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慈玉
(上海市信息管理学校,上海 200030)
古籍是中华文明的瑰宝,承载了中华千年文明,具有无法估量的价值,是中华文明的根脉。然而古籍多磨难,传世古籍经历了时代更迭,穿越了战火离乱,其中有大量的古籍在流传中已经不复当年光彩,甚至千疮百孔,纸散字碎,亟待修复。古籍修复在中国至少已有上千年历史,北魏时期的《齐民要术》中就有修复古籍的记载,历代修复师为古籍“延医治病”,不断延续着古籍的生命。中等职业学校开设古籍修复课程是为了培养更多优秀的古籍保护后备人才,保护中华民族文化之根。在古籍修复中,纸张的黏合材料是糨糊。糨糊的质量直接影响到修复的成败。制糊、调糊、养糊、用糊,每一个环节对古籍修复都至关重要。在古籍修复课程中,制作糨糊是一项核心的教学内容,掌握科学的教学方法,对整个课程教学的有效性极其重要。
糨糊是修复古籍、装裱书画等纸质文献保护工作中普遍使用的黏合剂,是一种不可或缺的重要修复材料,无论是补、镶、托、装都离不开糨糊,糨糊的质量直接影响到修复作品的质量。明代周嘉胄《装潢志》云:“裱之于糊,犹墨之于胶:墨以胶成,裱以糊就。……糊用佳,则卷舒温适。调用之宜,妍媸攸赖。”充分说明了糨糊对于修书裱画的重要性。
自出现了古籍修复技术,古人就开始重视糨糊的制作,并不断进行探索。元代文献《南村辍耕录》记载道:“前代藏经,接缝如一线,日久不脱,何也?古法用楮树汁、飞面、白笈末三物调和如糊,以之粘接纸缝,永不脱解,过如胶漆之坚。”为了使糨糊有更好的黏性、纸张更为平整舒展,并起到防霉防蛀的效果,古人尝试在制糊过程中添加白及水、明胶、白矾、花椒等。古人归纳总结的经验对现代制糊用糊仍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但现代科技背景下,学习制糊应更注意科学性。研究表明,古人在糨糊中添加辅助材料的做法,会对纸张产生副作用,不利于古籍保存,如在糨糊中添加明矾,虽有抑菌效果,但会造成纸张酸化,缩短纸张寿命。
用于修复的糨糊还必须具有可逆性。所谓可逆性,是指重新修复时易于揭除。修复完成后,即使历经千年,仍可重新揭去原补纸,不会损坏古籍。传统的以面粉或淀粉为原料制作而成的糨糊,经过反复实践证明,是安全可逆的修复材料。虽然时光流逝千年,科技发展日新月异,各类现代黏合剂不断推陈出新,但在古籍保护行业,仍然坚持使用小麦淀粉手工制糊,绝不使用市场售卖的化工黏合剂。
古籍修复用的糨糊主要是由小麦淀粉调和而成的糨糊。制作的方法一般采用水冲法和熬制法。淀粉与水混合为糊状,水温达到一定温度后,淀粉颗粒高度膨胀糊化成为“淀粉糨糊”。打制成厚糨糊后,还需要根据不同的操作工序,不同的操作对象,甚至不同的气候温度调制成不同厚薄的稀糨糊。用糊太厚,书叶会发硬,不易舒卷,且易招致虫害;用糊太薄,易发生补纸脱开、起壳等情况,都会影响修复质量。使用浓淡合宜的糨糊,是高水平地完成修复工作的基础。
中等职业学校文献修复与保护专业学生,作为古籍修复行业的后备力量,能制作合格的淀粉糨糊是必须掌握的职业技能。本文以冲浆法为例,探索中职古籍修复课程制作糨糊的教学方法。
古籍修复技艺传承千年以来都是师徒制,一个师傅往往只同时带几个甚至一个徒弟,教学中注重经验传授。许多技能都是多年经验积累而成的直觉,缺乏理论依据,也无需仪器分析。有经验的老师傅,仅凭手感,就能打出质量上乘的厚糨糊,调制出浓淡适宜的稀糨糊。
而现代职业学校教学普遍采用班级化教学模式,一位老师要同时教授几十位学生,很难进行一对一手把手地技能传授。教师虽然在教学中尽力传授操作经验,但根本无法发挥“师徒式”优势,学生较难模仿和体验。在班级化教学模式下,这种以经验为主的教学方式,容易让中职学生不知所措。例如,基于经验对糨糊浓淡的判断标准,如手感、流速等,学生一时完全无法理解,因为教与学两者之间的经验积累差距太过悬殊,导致学生难以把握制糊的要点。有时打出的糨糊不熟,黏性不足;有时打出的厚糊太稀,不利保存;有时用糊太浓,而导致书页变厚不平,纸张也因此变厚变硬;有时又用糊太稀,出现空浆现象,严重影响修复质量,教学效果不佳。
2.2.1 学习基础较薄弱
中职学生自身的学习能力比较薄弱,理论基础本就比较匮乏,在操作实践中又缺乏钻研的韧劲,学习中遇到困难缺乏耐心,很容易放弃。在调制糨糊几次浓度不达标后,就不再愿意去琢磨,等待老师帮助判断,久而久之形成依赖,制糊技术始终掌握不了。此外,中职学生生活经验少,对修复过程观察能力差,在一天的学习中,调制的糨糊由于水分的蒸发逐渐变浓,学生却浑然不觉,严重影响修复效果。
2.2.2 责任意识不强
在修复实践中,不达标的糨糊会影响古籍的修复效果、后期保存与再次修复,但造成的问题并不都是立竿见影。有些学生缺乏责任意识,存在侥幸心理,觉得只要眼前能将补纸粘上就行,修完之后就和自己没关系了。还有些学生觉得自己修的不过是普通本,甚至只是仿古籍而已,小细节大可不必如此在意。甚至有学生觉得书是自己买的,怎么用糊别人管不着。如果学生不能提高责任心,意识到糨糊对古籍修复的重要性,对如此重要的修复材料没有足够重视,就会导致整个课程的教学效果不理想,甚至影响古籍保存情况。
基于中职学生学习基础与责任意识两方面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应当从探索符合学生特点的制糊技能教学方法和培育职业素养两方面着手,提升制糊用糊的水平。
由于古籍修复对象复杂,各种古籍纸性不同、破损程度不同、修复方式不同,在修复中实践,虽然离不开经验的积累,但现代教学中却不能单一地将制糊方式经验化,应当在传统教学的基础上探索更科学的方法,增强教学的针对性,提高学生的使命感,让学生精准掌握冲制厚糨糊和调制稀糨糊浓度的技能,提升这门课程的教学效果。基于融合传统的经验化教学方式与现代的科学化教学需求,笔者在制作糨糊的实践教学中做了如下探索。
古籍修复技艺作为一项传统技艺,以师徒传承的方式,一贯凭经验传教为主。现代教育环境则以学院化教学为主,课堂传授应有科学依据。
在冲制厚糨糊时,最重要的步骤是调湿浆头和沸水冲浆两个环节,其中最关键都是淀粉与水的比例。调湿浆头时水加多了,糨糊会太稀;沸水水量不够,糨糊又会不熟。通过实验,调湿浆头时,淀粉与水的比例以1∶1较为合适。沸水冲浆时湿浆头与沸水的比例1∶2较为合适。在教学中,应先利用电子天平、量杯、量筒等材料设备,严格控制制作糨糊的淀粉量和水量比例,使学生冲制的糨糊厚度标准化、规范化(表1)。
表1 学生制厚糨糊练习配比参照表
修复古籍需要将制好的厚糨糊,根据古籍书页的实际情况,调制成稀糨糊。《古籍修复技术规范与质量要求》(GB/T21712-2008)中明确写明“糨糊用小麦淀粉制作,糨糊使用时的浓度一般控制在1%~5%”。此国家级标准应当成为调制稀糨糊教学中重要质量标准。
不同古籍修复时使用的稀糨糊厚度是不同的,这需要不断积累操作经验才能逐步掌握。在学习的最初阶段,应当从最基础的要求开始,培养学生能明确修复用浆的最低浓度和最高浓度,保证调制稀糨糊不会违背国家标准。且1%和5%浓度的糨糊特征明显,学生相对易于区分辨别,也利于学生掌握。通过运用电子天平、量具等设备,按要求少量多次在厚浆中加入清水,慢慢将厚浆调稀,分别制作成1%浓度和5%浓度的两种标准糨糊。学生通过科学配比,掌握调制标准糨糊的方法(表2)。
表2 学生调稀糨糊练习配比参照表
在实际操作中,单纯依靠定量的方式,并不能适应岗位的要求。每次制糊均刻板地使用严格定量配比的方式,不仅费时费力,面对复杂的修复对象和修复环境,也缺乏灵活的应变能力。例如,上午调制的稀糨糊到了下午水分蒸发后会浓度变大如何修正,不同厚薄的纸张需要不同浓度的糨糊如何辨别,在装帧古籍时使用的糨糊厚度如何判定等,都需要学生具有更强的综合运用的能力。因此,学生需要能在严格定量配比制糊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操作能力,根据不同的修复任务,调制浓度适当的糨糊。
笔者在课堂中让学生在制糊实践时,充分运用感官,通过观察、触摸等方式,从色泽、质感、触感等角度,对不同状态、厚薄、浓度的糨糊进行识记,并逐步内化为操作经验。
在调湿浆头过程中,1∶1的淀粉和水融合形成的湿浆头质感很有特点,经过教师的启发,学生归纳出湿浆头“搅拌时略有阻力”的手感特点,水多一分则感觉不到阻力,水少一分则阻力太强,难以快速搅拌。沸水冲浆时,在快速搅拌与大量注水的同时,鼓励学生观察淀粉膨胀糊化的瞬间,在敏锐观察到这一瞬间数秒之后,停水快速搅拌直到糨糊均匀细腻。在制厚糨糊学习中,湿浆头的特殊手感和膨胀糊化的变化,成为学生完成操作的重要参照指标,通过反复操作,使这种感官感受内化为操作经验。
在调制稀糨糊时,学生充分运用感官来辨别1%和5%两种浓度稀糨糊的不同特征(表3),并找出与该浓度糨糊特征相似的生活物品,加深学生的记忆,提高对糨糊浓度的辨别能力。通过课堂活动,学生对两者的特征进行归纳,得出相应的表格。通过反复操作、感受、归纳,学生对1%和5%两种浓度的标准化糨糊特征形成感官记忆,让标准和经验有机融合。
表3 某班归纳的稀糨糊特征表格
学生认识了合格糨糊的特征之后,可逐步将调制标准糨糊的方式从严格配比转化为结合感官经验的操作。在实践过程中,学生需要经过反复地练习与试错。在操作初期,学生肯定无法准确调制出符合标准的糨糊。尤其在调制1%和5%两种浓度稀糨糊时,会存在较大的偏差。可以使用测量溶液浓度的专业工具—波美计,对调制结果进行测量,记录学生操作的偏差。针对偏差,引导学生将有浓度偏差的稀糨糊与标准浓度糨糊进行对比,分析感觉上的误差,并逐步纠正。通过反复的练习,学生能熟练地冲出合格的厚糨糊,并逐步提高调制两种标准稀糨糊的准确率。
能冲厚糨糊、调制1%浓度和5%浓度两种标准稀糨糊只是掌握调制稀糨糊的起点。在实际操作中,需要结合破损古籍书页的厚薄、纸性、破损程度,以及修复的方法等灵活运用,调和出最佳匹配的糨糊。如连口的修复方式用糊较稀,托补的修复方式用糊则略厚一些。在课堂中可以设置多种多样的操作实践,来加深学生对稀糨糊浓度的掌握程度。例如,设定一定的浓度指标,学生来比一比谁调制的更接近目标浓度;给出一份稀糨糊,学生观察后猜测其浓度,比比谁更准确等。利用活动激发学生重视用糊浓度,提升制糊调糊技能,丰富操作经验,逐步提高灵活运用的能力。
通过“标准化—感官化”的制糊教学方式,使原本基于经验的教学有了标准的支撑,并通过有效的教学方式,将标准逐步内化成学生的操作经验,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制作糨糊的技能,使修复古籍达到最佳效果。
制糊用糊技术需要认真学习探索,不断提升水平,但最核心的是要有尊重古籍、敬畏历史的态度。强烈的责任意识与使命感是从事古籍修复与保护行业必须具备的职业素养,是学生未来立足行业的根本。针对中职学生基础薄弱、责任意识不强的问题,可以从提升文化素养与培育匠心精神两方面入手。
古籍修复不是一门单一技术的课程,而是涉及多学科领域,要求从业人员具有修复能力,也要有一定的人文素养。一个有人文底蕴的修复师,才能真正理解自己的工作价值和意义。人文素养的培养,应该从学生入学就开始重视。通过优化课程设置,将人文课程、艺术课程、历史课程融入课程体系,结合各类讲座、网络学习资源等进行多元的学习熏陶,陶冶心灵。帮助学生建立更为广博的知识背景,拓宽专业视野,进而培育良好的道德品质。有一定人文素养的学生才更能懂得每一册古籍流传的不易,凝聚了历代刻书、藏书、守书、护书、修书人的心血,承载着绵延不断的中华精神,由此激发学生的敬业精神、角色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每一本古籍都是不可再生的,因此古籍修复工作中的每一个细节都需要修复者全神贯注、精益求精。每一本古籍的重获新生,都离不开修复师的技艺与匠心。针对学生在制糊过程及修复学习中出现的随意和侥幸,有必要在学习过程中强化培养匠心精神。
古籍修复课程教学中多运用案例教学,来展示不同情况下古籍的修复方法与结果。收集正面修复案例,引导学生分析提升,也要有制糊不达标的反面案例,通过点评,让学生了解用糊不当可能造成的后果,警醒学生。
在教学设计中将“工匠精神”融入每课时的教学目标,设计与职业素养相关的教学环节,如修复大师的风采展示、古籍故事中的感人精神、身边同学的优秀事迹等,帮助学生树立对待古籍工作的正确态度。要多宣传修复行业中大师的成长轨迹和修复故事,创造与修复大师面对面的机会,聆听大师教诲,树立职业理想。教师应当言传身教把工匠精神落实到教学的每一个细节中,将精益求精的态度传承给学生。
通过“标准化—感官化”制糊教学方法的实践,改进了传统以经验为主的教学方式,结合职业素养的培育,学生制作糨糊的水平和态度有了显著的提升。中职学生应以修复的第一步制糊为基础,在后续的专业学习和实践操作中逐步掌握修复技能,为成为一位“精于技、敬于心”的修复人不断磨炼自己,为保护中华文脉贡献微薄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