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利亚·艾尼瓦尔,吉丽特孜·加米西提
(新疆师范大学 历史与社会学院,新疆 乌鲁木齐 830053)
新疆位于我国西北,地处欧亚大陆腹地,是我国主要的内陆地震活动区。据专家称新疆地震活动频度高、强度大、震源浅、成带分布等特征与新疆的区域地质构造背景、深部构造环境、新构造运动和现代构造运动以及发育的地震构造等地震地质条件密切相关。①参见朱令人《新疆通志·地震志》,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4页。由于地震活动分布广泛,从古至今新疆天山南北大部分地区都有重大地震发生,地震灾害成为新疆各类灾害中强度大、破坏性强的首要祸害。据统计,自1949—1990年全疆共发生6.0-6.9级地震36次,7级以上地震5次。平均每年发生6级以上地震1次,平均6-7年就有一次7级以上强震发生。②参见朱令人《新疆减灾四十年》,北京:地震出版社,1993年,第101页。2000—2019年全疆共发生3级以上地震3 707次,其中3.0-3.9级有3063次,4.0-4.9级有538次,5.0-5.9级有90次,6.0-6.9级有13次,7.0-7.9级有2次,8.1级1次。③数据来源: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震局网站。从1949—2019年七十年间的地震灾害发生统计数据来看,地震发生比较频繁,虽然这些地震区域除一些中小城镇外人口密度不大,但对相应的经济生产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新疆历史时期的地震灾害更为严重。1931年新疆富蕴发生了震惊中外的8级大地震,造成176公里长的地表断裂带、人畜伤亡和民众迁徙等严重事件。此次大地震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高度重视。国内学者李善邦教授首次发布了富蕴地震记录的报告,介绍了此次地震的大致情况。我国地质学家朱令人曾言,“追溯历史,1934年李善邦教授的《新疆地震》和袁复礼教授关于富蕴8级地震影响的文章是迄今保存最早的关于新疆地震研究的中文文献”[1]。反映了我国科技工作者早在30年代就已关注新疆地震问题。同在1931年,江淮地区爆发了大洪水,多地受灾严重,发生饥荒。
频繁的自然灾害促进了一批灾害研究成果的涌现,如1937年邓拓撰写的《中国救荒史》是这一时期的代表性成果,也是我国灾荒史研究的集大成之作。1931年从边疆到内地的两次大灾以及其它地区的灾荒构成了我国灾害研究兴起的客观背景。有学者称这一时期是我国灾荒史研究的第一个大发展时期。①参见朱浒《二十世纪清代灾荒史研究书评》,《清史研究》,2003年第2期,第120-130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党中央的领导下,新疆自然灾害研究有了长足的发展,防震减灾救灾研究取得了辉煌的成就。通过对1949年以来相关研究成果的梳理与统计可以看出,新疆地震灾害的防灾减灾研究大致经历了三个时段:
第一阶段是1949年至1980年。当代以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抗震工作,组建了与此有关的科研机构,摆脱了长期以来的被动局面。在一代地震工作者的艰辛努力下,从60年代开始对南北疆地区的地震带开展普查工作。1970年国家组建新疆地震科研机构和专业队伍。随后国家地震局在南疆地区建立了我国第一个地震预报实验场。地震预报实验场在新疆的设立推动了地震预报的发展,同时也对全国地震预报研究提供了思路和方法。这一阶段为新疆地震灾害研究的初步探索阶段,研究成果以实地调查报告为主。
第二阶段是1980年至2008年。改革开放之后,随着地震科学技术的发展,防震减灾工作得到了政府的高度重视,新疆乃至全国地震研究进入了新的阶段。新疆地震灾害研究也迈向了新的起点。1990年在全国“国际减灾十年”指导下成立了“新疆灾害防御协会”,开创了新疆地震灾害研究与国内同步进程。随着对发生原因、分布特征以及减灾工程等问题的地震灾害研究日益深入,并在此基础上推进了地震预报基础理论、研究方法的深入发展,为后期防灾减灾研究、总结经验提供了借鉴。
第三阶段是2008年至2019年,汶川地震之后,我国政府极为重视抗震防灾工作,防灾减灾应急管理体系建设进一步加强。随着研究阵营不断增加,研究范围从地震时空分布和规律特征等领域,扩展到地震灾害监测预防体系和防震减灾以及应急响应体系的研究,出现了一大批科研论著和学术论文,为预防地震灾害积累了大量科学数据,为防灾减灾工作提供了一定的保障。
从目前的研究成果来看,学术界尚缺少对当代以来新疆地震灾害研究成果进行的总体回顾和总结。由此本文梳理了1949—2019年七十年间的新疆地震研究成果,分别从上述三个时段来反映地震灾害研究的进展及主要成就。用历史的眼光重新梳理前期的研究成果,做整体的回顾、反思、总结经验。为进一步加强地震灾害研究以及防灾减灾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和借鉴。也为目前学者了解新疆地震研究概况、地震学人的成就与贡献提供助力。
本文收集梳理有关地震、地震灾害的考察报告43篇,论著近40部,涉及新疆地震研究的全国性研究专著60多部。
笔者通过检索中国知网(CNKI)“地震研究”“新疆地震”“地震灾害”等词目,检索出新疆地震研究期刊论文共1118篇,输入“西北地震”等词目,检索出期刊论文229篇,输入“新疆地震灾害”检索为215篇。本文利用图书目录等数据库资料及中国知网文献等检索工具,共梳理筛选出1 043篇,其中最早的1975年仅3篇,成果最多的2017年则超过70篇。这表明随着地震实地考察的开展和研究机构的成立,推动了研究队伍的成长与研究范围的扩大,涌现出一大批适用性强、为社会现实服务的高质量研究成果。
在资料选用方面,1950年代至1970年代的研究成果在知网上收录不全,本文从其他文献数据库中查找了部分成果。1980年代之后的新疆地震研究成果收录在期刊网上的数量逐渐增多,经过逐一核对,系统收集了有关新疆地震灾害及地震研究的成果。本文按照自然灾害的现代定义,将属于防灾减灾范围的地震灾害研究也一并纳入,而知网地震栏目中的知识讲座、表扬奖励以及外文发表等内容则未纳入到本文统计中。
当代以来,地震研究成为自然科学研究者的重要工作。由于经济开发建设的需要,1950年代初,由中国科学院组织的新疆综合科学考察队在南疆考察,1958年和1959年先后出版了《1956年新疆综合考察报告》《1957年新疆综合考察报告汇编》两本考察报告,其中介绍了新疆盆地的封闭性以及地形地貌的概况,为地质地震工作研究打开了良好的开端。②参见中国科学院新疆综合考察队《1956年新疆综合考察报告》,北京:科学出版社,1958年;中国科学院新疆综合考察队《1957年新疆综合考察报告汇编》,北京:科学出版社,1959年。
当代初期,从1950年代至1960年代新疆共发生4级以上地震70多次。①参见朱令人《新疆通志·地震志》,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55页。1961年伽师地区相继在4月4日、14日,发生6级至6.8级地震,同年9月5日在阿克陶县发生6级地震。在喀什地区周边发生的一系列地震引起党中央极度关注。是年有自治区建委、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和喀什地区水利局组成调查组,对伽师地震和喀什地震一带的历史地震进行调查。1971年其研究成果《新疆喀什地震调查组报告》出版,据专家称这是新疆第一份地震调查报告,比较详细介绍了喀什一带地震发生概况,为喀什以及南疆地震的研究奠定了一定的研究基础。②参见朱令人《新疆通志·地震志》,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19页。
频发的地震推动了地震灾害研究的进一步深入。1963年乌恰和库车等地相继发生了地震,1965年11月乌鲁木齐东发生6.6级地震,党中央非常重视此次地震。中国科学院组织了新疆第一次大规模的地震科学考察,建立了中国科学院兰州地球物理研究所,在乌鲁木齐红山等地架设地震台进行地震观测,结束了“新疆地震研究一张白纸的历史”。1970年代建立了地震局,1971年9月国家地震局在喀什—阿克苏地区建立了我国第一个地震预报实验场,组织全国地震系统11个单位的100多名科研工作者在现场开展了多学科、多手段、多方法观测的预报实验研究。③参见朱令人《新疆通志·地震志》,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9页。
在党中央领导和地震部门的支持下,新疆地震科技工作者开始了对70年代新疆地震研究工作,他们始终坚持“以防为主,综合减灾”的方针,对新疆各地易发地震地区从防灾减灾等方面展开了工作,出现了从实践到基础理论探讨的科研成果。中国科学院新疆综合考察队经过前期的考察研究,1978年出版了《新疆地貌》,该论著系统整理和总结了新疆干旱区域地貌以及天山南北地质构造、气候条件等实际调查资料的成果。④参见中国科学院新疆综合考察队《新疆地貌》,北京:科学出版社,1978年。
1975至1979年中国科学院治沙队在塔克拉玛干沙漠进行科学考察,1982年、1984年、1986年自治区农业区划委以及科委分别在塔河流域进行科学考察。这些团队经过几年的科学考察,做了大量地质考察研究。《塔克拉玛干沙漠研究文献目录索引》收录了上述考察成果,⑤参见中国科学院塔克拉玛干沙漠综合科学考察队《塔克拉玛干沙漠研究文献目录索引》,北京:科学出版社,1993年,第1页。在此地震学目录中,收录1960年代地震普查报告4篇,如新疆石油局《塔里木盆地阿克苏地区地震普查总结报告》⑥参见中国科学院塔克拉玛干沙漠综合科学考察队《塔克拉玛干沙漠研究文献目录索引》,北京:科学出版社,1993年,第64页。。1970年代地震普查报告26篇,如《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民丰县东1924年7¼级地震考察报告》等。1980年代初考察报告13篇。上述报告主要对新疆古地震、南北疆各地地震发生地考察,进一步厘清了地震发震构造、时空分布、地震危险性等规律,对实际情况做了大量基础性工作。1949年之后,地震工作者对塔克拉玛干沙漠周围地震区域的考察研究报告,均以实际现场资料为主,为新疆地震研究提供了可靠的资料来源。
这一时期,新疆地震工作部门以及学者都以研究报告的形式来反映其研究考察成果。1960至1980年代初的研究成果均发表在新疆各地质大队调查报告中,因此这一时期地震灾害研究的论著出版较少,全国性的地震研究报告中也有部分涉及新疆,但具体针对性研究少见,人文社科方面更无人问津。
目前在知网(CNKI)中很难查阅到1949至1980年间的新疆地震相关论文,笔者在知网和其他文献资料库中仅梳理到1975年3篇、1977年1篇和1979年4篇。其中,1975年由刘一鸣等人撰写的《新疆柯坪断裂带地震活动的特征及趋势分析》一文,对1972年在柯坪县发生的6.2级地震进行了重点分析和总结。⑦参见刘一鸣、姚红、周海南《新疆柯坪断裂带地震活动的特征及趋势分析》,《地球物理学报》,1975年第1期,第39-51页。朱传镇等《新疆西克尔地区地震微波谱的初步研究》,对西克尔地区地震发生前后的震源区的变化进行初步讨论。⑧参见朱传镇、史汝斌、罗胜利等《新疆西克尔地区地震微波谱的初步研究》,《地球物理学报》,1975年第4期,第256-268页。同年国家地震局地震测量队新疆组发表了《南天山地区的地壳形变与地震》一文,对南天山地区的地壳形变做了初步探究。1977年戈澍谟发表《新疆历史地震活动》,对历史地震活动区域进行分析。1979年收录的4篇论文分别是《新疆地震活动特征》①参见戈澍谟《新疆地震活动特征》,《西北地震学报》,1979年第2期,第27-33页。《天山地震活动与锒嵌构造》②参见冯先岳《天山地震活动与锒嵌构造》,《西北地震学报》,1979年第2期,第83-84页。《新疆一些中强震前后的波速比异常》③参见王桂岭、吴秀莲、敖雪明《新疆一些中强震前后的波速比异常》,《西北地震学报》,1979年第2期,第1-8页。和《1979年3日26日新疆库车6.0级地震》④参见新疆地震局《1979年3日26日新疆库车6.0级地震》,《西北地震学报》,1979年第3期,第18-22页。。上述研究成果主要围绕地震活动特征、地质构造以及中强震前后的波速比异常等问题进分析,对地震监测预报工作的深入研究和决策提供了有力支撑。
1970年代发表的8篇学术论文是当代以来在知网上能看到的较早的新疆地震研究成果。1950年代和1960年代的研究成果则极为少见。据统计,国内全国性地震研究1950年代有89篇,1960年代有81篇,1970年代有1 258篇。可见与国内研究相比,这一时期的新疆地震研究还处于初期探索阶段。
改革开放后至2008年,国家对地震灾害防治更为重视,在政府和科技人员的艰辛努力下,地震防灾减灾研究有了迅猛发展,研究成果逐渐增多。这一时期新疆地震灾害研究就有几十部科学论著出版,论文发行量达500多篇。随着我国地震减灾中“地震对策”研究的深入开展,新疆地震减灾工作开始向系统化发展。
在论文集、论著研究方面,1980年代主要围绕地质构造运动与地震活动、强余震观测、地震断层、古地震研究等方面开展广度和深度的探讨。如毛德华、冯先岳以及中国地质学会、新疆地矿局地质科学院等先后出版的论文集,围绕南天山西部乌恰地区新地质构造运动与地震活动、第四纪地质及冰川地质和古地震遗迹鉴别标志等研究。之后,高振家等出版了《新疆前寒武纪地质》一书,对新疆库鲁克塔格震旦纪、寒武纪地层划分等进行了分析。这些研究成果是对前期研究考察实地的总结,也是对地质工作的新探讨。⑤参见高振家、朱诚顺《新疆前寒武纪地质》,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84年。
1985年8月至9月乌恰县发生了多次地震,最高是7.4级,造成了房屋倒塌、人员伤亡的事件,这是唐山大地震后的又一次特大地震,党和政府高度重视,中央与国务院慰问团及时到达灾区进行慰问。针对此次地震,新疆地震局和兰州地震研究院进行了考察分析,研究成果为《1985年新疆乌恰7.4级地震强余震观测报告》⑥参见新疆地震局《1985年新疆乌恰7.4级地震强余震观测报告》,北京:地震出版社,1988年。,该成果是1980年代对乌恰地震的研究总结。
新疆地震研究是从考察历史上的大地震遗址开始的,学者对天山南北的地震考察尤其是地震断层研究有了一定进展。1980年代至1990年代,新疆地震局先后出版了《富蕴地震断裂带》《中国地震断层研究》和《阿尔金活动断裂带》等著作,是当时有关断层、断裂带分布几何形态以及断裂活动强度等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⑦参见新疆地震局《富蕴地震断裂带》,北京:地震出版社,1985年;新疆地震局《中国地震断层研究》,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88年;新疆地震局《阿尔金活动断裂带》,北京:地震出版社,1992年。随着地震研究的发展,学者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开始探讨古地震研究。地质学家冯先岳对新疆历史上无文字记载的古地震进行了深入分析,完成了《新疆古地震》一书,⑧参见冯先岳《新疆古地震》,乌鲁木齐:新疆科技卫生出版社,1997年。该论著是改革开放后国家地震局招标项目的研究成果,对新疆古地震研究在理论和方法上提出了新的见解。
1990年代是新疆经济社会发展具有战略意义的十年,也是各类灾害频发的十年。1990年在自治区党委和各级部门的带领下,受新疆防御协会的委托,由地震局等单位组织编写了《新疆减灾四十年》,收录了1950年至1990年四十年间新疆各种自然灾害的实例,并按时间顺序,包括灾害发生的时间、地点、灾种、损失状况和政府救灾措施五个要素的灾例,建立了资料数据库。“《新疆减灾四十年》的出版,对整个减灾工作的实践来说是走在了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前头,这是一件可喜可贺的事情。”[2]1得到当时学界认可的《新疆减灾四十年》成为全国学习的模板。可见,新疆减灾工作不仅为重大自然灾害研究奠定了基础,而且为自治区各级部门制定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同时在国内研究中具有一定的历史意义,成为我国减灾事业的一份珍贵资料。
1990年代至2000年是大批地震科研成果发表的重要阶段,新疆科技工作者完成了《北天山地震带西段震害预测研究》《地震风险和地震保险研究》《天山活动构造》《地震分形》等大型科研成果,为政府部门的相关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①参见杨章、尹力峰《北天山地震带西段震害预测研究》,乌鲁木齐:新疆科技出版社,1998年;地震风险和地震保险研究课题组《地震风险和地震保险研究》,北京:地震出版社,1998年;邓起东《天山活动构造》,北京:地震出版社,2000年;朱令人、陈颙《地震分形》,北京:地震出版社,2000年。资料汇编方面,自治区地震局先后编写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震目录(1980—1984)》②参见自治区地震局《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震目录(1980—1984)》,北京:地震出版社,1990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强震加速度记录》③参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震局《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强震加速度记录》,北京:地震出版社,1994年。。新疆地震局分别出版了系列图版,如《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震烈度区划图》《新疆地震构造图》等。④参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震局《新疆地震构造图》,成都:成都地震出版社,1997年。这一时期的研究成果记录了珍贵的一手资料,是一批适用性很强的科研成果,对地震灾害研究以及防灾减灾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2000年后学界对该领域高度重视,出版了不少深具资料性和地域特色的研究成果。如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方志丛书《新疆通志·地震志》是经过老中青三代地震人的努力,最终完成的新疆地震研究成果,⑤参见朱令人《新疆通志·地震志》,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02年。该志全面而翔实地记述了1716年至2000年新疆地震和地震事业发展的历史和现状,有8部29章115幅图片和附录组成,对后期地震研究、经济建设和防灾减灾工作具有重要使用价值和科学意义。随后新疆地震局出版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震检测志》,对新疆地震监测和天山南北各台站的发展变化进行深入分析,是对1964—1996年三十二年间新疆地震监测技术的系统总结。⑥参见新疆地震局《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震检测志》,北京:地震出版社,2005年。该两志的出版,不仅记录了珍贵的原始资料,也对地震进行了深入分析,对新疆的防震减灾研究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就成果形式而言,该阶段新疆地震灾害研究出版的论著不多,大多数研究成果主要以论文形式发表。如有与上述论著重复的研究则不做论述。
1980年之后,地震灾害研究论文呈现出新的起点,研究成果多从实地考察和新理论方法方面进行创作,成果数量与质量较前均有明显进步。笔者利用图书文献以及知网资源收集到1980年至2000年间的相关期刊研究论文共有300多篇,分别按时间顺序进行述论。
学界对古地震及灾害损失的关注由来已久,在1980年代考察讨论的焦点也集中于古地震研究。主要有1980年杨章、戈澍谟发表了两篇对1931年新疆富蕴地震断裂带及构造运动特征的初步分析的成果。⑦参见杨章、戈澍谟《对1931年新疆富蕴地震断裂带及构造运动特征的初步认识》,《地震地质》,1980年第3期,第31-37页;戈澍漠、扬章《1931年8月11日新疆富蕴大地震》,《西北地震学报》,1980年第2期,第23-28页。除对新疆古地震遗迹鉴别标志报告之外,柏美祥、方志强探讨了1906年新疆玛纳斯西南八级地震地表破坏现象与地质构造的关系,⑧参见柏美祥、方志强《1906年新疆玛纳斯西南八级地震地表破坏现象与地质构造的关系》,《西北地震学报》,1981年第2期,第100-102页。冯先岳等对天山古地震遗迹进行了细致分析。⑨参见冯先岳《天山古地震遗迹》,《西北地震学报》,1987年第3期,第113-115页。学界对历史时期的新疆大地震发生时间、地震破坏、地震参数、地震地质背景、发震构造特征等进行了深入分析。
同时,学者从多个视角讨论了太阳黑子与地震的关系问题。如叶民权《太阳黑子活动与新疆强震》⑩参见叶民权《太阳黑子活动与新疆强震》,《内陆地震》,1987年第2期,第154-159页。,徐道一、高建国《1985年乌恰7.4级大地震和太阳黑子周期》等,从地震带、时空分布规律和太阳黑子周期变化等方面分析了强震与太阳黑子的关系。⑪参见徐道一、高建国《1985年乌恰7.4级大地震和太阳黑子周期》,《科学通报》,1988年第2期,第136-139页。从笔者的统计数据来看,相关研究成果并不多。之后,杨马陵、塔青对太阳黑子活动与新疆强震活动的关系进行了深入分析,对使用太阳黑子活动预测新疆强地震的指标做了进一步的探索。①参见杨马陵、塔青《太阳黑子活动与新疆强震活动的关系》,《内陆地震》,2012年第1期,第10-16页。
在地震灾害评价和防治方面,尹力峰《新疆地区破坏性地震震害面积的评价》和李胜年《新疆人口分布和地震分布的关系初探》等,对破坏性地震以及人口与地震分布进行了探讨,还有学者用马尔柯夫模型对新疆境内Ms≥6.0级地震的区域迁移概率、地震综合预报判据和指标的研究等进行了多视角的分析。另外,在国际交流合作研究方面,陈保华、刘淑芳介绍了中俄双方在地震研究方面签署的合作协议等内容,反映了我国地震研究走向国际化的努力,对防灾减灾工作具有一定的借鉴。②参见陈保华、刘淑芳《新疆地震科技代表团访问苏联三个加盟共和国地震研究所概况》,《国际地震动态》,1989年第1期,第19-21页。
1990年代之后,地震灾害研究从科学性和实用性原则出发,开展了对环境因子、地震预防、应急管理、救灾与重建、地震综合防灾体系的研究,把地震研究工作推向了一个新的阶段。
本文梳理的此段研究成果共有188篇论文,这些论文分别发表在《内陆地震》《西北地震学报》《中国地震》《华南地震》《国际地震动态》《新疆地质》《地震》等学术刊物,大部分论文基本上是以地震研究及防灾减灾研究为主。
就具体研究内容而言,在环境因子与地震关系方面,有叶民权、魏若平、郑大伟等学者在新疆灾害性地震时空分布的基础上,对新疆灾害性地震与环境因子的相应关系进行分析。通过对太阳黑子活动和地震自转运动与地震的关系研究,认为环境因子与新疆灾害性地震存在着某种内在联系。该研究对新疆强震活动趋势分析和防灾减灾具有较重要的意义。③参见叶民权、郑大伟、李茂玮《新疆灾害性地震环境因子预报判据的研究》,《中国科学》,1991年第10期,第1082-1091页。
1990年的26篇论文中有多篇针对乌恰地震的研究,包括地震灾害发生原因、造成损失、预测预防等诸多问题。叶民权对新疆地震灾害研究也做了整体深入分析,对今后防灾减灾提供了有效借鉴。新疆地震学者通过长期对新疆地震灾害的系统性的研究,推动了新疆地震学的发展,丰富了我国地震灾害研究的整体性,为我国减轻灾害研究提供了科学依据。
1996年至2000年相关学术论文共有92篇,学者主要对监测预报、地震烈度与发震构造、地震烈度及震害评估以及对新疆测震台网历史监测能力及现状等进行探讨。1996年、1997年、1998年阿图什和伽师6.6-6.9级地震引起了学术界的关注,研究成果主要围绕地震预警预报等方面进行分析。有宋立军等《新疆破坏性地震损失“盲估”方法》和朱令人等《1997年新疆伽师强震群及三次成功的临震预报》,等等。
总之,1999年和2000年研究成果,多用新视角探讨强震群预报、地震空间分布特征、主地震定位法分析、强震群高精度定位、地震前地下流体前兆异常的分析等问题,其中对伽师地区强震的研究比较深入。
就研究方法而言,这一时期跨学科的地震研究也在兴起,从人文社科方面进行对地震灾害的思考与认识的研究成果比较典型。如高国英等《基于新疆地震知识的地震预报专家系统的研究》④参见高国英、薛郁辉《基于新疆地震知识的地震预报专家系统的研究》,《内陆地震》,1999年第4期,第306-313页。、李锰等《新疆喀什地区乡村地震人员伤亡矩阵与对比研究》⑤参见李锰、尹力峰《新疆喀什地区乡村地震人员伤亡矩阵与对比研究》,《自然灾害学报》,2000年第1期,第100-104页。;屈智华等对《中国西部复杂地区地震资料处理》,杨成荣对《新疆地区大震速报和地震目录的回顾与探讨》等⑥参见杨成荣《新疆地区大震速报和地震目录的回顾与探讨》,《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2000年第3期,第60-65页。;孙晓丹《关于地震预报问题的新思考——对新疆若干重大地震预报实例的科学性回顾与再认识》等对防灾减灾具有一定的借鉴。上述研究从实际出发探讨了地震知识的预报、地震目录研究以及地震灾害伤亡人数分析等内容,为地震预测和快速评估、防灾等方面提供了科学依据。此外,还有宋和平等学者对《论新疆深大断裂特征与地震的关系》方面的系列探讨。⑦参见宋和平《论新疆深大断裂特征与地震的关系》,《内陆地震》,2005年第1期,第193-202页。此时期的研究成果对震情和灾情快速判定以及地震序列重新定位及发震断层与机制分析等研究也具有一定的前沿性。
另外,部分学者对数字地震观测网络平台与网络安全建设、三维地震勘探技术在新疆山区的应用效果、新疆数字测震台网的监测能力及其构造意义和磁盘阵列技术在新疆遥测地震台网数据存储中的应用等展开了讨论。如学者对地震前兆模拟资料转入数字化平台和数字地震前兆台网运行管理中的问题进行分析。反映了这一时期的研究成果数量多,研究方法多元,地震综合防灾体系逐步完善。
2008年之后,随着地震研究的不断深入,研究成果在研究水平、论文质量等方面有了明显的进展。至2019年为止,新疆地震防灾减灾相关研究共有714篇。据统计,这一时期全国共有9万多篇地震类论文发表,每年发表在2千篇以上,其中最多的2009年有7 725篇。可见国内地震研究有了极大发展,尤其是2008年汶川特大地震引起学界高度重视,国家防灾减灾政策有了新的变化。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引领下,地震研究有了新发展。
在出版论著方面,2009年至2018年先后出版了多部对经济建设和防震减灾工作有重要意义的科学著作,如宋和平等《乌鲁木齐市活断层探测与地震危险性评价》,该论著从11个方面对区域地震地质构造背景、乌鲁木齐城市活断层地震活动性、城市活断层地震活动性以及乌鲁木齐地震危险性评价和活动断层探测数据信息管理系统等方面进行科学研究。该成果对城市发展、经济建设和防震减灾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①参见宋和平、沈军、向志勇等《乌鲁木齐市活断层探测与地震危险性评价》,北京:地震出版社,2009年,第1-3页。其后柏美祥等《新疆可可托海——二台活动断裂带地质图(1:50000)说明》②参见柏美祥、罗福忠、尹光华等《新疆可可托海——二台活动断裂带地质图(1:50000)说明》,北京:地震出版社,2013年。、沈军《中国新疆及邻区地震构造图》③参见沈军《中国新疆及邻区地震构造图》,北京: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14年。、高小其《天山地区地震生物与泥火山观测》等研究成果问世。④参见高小其《天山地区地震生物与泥火山观测》,北京:地震出版社,2018年。这些研究成果是长期实践的结果,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
在研究视角方面,用历史的视角考察新疆灾害史研究成果有《历史时期新疆的自然灾害与环境演变研究》,⑤参见殷晴、田卫疆《历史时期新疆的自然灾害与环境演变研究》,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11年。该论著中学者对新疆地震灾害做了详细分析,反映了历史学界对地震灾害研究给予极大关注。其他还有罗绍文、阿利亚、张玉祥等利用文献资料对清代民国新疆地震灾害发生、政府救济以及地方官员的态度等进行分析。
实际上,新疆地震局及各部门研究课题项目多,这些成果或未公开发表,所以本文在文献梳理中仅看到部分成果。近几年课题成果以论文的形式发表的较多,论著发行量少。同时也发现上述研究成果主要以自然学科方面谈论的较多,从历史学的角度进行研究的成果尚不多见。
需要说明的是国内重大地震研究成果中,部分章节涉及新疆地震的专著与汇编丰富,由于篇幅有限,不一一详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党中央非常关注新疆工作,相关地震灾害事件编入到全国灾害统计中,如国家档案局编写清代地震档案史料中就有几件新疆大地震的记录。⑥参见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清代地震档案史料》,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中国科学院地震工作委员会历史组《中国地震资料年表》(上下册)⑦参见中国科学院地震工作委员会历史组《中国地震资料年表》(上下册),北京:科学出版社,1956年。、国家地震局全国地震烈度区划编图组《中国地震等烈度线图集》等大型研究中详细介绍新疆地震概况。⑧参见国家地震局全国地震烈度区划编图组《中国地震等烈度线图集》,北京:地震出版社,1979年。中国地震工作小组办公室主编《中国地震目录》⑨参见中国地震工作小组办公室《中国地震目录》,北京:科学出版社,1971年。、宋正海《中国古代重大自然灾害和异常年表总集》等著作中详细记录了新疆自然灾害的史料。高建国等《中国近现代减灾事业和灾害科技史》中着重介绍了我国科技史的发展和新疆地震研究工作的进展。⑩参见高建国、宋正海《中国近现代减灾事业和灾害科技史》,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8年,第326-347页。国内先进的新理论方法和新理念促进了新疆地震研究工作的快速发展。
在地震减灾研究中,新疆地震局以及多位研究人员、工程师和学者结合新疆实际探讨了地震灾害和防灾减灾的有效途径,完成了适应地方减灾的工程。他们以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严谨的学术氛围,潜心从事地震监测预报,大胆探索,为新疆的地震事业、防灾减灾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为后期的学者提供了新理论与方法,为我国边疆地区地震科学研究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应急管理方面,2010年中国地震局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推进新疆防灾减灾事业发展的意见”,针对新疆防灾减灾基础薄弱的状况,提出推进新疆防灾减灾工作和全国地震系统对口支援。这一时期在全国援疆工作的支持下,新疆防震减灾工作有了较大的发展。学者先后对新疆地震应急救援物资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新疆地区地震宏观测报网现状及研究、地震应急基础数据管理信息系统的研究与应用、测震台网与中国地震台网测定的地震震级对比分析、地震应急救援快速制图等进行深入研究。
安居富民工程是近年来新疆惠民政策的突出贡献。地震专家高建国曾指出,中国防灾减灾之路之亮点是农村抗灾安居工程。自治区抗震部门结合新疆的实际工作,从工程地震、抗震、灾害预测以及社会防灾和抗震救灾等方面开展了全力减灾工作。抗震安居房的设立,扭转了地震发生后人员伤亡,社会经济损失的局面,迎来人心安定、社会发展的安康时期。此方面的研究有:刘军等对《安居富民工程在地震灾害中的减灾效益初探——以2012年新疆新源、和静交界6.6级地震为例》以及《探索地震现场调查评估工作,促进我国震害评估标准化规范化》等,杜晓霞等对《新疆于田7.3级地震建筑物震害分析与启示》,谭明等对《2014年2月12日新疆于田7.3级地震抗震安居(安居富民)房破坏比初步分析》,李帅等也对《以新疆于田2次M_S7.3地震为例探讨安居富民工程的减灾作用》,阿里木江等对《新疆皮山县6.5级地震安居富民房震害特征分析》等。学界进行了对地震抗震救灾工作回顾与思考,对个别地震区域的经济损失和恢复重建经费评估进行分析。上述成果对于恢复重建工作、应急管理工作以及防灾救灾方面研究有一定的推动作用。
从1949年至2019年,有关新疆地震灾害研究论文发表最多的年份是2017年。此年也是对我国防灾减灾工作有重要意义的一年。2017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推进防灾救灾减灾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明确了新时期国家防灾救灾工作的新定位和新理念。2017年10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正式印发防灾减灾重要文件,科学提出了“十三五”时期新疆防灾减灾救灾工作重点目标、主要任务和重大项目。更加有力推动了自然灾害研究的进一步深入。
2017年的研究成果主要围绕地震序列特征、地震烈度、地震前重磁变化特征分析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具体对南疆阿克陶地震研究有12篇,皮山地震有11篇,精河6篇,呼图壁8篇以及对乌恰、塔什库尔干、沙湾等地的研究。其他理论与方法研究有刘平仁等《新疆地震速报与质量提升方法》,谭明、孙甲宁《加强地震现场工作队能力建设为新疆抗震救灾提供技术支撑》,王海涛等从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理念,提升新疆地震应急工作的能力和水平等方面进行分析,肖天宇、王坚则对新疆防震减灾救灾工作进行了回顾。学者提出了促进我国震害评估标准化规范化建设等新理念新思想。①参见宋立军《探索地震现场调查评估工作,促进我国震害评估标准化规范化》,《城市与减灾》,2017年第6期,第8-12页。涌现出一批服务于“一带一路”倡议下的新疆地震应急救援体系构建与发展战略研究。
2018年地震灾害研究中有8篇论文是针对新疆昌吉—玛纳斯地区地质灾害特征分析。随着地震灾害研究广度、深度的不断加深,这一时期的地震研究不仅有数字地震台网等高端技术,而且也倾向于对具体地震案例进行分析。2019年的地震研究成果对2016年呼图壁地震,2017年的塔什库尔干、库车、精河等地震序列及发震构造讨论进行了深层次地研究。上述地区因其特殊的地质构造位置,决定了该地区地震活动强度大,频度高,危害大。因此学界对此讨论较多。这一时期研究成果大幅度上升,高质量、新方法和新理论的地震研究成果不断涌现。
总之,从上述论文梳理统计来看,学界成果数量比较显著。新疆地震防灾减灾研究成果发表在《内陆地震》的最多约有370多篇。新疆地震学科的研究成果为国内外学术交流和防灾减灾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发表10篇以上的期刊杂志共有16个,其中有《西北地震学报》《中国地震》《国际地震动态》《地震》《地震地质》等。从1980年中后期开始,学界逐渐重视地震灾害,研究成果数量逐步上升,尤其是改革开放后,科学研究日益加强,防灾减灾研究得到高度重视。
有关新疆地震的学位论文也是反映其成果增长的一个重要方面。学位论文是对某学术领域进行的专题探讨,具有一定的深度和创新意义。笔者在中国知网上收录全国地震灾害研究学位论文有1 764篇,新疆地震及地震灾害研究有60篇,其中硕士论文48篇,博士论文12篇。
在硕博论文中针对震害识别、震害预估和地震危险性评价等论文有9篇,由于篇幅有限,不一一例举。对震前泉水细菌群落异常反应、泉水体微生物对地震的响应和地震液化等防灾减灾研究也有9篇。对新疆地震及第四纪活动性关联研究有3篇。对地震方法研究探讨和引用研究有13篇。对地震构成研究、地震震源、地震活动等以及强震问题研究等有16篇。指导单位为中国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的硕士论文成果最多,共11篇,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指导7篇,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和地球物理所各有6篇,新疆大学指导5篇。其中12篇博士论文中,有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博士论文4篇和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博士论文3篇。
随着地震学科的发展,上述学位论文主要从多视角和新方法等方面进行思考和论述,其成果主要聚焦于地震构造、地震活动等深层研究以及地震监测等防震减灾方面的理论与方法的探讨。
总体上看,相关的学位论文数量仍然偏少,学界关注不够,针对新疆地震灾害实际问题和地震机制的对策研究很少,人文社会科学方面有待加强。但从2002至2019年的学位论文质量分析,随着抗震技术和地震灾害研究水平的提高,相关成果的研究水平有了巨大的进步,反映了学科发展和防灾减灾工作取得了较大的成就。
当代以来,经过几代人的辛勤努力和探索,新疆地震研究工作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尤其是改革开放后,科研队伍逐步扩大,专业研究机构相继设立,研究成果从调查报告到深层探讨,出现了大批经济建设急需的优秀成果。
尤其新疆防灾减灾研究中心成立后,自治区各州市也相应地建立起防震抗灾小组,各站台工作人员发挥了积极作用,并结合实际工作经验与经济建设需求,发表了大量研究成果。地震史料汇编、地震志的出版以及地震信息和数据库的建立,为地震灾害研究以及防灾减灾工作奠定了基础,也为新疆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起到了保障作用。
当然,新疆地震灾害研究取得辉煌成绩的同时,也存在着不少问题。
第一,在地震防灾减灾政策体系不断完善之际,防御灾害的对策研究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要需求,但现有研究中应急对策、救灾对策、恢复生产、普及地震知识、汲取抗震救灾经验等应用性成果不多,缺少供社会借鉴的经验教训总结。
第二,自然科学方面的研究成果虽多,但在结合社会科学方面以及跨学科研究方面尚少,影响了自然灾害研究的整体效果。1990年代,我国著名的地震学家朱令人在新疆进行减灾工作时提出“灾害的发生必然会引起社会的各个方面的关注和反响,灾害与社会的互馈关系,仅靠自然科学是难以研究的,任何一种自然灾害所表现出来的社会性以及人们的文化素质、心理状态、灾区经济结构等都与社会科学有密切的关系。因此,加强灾害的社会学研究是很有必要的”[2]228。从本文梳理的整体研究成果来看,近30年来,这些问题一直没有改变,至今仍然需要我们的反思,有待于深入解决。
第三,微观研究较多,就具体县市级的地震研究数量多,整体地震带的宏观研究较少。大部分研究仅关注新疆地震的独特性,与其他省市的对比研究以及全国性的整体比较则考虑的较少。地震之后的次生灾害研究更是无人问津。对普及地震灾害知识的宣传教育,也有待于提高。
第四,对历史时期地震灾害与救灾的研究尚需要加强。就目前的研究成果来看,部分学者对清代地震灾害及其荒政进行了研究,但对清之前的地震研究则很少,需要在挖掘历史史料的基础上,深入考察古人的防震避灾措施。同时,需要进一步了解各游牧民族的民间自救活动以及对牲畜受灾的防御措施。此外,有必要通过口述、访谈等方法,深入挖掘民间社会的防震经验与教训。
其五,开展地震学及灾害研究的新疆高校科研平台偏少,各学科间的学术交流少,学术气氛不浓厚。在新时代的大好形势下,需要打破这种僵化局面,赶上国内外先进研究水平,为目前我国防灾减灾救灾战略建设提供更好的智力支持。
总之,要清醒认识到新疆是我国地震灾害严重的边疆区域,尤其南疆地区既是贫困地区又是地震频发区。在党和政府领导下脱贫攻坚战最后取得胜利之际,提高民众的防灾意识,提高全区防灾减灾意识,提高全社会对自然灾害的防治能力,是新时期新疆全面建设发展的必由之路。因此,深入开展地震灾害研究,健全防灾减灾救灾体系,对防震减灾工作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本文大致梳理了1949年至2019年间,七十年来新疆地震灾害研究的进展,介绍了该领域研究成果的新趋势,同时对地震灾害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在成果梳理中,某些研究成果未能全部收录,分析评论中对相关学者以及重点成果也有遗漏,不当之处,还请学界专家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