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金凤,陈 曦
(1.河北大学 新闻传播学院,河北 保定 071000;2.北京外国语大学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北京 100089)
党报作为党的新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宣传政策、传递信息、联系群众的有力工具以及同各种错误思想、做法进行斗争的武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晋察冀边区在党的领导下创办了百余份党报,在艰难的环境中进行艰苦卓绝的战斗动员和边区建设的宣传,践行了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办报理论,发展了党的新闻事业。
1937年8月,洛川会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目前形势与党的任务的决定》指出:“全国抗战新阶段的最中心任务是,动员一切力量争取抗战的最后胜利。”[1]晋察冀边区党报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晋察冀边区文化建设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边区动员“一切力量”最广泛、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之一。
晋察冀边区建立后,在党的领导下克服重重困难,在艰苦卓绝的战争环境及物质极度匮乏条件下,迅速地开始党报体系的建设,出版了大量的报纸,在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充分发挥了“民族的号筒”作用。党报宣传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制定的战争策略、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执政路线和方针政策,报道和评价了晋察冀边区的各项工作制度,呈现了晋察冀边区军民在艰难斗争中坚持生产的英雄业绩,鼓舞了边区群众建设边区的热情。同时,党报也及时深刻地揭露了敌人的种种阴谋诡计和无耻罪行,有力地批判了边区斗争和建设中出现的有害倾向和错误思想,传播了新思想新理论,促进了晋察冀边区新民主主义文化启蒙,成为了晋察冀边区一面面战斗的“文旗”。
在晋察冀边区党报体系中,居于核心的是晋察冀边区机关报——《晋察冀日报》①《晋察冀日报》于1937年12月11日由军区政治部创办,初名《抗敌报》,1938年4月改为边区党委机关报,1940年11月7日改名《晋察冀日报》,1948年6月14日终刊,是中共中央机关报《人民日报》的前身之一。。《晋察冀日报》在党的领导下,秉着“一手拿笔,一手拿枪”的战斗精神,坚持在晋察冀边区办报达到十年半之久,出报2 845期。同时,晋察冀边区从县委、地委到区党委,也陆续办起了各级党报,这些报纸创办时间或早或晚、或长或短,印刷方式或油印或石印、铅印,都是晋察冀边区党报体系重要的组成部分。区一级的主要有《冀中导报》②《冀中导报》是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中共冀中区党委机关报。1938年9月10日在任丘县创刊,初名《导报》,后几经停复刊,1949年2月改名为《河北日报》,8月1日与《冀南日报》《冀东日报》合并为中共河北省委机关报《河北日报》。(冀中区)、《救国报》③1940年元旦在遵化山区创刊,后改名为《冀热辽日报》《长城日报》和《冀东日报》。(冀东区)、《冀热辽日报》④与冀东的《冀热辽日报》虽然名字相同,但二者的存在时间和所属领导机构不同。前身为热河党组织主持的《大众日报》,1946年2月1日改为此名,1947年6月1日,随着冀热辽中央分局改为冀察热辽中央分局,《冀热辽日报》改为《群众日报》。(冀热辽)、《冀晋日报》⑤1945年9月1日在河北省阜平县雷堡村创刊,1947年11月12日停刊。(冀晋区)、《冀热察导报》《挺进报》(冀热察区)等;县一级的主要有《支部生活》(晋县)、《支部小报》(定南县)、《方明小报》(河间县)、《堡垒》《战斗报》(五台县)、《奋斗报》(定襄县)、《边哨报》(忻县)、《崞县小报》(崞县)等;地委一级的主要有冀中的《团结报》《胜利报》《黎明报》《战斗报》、冀东的《救国报》等。这些基层党组织创办的报刊,都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坚持密切联系群众办报,围绕党的纲领进行宣传,对战争动员和根据地的政权、经济、文化等各方面建设与发展都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晋察冀边区除党政机关和部队出版了大量的报刊外,边区各级群众团体也在党的领导下根据自身的特点和条件,创办了一些油印、石印或铅印的报刊。这些报刊都努力克服重重困难,宣传了党的政策并进行了积极的战争动员,在人民群众中形成了正面的影响力,是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党报的重要补充。
1931年11月,中央苏区第一次党代表大会通过的决议中明确指出:“党报是领导全党的斗争,组织广大群众在党的政治主张周围的一种最重要的武器。要消灭过去党一贯地忽视党报的作用,在全党树立对党报的正确观念。建立完善的党报,应看成是党的建立(设)工作重要的一部分。”[2]全面抗战爆发后,中国共产党进一步提出了加强党报建设的要求,“从中央局起一直到省委区党委,以至比较带有独立性的地委中心县委止,均应出版地方报纸。党委与宣传部均应以编辑、出版、发行地方报纸成为自己的中心任务”[3]46。1944年2月明确的“全党办报”的方针,成为指导党报发展的基本理论,也成为了晋察冀边区党报实践的指针。
为了能更进一步加强晋察冀边区全党办报的工作,1944年4月,边区机关报《晋察冀日报》发表了《贯彻全党办报的方针》的社论,提出了“全党办报”五个方面的要求:“第一,必须思想上动员全党,使其深刻认识;第二,各级党委必须亲自下手,紧抓本地区的中心任务;第三,各级党委必须加强通讯工作干部的思想领导与工作中心的具体领导;第四,党报要实现专业记者和非专业记者的结合,成为反映广大群众斗争的一面镜子;第五,要靠全党的努力,帮助发行、组织阅读。”[4]后来邓拓又在晋察冀边区新闻工作会议上作了《改造我们的通讯工作和报道方法》的报告,从“全党办报”的思想出发,提出新闻工作的群众路线思想,带动了边区的党报形成统一的思想认识。
在“全党办报”的理论指导下,中共中央晋察冀分局、边区党委在建立了党报委员会的基础上,积极动员边区的党员参与报纸的各项工作,并且探索出战争时期“一手拿笔,一手拿枪”的战斗办报方式,摸索出“固定+移动”的办报模式,即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选择资源和人员能够保证的固定地区办党的新闻事业;而在战争紧迫、受到敌人破坏严重的地区和时期则采取“游击办新闻事业”的方式,来实现对党的声音的传播和对人民群众的动员。
晋察冀边区党报在“全党办报”理论的指导下,宣传了党的政策、路线、方针,指导了边区军民的斗争和生产,反映了边区军民的愿望和呼声,鼓舞了边区军民的战斗热情,体现了边区党报与边区建设互动的重要功能。同时,晋察冀边区党报也坚持了党性原则和真实性原则。1942年3月16日,中共中央宣传部发出《为改造党报的通知》,指出“报纸的主要任务,就是要宣传党的政策,贯彻党的政策,反映党的工作,反映群众的生活,要这样做,才是名副其实的党报”[3]357。1942年4月1日,《解放日报》改版社论《致读者》中,首次明确地把“党性、群众性、战斗性和组织性”作为党报的四大品质。《晋察冀日报》和边区各级党报在宣传实践中都坚定地坚持“党性”原则,围绕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进行宣传。1945年复刊的第一期《冀中导报》在头版刊登了《冀中区党委关于冀中导报复刊的决定》,特别重申:《冀中导报》是区党委的机关报,是综合性的全面性的报纸。冀中区党委宣传会议上所决定的宣传工作方针与任务,即是党报的方针与任务,体现了报纸鲜明的党性原则。
晋察冀边区的党报深入边区调查采访,既反映了艰苦卓绝的抗战,也报道了敌后根据地的生产建设;既宣传了积极的抗战和边区生产,也批评了消极抗战、破坏生产的行为;既宣传了党在根据地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方面的成就,也客观地展示了党在各方面存在的不足。陆定一曾经评价道,《晋察冀日报》对于真实性的追求也是有目共睹:“他们的地方通讯,短小精悍,每则只有几十个字。特约的通讯则较长,但都切切实实,无一笔浪费。”[5]晋察冀边区报纸也注意及时并实事求是地纠正问题,尤其在反“客里空”运动期间,边区党报积极转载《晋绥日报》、新华社等发表的社论,联系报纸和边区的实际情况,发动群众揭露虚假报道的同时进行自我批评,巩固反“客里空”运动的成果,从制度上保障新闻的真实性。
毛泽东在《反对党八股》中,针对中国共产党宣传工作中的话语问题曾强调,“共产党员如果真想做宣传,就要看对象,就要想一想自己的文章、演说、谈话、写字是给什么人看、给什么人听的”[6]98,“我们是革命党,是为群众办事的,如果也不学群众的语言,那就办不好”[6]99。晋察冀边区党报结合边区军民的实际,注意采用边区军民看得懂的具有乡土特色的语言阐释党的方针政策,用边区军民喜闻乐见的方式报道新闻,做到了“体裁通俗,文章结构通俗,语汇,语法通俗”[7],展现了边区党报的“边区气质”:鲜明的斗争性、人民性、大众性、通俗性的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文风指导下的群众的、灵活的、生动的话语风格。
在战争艰难的时期,晋察冀边区军民要同侵略者作斗争,还要同破坏团结、破坏生产的反动者、错误思想作斗争,在对日本帝国主义和一切反动分子罪行进行彻底揭露和无情控诉中,在同破坏团结的内部敌人和破坏边区建设的错误思想的斗争中,晋察冀边区各级党报展现出了积极的战斗姿态,呈现了鲜明的斗争性。战争时期,晋察冀边区的各级党报通过社论、新闻报道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进行了揭露和批判;也对那些挂着中国人的招牌、到处破坏我们抗战力量、进行卖国勾当的无耻内奸,给予了无情的打击;边区报纸也是我们党手中的有力的自我批评的武器,对于自己队伍中的错误和弱点,以实事求是的同志的态度加以了批评。正如时任冀东军区副司令员的詹才芳给《冀热辽画报》题词时所说,“作为对敌斗争的一个重要武器,把我们冀热辽军民英勇斗争的史绩,一点一滴地记录下来,以之激励士气,鼓舞群众,进攻敌伪,达到最后消灭日本法西斯强盗”[8]190,这也是晋察冀边区党报集体的写照。
为更好地反映晋察冀边区的斗争、建设和发展以及满足军民需求和愿望,晋察冀边区党报的工作人员坚持深入群众、深入边区、深入实际调查采访,学习工农群众的语言,写出了一篇篇既严肃深入又生动活泼的报道和评论,同时注意采用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宣传。如1947年《中国土地法大纲》(简称《大纲》)实施后,晋察冀边区党报为了能让文化水平较低的边区群众理解《大纲》中的内容和一些专业术语,力求将枯燥无味的条款生动化,用群众能接受的方式引起他们的兴趣,边区党报用生动的方式对其进行报道和解读,如《晋察冀日报》以“诉苦”和“对话”的方式阐明《大纲》实施的必要性,同时对《大纲》在乡村实施的方方面面都进行了切合乡村实际的通俗的解读,有针对性地解答了边区军民提出的相关问题;《冀晋日报》配合土改形势采取了社论、报道、副刊文章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宣传,促进了《大纲》在边区军民中广泛、深入地传播。
由于晋察冀边区多为地形险峻、交通不便之地,信息相对闭塞,群众的文化水平也较低,这就要求边区的党报必须根据群众特点,综合运用多种形式甚至多种语言进行宣传和引导,如《冀热辽日报》专门针对报纸所在区域为蒙古族聚居区和杂居区的特点,特别培养了蒙古族新闻工作者,必要时用汉、蒙两种语言报道和评价新闻,让群众看得懂、听得明的同时,感觉到党对广大人民群众的关怀与温暖。新华社曾通电表扬:“对你们在热河艰苦奋斗坚持阵地,不断改进工作极为钦佩!”[9]晋察冀边区还出版了《晋察冀画报》《冀中画报》《战线画报》等以图片为主要内容的报刊,还有以根据地工人、农民、妇女等为读者对象的多种党报副刊,如《抗战农民》《边区青年》《文化界》《海燕》《老百姓》等,都用群众容易接受的方式进行各类信息的传播和政策的解读,对边区群众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也很好地传播了党的政策。正如《新察哈尔报》创刊号上的启事说,“本报的主要对象,为区村干部、工人、店员、小学教员及稍识字的农村广大群众,文字力求通俗、简明,形式力求新鲜活泼”[8]147。
晋察冀边区党报为了能增强对边区军民的传播效果,还注意扩展文章的体裁,报纸除了常见的社论、通讯、报告文学、小说外,还有群众喜闻乐见的故事、快板、连环画等。如《晋察冀日报》的《老百姓》副刊,立足晋察冀边区老百姓的生活和生产,用老百姓的语言讲述晋察冀边区和全国的抗战大事以及边区的生产生活。这一时期,晋察冀边区党报还创办有《职工生活》《雇农生活》《自然常识》《子弟兵》《文化思想》等专栏,通过多种形式的变换,满足边区不同人群在知识和精神上的需要,也使得晋察冀边区党报的宣传效果得到了极大提升。边区党报在“反映现实、交流经验、指导工作、教育群众方面,都获得了一定的成绩,得到群众的爱护,逐渐发挥了集体宣传者和组织者的作用”[8]147。
版面是“报纸的第一视觉”,具有传递信息、引导阅读、传达美感、吸引读者等多重功能,版面语言的合理使用,能直接影响受众对言论和报道的关注。为了在群众文化水平有限的晋察冀边区,能更好地发挥党报传播党的声音和主张的“民族的号筒”作用,边区党报特别注意丰富版面语言,灵活使用漫画、图片、摘要等方式快速引导受众理解主题思想。如1941年初至3月底的《晋察冀日报》的头版社论,几乎每篇都有配图和摘要,形成了这个时期社论编排统一的风格,也在中国抗战艰难的时刻,动员了边区群众积极参加抗战,发挥了党报社论显著的社会动员功能;《救国报》从1945年4月1日出版群英大会特刊号开始,增加了题图和素描像,增强了对英模的宣传和对边区群众的引导。
晋察冀边区的党报作为“模范根据地”党和人民群众的“耳目喉舌”,在战火硝烟中“创造了中国新闻史上的奇迹”①新闻史学家方汉奇于1993年在《晋察冀日报史》出版座谈会上的讲话中第一次提出,参见晋察冀日报史研究会1993年《简报》。,践行艰苦奋斗的精神,展现了“民族的号筒”“文旗随战鼓”的浩荡,也是“鼓舞和教育人民的强大思想武器”②刘澜涛于1991年8月5日为《晋察冀日报》题词内容。。边区党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与边区的战斗以及政治、经济、文化建设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与边区人民紧密结合在一起,在统一思想、战斗动员、政权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中,都进行了积极的动员和舆论引导,发挥了边区党的宣传主力军的作用。
作为晋察冀边区党委的喉舌,晋察冀边区党报积极宣传中国共产党的路线方针,始终与党中央的思想保持一致,起到了在政治上、精神上沟通党和群众的血管和纽带的作用。在战争时期,边区的党报紧紧围绕中国共产党在对敌战争和边区建设中的各项任务和各种政策进行宣传和引导,起到了凝聚思想、理论指引的重要作用。晋察冀边区党报宣传了马克思主义和毛泽东思想,促进了边区新民主主义文化大众化的发展,宣传了边区各项政策,增强了边区抗敌和建设的理论自信、文化自信和制度自信。
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是新民主主义文化的核心,边区党报紧紧围绕这个思想理论核心进行报道和引导。如1941年5月和1942年7月,《晋察冀日报》先后发表了题为《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武器》《纪念“七一”,全党学习和掌握毛泽东主义》的社论,作出了“中国人民一旦学习掌握了马克思主义这一理论武器的时候,就是掌握了革命的胜利”[10]的判断,并结合中国革命的实例,阐明了正处在历史转折点上的中国,只有充分掌握马克思主义和毛泽东主义的理论武器,才能推进革命胜利的进程。社论也为中国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各项建设统一了思想,坚定了革命的方向和道路。《冀中导报》创刊伊始就注重宣传贯彻党的抗日主张,宣传党中央和毛泽东的持久战思想和开展敌后游击战争的指示精神,特别是宣传贯彻了党的六届六中全会精神和建立敌后平原抗日根据地的方针政策。抗战胜利后,报纸又突出宣传贯彻了党的七大精神,宣传抗战胜利后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坚定了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理论自信。
抗战时期,日军大肆在晋察冀边区推行封建落后的顺民主义,灌输奴化思想,妄图消弭中国人民的民族意识和抗日思想。在此情形下,晋察冀边区各级党报作为边区引导和动员社会力量的主要载体,高举新民主主义文化大旗,利用社论和报道进行了新民主主义文化的传播,积极推进边区军民特别是边区青年的思想文化建设,积极促进边区人民群众民族意识的觉醒。《论民族自尊心与抗战胜利的自信心》《纪念“五四”与我们的任务》《伟大的对民族国家的忠义行为》等社论,结合国家和边区的抗战、建设阐释了新民主主义文化的意义,对边区文化建设进行了引导,坚定了边区军民的新民主主义文化的自信。
晋察冀边区是“敌后模范的抗日根据地”,边区党报是边区抗日新民主主义政权建设的见证者和报道者,也是边区建设新政策的宣传者、引导者。1941年和1942年间,在内外形势紧张,我国抗日战争进入最为困难的时期,为了克服严重困难,巩固解放区,坚持抗战到底,中国共产党制定并实施了十大政策,即:对敌斗争、“三三制”政权、减租减息、精兵简政、拥政爱民与拥军优抗、统一领导、发展生产、整顿“三风”、审查干部、时事教育。[11]为了更好地推动党的政策在晋察冀边区的践行,使晋察冀边区政权成为“中国新民主主义制度实施较早的地区,各方面政策比较完备,成为建立新民主主义中国的一个良好的模型”[12],晋察冀边区党报从各方面对党的政策进行了系统、深入和全面的宣传和引导,尤其对于边区政权建设中的民主选举政策和具体的实施情况作了宣传,对在各方面发展相对落后的华北农村建设新民主主义的新政权起到了推动作用。1940年,在彭真、聂荣臻亲自主持下制定的《中共中央北方分局关于晋察冀边区目前施政纲领》(即《双十纲领》)公布后,边区各级党报自1940年8月至12月底,连发社论和报道,对《双十纲领》的重要内容进行了充分的主题宣传,如《晋察冀日报》的《拥护双十纲领,团结知识分子》《边区政权改革的现阶段》《保障人权,巩固团结》《在双十纲领的伟大感召下》等社论,充分解读了边区政权建设中的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动员等理念,紧密联系根据地建设实际进行思想和行动的引导,让边区群众认识到晋察冀边区政权“是中共中央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方针与抗日救国十大纲领的地方化与具体化,是从边区的军事、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需要出发,按照毛泽东同志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而制定的。它是在边区建设统一战线的民主的地方政权的纲领”[13],引导了晋察冀边区军民对斗争更准确的认识,提升了边区军民对边区政策和制度的认同,增强了边区军民的制度自信。
晋察冀边区涌现出的各级党报虽然名称不同,办报地点各异,但是都积极宣传抗日救亡思想,与边区军民打成一片。在战争艰难时期,党报更是排除一切困难,始终不懈地宣传中国共产党的主张,鼓动和组织边区的对敌斗争和生产建设,是宣传贯彻党的方针政策的喉舌和党联系群众的纽带,也是“推动边区大众文化运动的杠杆”。它们中有的完成了自己的使命而退出历史舞台,有的继续以新的身份和使命活跃在现在的媒体环境中。这些报刊都是中国共产党党报史上的璀璨明星,为中国共产党党报理论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并提供了丰富实践经验,也在中国乃至世界新闻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晋察冀边区党报在发展过程中培养了一批有理论基础、有实战经验的新闻传播人才,为新中国新闻事业的新发展奠定了人才基础。晋察冀边区党报办报群体,在斗争环境中体现出来的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不怕困难迎难而上的英雄气概、坚定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都是激励后人的宝贵精神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