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永亮
(成都郫都区农业农村和林业局,成都 611730)
成都市郫都区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关于乡村振兴战略精神和习总书记来川视察提出的“起好示范、走在前列”指示,成都市郫都区乡村振兴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了《成都市郫都区科技引领乡村振兴实施方案—“5+1”院(校)+示范村合作共建联合体项目》的通知(郫乡领办[2019]3号)文件。按照该文件的部署和要求,郫都区将“奋力建设全国乡村振兴示范区”总目标,结合成都市乡村振兴“十大重点工程”“五项重点改革”“七大共享平台建设”,持续深化全国农村双创典型区建设,全力推进农村双创提质增效,不断激发乡村振兴新动能,以科技引领乡村振兴为抓手,加快建设乡村振兴示范区。
2019年,郫都区人民政府与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四川农业大学、西华大学、四川省林业科学院、成都市农林科学院签订了为期3年的“共建科技引领乡村振兴联合体战略合作协议”,激发 5所院校参与郫都区建设全国乡村振兴示范区活力,利用自身科技人才等优势资源,分别帮扶 1个乡村振兴示范村,共建政、产、学、研、用联合体,探索科技引领乡村振兴路径。通过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四川农业大学、西华大学、四川省林业科学院和成都市农林科学院,分别与广福村、棋田村、汉姜村、横山村、永盛村等按照“院(校)+村+企”合作模式,共建“政、产、学、研、用”联合体5个,创新共建联合体合作机制,打通合作通道,构建共建共享的科技转化应用平台,聚集农业高端人才,转化应用科技成果,探索郫都区科技引领乡村振兴路径。郫都区人民政府设专项经费100万元,支持每个联合体项目经费20万元,为项目实施提供经费保障。
5个院(校)+村+企,共建“政、产、学、研、用”5个联合体,是郫都区创建的科技引领乡村振兴新模式。每个联合体针对所在村的重点产业,以科技为引领、项目为支撑,通过科技攻关解决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重大技术难题,同时通过引进示范新品种、新技术、新成果,带动示范村产品提档升级、促进产业健康发展和提质增效。2019年以来,5个共建联合体通过在郫都区的创新实践,取得了显著进展。
通过四川省农业科学院项目组、四川农业大学项目组、西华大学项目组、四川省林业科学院项目组和成都市农林科学院项目组,分别与广福村、棋田村、汉姜村、横山村、永盛村等按照“院(校)+村+企”合作模式,形成5个“5+1”项目组,共建“政、产、学、研、用”联合体5个,打通合作通道,构建共建共享的科技转化应用平台,制定管理和运行机制,为“5+1”联合体项目实施奠定了强有力的基础。
5个院(校)+示范村共建的联合体,针对不同示范村产业发展中面临的技术瓶颈和新的技术需求,通过科技攻关难题取得的大进展和突破,为推进5个示范村的产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新动能。由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广福村共建的“成都市郫都区安唐蔬菜产业研院”联合体,围绕实现韭黄韭菜优质化、绿色化、机械化、标准化的高效生产的总体目标开展技术攻关,研制出韭黄韭菜生产培土机,示范应用培土效果良好,8h可培土0.53~0.5hm2,比人工培土0.01~0.02hm2效率提高40倍;人工培土成本400~600元/667m2,机器培土成本27~35元/667m2,节省成本14.8~17.1倍,机器培土优势极为明显,为推进韭黄韭菜集约化生产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由四川农业大学+成都金品花卉种苗有限责任公司+棋田村共建的校企村联合体,开展了引进欧洲新优花卉品种进行试种研究,对引进欧洲花卉新品种181个进行试种和测试,完成试种157个品种的测试,通过引种、试种和测试,获得和掌握了引进的欧洲花卉新优品种在郫都区种植的生物学特性和栽培管理详细技术资料;由四川省林业科学研究院+横山村共建生产联合体,引进日本无刺花椒等新品种,在横山村形成无刺花椒特色产业基地雏形,编写完成《川中丘陵区及成都平原无刺花椒苗木的繁育标准》和《无刺花椒栽培种植技术》手册用于指导生产;为联合体在横山村大面积推广种植无刺花椒打下了良好基础。由西华大学+成都陌上花开文化旅游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汉姜村共建的智能农机装备转化联合体,针对生产需求和现有农田运转叉车存在的问题,自主设计和研制田间转运用履带式叉车样机1台,解决了农田收获过程中转运收获物缺乏高效实用的先进专用机械的难题。由成都市农林科学院+永盛村共建的生菜全程机械化生产示范联合体在生菜全程机械化技术攻关方面取得重要进展,比如采用拖拉机悬挂牵引的生菜移栽机,一次移栽4行,基本苗数量达8000~8500株/667m2,可一次性完成覆膜和移栽作业,提高劳动效率;这些众多的新技术新机具应用大大提高了蔬菜全程机械化工作的劳动效率、降低劳动强度。
2019年项目开展以来,全区利用5个院(校)+示范村合作共建的联合体平台,针对不同示范村产业发展的需求,选择具有引领、带动当地产业发展的新品种新技术新成果进行示范应用,科技攻关取得重大进展关键技术22项,引进示范新品种70个,繁育流行花卉新精品种苗木12346株,示范新技术7项,建立示范区14.53hm2,获省级登记成果2项,申请实用新型专利1项,编制技术规程(标准)2项,编写生产技术手册2册。其中,编写的《生菜-水稻-生菜轮作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被四川省农业农村厅列为2019~2020年主推技术。比如四川省农科院示范推广的“韭黄韭菜干尖治理技术”和“韭黄韭菜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等新技术新成果的推广与应用,使韭黄产业累计增加产值8亿元以上,韭黄生产基地人均纯收入比2011年增长43.41%以上。成都市农林科学院筛选出适合稻-虾种养虾的品种为克氏原螯虾(小龙虾)。制定出“稻-渔”“稻-虾”种养的生产管理配套技术成果进行示范推广,使示范村“稻-鱼”“稻-虾”综合种养田稻谷平均产量585kg/667m2,售价为2.74元/kg(湿谷子),鱼类产量约为100kg/667m2,售价高达40元/kg,小龙虾产量60kg/667m2,平均售价约为30元/kg,生产的“稻田鱼”供不应求,充分体现了“稻-渔”综合种养生产产品高效益、高附加值的特点。
“5+1”项目联合体针对所在村重点产业发展的人才需求,既开展广泛普及性的科技下乡、科普宣传,也开展针对性实用性强的室内集中技术培训、田间现场指导。3年来召开技术示范现场观摩会等形式多样的培训36场次,培训和指导人员1271人次,发放技术资料2100份。通过上述形式多样的技术培训和现场指导,显著提高了生产企业、专业合作社和种植大户等一大批生产人员的科技水平和生产技能,对推进郫都区现代农业产业化发挥了重要作用。
“5+1”项目实施创建的5个联合体,构建了一支由省、市、区、街道、村167名专家组成的高质量科技人才队伍,其中具有高级技术职称的专家68人,德国专家2人,专业涵盖了管理、蔬菜、花卉苗木、经济林木、水产、农机、农技推广、乡村旅游等领域,为保障 “5+1”项目顺利实施,实现科技助推示范村产业兴旺,实践郫都区科技引领乡村振兴新模式,奠定了坚实的人才基础。
郫都区人民政府与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四川农业大学、西华大学、四川省林业科学院、成都市农林科学院签订“共建科技引领乡村振兴联合体战略合作协议”,通过激发 5所院校参与郫都区建设全国乡村振兴示范区活力,利用自身科技人才等优势资源,分别帮扶 1个乡村振兴示范村,共建政、产、学、研、用联合体,探索科技引领乡村振兴路径,是郫都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走在前列、起好示范”殷切嘱托的重大创新实践。通过院(校)+企+村共建联合体实施“5+1”项目取得的显著成效,为科技引领乡村振兴提供了有效的路径、成功的经验和可复制的模式。
郫都区创建的“院(校)+企业+村”共建联合体新模式,能够形成“政、产、学、研、用”强有力的合力和共同目标,针对示范村产业发展存在的关键问题和技术需求,开展全方位服务,实现科技与产业、科技与经济的紧密结合,带动示范村产业发展、提质增效,实现科技引领乡村振兴。从2019年以来实施的5个共建联合体项目结果看,“院(校)+企业+村”共建联合体模式,对帮扶示范村产业发展具有针对性强、目标明确、效率高、可复制等特点,在当前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具有较强的可参考性、可借鉴性和社会影响力。
“三化模式”是郫都区与四川省农科院在为期10年的科技合作过程中创新并实践的“实体化合作、制度化运行、无缝化对接”的院地科技合作模式。郫都区创建的“院(校)+企业+村”共建联合体新模式,是对 “三化模式”的继承、创新和发展。在“实体化合作、制度化运行、无缝化对接”的基础上,将科技合作的科研单位由过去的省农科院1家,扩充为省农科院、四川农大、西华大学、省林科院和成都市农林科学院5家,将每个院(校)的科技服务对象定位在帮扶1个科技示范村的产业发展上,并以“院(校)+企+村”合作共建联合体的组织方式形成合力,项目实施单位之间目标一致,从而形成了项目实施的保障机制,确保项目能够顺利实施;聚焦每个科技示范村具体主导产业发展中存在的关键问题和技术需求设置项目,有针对性地选择具有相应专业特长和技术优势的科研院校进行合作,并由共建的联合体组织实施,充分发挥科研院校人才、技术、资源等优势,快速形成破解产业难题和技术需求的方案和措施,通过示范应用,助推科技示范村主导产业发展,推进科技引领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院(校)+企业+村”共建的5个联合体模式不但破解了现代农业发展中的科技供需错位、服务脱节和转型乏力等院地企连同发展技术服务难题,还对助推5个科技示范村产业发展和郫都区实施科技引领乡村振兴战略具有重要意义。
一是部分联合体项目组对本项目是以科技创新驱动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为目标的理解存在偏差。认为该项目只是一个单纯的项目,因此,在科技入乡转化平台组建、运行机制构建、人才引进培育等方面的工作重视不够。个别联合体项目组的计划方案不够完善,对项目实施预期进展和成效存在一定影响。二是项目管理中激励机制不完善,个别科研团队积极性不够高。三是部分村和联合体契合度不够,没找最佳的农业介质,长期合作盈利模式不明确。
进一步加强对联合体项目的管理和全方位的监督检查,确保每个项目都能按照预定目标完成任务,实现以科技创新驱动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进一步完善联合体项目运行管理机制,增加鼓励科研人员的激励措施。加强村和院校的契合度,多调研和讨论分析,找到适合的联合体发展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