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辩式思维视域下高三历史微主题复习策略尝试
——以“中国古代的重农抑商与工商皆本”为例

2022-11-23 08:27王胜祥
福建基础教育研究 2022年4期
关键词:工商史料历史

王胜祥

(武平县第一中学,福建 武平 364300)

历史教学应深入培育“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正确的价值观、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1]但是学生在历史学习中,质疑审问程度低效,收集文献材料缺乏主动,运用唯物史观来探析、解释历史知识的行为较少。为此,笔者在高三历史复习教学中,尝试以微主题的形式,开展在“过去历史思维的研究基础上,结合批判性思维的发展理念”的高阶认知力的审辩式思维教学策略实践。[2]

审辩性思维也叫批判性思维,它具有合理性、反思性、建设性等方面的特点,[3]包含分析、论证、评估、判断等技能层面的思维方法、技巧、能力和求真的意志、理性的精神与开放的态度等层面的精神习性,[4]“是一种注重验证的反省式思考、关于思考的思考方式”。[5]“审辩式思维是在批判、质疑基础上的求同与包容/丰富与深化/创新与发展的思维能力、核心素养、精神品格,它主要包括提出问题、合理论证和反思等三大认知技能”,[6]其核心是引领学生力行“对史料搜集、整理和辨析,揭示历史事物表象背后的深层因果关系”,[1]科学论证阐释,笃行家国情怀,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

本文以“中国古代的重农抑商与工商皆本”为例,探索如何促进学生深度学习,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和审辩式思维品质。

一、做好质疑追问

在高三历史微主题复习教学中,教师需要通过文献、图片、数据等载体创设情境,引起学生思维两难的认知冲突,递进式追问质疑,[7]促进学生审辩式思维的形成。对此,教师要从以下两点做好质疑追问:

(一)质疑追问的有效性

统编版高中历史教材《中外历史纲要(上)》涉及“古代中国重农抑商到工商皆本”的历史知识,主要有:第2 课“商鞅变法”中的“重农抑商”,第4 课“西汉的强盛”中的“实行货币官铸、盐铁官营;推行均输平准;抑制工商业者,向他们征收财产税”和第15 课“思想领域的变化”中的黄宗羲反对重农抑商观念,提出“工商皆本”的主张。“古代中国重农抑商到工商皆本”的历史知识涉及的时空跨度大、知识面广、内涵丰富,为此,设计构建此微主题进行审辩式历史复习时,要从学情、考情、教情出发,把质疑追问与教材编排相结合,以突破、把握课程标准的“重难点”、学生的“疑点”和发掘知识“生长点”为目标,强化学生审思疑惑的效度。

(二)质疑追问的递进性

追问质疑是学生对所学内容的进行层层递进质疑后而形成的有效问题看法,要用最凝练的方式表达出疑惑,以此引导学生以实证精神对待疑惑,形成审辩式思维、问题层次性的思维品质。

下面是学生层层递进的审问疑惑:

问题1:《商君书·恳令》明确指出:“使商无得籴,农无得粜。农无得粜,则窳惰之农勉疾。商不得籴,则多岁不加乐。多岁不加乐,则饥岁无裕利。无裕利,则商怯;商怯,则欲农。窳惰之农勉疾,商欲农,则草必垦矣。”“重关市之赋,则农恶商,商有疑惰之心。农恶商,商疑惰,则草必垦矣。”

基于上段史料,学生审问:“重农抑商”是抑制私营工商业还是抑制官营工商业,或是两者兼而有之?

问题2:在上段材料中,如何理解同一时期,既有抑商又有惠商这对矛盾?抑商是不是抑制所有的商人?

问题3:古代的政府或统治者,为什么要“抑商人”,又为什么要“存商业”呢?是什么影响了政府对于“商”的态度?

问题4:我们如何看待“抑商”政策?

问题5:史料记载:“嫁得瞿塘贾,朝朝误妾期。早知潮有信,嫁与弄潮儿。”意思是唐朝时期的一位江南妇人,说其身为商人的丈夫经常不能与自己相会,早知道瞿塘涨潮退潮这么准时,还不如嫁给一个船夫。这虽是一首闺怨诗,但从语句中仍能看出唐朝时期商人工作的繁忙,这也说明唐朝时期的商人受到的抑制并不明显。

此时,学生对这一史料提出审问:工商皆本是在明末清初之时,由黄宗羲等思想家提出的,在此之前一般都推行重农抑商政策,为何唐朝会不一样呢?

问题6:工商皆本的出现是社会发展的偶然结果吗?

问题7:(学习第15 课《明至清中叶的经济文化》一课时,因为明朝商人已经意识到自己的地位问题,也对提高自己商人身份做出努力)既然当时的人们意识到重农抑商、抑制商业对经济的发展有消极作用,为何这一观念还是存在了那么长时间,甚至到今天还有影响?

二、主张理性求证

理性求证是学生应用审辩式思维进行历史学习的重要环节。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审问慎思疑惑的基础上,对疑惑进行身体力行地搜集史料、整理史料、比较分析史料,在唯物史观指导下,把认知付诸实践,理性求证,以达到明辨和阐释,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对上述“问题5”的审辩,教师要引导学生从原因出发,联系当时的历史以及社会变化过程和趋势,在史料实证的基础上求证解释,形成价值认识。针对学生的这一史料质疑,教师引领学生搜集可以证明这一疑思的史料。如“忆昔开元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齐纨鲁缟车班班,男耕女桑不相失”等史料,说明当时的农业和手工业都呈现繁荣景象,这都为商业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新唐书》中记载:“径八分,重二铢三参,积十钱重一两。”从这一史料中也可以看出唐朝时期货币的便捷,而货币的便捷又正是商品流通和贸易的代表元素。由以上种种史料可以得出:唐朝时期从自身的需求和物质条件出发,实行“扶商”政策,而从重农抑商政策的发展过程中也不难看出各个朝代对其的反复压制和推崇,所以,在唐朝能够见到商业的繁荣是有可能的。由此,学生也可以在史料审辩的结尾得出:“重农抑商的政策或重农抑商的观念在每个朝代都会经历减弱、加强以及打压,其间或有小的反复,大的趋势及规律总逃不过历史定律。”基于史料的理性求证,不仅可以发展学生的审辩式的学习思维,对学生史料实证能力的培养也具有积极的作用。

三、探索正确解释

历史解释需要学生具有良好的史料解读、辨析与去伪存真的能力。教师在预设疑惑观点或结论的基础上,让学生结合教材或所学内容,审辩观点或结论的合理性。首先,针对疑惑的观点或结论提出审问。学生在观点或结论分析中,难免会产生形形色色的疑惑,教师要让学生从疑惑的观点或结论出发,提出审问。其次,让学生大胆地提出假设。提出审问仅仅是第一步,教师更要让学生在审问的基础上提出假设,并进行辩证分析和笃行求证。最后,审辩观点或结论是否正确。让学生从史实依据、逻辑关系、语言表述等角度来分析观点或结论的正确性,促进学生审辩思维的提升。

如,引导学生审问:工商皆本的出现是社会发展的偶然结果吗?

首先,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在该观点中是否存在问题,根据教材中的知识点分析“偶然”的说法是否正确。所谓偶然是指突然发生的事情,并不在意料之中,但纵观重农抑商和工商皆本之间的转换历程不难发现,工商皆本其实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

其次,引导学生在唯物史观指导下,从时空观念的角度,在史料实证的基础上,进行历史解释。从历史发展的时间来看,在长达两千多年的中国封建社会中,重农抑商政策虽然一直存在,但在不同时期所表现出的程度是不同的。战国时期,统治者为了强兵富国,普遍采用法家提倡的耕战。秦始皇统一六国后,表面上看是在延续前人的抑商政策,但并没有采取实际的措施,反而在政治上优待当时的大商人。汉初,司马迁还专门为商人立传,这表明当时的大商人已经在社会中占据了相当的位置。受战乱影响的魏晋南北朝时期,耕地出现大面积的荒芜,人口数量和农业生产力大幅度下降,自然经济高度强化。到了中唐以后,粮食产量相较之前大增,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大增,从农业中分离出的手工业数量大增,以上种种都为商品经济的发展做足了准备。此后,宋代商业兴盛,商人地位提升,元代更是历史上最为重视商业的朝代,明朝虽未直接说明,但也没有进一步抑商的举动。清朝初期,在商品经济发展的影响下,黄宗羲提出了“工商皆本”,而后清雍正朝期间,实行摊丁入地制,减轻了从商者的负担。遵循历史发展的轨迹,便可得出“工商皆本的出现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这一观点。

四、追求正确价值

在高三历史复习教学中,要促进学生审辩思维的深度,引导学生要有人文情怀、关注现实问题,有正确的“价值追求”“在今天,我们应确立什么的价值观念,涉及我们认识历史、解释历史的价值取向问题”。[8]

例如,第15 课《明至清中叶的经济文化》一课,系统性介绍了明至清中叶经济发展的情况,涵盖农业、手工业、商业、资本主义萌芽等多个方面的内容。对于前文提及的问题7,教师可以引领学生结合教材内外的知识点,查找“重农抑商”政策出现的原因以及到“工商皆本”的转变。重农是我国封建社会时期主要的经济政策,这一政策的出现取决于当时社会农业生产部门的特点。封建社会的基础是小农经济,封建社会的主要经济部门是农业,农业地位的确定是因为赋役的主要承担者是小农,朝廷的兵源和财政收入主要来自小农。所以,朝廷要将小农控制在自己的手中,以此稳固统治地位,保证“小不得僭大,贱不得逾贵”。而商品经济需要有买卖双方的依存关系,存在不稳定性,很明显是一种威胁小农经济发展的因素,所以朝廷为了稳固统治地位、稳定自给自足经济方式,实行重农抑商政策。但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变革,重农抑商政策开始出现松动。到14 世纪的明朝,重农抑商政策所保护的小小农经济已不再适应社会发展,“用贫求富,农不如工,工不如商”,人口增长,供给失衡等等,都为工商皆本的提出做足了准备。由此,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最终得出“农抑商政策的松弛或瓦解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这一观点或价值认识。但纵观“重商”和“抑商”两种不同理论,农业都一直站在有利位置,所以直到今天,小农经济的思想仍在少部分地区存在。

五、反思与拓展

反思与拓展是审辩式思维在历史教学中应用的重要路径,在学生延续性的学习活动中,持续地提高自身的思维品质与认知力。[9]

首先,引导学生反思。教师在充分考虑学生多元的思维、开放性的过程与丰富的结论之时,也要从追问质疑的科学性、求证过程的逻辑性、求证步骤的严谨性、求证结论的准确性等角度引导学生反思,[10]让学生应用审辩式思维来复习备考历史,有效达成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历史知识复习,提升学生追问疑惑的审辩力,提高学生历史思维的深度与高度。

其次,做好学习总结。教师从学生的认知过程出发,引导学生做好“中国古代的重农抑商到工商皆本”的系统性总结,可以思维导图形式系统地建构“中国古代的重农抑商到工商皆本”的知识脉络,重构学生的认知结构,夯实基础,提升学生运用审辩式思维构建微主题知识的复习力。

最后,拓展延伸。让学生在课外自主探究学习中,进一步强化学生的学习力与思维品质的发展。对此,教师可以依据班情、学情、考情等,进一步围绕此微主题历史相关复习内容,设计一些与此微主题相关的审辩式学习任务,提升学生审辩式思维的深度和广度。

例如,从社会发展的角度,解释工商皆本被世人接受的因素。为此,教师在培养学生审辩思维时,应注重学生的学科素养的培育,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某一历史现象的发生、某一历史事件的变化,是与当时的社会环境变化是相关的,是由多因素促成的。学生进一步反思自己在微主题复习和审辩过程中的不足及改进之处,以此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必备品格、关键能力和高阶思维品质”。

总之,在高三历史复习教学中,立足于《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 年版2020 年修订)》《中国高考评价体系》和《中国高考评价体系说明》中的“一核四层四翼”的高考评价体系,立足于学生的实际情况、考试情况、教学情况等,应用审辩式思维来建构历史微主题复习,突显审辩主体,提高学生“独立而主动的思维能力”[11]及审慎问疑、理性解惑和逻辑论证的参与度,使学生“形成有效的判断”,[12]让每个学生在审辩中都有获得感,使学生的历史解释、历史认识进入深层结构。学生“运用唯物史观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用审慎、理性、包容的态度,解释、分析、评估、推论已有或相关的信息,通过不断自我修正,形成清晰、理性的判断”,[13]培养学生具有层层推进的“不懈质疑”“包容异见”和“力行担责”[14]的独立思考、深度学习力和审辩式思维品质。这种基于审辩式思维的历史微主题复习教学,不仅是培育学生具有历史解释等核心素养的优选路径,也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路径。

猜你喜欢
工商史料历史
走马史料赠故里 川渝民间文艺添新篇
图像史料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How should traditional accounting transform under the new situation
史料整理:认识中国武术的一条路径
史料二则
新历史
历史上的6月
历史上的八个月
历史上的4月
情欲缠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