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教融合背景下“做学教合一”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2022-11-22 02:37
江苏教育研究 2022年27期
关键词:做学教合一合一产教

吴 玢 孙 簃

“做学教合一”教学模式,是指在真实项目教学情境中,以“做”为核心,学生在“做中学”,教师在“做中教”,“做”“学”“教”三者相互催生、有机合一的教学模式。“做学教合一”教学模式强调实践的重要性,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彰显了职业教育的特色,在职业学校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和实践。而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与转型升级,职业教育的教学实践也要顺应产业对人才的需求,不断深化教学改革,实现新的提升。

一、“做学教合一”教学模式实践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开展“做学教合一”教学模式的实践,要求以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为目标[1],构建体现企业文化和生产场景的教学环境,重构符合职业岗位标准、对接企业工作实际的课程教学内容,坚持“做中学、做中教”,形成“做”字当头、“学”贯始终、相机而“教”的基本教学框架。

然而,通过对“做学教合一”教学实践的调查,我们发现存在以下几个问题:一是“做学教合一”教学模式的具体实施脱离学生和企业实际,主要表现为教学过程脱离企业实际生产过程,学生的主动性没有得到充分发挥。二是适合“做学教合一”教学模式的教学资源较为欠缺,主要表现为教材不能充分体现行动导向职教特色,教材内容跟不上行业发展的新技术和新工艺,教材形态过于单一,导致现有的教材和教学资源不能完全适应“做学教合一”教学模式的需求,也不能适应“互联网+职业教育”学与教的内容新要求。三是在“做学教合一”实施过程中,“双师型”教师队伍有待加强,从教师来源看,绝大多数教师是从学校到学校,缺乏在企业真实岗位的历练;从教师在职实践看,缺少真正深入企业实践的机会与经历,部分教师下企业锻炼目标不明、收效存疑,知识结构、技能水平更新不及时。

二、产教融合视角下“做学教合一”教学模式的改进策略

近年来,国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强调,要促进产教融合校企“双元”育人,提出“坚持知行合一、工学结合”[2]“推动校企全面加强深度合作”。教育部等九部门印发的《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年)》提出要实施职业教育“三教”改革攻坚行动,要推动职业学校“课堂革命”,适应生源多样化特点,将课程教学改革推向纵深[3]。

在大力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协同育人的职教新形势下,将校企合作贯穿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使教学内容、教学过程、考核评价与企业紧密对接,这为解决“做学教合一”教学实践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了有效策略。一是教学实施,通过校企互动更好地把握企业生产过程,改进教学程序和评价方式,激发学生主动学习。二是教学资源,通过产教融合平台促进校企深度合作,共同开发新形态一体化教学资源。三是教师队伍,建立产教融合型教师实践基地,构建产教融合型教师团队,促进人员互动,实现双师双能。

三、产教融合背景下“做学教合一”教学模式的重新构建

(一)“做学教合一”教学模式的实现条件

“做学教合一”教学模式的有效实施,需要教学内容、课程资源、教学环境、教学平台、教师团队等方面的条件支持,并且这些条件应符合行业企业的生产要求。在产教融合背景下,按选择培育合作企业、搭建产教融合型平台、培养产教融合型教学团队、开发适合“做学教合一”模式的教学资源这四个步骤层层推进建设,为产教融合背景下“做学教合一”教学模式改革提供条件保障,力求所做、所学、所教能够符合职业岗位的需求。

1.选择培育合作企业。“做学教合一”教学模式的有效实施,要求教学内容与课程资源能满足职业岗位的需要,能对接行业职业标准,能体现当前生产技术的发展水平,能适应企业对人才的知识和技能方面的要求;教学环境的设置要在设备上与企业的设备水平对接,在文化上与企业的文化理念相融,在管理上与企业的管理制度相合,有理论学习和技能操作的条件以满足做中学、做中教的教学活动开展;要求教师能准确把握职业岗位的需求,要具有真做、真教的能力,而这些都离不开行业企业的深度参与。如何物色、培育合作企业就成为需要首先解决的问题。在选择企业时应着重考虑企业与专业的相关度、企业的知名度、企业的社会责任心等几个要素,在培育合作企业中要注重加强沟通、多元互动、互惠共赢等几个方面。

2.搭建产教融合型平台。在选择合适的合作企业的基础上,搭建产教融合型平台,为“做学教合一”教学实践提供有效载体。校企合作示范组合、优秀企业学院、现代学徒制项目等产教融合平台的搭建,可以有效促进“做学教合一”教学模式各实现条件不断完善和提升。

3.培养产教融合型教学团队。产教融合型教学团队是产教融合背景下“做学教合一”教学模式的实施主体。依托各产教融合型平台,一方面通过校企之间的合作交流、教师下企业轮岗学习锻炼、企业工程师对师生进行培训讲座等活动,让教师多接触企业,踏踏实实深入到企业的相应岗位中,去锻炼、去学习,实现学校专业教师的提升;另一方面通过企业工程师/讲师的合理引入,通过聘请企业工程师/讲师,参与到课程开发、资源建设乃至课堂教学中。这样打造的教师团队既具有双师素质,又具备真正的“双能”,即既能从事理论教学,又具有专业操作技能,能胜任实训教学,这样的教师团队才能胜任“做学教合一”教学模式的需要。

4.开发适合“做学教合一”模式的教学资源。通过产教双方的深度融合,消除认知差异,提升校企共同开发教学资源的效率;坚持职业导向,重构教学内容,注重校企协同开发教学资源的适切性;就企业关心的重点职业岗位进行职业能力分析,并将行动领域需要的知识点、技能点、素质点,构建并转换为学习领域的相关知识点、技能点和素质点,以项目化的方式开发课程内容,以模块化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工作能力,提升教学资源开发的科学性。根据职校学生的认知规律,适应“互联网+职业教育”教学及教材改革的新趋势,按照行业发展的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开发适合“做学教合一”理念的专业教材和数字资源,形成“纸质教材+数字资源”的新形态一体化教材,为“做学教合一”教学模式实施提供更加适切的学与教的内容和载体。

(二)“做学教合一”教学模式的基本操作程序

教学模式的操作程序是指教学模式实施的基本流程。“做学教合一”教学模式的操作程序,与传统的先教师讲授、再学生学习、最后学生训练的操作程序有显著的不同。“做学教合一”教学模式的基本操作程序包括以下五个环节(见图 1)。

图1 “做学教合一”教学模式的操作程序

1.任务驱动去做。教师精准布置任务,设计有效的任务书/导学单,通过课程平台发布。学生根据任务书/导学单,理解任务要求,思考实施方案,进行小组分工,规划具体步骤。

2.学习相关知识。学生在进行任务规划或具体实施任务的过程中,发现用已有知识和技能无法解决的问题,此时通过教师提供的多种形式的学习资料包进行自主学习,自主掌控学习进度,小组内讨论、交流。

3.反馈学习情况。通过平台互动,对学生自主学习的效果进行检测。教师通过平台获取反馈信息,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根据学情确定教学内容。

4.学习内化体验。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答疑解惑,操作示范,实现高效教学。学生为解决问题而学,学习目的明确,学习积极性提高,实现有效学习。

5.实践巩固提高。通过自主学习、平台反馈、学习内化,学生获取了解决问题的知识和技能,并应用这些知识和技能完成任务的实施。教师组织开展交流互动,成果展示,师生共同总结本次课内容。通过课内或课后的拓展任务加以巩固提高,进一步融会贯通。

总的来说,“做学教合一”教学模式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以学定教,强调在个人先做、先学基础上的小组合作学习,强调教师的助学点拨,强调学生的能力展示。“做学教合一”教学模式师生共同在做上学,在做上教,在做上讨论,在做上质疑问难。

(三)多元全程、职业化、信息化、效用化的评价方式

评价主体多元化。包括教师、同学、学生自己、企业专家、社会机构、家长等多主体共同参与评价。只有在产教融合的背景下,有企业专家、社会机构、家长参与的多元主体评价才具备现实的可行性,例如,现代学徒制项目中企业对学徒的评价、1+X证书考核中的企业评价。而只有企业专家、社会机构真正参与到评价主体中来,才能保障教师的所教和学生的所做、所学不至于脱离企业真实需求,评价的结果更能反映学生对未来实际岗位的适应度,从而增加评价的信度和效度,保障“做学教合一”教学模式的实施效果。

评价时机全程化。“做学教合一”教学模式的评价方式不应再采用传统的结果性评价,而应该注重过程性评价,评价的时机不是在一节课的结束,而是在课前、课中、课后的每个时刻,要渗透到“做”“学”“教”的每个环节,构建真实性与发展性的多元多维考核评价体系。

评价标准职业化。评价标准要对接企业评价标准,通过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为教学评价提供最前沿的职业标准、行业标准和最真实的岗位规范,使校企之间的评价有效对接。教师深刻解读企业岗位的人才需求,企业专家全程参与评价方案的设计,协同制定评分标准、评价细则,拆分细化得出各个评分点,再嵌入到教学实施环节中,让校企之间的评价导向保持一致。评价内容包括做、学、教过程中所呈现出的知识、技能和素养,如专业知识、实践技能、学习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劳动态度、规范意识、合作精神、沟通能力、创新能力等各个方面,以真实工作任务完成情况、平台作业和测试完成情况等具体考核形式进行全面、客观、准确的评价考核。

评价手段信息化。充分应用信息技术,提高“做学教合一”教学模式评价的可操作性。借助课程平台等资源,通过信息化手段,自动获取学生课前、课中、课后的学习状况相关数据,如针对学生的不同学习进度实现个性化的考核,以随机考试代替统一考试,以项目的阶段性成效评估代替作业提交批改等[4]。信息化的评价方法,减轻了评价主体在评价上所花费的时间和精力,使过程性多维评价更具可操作性。同时利用信息化技术,如远程联结教学现场与企业专家进行实时互动和评价等,使企业评价和社会评价更具有可行性。

评价结果效用化。评价的结果并不是我们进行评价的最终目的,评价结果不应仅仅作为对学生成绩的认定,而是要充分发挥评价的导向功能,注重评价的反馈和效用即时发挥。评价反馈环节是促进教与学质量提升的重要条件,是帮助教师和学生发现问题、改进提高、不断成长的重要环节。课堂教学的结果评估既要给教师的教学改进提供参考,更要给学习者的不断学习优化提供反馈[5]。将评价的结果当堂反馈,有利于教师对评价结果进行及时的分析,根据学生达到目标的程度,进行有针对性的正确指导,反思教学中的得失,以促进教学的改进提升;有利于学生及时准确地了解自己与评价目标的差距,明确自己的努力方向,及时调整做与学的方法和措施,以促进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和提高。

四、产教融合背景下“做学教合一”教学模式的实践成效

(一)有利于提高职业教育教学有效性

通过产教融合背景下“做学教合一”教学模式的实施,有效地发挥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与“做学教合一”教学模式的相互促进作用,使得所培养的人才更能满足产和教两方的诉求,对于教育一方来说,提升了人才培养水平,提升了服务社会服务产业发展的能力,对于产业一方来说,提供了更为适合岗位的人才,降低了企业的人力培养成本和周期,提高了企业的生产效益,而双方诉求的满足更进一步促进了产教双方的深度融合、可持续融合。具体来说,就是通过企业全程、深度参与教学模式改革的实践活动,一方面解决校企合作中校企双方合而不作、合而不融的问题,推动深化产教融合,将校企合作落到实处,使校企双方有的放矢、各有事做、各有所获,提高校企合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另一方面解决“做学教合一”教学模式实践中形似而实非、教学内容与评价方式等方面脱离生产实际的问题,使得所做、所学、所教的内容都是企业工作岗位实际所需的内容,所评价的标准与企业的评价标准导向一致,从而跨越职业与教育、工作与学习之间的鸿沟。

(二)有利于提升教师综合素养

“做学教合一”教学模式为教师提升综合素养提供了必要性,在“做学教合一”教学模式驱动下,教师除了要准备教学内容、建设课程资源、准备教学环境、进行教学设计、创设教学情境,还要应对学生在做和学的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和困惑,相机而教。教师教的应是满足岗位实际的真知识、真技能,这对教师的知识储备、操作技能、课堂驾驭、随机应变等都有着较高的要求。产教融合则为教师提升提供了可行性,基于各种产教融合平台,通过校企之间的密切交流,在校企共同定岗位、制标准、明要求、析课程、整内容、建资源、评学生等一系列活动中,教师的知识和技能契合了职业岗位的要求,跟踪了行业产业的发展趋势,保持了与时俱进的进步提升。因此,产教融合背景下开展“做学教合一”教学模式,是促进教师综合素养提升的有效途径。

(三)有利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1.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从产教融合背景下的“做学教合一”教学模式的操作程序中我们可以看到,课前学生在平台上根据导学案/工作单自主先学完成课前任务,发现存在问题,课中在任务指引下借助学习资源包开展交流讨论,解决问题困惑,完成工作任务,进行迁移练习,平台在线测试,课后进行巩固提升,每个环节有明确的目标引领行动,有丰富的资源提供帮助,学生在做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个过程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6],挖掘了学生的学习潜力,有利于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2.提高学生综合素养。在产教融合背景下的“做学教合一”教学中,以学生的“做”为主线,所做的皆为贴近职业岗位的任务;在做中学,学的过程中有小组交流、团队协作;过程化的考核强调了工匠精神的培养,对接产业的评价标准,强调了职业能力的提升。由此可见,产教融合背景下的“做学教合一”教学模式有效促进了学生的职业能力、工匠精神、核心素养等各方面的提升,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提升了学校人才培养与企业人才需求的吻合度。

猜你喜欢
做学教合一合一产教
中职计算机专业产教融合混合式教学研究与实践
高职教育“四实一体”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构建
基于产教融合背景下的高职院校教育管理新模式探索
基于产教融合的 OBE 教学模式改革探索与实践
“人车合一的体验很奇妙”
人剑合一
“三效合一”构建现代农业服务体系
“真”学习:基于“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方式改进
基于“做学教合一”的中职《企业财务会计》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究
“做学教合一”教学模式在计算机专业课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