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明文
(云南省昆明市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云龙乡农业综合服务中心,昆明 651505)
豌豆粮菜兼用,是优质饲料和多种副食品的主要加工原料。种植豌豆可熟化土壤、恢复地力、改善土壤团粒结构,是优良的前茬作物[1]。豌豆是云南省昆明市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云龙乡的地方特色和地区优势蔬菜种类,粒大色鲜,品质好,市场需求量较大,远销省内外,是当地农户增收致富的主导产业之一,推广应用鲜销豌豆高产栽培技术对促进当地经济快速发展有重大意义。
豌豆生长发育对土壤要求较高,最好选择有机质丰富、土壤耕作层深厚、疏松、肥沃、团粒结构良好、微酸性或中性的壤土或砂壤土地块。豌豆怕涝,优先选择灌溉条件良好、地下水位低且不连作的地块。云龙乡年均降雨量1050 mm,平均气温13.2℃,土壤多为紫色砂壤土,pH 值6.5~7.5,耕地多属山地或田改地地块,前作多为烤烟和玉米,是种植豌豆的较佳区域。做好种植前整地工作,前作收割后及时清除杂草,然后深耕细耙、精细碎垡,亩施腐熟有机肥1000~2000 kg 作底肥。
豌豆品种很多,不同品种的种植效益不同。云龙乡种植的是鲜销型豌豆,通过多年种植和市场需求筛选,目前大面积种植的品种是台湾长寿仁系列,如山地大王、精选台湾长寿仁、福寿仁等。
长寿仁豌豆有一定的耐旱性,抗白粉病,株型直立,簇生,株高70~90 cm,多为单花单荚,花白色。豆荚长9~10 cm、宽1.4 cm,豆荚内有豌豆6~10 粒,粒径1 cm。全生育期110~120 天,高产栽培,单株结荚20 个左右,亩产青豌豆1200~1500 kg,出粒50%左右,商品性好,是当地种植的当家品种。
根据市场需求和生育期综合确定播种期,长寿仁豌豆较佳播种期为9 月底至10 月初。如果播种过早易遭遇霜冻;过晚则无法保花保果,对产量影响较大[2]。同时需根据市场需求因地制宜,部分早播、部分迟播,以应对市场波动,确保稳产稳增。
豌豆播种密度要考虑播种方式、土壤肥力、施肥管理水平、株高、株型紧凑度等因素综合确定。一般每亩点播用种量4~5 kg,撒播用种量6~8 kg,基本苗15000 株。
根据劳动力状况和产量要求可以选择撒播、点播和地膜覆盖种植等方式。
(1)撒播
根据土壤墒情,施足底肥深耕细垡后,清理四至边沟和排水沟,保证排水通畅,播种后用旋耕机或耙适当覆土压实。
(2)起垄开沟点播
垄高10~15 cm,垄面上顺垄开沟点播,行距60 cm,株距15 cm 播种,每点播种2 粒。
(3)膜覆种植
覆盖地膜可保持墒面水分和提高温度,实现提前上市。按110 cm 开墒包沟1 条的方式先开假沟,假沟内亩施腐熟农家肥1~2 吨,配施普钙50 kg 或复合肥40 kg 作基肥,然后覆土理墒。要求墒面平整一致,沟直沟通,能排能灌。
深沟高畦栽培,沟宽30~35 cm、深20~25 cm,墒宽65~70 cm。墒面中部开浅沟单行条播,株距3~4 cm,播种1 粒,也可打塘点播,塘距6~8 cm,每塘播种2 粒,亩播种量5 kg,亩栽1 万株左右。播后盖细土2~3 cm,用80 cm 宽的地膜覆盖。塑料薄膜周边用土压实,防止大风掀膜。
豌豆长到1~2 叶时揭膜,3~4 叶、苗高10 cm 时搭架,每墒搭1 排,用1.2 米以上的竹杆或木杆每隔5 m 左右立作站柱,中间用铁丝或草绳每30 cm 固定1 道,上、中、下固定3 台。人工用线引蔓上架或绑蔓,以利于豆苗向上生长。
栽种7~10 天观察出苗情况,及时查漏补缺、移密补稀,确保苗齐、苗匀。
豌豆易发生草害,幼苗长出3~4 叶时浅中耕培土,避免伤害植株根部,清除杂草,以改善土壤通透性与温度条件,促使植株根系发育下扎,为优质高产奠定基础[3]。
豌豆生长期需氮素较多,同时需足量磷钾肥,以促进分枝、增强抗性。亩施腐熟农家肥2000 kg 做底肥,播种时施10-10-10 复合肥20 kg 作种肥。豌豆出苗后7~10 天,结合中耕培土进行第1 次追肥,亩施尿素3 kg。出苗后15~20 天第2 次追肥,亩施复合肥4 kg。此后每隔10~15 天追肥1 次,亩施尿素5 kg 或复合肥8 kg。
开花结荚期对肥料需求量较大,应适当追施花荚肥。一般亩施尿素5 kg、硫酸钾4 kg 以及复合肥10 kg,增花保荚、减少脱落。也可用磷酸二氢钾0.15~0.20 kg、硼砂0.1 kg,兑水60 kg,叶面喷施,补充中微量营养元素。
长寿仁豌豆有一定的耐旱性,苗期需水量小,根据苗情、天气、土壤状况适时浇水,确保种子出苗即可。开花初期不宜浇水,保持土壤湿润即可,但遇涝应立即排水,遇旱需浇水,否则会造成严重落花,土壤干旱可浇1 次小水。花荚期需水较多,遇旱及时适量浇水,浇后中耕保墒。豌豆怕涝,多雨天气应及时清沟排出积水。
豌豆病虫害防治应遵循“预防为主、治疗为辅”“农业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的原则。豌豆病害主要有立枯病、根腐病、白粉病、锈病、黑斑病、褐斑病、炭疽病、细菌性斑点病等,虫害主要有地老虎、豆荚螟、斜蚊夜蛾幼时、蚜虫、斑潜蝇等。
立枯病、根腐病可用70%敌克松粉剂1000 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 倍液淋根防治。白粉病、锈病、褐斑病和黑斑病可用75%百菌清500~800 倍液、75%达克宁可湿性粉剂6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1000 倍液喷雾防治。炭疽病可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 倍液或安美托可湿性粉剂500 倍液防治。细菌性斑点病可用72%农用链霉素4000 倍喷雾防治。
地老虎、斜纹夜蛾幼虫、豆荚螟等害虫可用2.5%功夫乳油600~800 倍液、10%氯氧菊酯乳油1000 倍液、20%杀灭菊酯乳油3000~4000 倍液、48%毒死蜱乳油30~60 mL,兑水喷雾防治。蚜虫可用70%吡虫琳1000 倍液、艾美乐1000 倍液等喷雾防治。斑潜蝇可用5.7%甲维盐、潜蝇灵、1.8%阿丁乳油、杀虫单喷雾防治。也可用黄板诱杀,在成虫发生盛期每亩设置15~20 块,3~5 天更换。
采收前15~20 天停止使用农药,以降低农药残留,提高豌豆品质。豌豆荚果自下而上依次成熟,通常下部荚果成熟和上部植株开花同期。盛花后10~15 天,下部豆粒明显鼓起、豌豆圆润,翠绿色变浅、荚果出现明显断腰时分批持续采收。
采收果荚前如逢下雨,荚壳易出现病斑,可使用生物杀真菌剂喷雾,改善荚果外观。采收时间以晴天露水未干时为宜,早晨、上午收获较好。用小折剪采收荚果,以防止用力过猛损伤植株根茎或整株拨起。已收荚果置于阴凉通风处,及时上市或加工处理。
云南省昆明市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云龙乡推广豌豆无公害高产栽培技术,推动了豌豆标准化生产,实现了当地特色农业的跨越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