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昱璇
“看书先看皮,看报先看题”,好的标题不仅可以让读者眼前一亮,进而产生阅读兴趣,而且能使读者快速了解到文章的主旨大意。在如今各大新媒体平台利用“短平快”的优势抓住受众提升阅读量的情形下,《检察日报》作为一份法治类行业报,该如何保持原有的竞争力并迸发崭新生命力?或许,重视对检察新闻标题的制作可以为我们提供支撑与思考。要把标题做出新意,让标题“会说话”“说对话”,是本文关注的重点。《检察日报》二版是“检察新闻”版,定位是呈现基层检察工作亮点,讲好检察新闻故事;四版是“法治新闻”版,定位是贴近社会热点、法治焦点,深挖新闻事件的法治内涵。笔者以《检察日报》二版和四版的部分标题为例予以论述。
标题分为引题(也称肩题)、主题、副题。一篇完整的报道必不可少的是主题,其余两类都是和主题形成上下衔接的逻辑关系或者虚实结合的结构关系,以求达到“锦上添花”的效果。引题的作用是引出主题,副题的作用大多是补充解释主题。检察新闻标题的常规搭配有引题+主题、主题+副题、引题+主题+副题三种类型,目前《检察日报》二、四版以主题+副题类型为主。
笔者认为,标题具有四大基本功能,即提示功能、思想功能、吸引功能、美化功能。一个成功的标题,首先能以精炼的内容让读者了解和掌握新闻报道的核心,从而帮助读者进一步展开对新闻的思考。“经过编辑之后的新闻标题,除了显示新闻的主要内容,还应该在一定程度上表明报纸态度,体现鲜明思想。”①标题要尽可能以其生动的表现形式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让读者在看到标题时就能感觉到阅读冲击力。标题还是整个报纸的点睛之笔,可以起到统筹版面的作用,让版面看上去错落有致。
在笔者看来,检察新闻标题有四个特点:真实、简洁、定位、吸睛。真实即标题的内容要体现新闻报道的真实性;简洁即标题的形式要言简意赅,准确高度概括文章内容;定位即标题要凸显出独属于检察系统的重点工作和核心理念,以此和其他行业报有所区分;吸睛即标题要体现创新性和表现力,让读者在快速浏览报纸过程中被吸引。
笔者将《检察日报》二版和四版常见的新闻报道分为四类,不同的检察新闻报道,检察新闻标题具备不同的侧重点。
作为最常见的一种报道类型,此类报道的标题制作要体现出三个要素——何地、何事、何种检察工作。比如,2022年5 月19 日《检察日报》四版的《案未结人已逝,如何实现事了人和(主题)无锡新吴:上门公开听证为多年家庭纠纷画上句号(副题)》,无锡新吴做在副题中,点出新闻发生地;“公开听证”直接点出此篇报道想要宣传的检察新闻工作;“案未结人已逝”和“多年家庭纠纷”能让读者大致了解到这是一起由于家庭矛盾引发的信访积案。此外,以陈述的副题回应设问的主题,以“画上句号”回应“如何”,在具备思辨色彩的基础上聚焦了检察业务,增加了可读性。
案例报道的标题或多或少都需要体现犯罪动机、行为以及后果,因此制作时需要在把好定位、准确表达的基础上注重三个特性——法治专业性、影响广泛性以及普法趣味性。比如,2022年5 月17 日《检察日报》四版的《收银员手边为何有一个小黑盒》,该篇报道在主题之外还有引题:“伪造信用卡只为收藏?未使用的伪造信用卡如何定罪?检察机关提前介入引导侦查,揭开一起‘零口供’信用卡犯罪案件真相……”主题中的“小黑盒”就是案件中的犯罪工具,把它与“收银员”这个职业名词联系起来,就会让读者产生疑问和关注。引题中的两个问句是该篇报道的核心内容,也是实践操作中打击信用卡犯罪的重点和难点,体现了这起案件报道的普法教育意义和司法实务价值。
人物报道的标题要鲜活立体且富有个人特色。比如,2022年5 月9 日《检察日报》四版的《每一次“大考”中都有她的身影——访“双百政法英模”、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检察院第八检察部主任白静》,主题中的“大考”两个字点出这位检察官参与了所在检察领域的多项工作,“身影”又表现出个人不求成绩、默默无闻的特质,短短几个字的标题就把人物刻画得丰满又恰到好处。
在报纸组合刊发一类相关新闻报道时,会再起一个总标题,让读者了解此类组合稿件的共通性。比如,2022年4月18日《检察日报》四版《洗不白的黑钱 洗不掉的罪》,三篇案例报道都和打击洗钱犯罪有关,因此总标题的前半句直接点出洗钱行为这个共通之处,后半句则表明洗钱行为是受刑法规制的,更好地贴合了以案释法的版面定位。
笔者认为,检察新闻标题在制作过程中要注重“三个一”标准,即一语中的、一目了然、别具一格。一语中的指标题中要包含有效新闻点,一目了然指标题要简洁顺畅,别具一格指标题要力求独特。另外,制作标题要注意用好名词和动词。名词侧重表达的内容,一般提取于报道内容中的有效新闻点或者关键词。动词富有表现力,常常“化静为动,变抽象为具体,使标题富有流动美。”②
笔者结合个人在采编过程中的经验,尝试总结了检察新闻标题制作提炼的四个方面的规律。
在呈现报道核心内容的基本原则下,标题要最大化地突出“四大检察”“十大业务”等检察履职特点,兼顾法治性、趣味性的同时瞄准报纸定位,在罪名界定、定罪量刑等方面做到依据充分、法理清晰。比如,2022年5 月6 日《检察日报》四版的《“传世良药”竟是压片糖果(主题)江苏启东:重拳打击电信网络诈骗(副题)》,结合引题“犯罪分子虚构中药专家身份,并伪造医师资格证,打着‘中医世家传世良方’的幌子在网络上‘悬壶济世’……”来看,让读者知道这涉及到网络诈骗犯罪,并且点出了犯罪行为和过程,其中“虚构”“伪造”都是刑法中表示犯罪行为的用词,更具专业性;主题在引题的基础上直接表明犯罪手段,让读者产生阅读兴趣;副题体现出启东市检察机关精准打击电信网络诈骗案、维护公平正义的司法决心,契合了报纸的宣传定位。
在编辑工作中,笔者经常会遇到题不对文、与事实不符、主体错误等情况,此时必须从普通读者的角度,代入内容反复琢磨,理清标题中的逻辑顺序。如2022年4月29日《检察日报》四版的《只因不吹“侦查哨” 宾馆老板坐上被告席(主题)检察机关支持遭受性侵害未成年人提起精神损害赔偿诉讼(副题)》,主题中的“不吹”和“坐上”的动作发出者都是宾馆老板,两个分句是同一主语;主题中的“侦查哨”“宾馆老板”结合副题中的“遭受性侵害未成年人”,可以让读者联想到这是未成年人保护方面的强制报告制度,文题相符且清晰明了。
“基于对行业的熟悉,类似标题对行业内的受众而言一目了然,但对行业外受众而言会显得晦涩难懂,不利于行业新闻向社会的传播。”③检察新闻虽然需要体现检察工作的严肃性,但并不意味着要在标题中一律使用书面用语或者法律专业名词,通俗化、口语化的表达能够吸引社会面的读者,从而实现检察新闻的破层出圈。采用设问、对偶、排比、押韵等多种手法,还能够增强标题的吸引力。比如,2022年4月23日《检察日报》二版的《护好“菜园子” 稳住“菜篮子”(主题)山东莘县:能动履职服务保障蔬菜安全(副题)》,主题使用了对偶和押韵两种修辞手法,“菜园子”是菜农角度,“菜篮子”是买菜老百姓角度,表明检察机关在蔬菜供求两边共同发力,生动而形象。
互联网时代,人人都是网络流行用语的创造者和使用者。这些鲜活生动的网络流行用语不仅能引发社会公众的共鸣,而且代表着普通人的心声。另外,在某段时间内上映的电影、上线的歌曲等,也会引发公众的讨论和关注。合理使用网络流行语和社会热点,做好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嫁接融合,也是标题制作提炼发力点。比如,2022年5月17日《检察日报》的《遭遇现实版〈门锁〉,独居女子果断报警(主题)涉案男子因犯强制猥亵罪获刑(副题)》,《门锁》是一部反映独身女性被骚扰的电影,曾在上映时引发热议,这则标题点出这部具有代表性和指向性的电影,不仅激发读者兴趣,也契合文章中的案情介绍,更能给读者带来深度思考。
诚然,在检察新闻标题制作中也有一些需要避开的“坑”,比如,提炼文中出现的未经查实或与现实逻辑不符的数字、使用不符合报道严肃性的网络用语和热词、过于强调正面引导而显得死气沉沉的标题、充满着套路的“假大空”标题等,都需要编辑在编辑过程中反复斟酌、谨慎为之。作为检察新闻报道之“眼”,如何精细打磨标题,是一个久久为功的过程,离不开采编一线每个人的努力。
注释:
①庄文勤:《浅析报纸新闻标题的功能及制作要求》,《记者摇篮》2022年第3期。
②黄欣:《“信、达、雅”——浅议报纸新闻标题的制作》,《传播与版权》2014年第6期。
③丁晓利:《融媒体背景下行业报新闻标题制作技巧探析——以〈中国国门时报〉为例》,《新闻研究导刊》2022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