够在广大基层地区得以有效的推广和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