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兰青,郑玉华,王丽丝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350004
小儿腹泻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儿科常见疾病,患儿临床主要表现为呕吐、腹痛、腹泻、排便次数增加等,严重者甚至可能引起脱水和电解质紊乱,危害儿童生长发育,长期腹泻若未能得到及时干预,可发展为迁延性和慢性腹泻,导致患儿营养不良、贫血和免疫功能低下的发生率增加。腹泻是婴幼儿时期的常见病、多发病,调查显示,我国5岁以下儿童腹泻年发生超过3亿人次,人均发病约为2人次/年,与饮食、气候变化、感染等多种因素有关,尤其以夏秋季节多发,是儿童重点防治的疾病之一[1]。随着国家提倡母乳喂养及个人卫生习惯的改变,小儿腹泻的发病率已明显降低,调查显示我国小儿腹泻发生率远低于发展中国家平均水平,但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每年应腹泻就诊的患儿仍占有一定比例,西医治疗小腹泻以预防脱水、纠正水和电解质失衡、抗感染等方式为主,虽能改善临床症状,但由于患儿年纪较小,多数家长对抗生素的使用存在谨慎态度,部分止泻药物的不把正确使用可能增加肠道负担,导致肠黏液萎缩,影响食欲,进而影响患儿治疗的依从性,导致临床治疗效果下降[2]。目前临床针对小儿腹泻的护理仍缺乏针对性,常规护理工作对小儿护理的效果仍有提升空间。中医认为,小儿皮肤娇嫩,对经络刺激的敏感性更高,采腹部穴位推拿可以提高患儿腹泻治疗的效率,基于上述认识,本文探究中医腹部穴位推拿干预小儿腹泻的疗效及对胃肠功能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1 纳入标准 ①符合《小儿腹泻病的诊断和治疗》[3]《小儿泄泻中医诊疗指南》[4]中的相关诊断,大便性状改变,次数增多;急性腹泻病程<2周,迁延性腹泻病程2周~2个月;慢性腹泻病程>2个月;轻度脱水:丢失体液≤5%体质量,精神状态稍差,皮肤弹性尚可,黏膜稍干燥,前囟、眼窝稍有凹陷,肢端尚温暖,尿量稍少,脉搏、血压正常;中度脱水:丢失体液5%~10%体质量,精神萎靡或烦躁,皮肤弹性差,黏膜干燥,前囟、眼窝凹陷,肢端稍凉,尿量明显减少,脉搏增快,血压正常或稍降低;重度脱水:丢失体液>10%体质量,嗜睡或昏迷,皮肤弹性极差,黏膜明显干燥,前囟、眼窝明显凹陷,肢端凉,无尿,脉搏明显增快,血压降低。②年龄2~7岁。③监护人对研究内容知情同意。④急性腹泻、⑤轻度、中度脱水。
1.2 排除标准 ①过敏性腹泻。②感染性腹泻、糖原性腹泻。③合并1型糖尿病、免疫缺陷、营养不良等。④皮肤外伤。⑤合并抽搐。⑥大便常规白细胞>10个/HP。
1.3 退出标准 ①家属在治疗过程中要求中止治疗。②患儿转院。③病情未得到缓解或加重。④治疗过程中出现严重不良反应。⑤持续3d以上体温>39℃
研究纳入我院诊治的腹泻住院患儿100例,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治疗过程中治疗组脱落2例,对照组脱落5例,最终观察组48例,男25例,女23例,年龄2~7岁,平均(4.53±1.17)岁,病程1~4d,平均(1.63±0.65)d。对照组45例,男24例,女21例,年龄2~7岁,平均(4.62±1.24)岁,病程1~4d,平均(1.58±0.71)d。两组患儿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均注意维持水、电解质平衡预防和纠正脱水,调整饮食,严格按照医嘱用药。
3.1 对照组 常规护理,由患儿主治医师与责任护士制定护理路径,包括宣教、输液护理、体温监测、饮食护理和心理干预等过程,提高治疗依从性。干预5d。
3.2 观察组 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医腹部推拿。安抚患儿情绪,患儿情绪平稳后取仰卧位,双手自然放在或由家属协助放于身体两侧,护理人员搓热双手或用温水温热双手后擦干,在患儿腹部涂抹适量温度适宜的润滑油,中指、食指、无名指、小指四指并拢,掌指自然伸直,腕关节略曲屈,以四指指腹附着于患儿腹部,从右侧天枢穴,经中脘穴、关元穴,回至另左侧天枢穴,呈逆时环形而有节律地轻抚摩动,力度使腹部轻轻向下凹陷0.5cm左右或以患儿能接受为宜,30圈/min,推拿过程中若双手温度变凉,应再次将双手搓热,然后继续推拿,5~10min/次,2~3次/d。干预5d。
4.1 腹泻消失时间 记录两组患者自护理开始后每日腹泻次数,腹泻<3次/d为腹泻消失。
4.2 饮食恢复时间 记录两组自护理开始后进食情况,经家属确认与腹泻前进食情况基本一致时为饮食恢复时间。
4.3 患儿家属满意度 根据我院自制的满意度调查表,干预后邀请患儿陪护家属填写满意度调查表,量表共10个问题 ,其中第1题、第2题为是非题,即是为10分,否为0分,第3~10题为记分题,每题0~10分,总分0~100分,非常满意:≥90分;满意:80~90分;不满意:60~80分;非常不满意:<60分。总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总例数]×100.00%。
4.4 中医证候积分 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变化,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5],纳入大便溏泻、腹胀腹痛、肠鸣、脘腹胀满、食欲不振、神疲懒言等7项,每项按无、轻度、中度、重度等分别记0、1、2、3分,总分越高表示证候越严重。
采用SPSS21.0 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s)表示,符合正态分布和方差齐性进行t检验,不符合采用秩和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治疗过程中,观察组腹泻消失平均时间、饮食恢复平均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腹泻消失时间比较(±s)
表1 两组腹泻消失时间比较(±s)
组别 例数 腹泻消失时间/h 饮食恢复时间 /h观察组 48 61.26±6.35 76.53±6.95对照组 45 75.14±7.05 105.71±7.24 t 10.140 19.804 P<0.001 <0.001
治疗过程中,观察组家属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家属满意度比较 单位:
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均降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中医证候积分比较(±s)
表3 两组中医证候积分比较(±s)
组别 例数 中医证候积分 t P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 48 16.36±2.68 6.35±1.17 23.716 <0.001对照组 45 15.94±2.84 9.85±1.91 10.984 <0.001 t 0.732 10.573 P 0.233 <0.001
小儿腹泻是一组由多病原、多因素引起的以大便次数增多和性状改变为特点的消化系统疾病,是导致儿童营养不良和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调查显示全球小儿腹泻年发病例数超过17亿,年致死52.5万例,是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第二大原因[6]。近年来随着营养条件及卫生条件的改善,小儿腹泻病原谱及其致病因素随之发生变化,非感染性腹泻逐年增加[7]。
引起小儿腹泻的因素众多,目前主要归纳为:消化系统发育尚未成熟,消化酶活力偏低,不能迅速适应食物的变化;儿童生长发育快,所需营养物质多,胃排空快,增加了胃肠道负担;机体防御功能差,对肠道内细菌的杀灭能力较弱;肠道菌群失调对入侵的致病微生物抵抗力不足;此外,人工喂养或食具污染也是导致小儿腹泻的高发因素。目前,临床将小儿腹泻主要分为感染性和非感染性,感染性主要由病毒、细菌、真菌、寄生虫引起,其中以病毒感染最为多见;非感染因素则与饮食、气候等因素有关[8]。
目前,关于小儿腹泻的临床治疗以预防脱水,纠正脱水,继续饮食,合理用药为基本原则,但由于主要陪护人或年轻父母缺乏对患儿的护理常识,临床疗效因人而异,单纯的治疗措施配合常规护理并不能完全满足患儿需要,调查发现中医特色护理工作对提高小儿腹泻临床治疗效果,缩短病程具有积极作用。根据临床表现,小儿腹泻可归属于“泄泻”范畴,关于本病的最早记载可追溯至《内经》,相关病名还有“鹜溏”“注下”“飧泄”等,至宋代以后统一为泄泻。《素问·举痛论》记载:“寒气客于小肠,小肠不得成聚,故后泄腹痛矣”,《素问·至真要大论》则云:“暴注下迫。皆属于热”,可见《内经》对本病的病因病机已有较为全面的认识。随中医学发展,张仲景在《景岳全书》中提出:“凡泄泻之病,多由水谷不分,故以利水为上策”,提出了泄泻的基本治疗原则。李中梓在《医学必读·泄泻》中明确提出了治泻九法,为中医药治疗泄泻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9]。
目前,中医学界认为,泄泻的病因主要为感受外邪、饮食不洁、情志不畅、先天禀赋不足、久病体虚,在致病因素的作用下,导致皮病湿盛,脾胃运化失调,肠道分清泌浊及传导功能失司而发病。结合小儿生理病理特点,中医认为小儿为纯阳之体,生长发育迅速,但该“纯阳”为“稚阳”,非“盛阳”,加之脏腑娇嫩,更易为外邪所伤[10]。从脏腑角度分析,小儿五脏六腑行气皆不足,其中又以肺、脾、肾最为突出,幼儿时期,脾禀未允,胃气未动,运化能力弱,但又需要大量水谷精微供其生长发育,故存在脾常不足的状态,故笔者认为“脾胃虚弱”是小儿泄泻的生理病理基础。如《诸病源候论·小儿杂病诸侯》提出:“小儿肠胃嫩弱,因解脱逢风冷乳食不消而变生吐利也”,认为小儿泄泻与脾胃虚弱有关。《小儿卫生总微论方·泄泻》云:“小儿吐泻者,皆由脾胃虚弱,乳哺不调,风寒暑湿,邪干于正所致也”,《医宗金鉴·幼科杂病心法要诀》云:“小儿泄泻认须清,伤乳停食冷热惊,脏寒脾虚飧水泄”“水泻者,皆因脾胃湿盛……伤乳食泻者……损伤脾胃,飧泄者,或因春伤风邪,清气下陷,脾失健运,以致完谷不化也”,由此可见,中医认为小儿泄泻的基本病机是脾胃虚弱。关于疾病的预后,《小儿药证直诀》则指出:“吐泄久病……津液燥损,亦能成疳”,已经充分认识到泄泻导致的脱水可能危及患儿生命安全,这与现代医学认知基本一致[11-12]。由此可见,干预小儿泄泻当从顾护脾胃出发。
以往临床护理中以制定临床路径为主,通过宣教、输液护理、体温检测、饮食护理、心理干预等途径辅助临床治疗,该护理方式对提高患儿治疗依从性和家属满意度有一定积极作用,但由于其对小儿腹泻的针对性不强,护理效果仍有提升空间[13]。
中医护理是当前临床护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与中医外治法等相互结合,形成了具有独特优势的护理工作,在辅助提高临床疗效,提高生活质量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尤其在儿科的应用,受到患儿和家属的一致好评。腹部推拿护理在儿科应用较为广泛,尤其是针对腹泻、便秘等儿童常见疾病,由于小儿穴位敏感,通过推拿可以发挥达里透外的功效,调整机体偏盛偏衰,加之其为物理治疗,相对于侵入式治疗,患儿家长接受程度较高。本研究以天枢、中脘、关元为主,其中天枢穴为大肠之募穴,是临床治疗胃肠疾病的常用穴位,主疏调肠腑、理气行滞、消食,临床验证针剌或艾灸天枢穴可以改善肠腑功能,减轻肠道功能失常;中脘穴为胃之募穴,同时又是八会穴里的腑会,与胆、三焦、小肠、大肠等关系密切,位于膈以下、脐以上,属中焦,是脾胃所在的部位,推拿中脘穴可鼓舞胃气,调理六腑气机;关元是补虚要穴,具有培补元气的作用,可以调节小肠、分泌清浊,对泄泻、便秘、痢疾、肠粘连等肠道疾病具有一定治疗作用[14]。推拿时,通过逆时针手法组成一个治疗区域,该区域内包括肝、胆、脾、胃诸经,通过推拿刺激可以使经络畅通,气血流畅,提高脏腑功能[15]。现代研究发现,推拿手法治疗够增强脾胃运化功能,促进胃酸、消化酶的分泌,提高免疫力和消化功能,有助于患儿脾胃功能的恢复[16]。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在腹泻消失时间、饮食恢复时间方面均短于对照(P<0.05),说明腹部推拿手法治疗可以缩短病程,提高治疗效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家属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说明家属对腹部推拿手法认可度高,对提高医患、护患关系具有积极作用。
综上,中医腹部推拿联合常规护理干预小儿腹泻可以缩短病程,有助于患儿尽早恢复,提高家属满意度,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