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艳
(成都市文物信息中心,四川 成都 610072)
2022国际博物馆日的主题是“博物馆的力量”,强调博物馆拥有影响人类世界的巨大潜力和强大能力,呼吁各界共同建设更美好的未来。国际博物馆协会对该主题内涵进行了阐释,通过三个视角探讨博物馆为社区带来积极变化的潜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力量,数字化与可及性创新的力量,通过教育进行社区建设的力量①。现代博物馆能打破时空壁垒,为观众提供了一个可以无限制联系、交流、对话、思辨的场所,通过策划一系列展览教育活动,借助数字技术展示与传播通道,为公众和社区对抗不确定性提供更多可能。基于“博物馆的力量”主题内涵和现实背景的视角,文章尝试对成都隋唐窑址博物馆展览内容、形式设计、博物馆教育等方面予以重新审视,以期为博物馆实践提供有益参考。
成都隋唐窑址因兴盛于隋唐而得名,地处成都著名古道观—青羊宫以北,也叫“青羊宫窑”,发现于1954年。青羊宫窑创烧于两晋南朝时期,是成都平原迄今发现最早的青瓷窑场,是四川省迄今规模较大、保存完整的隋唐时期的综合性窑场,是两晋至隋唐时期成都平原最重要的瓷业生产窑场,也是南北方窑业技术最早在成都地区交汇并衍生出本地瓷业技术进行大规模生产的典型古代窑场,填补了长江上游地区古代陶瓷遗址分布的空白。青羊宫窑不仅是成都平原陶瓷考古研究的重要考古遗址,也是研究成都城市手工业、城市经济发展与变迁的重要内容。因其鼎盛期在隋唐时期,故又被称为“隋唐窑址”,博物馆即因此得名。
从西汉开始,青羊宫窑烧制陶、瓷器时间近10个世纪,遗址由窑炉区、作坊区和废品堆积区构成。窑炉烧造技术先进,产品种类丰富,窑址内有保存较好的战国至秦汉时期的陶窑、隋代的短龙窑以及唐代的馒头窑共七座,其中短型龙窑的发现在全国尚属首次。发掘清理各类文物6000余件,主要是民间生活用品与文房用品,有陶器、瓷器、窑具、建筑构件、陶俑和动物模型,以及钱币、兽骨、铜器与石器等,产品极具四川本土特色。历次考古调查与发掘表明窑址中心区域位于青羊宫以北约3平方千米的范围内,博物馆所在区域即为窑址的中心地带。
2021年5月成都隋唐窑址博物馆展陈提升后重新开放,基本陈列为“锦江侧畔话陶瓷”,以成都平原的古代陶瓷历史为展示点,围绕“讲好成都历史,展现文化自信”的展陈目标,用优美艺术的展览语言凝结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用丰富有效的展陈手法向观众呈现出一幅“两千年冶陶史、一千年官窑史、六百年御窑史”的壮阔画卷,突出陶瓷作为中华文明的使者在东西文明互学互鉴、互利共赢中做出的重要贡献,坚定中国人的自信心和自豪感。
通过对青羊宫窑历年出土的遗物、遗迹的全面梳理,结合中国陶瓷发展的历史脉络,从先秦时期成都平原的陶器制作,到魏晋南北朝成都青瓷的萌芽,以及隋唐青羊宫窑创造的城市制瓷产业的发展高度,描绘了青羊宫窑的发展全貌。展览紧扣陶瓷生产与使用的主题,通过实物展示、图文诠释、遗迹呈现、互动体验等多种展陈方式,让观众全面、清晰地认识本地区最具代表性的青瓷窑场。
展览以隋唐窑址为载体,结合学术研究成果与展示技术,在保护好青羊宫窑遗址的基础上,改进博物馆展示效果,优化博物馆社会效益,打造市中心精品历史文化展示交流平台、青少年教育基地与区域文化休闲中心,以地域历史文化为魂,与环境协调设计。综合考虑遗址的地理特点、地缘优势、历史文脉及周边环境条件等多方面因素,打造文化主题博物馆。
成都隋唐窑址博物馆地处成都中心城区,目前博物馆的展览分为园区(图1)和陈列室两个部分。陈列室位于博物馆北楼一、二层,共四个展厅(图2)。“浣花溪畔花青瓷”展览陈列位于一层的两个展厅及二层的东侧展厅。二层西侧展厅规划为临展厅,用于举办各种小型精品展。
图1 成都隋唐窑址博物馆园区
图2 成都隋唐窑址博物馆展厅
由于展厅分布较分散,且每个展厅都仅有一个出入口并相对独立,所以在展览内容的设置上考虑每一个展厅陈列一个相对独立的专题,分别介绍成都平原陶器艺术的开端、发展和青羊宫窑及其他窑厂的兴盛,勾勒出一幅成都平原的陶瓷极简史。展厅内容包含四个单元,各具主题,又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从早到晚、从外形到内涵、从器皿到文化的逻辑关系。
第一单元“抟土成器”,讲述成都平原新石器时代至商周时期陶器发展的极简史。通过宝墩文化城址以及十二桥遗址、金沙遗址出土的陶器,证实很早四川人就开始烧制陶器,作为炊器、食器、酒器甚至陶礼器等使用。
第二单元“秦砖汉瓦”,讲述秦汉时期成都先民在制陶技术上吸取了中原地区的经验,陶制品的使用范围已经从生活用具延伸到了建筑构件和丧葬用品。还讲述了这一时期成都城西郊逐渐发展为手工业中心,为下一章节制瓷业的兴起埋下伏笔。
第三单元“城西窑业”,重点讲述青羊宫窑的兴衰佳话。青羊宫窑瓷器的生产与隋唐时期的成都相伴随,各种青色的瓷器在熙来攘往的西南都会中被流传、被使用、被欣赏,最后也被遗忘,现在我们站在古老窑场的废墟之上,探索它曾经有过的故事。展览首先指出青羊宫窑与长江中下游地区青瓷的成型工艺、釉色、胎、形制、纹饰等多有共同之处,同属南方青瓷系统,与北方瓷器在生产技术、器型上也有诸多相似之处,反映出隋唐时期成都与外界贸易往来、技术及人员交流是十分密切的。其次是青羊宫窑生产的青釉瓷器展示,并介绍了其装饰手法、制作流程。
第四单元“成都平原的瓷器”,简述成都平原其他窑厂的发展历史。当时青羊宫窑在成都并不是一枝独秀,唐末青羊宫窑停烧,宋代青瓷独占鳌头的局面被打破,形成了青瓷、白瓷、黑瓷并驾齐驱的格局。重点展示青瓷窑厂(邛窑、都江堰玉堂窑,琉璃厂窑)、白瓷窑厂(都江堰金凤窑)、黑瓷窑厂(彭州磁峰窑)的瓷器特征及代表性器具,如隋唐以来四川邛窑创烧的高温釉下复合彩和邛三彩瓷器,展厅内还陈列了从唐代到两宋时期深受百姓喜爱的瓷器,反映出当时成都人精致多样的生活。
此外,在展厅之外,设置四个与展厅相关联的展项:一是博物馆正门入口廊道,对博物馆的陶瓷专题性质进行简单的渲染,通过“瓷窑四问”(两千多年前,是谁燃起了成都平原最初的窑火?漫漫千年间,是谁在一碗一碟间塑造了成都百姓日常生活的基调?喧腾闹市中,是谁独守着这片挥洒技艺、专致一心的净土?两江水畔,青炉火旁,请静听这大城与小窑的故事……)调动观众的参观情绪;二是在园区的廊道设置系列雕塑,以制瓷工艺流程为雕塑内容,并使其具有一定的实用性、装饰性,一方面烘托园区的主题,另一方面使之具备一定的休憩设备功能;三是充分利用园区的遗址性质,对遗迹点做点位展示,突出隋唐窑址博物馆将遗址与博物馆展示有机结合的专题博物馆特色;四是在园区通过图文版面展示“中国陶瓷史话”,简述中国陶瓷的发展历程,为观众后续参观提供知识性基础。四个关联展项与展览主题紧密相关,预先为观众观展提供了知识、环境、氛围等方面的辅助条件。
一是展览首次利用历年考古出土资料,全方位展示青羊宫窑瓷业的兴起、发展与产品特征,是成都中心城区唯一一处以古代陶瓷生产遗址为展示主题的专题博物馆;二是充分利用馆藏藏品与成都平原各地典型窑场出土器物,勾勒出了从新石器时代到明代成都平原陶瓷业发展的主体脉络,完美呈现出成都平原陶瓷发展的极简叙事;三是原址展示将展厅器物呈现、文化讲述与园区窑炉展示有机结合,生动再现了青羊宫窑的产业环境,合理实现了古代遗址的原状展示。
一是灵活运用光影、场景复原、多媒体等手法,以雅致的艺术审美融合科学规划的空间、流线,浓缩了成都陶瓷历史的兴衰佳话。让观众透过文物更好地了解成都不同时期的时代风貌和文化断面。如:以红色灯光模拟炉火,展示窑炉烧制场景;使用雕塑艺术,生动展现青羊宫窑瓷器生产场景。
二是多样化的展示手段及展柜形态,提炼出成都各时期具有时代特色的文化符号,从而梳理出清晰的成都陶瓷历史发展脉络,让人有身临其境之感。不拘泥于传统展示柜,而是根据展厅空间及展品实际情况合理设置。
三是展品采用重点射灯照明及大面积灯光样式,大部分展品采用圆形切光灯重点打亮展品正面,如重点展品青釉多足辟雍砚等则采用顶光样式,打造极有张力的展示氛围,给观众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与情感共振。
四是文物密集展示区采用阵列式表现手法,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观众还可借助图书馆专业移动棚梯,深度了解更多展品信息。
五是墙面海报展示,增加知识延展。如使用大尺寸垂直海报展示青羊宫窑的装饰手法釉下彩、戳印花纹和贴堆等,避免展板多次使用给观众带来参观疲惫,影响信息有效传达。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一个博物馆就是一所大学校。”当今,教育服务功能已成为大部分博物馆的核心工作并贯穿于各项活动中。有组织的学生群体是观众构成的主力军,同时各机构在终身学习方面也加强了对成人学习的支持力度。2020年教育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关于利用博物馆资源开展中小学教育教学的意见》,提出要进一步健全博物馆与中小学校合作机制,促进博物馆资源融入教育体系,动员博物馆工作者及专家学者、社会力量参与博物馆教育资源开发。作为窑址类博物馆,其教育活动开展受到多方因素制约,如内容的专业性、展品的单一性等,但同时也具有自身的教育优势,如以窑址为核心的公共性考古资源,以瓷片标本为核心的产品性资源,以窑具为核心的生产性资源等。如何让隋唐窑址博物馆受到青年一代的喜欢和接纳,这也是博物馆人首先思考的重要课题。
多年来,教育改革一直倡导素质教育,核心是培养孩子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博物馆作为一个实地教学场所,更直观地提供教学情景,甚至可以发挥其研究功能,引导学生们进行相关课题研究。结合发达国家的经验,隋唐窑址博物馆内外兼修,在设计教育活动时遵循“以人为本”,充分调动青少年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使他们在活动中轻松获得知识。主要考虑以下几点:一是年龄针对性。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具有不同的知识储备,在思维方面各具特点,具有年龄针对性的教育活动设计,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经验,为他们进一步参与教育活动和文化体验提供积极的心理准备。二是互动性。博物馆教育与学校教育不同,它拥有丰富的展品,提供了一个近距离观察实物的机会。此外还开发合作项目,为学生提供一个人际交流的平台和场所,在此过程中收获共同思考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三是趣味性。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观众逐渐不满足于从他者的角度参观博物馆,而是希望在互动中获得更深入的知识和文化体验。趣味性表现在教育活动的内容和表现形式上,还体现在环境的布置上,能更好地激发兴趣与积极参与。
结合博物馆承担的社会使命,围绕窑址资源优势开展教育活动,如陶瓷鉴赏、陶艺活动(拉坯体验、软陶捏塑、泥条盘筑、印纹硬陶、上釉彩绘等);与知名陶艺大师合作,定期组织陶艺大师课、陶瓷文化沙龙;设置茶饮空间等;结合博物馆仿古建筑及植被特色,开展汉服体验、银杏主题摄影等,还为有关文化节目外景拍摄提供场地;在端午节、中秋节、春节等传统节日期间,开展传统文化教育体验;与幼儿园、中小学校、教育机构、媒体等合作,主动邀请参观学习,对观众进行分众化教育,不断丰富和拓展窑址藏品与展览的外延(图3);积极联系沟通社区,博物馆日益成为社区居民不可或缺的文化休闲场所,于喧嚣闹市中获得方寸平静。
图3 参观讲解
博物馆教学活动的开展以专业的教育学和心理学相关理论为基础,同时定期组织教学队伍开展培训。邀请专家学者对教育活动设计进行咨询把关,设置前置评估,并在教学后对教学活动进行总结和分析,从而更好地改进教育活动的教学和服务水平。
新媒体技术快速发展,为博物馆拥抱观众提供了更多途径。首先,在官方微信公众号更新活动信息,及时发布与活动相关的内容、预约方式等;其次,立足自身教育资源,尝试创作宣传视频,借助画面、声音的刺激,吸引更多的观众参与。
隋唐窑址博物馆建筑修建时间较久,展厅面积较小(300平方米)。空间如何利用、信息如何有效传达,成为首要考虑的问题。本次展览实践可能会为相似的博物馆提供参考和经验。需要指出的是,本展览仍有不足。囿于展厅面积限制,展览传递的知识较为简单,并未对青羊宫窑形成、消亡的原因以及生产、生活组织方式等问题进行探讨;窑址出土、流通的瓷器,作为社会发展的缩影和艺术与技术的载体,反映了当时的城市扩张、经济发展、人口流动以及社会生活、文化宗教等,同时又为区域经济学、城市发展史、移民史等研究提供了间接的实物证据,在这一部分的研究展示也相对欠缺。建议下一步通过专项研究,深入挖掘隋唐窑遗址的内涵和历史价值,编辑出版有关专著及文化读物,配套更多的社会教育活动,拓展博物馆文化传播途径,进一步擦亮成都青瓷文化名片。
注释
①中国博物馆协会.2022年国际博物馆日主题:【博物馆的力量】[EB/OL].(2022-05-12)[2022-05-18].https://www.chinamuseum.org.cn/detailss.html?id=18&contentId=120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