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图博档融合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数字资源建设研究

2022-11-22 11:11刘焕成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信息管理学院
浙江档案 2022年3期
关键词:馆藏公共卫生档案馆

刘焕成 张 宁/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信息管理学院

图书馆、博物馆、档案馆作为面向社会公众提供公共文化服务活动的重要场所,都保存了大量类型丰富的馆藏文化资源,对于营造社会文化氛围和构建社会记忆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背景下,图书馆、博物馆、档案馆相互合作、优势互补、融合发展有利于推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文献、资料、记录、物证等原始记录的数字化建设,为未来应对类似事件提供参考借鉴,永久保存全民战疫记忆,大力弘扬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的伟大抗疫精神[1]。

1 图博档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数字资源建设的基本条件

在现行馆藏资源条件、技术条件、三馆自身优势条件以及融媒体促进三馆融合条件下,图书馆、博物馆、档案馆三馆融合建设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数字资源的条件已基本成熟。

1.1 馆藏资源条件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全国人民在党的领导下面对数次全国性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迎难而上,先后成功防治鼠疫、疟疾、血吸虫病、“非典”和新冠肺炎等一系列严重危害人民生命健康的烈性传染病[2]。在我国人民万众一心抗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过程中,大量记载疫情发展状况、感染人数、预防措施、治疗方案、疫苗或特效药研制成果等具有极高价值的文献资料和重要物证,以及在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所涌现出的大批英雄人物和光辉事迹所构成的值得铭记和传承的社会记忆,均为图书馆、博物馆和档案馆融合构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数字资源提供了数量繁多且类型丰富的原始记录和有力支持。

1.2 技术条件

在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的第三次科技革命浪潮推动之下,大数据、云计算、虚拟现实、融合媒体等新兴信息技术正应用于人类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同时也为促进图书馆、博物馆、档案馆融合发展与实现馆藏资源数字化建设和共享创造了契机。相较于传统图书馆、博物馆、档案馆所提供的纸质文献和实体馆藏资源以及三馆等待用户上门的被动服务形式,新兴信息技术视域下的图博档打破了原先三馆之间的时空隔阂,最大限度地整合了三馆馆藏资源。用大数据和云计算技术实现数字化馆藏资源建设,以融媒体平台作为数字化馆藏资源传播媒介,并应用虚拟现实技术为用户线上参观图博档提供虚拟场景化服务。

1.3 三馆自身优势条件

除上述馆藏资源条件和技术条件外,图书馆、博物馆和档案馆各自具备的优势同样是三馆融合建设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数字资源必不可少的重要条件。第一,随着数字图书馆、智慧图书馆等新型图书馆发展模式概念的提出,图书馆已由传统文献传递服务向更高层次的知识服务转型升级,面向用户需求提供更为精准化、个性化的知识服务,形成知识开放和知识共享的图书馆服务理念;第二,纵观档案馆的发展历程,档案馆一直承担着存储社会发展与变革中大大小小文献资料的原始记录的重要使命,凭借馆内丰富且具有重大历史人文价值的馆藏资源,档案馆逐步衍生出资政、育人、科学研究、文化记忆等功能[3];第三,我国博物馆信息化建设自1984年上海博物院率先探索利用计算机技术实现藏品编目工作以来已有近四十年历史[4],现如今博物馆文物线上立体展示、虚拟历史场景构建和利用实时数据进行文物保护等智能化文物展览手段已经实现,对于保护和传承历史文化遗产、让冷冰冰的文物“活起来”并与现代社会相互交融,具有极高的现实意义。

1.4 融媒体促进三馆融合条件

随着5G通讯、即时通讯和物联网等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于媒体传播领域,传统媒体信息传播方式同现代信息科技正在加快走向融合。融媒体时代的到来促使微博、微信、抖音、知乎等新型社交媒体平台不断发展壮大、创新信息传播方式、提高信息传播速度和广度,为原本相互独立、各自为政的图书馆、博物馆和档案馆的融合发展打破了空间限制,为三馆馆藏资源的相互交融和共建共享提供了全新发展机遇。三星堆博物馆的实践[5]是当前我国以融媒体技术促进图博档三馆融合较为成功案例,其以官方门户网站为主体,将微信、微博等社交媒体平台作为用户交流的主要媒介,运用图、文、音频和视频相结合的方式展示馆藏文物,同时将与三星堆古迹相关的学术论文、出版专著和考古档案纳入其融媒体平台,并充分利用融媒体信息传播优势宣传文物教育和周边文创产品,既承担起相应社会责任,又能以特色主题为三星堆博物馆带来收益。

2 图博档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数字资源建设的现实困境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背景下,图书馆、博物馆和档案馆相关馆藏资源极大丰富,并随着信息技术不断发展进步,三馆自身优势不断拓展,已然具备相对成熟的条件实现三馆融合基础上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数字资源建设。但是,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数字资源建设方面仍然存在三馆馆藏资源类型差距较大、馆藏资源生命周期不尽相同、馆藏资源知识产权利益冲突和三馆管理体制差异等现实困境。

2.1 图博档馆藏资源类型差距较大

图书馆馆藏资源以图书文献为主,一般公共图书馆的图书馆藏量可达百万册以上,图书资源类型极为丰富,用户可根据自身需求自行选择馆内阅读、数字化阅读、租借阅读等多种阅读方式,图书馆馆藏资源的用户使用自由度较高。档案馆作为负责收集和保管各种社会实践活动中形成并具有保存利用价值的各种文字、图表、声像等不同载体和类型的历史记录的专门性和服务性机构,对馆藏档案资源的管理一般情况下都会采取较为严格的分类体系和统一的保管形式。同时,档案馆服务对象更多面向内部,社会公众利用率较为有限,且出于保密性原则,档案馆内部涉及机密的馆藏档案一般很难对外流通。博物馆藏品多为具有高度历史价值的文化遗产,实物特征较为突出。我国多数博物馆受到地域、出土文物时代等条件限制,具有较强的主题性,馆藏资源多反映当地或某一时期的历史人文,且由于部分历史悠久的文物藏品因为其出土时间较长而受损害,博物馆较少将藏品进行馆外展览。

2.2 图博档馆藏资源生命周期不同

图书馆馆藏资源多为纸质文献,除馆藏古籍外,多数图书文本内容价值远大于其外在物理特征,且图书文献通过出版发行和版本更新,不仅在图书市场和图书馆中大量保有,数字化图书资源也会不断上线互联网数字阅读平台,图书馆馆藏资源易于实现永久保存。档案馆馆藏资源通常由各种文字、图表、声像等不同载体和类型的历史记录构成,具有较强的可复制性,数字化档案建设同样有利于档案资源的长久保存。但《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6]及有关法规规定,档案保管期限分为永久和定期两种,定期保管的档案寿命有限。博物馆馆藏文物实体蕴含丰富的历史文化价值,但受制于出土时间、自然损坏等,难以对其进行永久保存,即使进行数字化处理也只能保留文物样貌,而其中包含的历史文化和时代特征则会逐渐消逝于历史长河之中。

2.3 图博档馆藏资源知识产权利益冲突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后,大量相关著作、抗击疫情所形成档案材料和战疫时所遗留的物件都会作为图书馆、博物馆和档案馆馆藏文化资源向社会公众开放。图博档融合推进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数字资源建设,对于保留战疫记忆和弘扬战疫精神具有重要意义,但是进行馆藏资源数字资源建设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存在知识产权利益冲突问题。图书馆馆藏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文献著作建设成为数字资源势必同原作者和出版单位产生知识产权纠纷,档案馆疫情涉密档案难以加入数字资源建设行列,博物馆数字化馆藏文物存在知识产权归属等问题,这些是阻碍图博档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数字资源建设的因素[7]。

2.4 图博档管理体制存在差异

在我国当前的管理体制下,图书馆、博物馆和档案馆分别隶属于文化部门、文物部门和档案部门三个不同的主管部门,三者各自拥有国家法律法规规定下的部门职能,以及长期发展中所形成的管理模式和制度体制[8]。在不同主管部门的领导下,我国图书馆、博物馆和档案馆尚处于各自为政的管理现状,三馆之间数字化馆藏资源难以流通,形成“信息孤岛”。因此,我国图书馆、博物馆和档案馆之间管理体制上的差异,形成了对于三馆融合视域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数字资源建设的阻碍,对于最大限度发挥三馆协作优势,以及更为全面地弘扬抗疫精神、讲好抗疫故事造成一定阻碍。

3 图博档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数字资源建设的思路创新

图书馆、博物馆和档案馆进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数字资源的建设应当充分发掘各类原始记录内在价值,契合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主题背景,综合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创新数字资源建设思路和方法。

3.1 创新融媒体平台利用方式

图博档建设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数字资源,从收集相关原始记录到整合加工成为数字资源再到数字资源存储和推广,这一过程无疑需要消耗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可能造成图博档严重的财政负担,致使三馆无法正常履行其他职能。而随着现代信息技术发展日新月异,传统传媒逐步同新兴互联网信息传媒相互融合,数字图书馆、数字档案馆、掌上博物馆等新阅读和展览方式正在为广大互联网用户所接受和使用。

图博档可进一步创新融媒体平台利用方式,联合地方政府、卫健部门和高校通过微博、微信、抖音及各大网络论坛面向社会各界征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原始记录和战疫事迹,以扩大收集相关资源的范围和全面性。同时,图博档可在各大融媒体平台采取支付一定报酬、颁发电子奖章、提供图书免费借阅服务、组织参观档案馆和博物馆等奖励手段,鼓励社会各界人士广泛参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数字资源建设工作,使数字资源建设形式更具多元化,更加贴近大众生活,既可以减轻图博档财政负担,又能够激发全民参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数字资源建设的热情,使整个社会形成更加深刻的战疫记忆。

3.2 运用多元技术手段完善数字资源整合、优化和存储全过程

图博档面对大量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原始记录和各类资料,需要借助现代技术手段推进数字资源整合、优化和存储全过程。每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大量文献资料和遗留物证为图博档建设相关数字资源提供丰富原材料,但其中存在着两个关键问题,那就是如何识别文献资料和遗留物证是否真正同抗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以及文献资料和遗留物证是否真实。

3.2.1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数字资源整合过程

图博档数字化平台的首要任务就是整合所收集相关文献资料和遗留物证形成电子化文本形式,运用基于大数据和云计算赋能的文本挖掘技术,提取电子化文本中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关键词,以相关程度为基准,筛选出相关性较强和价值较高的文献资料和遗留物证加以保留,剔除无关文献资料。技术赋能下的相关度筛查工作极大节省了图博档人力成本,提高工作效率和文本识别的准确性,并能够最大程度保证整合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数字资源质量。

3.2.2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数字资源优化过程

将筛选整合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数字资源进行形式和结构上的优化升级,具有承接数字资源整合和保障数字资源长久存储的重要作用。智能互联技术的提升使得图博档传统馆藏资源利用方式得到拓展,用户足不出户便可尽情查阅利用图博档丰富的馆藏资源。因此,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数字资源可视化和3D立体呈现应当为图博档数字化优化升级数字资源的首选,只有更加真实地还原数字资源本来面貌,保障其所体现价值不受损失,才能真正体现党领导下的全民抗击疫情伟大精神。除此之外,更多现代技术手段都可成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数字资源优化升级过程中的重要助力,如3D打印技术可以1:1比例大批量打印原始资源副本,防止数字资源原件丢失或受损;虚拟现实技术可使用户身临其境地直观感受全民抗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真实历程;网络直播技术可通过邀请专家解读图博档整合收集的数字资源的形式,赋予数字资源新的时代内涵。

3.2.3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数字资源存储过程

如何存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数字资源、实现其永久保存是图博档面临的关键问题。计算机领域以硬盘存储数据的模式最为常见,但其受限于使用寿命和存储空间大小,导致计算机数据难以永久保存。图博档进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数字资源存储应当更多采用网络存储技术[9],在保障数字资源安全性的前提下,依托第三方托管的云存储虚拟服务器存储超大规模的数字化处理后形成的图片、视频、音频和3D模型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数字资源,使得其能够得到妥善和长久保留,同时也可以减轻图博档自建存储空间所带来的技术难题和财政压力。

3.3 构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数字资源主题化分类标准体系

主题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数字资源建设是图博档采取统一标准规范,更加合理、清晰地展示数字馆藏资源的前提和基础。当前我国图书馆、博物馆和档案馆因馆藏资源特征和形式的不同以及全国各地地域文化特色的不同,尚未形成统一馆藏资源建设标准。因此,首先应当明确各馆责任,依照图博档各馆自身优势进行明确分工,邀请政府、高校和综合实力较强的图博档专家学者研究编制统一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数字资源标准体系,并指派专家到全国各地图博档进行指导。

对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数字资源内容标准体系的构建,图博档需借助可视化信息计量工具和知识谱图,按照时间顺序、外部特征、内容特征进行主题分类。对主题分类后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数字资源根据用户使用意愿调查,将用户群体使用意愿强、需求量大和认可程度高的数字资源排列至图博档数字化展览平台的核心位置;对用户认可程度低、使用意愿较弱的数字资源,按照其所蕴含价值判断是否纳入数字化展览平台或是否继续加工优化[10]。

3.4 建设基于图博档融合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数字资源服务平台

当前,我国图书馆、博物馆和档案馆虽为不同主管部门领导、处于各自为政的状态,但就三馆所承担的社会职能而言,在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开展社会教育和进行文化宣传等领域具有高度一致性。因此,图书馆、博物馆和档案馆应求同存异,抓住彼此社会职能的相通之处,实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数字资源的共建共享,并积极通过现代信息技术搭建集馆藏数字资源展示、教育科研和主题文化宣传等功能为一体的,跨行业、跨系统、一站式的三馆协作服务平台。在基于图博档融合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数字资源服务平台建设中,应当明确提出平台建设要以面向全社会范围开展数字化知识服务为主要目的。

3.4.1 服务平台数字资源展示功能建设

依托客户端门户网站、微信、微博和抖音等融媒体平台,开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主题的数字资源线上展览活动。充分运用VR(虚拟现实)、AR(增强现实)和三维建模等技术搭建出完整而逼真的虚拟空间,打破时间和空间的界限,围绕不同展览主题引导用户进行多层次、多维度地动态体验抗击疫情过程中的各个环节,打造具有感官共振与沉浸式认知的用户情景体验[11][12]。

3.4.2 服务平台社会教育功能建设

服务平台同样应当具备图博档的社会教育功能,凭借平台内丰富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数字资源,开设知识科普、辟谣平台和专家咨询等特色栏目,为社会公众提供疫情防控知识科普,提高公众面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自我保护意识;面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的网络谣言,平台可利用相关数字资源作为证据进行有力驳斥,阻止疫情谣言的进一步扩散;邀请政府、医院、高校的权威人士作为平台常驻嘉宾,以直播互动的形式为用户进行关于疫情问题的权威解答,消除网络流言对于公众心理的负面影响。同时,平台内所包含数字化的出版著作、档案资料、数据图表和物证等资源还可作为高校、医院和科研院所等机构开展科学研究的重要依据,有利于为更多科研成果的问世提供支持。

3.4.3 服务平台文化宣传功能

新中国成立后全国人民在党的领导下,数次同大规模危害人民健康的烈性传染病开展了艰苦卓绝的斗争,并取得最终胜利。服务平台要充分发挥图书馆、博物馆和档案馆的文化宣传职能,将自身打造成为抗疫精神宣传的前沿阵地,深入挖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过程中形成的图书文献、档案资料和实物物证等原始记录所蕴含精神文化价值[13],通过信息技术让数字资源“活起来”“动起来”,深刻表达中国共产党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执政理念,体现抗疫前线人员不畏艰险、奋勇当先的伟大精神,展现全国人民举国同心、尊重科学的爱国主义情怀和时代精神。建设具有高度精神文化宣传价值的社会数字记忆,为一扫疫情带来的阴霾、鼓舞全国人民不懈奋斗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精神动力。

本文系河南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1 年度重点课题“高校热点事件重大舆情的舆论引导与应对策略研究”(2021JKZD10)研究成果之一。

猜你喜欢
馆藏公共卫生档案馆
广西医科大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一流学科建设成效
名家书画:浙江省文史研究馆馆藏书画作品选刊
关于智慧档案馆与数字档案馆的关系探讨
中国首个P4实验室:服务全球公共卫生安全
when与while档案馆
介绍两件馆藏青铜器
公共卫生
馆藏兵团文献利用分析实证研究
医药资讯
北京市第三届“档案馆日”活动预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