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寿县玉米果穗禿尖的原因及防控策略

2022-11-23 04:09叶德成
四川农业科技 2022年6期
关键词:仁寿县雄花花丝

叶德成

(四川省仁寿县农业农村局,四川 仁寿 620599)

仁寿县属丘陵区农业大县,主产粮油水果,玉米在粮食作物中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是主要的粮饲来源。2021年玉米种植面积约4×104hm2,产量为350~390kg/667m2,常年因玉米秃尖损失产量1×104t以上,研究玉米秃尖的防控对提高玉米产量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玉米果穗禿尖原因

1.1 品种的遗传特性

据多年观察,本地血缘品种优于外来品种,硬粒型品种优于半马齿型、马齿型品种,中小穗型品种优于大穗型品种。玉米另一个遗传特性是雌花丝从苞叶抽出的顺序不同,一般情况下顶部花丝最晚抽出,此时雄花进入散粉末期,易遇到大田花粉量减少,带来授粉不良而秃尖、缺粒。

1.2 抽雄吐丝开花时的气候影响

仁寿县近几年夏玉米种植面积不断扩大(油菜收获后种植玉米),夏玉米抽雄吐丝开花的时期为7月下旬至8月上旬,此时仁寿是高温伏旱天气,极不利于玉米抽雄吐丝开花授粉,导致抽丝推迟,与雄花散粉错过最佳时期,使其授粉不良而秃尖和缺粒。春玉米抽雄吐丝开花的时期是6月中下旬和7月上旬,此时仁寿易遇大风暴雨、洪灾、陡雨陡晴,不但对开花授粉极为不利,还易导致玉米倒伏。“十年九旱”是仁寿县玉米生产的不利气候,仁寿县常年雨量分布不均、主要集中在7~9月份,玉米生长的主要季节4~6月份常有夏伏旱发生,旱情的强弱程度,影响仁寿县的玉米生产。

1.3 种植密度不合理

当地农户种植玉米没有按照品种特性来科学种植,一般种植密度为3000株/667m2,低者不到2500株/667m2,群体不足难以获得高产。本地玉米适宜种植密度:紧凑型品种为3500~4000株/667m2,松散型、植株偏高品种为3200~3600株/667m2,当密度超过4000株/667m2必定导致上部叶片互相交错,隐蔽雌穗的花丝,使花粉难以落到花丝上而授粉不良,造成秃尖和缺粒。大多农户不管品种特性如何都只有一个密度。在栽培上最好采用育苗移栽(有条仵的可定向移栽),可适当增加密度。

玉米种植密度在3000株/667m2左右易形成大穗(秃尖少、穗行数多、行粒数多),但群体不足最终不能获得高产。种植密度在3500株/667m2左右、大穗比例高(穗行数多、行粒数多、秃尖较少)、群体适中容易获得高产。当种植密度超过4000株/667m2,大穗型(植株高大、叶片披散)品种会出现授粉不良、空杆比例增加、秃尖增长、穗粒数减少、产量降低,中小穗型(硬粒型、半马齿型、植株紧揍型)品种,虽然群体增加,但因穗子变小、秃尖有所增加,产量与密度3500株/667m2相比增产幅度不大。

1.4 营养元素的不足或缺失

玉米是需肥量较多的作物,肥水不足不但导致籽粒不饱满,也易缺粒和秃尖。玉米孕穗抽丝期对磷、钾元素非常敏感,缺磷、钾糖代谢和蛋白质合成以及细胞分裂受阻,果穗顶端缢缩,花丝伸长减慢,授粉不良,导致秃顶。前期缺磷缩叶而枯黄或死亡。玉米缺锌易“花白苗”,生长慢或停止生长。后期发育不良、吐丝延迟不能与雄花同步而授粉不良。必定秃顶或空秆或缺粒。玉米生长后期缺肥,使籽粒发育到中途而停止生长,使果穗尖上部秕粒增多而变成秃顶。

1.5 病虫危害

病虫危害导致玉米生长发育不良、植株瘦弱,雄花发育不良,花粉量少而秃尖。

1.5.1 蚜虫 主要危害雄穗,花粉败育或散粉少,雌穗不能正常授粉,造成空杆率高、秃尖严重,部分田块绝收。

1.5.2 玉米红蜘蛛 在高温干旱条件下,红蜘蛛易大面积发生,造成叶片发黄部分干枯(功能倘失)授粉不良,造成果穗秃尖长、籽粒娈小,大面积减产。

1.5.3 玉米纹枯病 纹枯病主要发生在地势低洼潮湿的田块,多雨高湿季发生严重,轻者下部叶片起纹斑,中度危害造成植株营养不良,产生秃尖、秕粒,严重危害造成果穗腐烂绝收。

2 防治措施

2.1 选择优良品种

种植玉米应选择紧凑型玉米品种。一是可以适当扩大密度,弥补秃尖造成的损失。二是紧凑型品种叶片直立或半直立,叶片遮挡花丝几率减少,授粉容易,减少秃尖。目前,本地表现好的品种有“成单系列”“中单系列”“川单系列”等。三是选择雄花、花丝抽出时间间隔短的品种。在品种选择上应大力推广高产、优质、耐旱性好的品种。推荐“仲玉3号”“成单30”“成单393”“成单1518”“川单4245”“同玉18”“蠡玉16”“蠡玉88”等中穗型且品质好的品种。

2.2 推行良好的种植方式

2.2.1 规范改制 近几年仁寿县示范推广2.2~2.4m宽幅改制(玉豆复合种植),小麦播幅1m种5行小麦、空行冬季种蔬菜,菜收后种春玉米,玉米为宽窄行,小行40cm、退窝27~30cm、大行180~200cm,玉米大行间种植3~4行冬大豆。这种改制比较适宜机械播种、管理、收获。玉米实行宽窄行种植,有利于田间通风透光,减少叶片对雌穗的遮挡,提高授粉率、减少秃尖(秃顶)获得高产。推广宽窄行栽培有利于间、套种大豆、红薯等矮杆作物或药材。

2.2.2 育苗移栽、定向栽培 玉米育苗移栽可使玉米生育期缩短、使其授粉期躲过不良气候条件的影响,植株降矮、叶面积减少,减少叶片对花丝的遮挡授粉率提高。玉米定向栽培(育苗移栽前提条件):玉米第1片叶与果穗方向一致特性,将第一朝向大行,以果穗也朝向大行。定向栽培的优点:一是能保证苗齐、苗壮;二是叶片平行排列不交叉;三是花丝易接收花粉,减少秃尖、缺粒。育苗移栽培、定向栽培在高产攻关田非常实用。

2.2.3 地膜覆盖栽培 玉米地膜覆盖栽培技术是仁寿县大春玉米生产抗灾、减灾、增产增收的主要实用技术,常年推广面积在1.33万hm2以上。地膜覆盖的作用是:早春增温、保湿、减少田间杂草和水土流失,具有抗旱保苗、抗夏旱、避伏旱、增产增收等优点。根据多年对比调查:比露地栽培增产10%以上,最高年份增产59.3%,因此玉米生产应大力推广地膜覆盖,力争全县2/3的玉米能覆盖地膜,并抓好盖膜质量、开沟施肥、施足底肥、灌足底水、充分发挥地膜覆盖的作用。

2.3 重施底肥、早施苗杆肥、重施攻苞肥

玉米籽粒的形成、首先是要壮杆才能形成大穗,必须施料以满足玉米生长发育对养分的需求,在仁寿县大面积生产上,施肥不足是低产的主要原因之一,在施肥上注意氮、磷、钾配合,施肥方法应重施底、早施提苗肥,做到前促、后稳。

2.3.1 施足底肥 用高效复合肥、腐熟农家肥均匀施在翻挖后的玉米播幅内,施肥宽度是小行正中60cm范围内,施肥后用机械旋耕1次或人工平整厢面,使肥料拌入土中。

2.3.2 施好提苗肥 视苗情施苗杆肥,用尿素5~7kg/667m2或碳铵8~10kg/667m2,配农家肥施用。

2.3.3 重施攻苞肥 在玉米8~10叶(大喇叭口)期先人工去掉地膜,再在玉米窝间打凼施攻苞肥。每667m2施高效复合肥(NPK总含40%)40~50kg或碳铵50kg、过磷酸钙25kg,农家肥20~30担,结合抗旱浇足水份,同时进行甲耕除、除草、垒蔸。

2.3.4 适量增施锌肥 结合底肥施硫酸锌2kg/667m2。

2.4 加强病虫害防治增强株长势

本地玉米生长期间影响玉米生长的主要病害有纹枯病和大、小斑病,虫害有地老虎、玉米螟、红蜘蛛、蚜虫。蚜虫主要是后期对雄花的危害,造成花弱、散粉少而影响授粉。红蜘蛛在高温、干旱条件下发生,为害植株中上部叶,严重者叶片枯黄、光合作用能力变差、营养供应不足,造成秃尖、秕粒。所以只要加强病虫害防治,减少病虫害对玉米生产的影响,近几年草地贪夜蛾开始入侵本地,加强监测和普查是摆在农技人员面前一个重要课题,要及时防控。

2.5 加强人工辅助授粉

人工辅助授粉是减少秃尖和缺粒,增加产量的最有效途径,一般可增产8%~12%。无论哪种栽培方式都是可以采用,值得大力推行。

人工辅助授粉一是注意时间,即应在雄花散粉高峰期晴天上午9:00~11:00时进行,二是注意连续3~4d较好。因为抽雄时间有早迟,况且对迟吐丝的苞穗更有好处。

2.6 去雄

去雄应选择旺盛田块和植株,占总数35%~45%较好。方法是一手捏住顶部叶片基部,一手轻轻将刚抽出顶部叶片的雄花5~6cm(还未散粉)抽出即可。去雄要求:一是隔行去雄;二是隔株去雄;三是去雄后最好辅助授粉。

2.7 剪去植株顶部有利于增加粒重

玉米授粉后10~20d籽粒膨大时,剪去穗部3叶以上的植株顶部,减少养分消耗,有利于增加粒重。

猜你喜欢
仁寿县雄花花丝
楚雄花事(组诗)
花丝镶嵌:细金工艺的巅峰
黄瓜雌性系NW-6诱雄技术
乙烯合成酶基因CitACS4突变导致 西瓜雄花完全花同株性型
浅析农业供给侧改革大背景下仁寿县核桃林业生产与管理
道安银花丝“细水长流”天地宽
《花丝墨玉薰》
繁花盛开
瓜类除丝去雄增产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