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采访不可忽略

2022-11-23 05:06董振杰
法治新闻传播 2022年3期
关键词:事故笔者信息

■董振杰

“记者刚进门,男子马上把门关上,问你们是干什么的?记者再次介绍身份,话音刚落,年长男子开始辱骂。同时,年轻男子迅速抢夺记者的手机往地上砸,捡起来再使劲砸,手机被砸得屏幕全碎及机身弯曲。同行的另一名记者感觉不妙,转身推门准备离开。年轻男子追上去在店门外,对同行记者的头部、身体持续殴打……同行记者往街边跑,男子紧追不舍,边追边打。”这是2022年3 月15 日,澎湃新闻发布的《19 瓶茅台,17 瓶为假?记者核实遭殴打》一文中一段生动的现场描写,读者看到文字,脑海中会呈现场景,是一个极佳的事件还原。

完整的新闻采访,需要记者在前期收集查阅资料,中期现场采访并判断新闻事实,后期梳理并完成稿件。一篇成功的稿件,往往是七分采访三分写作。只有掌握更多信息,才能写出有说服力、有现场感的文章。

随着网络时代资讯传播速度加快而且形式多变,网民对信息的需求正逐渐达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对新闻生产者来说,传统的采写方式还能在社会上有立足之地吗?还能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笔者作为从业十余年的一线记者,在此做一个简单探讨。

没有现场见证很难呈现细节

对于突发事件,舆论场有一个规律,只要真实的消息没有及时传出去,谣言和猜测就会满天飞。主流媒体的工作,就是要占领舆论制高点,把握主动权。在发生突发事件后,第一时间将信息传播出去。在“第一时间”的前面,其实还应该有一个客观、准确的要求。也就是说,我们的报道,应该尽可能接近事实,抵达真相。

热线记者、新闻热线,这样的词语在十来年前都市报兴盛时期频频出现,大到地震、海啸、空难、泥石流,小到火灾、斗殴、车祸甚至讨要工资之类的维权纠纷,习惯于从报纸上获取信息的市民们也喜欢将线索提供给媒体记者。

与智能手机步调一致,迅猛发展的网络很快取代了纸质媒体,从前在公交车上人手一份报纸看得津津有味,变成彻底的“低头族”,人人对着一块小屏幕刷来刷去。记者的报道呈现,更多出现在手机上。大城市里生活节奏加快,受众的时间变得碎片化。人们完全被信息实时更新、丰富多彩的屏幕征服,随时随地,只要有人并有网络信号的地方,都能看到正在冲浪的网民。

面对这样的局面,对新闻生产者来说,如何适应快节奏、滚动发稿、随时跟进,确实是一个极大的考验。

那么,现场采访到底有没有必要呢?以2014年10 月15 日北京通州新华大街的车祸为例。事故发生于凌晨3 时许,作为第一家赶到的媒体记者(当时笔者就职于《法制晚报》),接到线索并抵达现场时已经是上午8 时30 分了。虽然事故中的两辆车还在,但是死者和伤者均已送医抢救或者送往殡仪馆。

根据目前快节奏时代的一般操作思路,肯定是先联系线索人或者目击者了解现场情况,然后向急救、消防、警方等,利用交叉信源核实核心内容准确与否。这里所说的核心内容,一般是指死伤数据和当事人的性别、年龄等,最终证实事故造成3 死1伤。其实,直接发快讯也可以完成这条消息。

那么,来到现场是否还有必要呢?会不会有信息增量呢?答案是肯定的。笔者抵达后看到撞损的车辆、地上的血迹、歪倒的隔离护栏、“受伤”的银杏树……如果不能赶赴现场,这些带有画面感的鲜活场景,便很难在稿件里面呈现出来。

记得同城一家媒体的记者在中午赶到现场回访,但是事故车辆、受损护栏等已经被清理,对那位同行来说,得到的采访细节肯定不一样。稍晚接到线索仍到场实地采访,另一方面也说明了第一现场信息采集的重要性,可以根据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综合进行描写。

用文字描述事实

2018年1月31日上午,在北京市通州区京榆旧路上,一辆金杯越过护栏后与对面行驶的货车相撞,事故造成2 死3 伤。这一事件笔者同样是赴实地进行采访,并拍摄了大量图片。

对于一个记者来说,采访之后发布报道就算完成了使命。但之后发生的一件事让笔者深有感触。事发两年之后,笔者已经调入《北京青年报》工作,却意外接到了一封读者来信。

居住在朝阳区常营附近的这位老人说,车祸中的一位司机是他的儿子,不幸当场离世。他知道这起事故后附近早已清理完毕。老人一直想知道事发现场到底什么样子?他认为交警提供的信息并不详细,想找关于事故的客观资料。最终意外看到了笔者采写的这篇报道,他还是想对笔者说一声谢谢。老人几经辗转并经历不止一次退信,才将信寄到报社,并最终交到笔者手里。

根据信件上的电话打过去,向老人描述了所了解的相关情况,虽然结果无法挽回,但多少给他一些安慰。同时笔者深深地感到,这件事反映了现场采访的价值与意义。

今年1月26日早上,住在河北燕郊的不少居民发现小区大门被封闭,无法出门上班。比较奇怪的是,当时官方并未及时发布相关信息告知为什么要这样做。其实,疫情期间,人们对封控也已习惯,但是没有人站出来说清楚,居民只能在各个微信群里议论。

接到线索后,笔者赶到现场实地采访,发布了“河北燕郊多个小区已封控,居民排队等待做核酸检测”的快讯。这一消息只有100 多字,被各大网站采用。类似事件,记者若是没有实地采访,很难有勇气发布出来。事后,报社视频部的一位同事评价,稿子很短,甚至没有太多细节,但是真的“很火”。

遇到突发事件可以两条腿走路

《瞭望东方周刊》知名记者金明大认为,相较于动辄数千字的深度报道,快讯和短消息则有利于第一时间抵达读者。如果遇到突发事件,采访者是简单核实立即发稿,还是赶往现场之后再说呢?他认为,对于爆料类的新闻事件,联系到当事人和相关部门,核实清楚就可以立即发稿。如果是现场感比较强的新闻,比如事故、事件,那么,记者应该现场采集信息,还原真相。

《北京青年报》“北青深一度”编辑刘汨此前具有多年的一线记者生涯,他认为,现场采访是不可忽略的。对记者的成长和能力培养来说,现场采访要比电话连线做出的稿件更为严谨。电话采访这种耳朵听到的信息,肯定不如现场使用视觉、触觉、听觉、嗅觉等采集的信息更详实、更客观、更准确。

“不管是什么样的新媒体时代,对于新闻客观、公正、准确的行业要求是不能变的。”刘汨认为:“在一些突发事件或者追求时效性的新闻中,可以在前期通过电话、网络等进行采访,只要有能够去往现场采访的机会和资源,就不应该放过。”

上游新闻记者李洪鹏同样重视现场采访,他对突发新闻的操作思路和前述两位媒体人基本相同:“我肯定会第一时间先打电话做初步了解,因为现在人人都是麦克风,如果记者只顾闷着头赶往现场,肯定会输给自媒体或者其他同行,必须先发稿,比如火灾中的伤亡情况、相关背景。”

2021年10月11日,河北平山县一辆核载55人、实载51人的通勤大巴车在滹沱河王母桥落水,造成14 人死亡。上游新闻发布李洪鹏现场调查的报道描写称:“王母桥桥面为双向四车道的柏油路,路面标线清晰,发生事故的涉事路段仍有积水,部分桥面淹没于水中,长度几十米,但是桥面两侧并没有围栏,而是每隔一段距离放置了石柱……”现场获得信息表明,这辆通勤车辆为企业临时租赁,司机当时想抄近道。这些鲜活的细节,如果不是抵达事发现场,记者也很难写出如此具有画面感的文字。

观点速递

现代中国正在建设法治社会,任何对女性的不公平、暴力和伤害,都是对公民权益的侵犯,都是对国家法律的践踏。因此,在每一则关于女性权益的报道中,面对女性遭遇的不公平和暴力,传播者都应该将它纳入法律的框架之中,从中寻找报道的突破点。将法律的条款介入新闻内容,将法律的精神组织到新闻的语言中,以保护女性权益的传播框架来构架新闻。采用妇女权益必受保障的报道框架,可以向全社会传递一种积极而明确的信号,进而推动社会性别平等。

——宋素红,《青年记者》2022年第5期

猜你喜欢
事故笔者信息
学中文
老师,别走……
换位思考,教育更精彩
废弃泄漏事故
老师,你为什么不表扬我
小恍惚 大事故
订阅信息
展会信息
性能相差达32%
健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