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同凯 冯朝亮
(南开大学 社会学系,天津 300350)
在2014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明确将“坚持打牢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思想基础”列入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八个坚持”,并强调“加强中华民族大团结,长远和根本的是增强文化认同,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积极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1]。这一表述明确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教育路径的根本方向。2015年国务院颁布的《关于加快发展民族教育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为落实这一指导思想,提出了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立民族团结教育常态化机制、促进各族学生交往交流交融以及促进各民族文化交融创新等四项要求[2]。2019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全面深入持久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要求,要把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的重心下沉到学校、社区等基层单位,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建立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常态化机制,从而实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根本目标[3]。2021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强调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推动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提出要以增进共同性、尊重和包容差异性作为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原则,“要构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常态化机制,纳入干部教育、党员教育、国民教育体系,搞好社会宣传教育”[4],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教育工作提出了新要求。就学校教育特别是中小学教育而言,这一要求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融入中小学日常教育教学体系,一方面意味着可以借此系统检视当前中小学德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重新整合资源、理顺体制;另一方面也意味着需要重构中小学教育的培养目标、教育模式、教学方法等,创新教育思维、拓展教育空间。
因此,培育中小学生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必须基于对中小学教育特点的整体性把握,寻找学校教育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最佳结合点,探索一种有活力且有效促进学校、家庭与社区教育融合的学校教育模式,以更好地发挥学校教育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的作用。
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是《意见》中关于“深化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的一项新表述,其直接目标指向为增强“五个认同”,即“对伟大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是新时代增强各民族人民的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的适切性新概念,具有十分丰富的内涵和重要的时代价值。青觉和徐欣顺认为,根据埃里克森的认同理论,共同体意识与共同体之间是一种双向互构的关系;而在民族语境下,这种“体识互构”关系更多展现出的是民族共同体意识在民族共同体形成中的决定性作用[5]。换言之,各族人民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认同,在塑造作为一个聚合关系实体的中华民族共同体中发挥着决定性作用。严庆认为,本体和意识意义上的中华民族共同体都“植根于我国多民族国家孕育、发展的历史之中,自觉于近代列强围攻中国的困局之中,勃兴于新中国建立之后”[6]。这意味着着眼于增强文化认同、民族认同、国家认同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必然要从历史、文化、政治等多维度上充分阐发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深厚意涵,而“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正当其时。
那应如何理解“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的涵义与定位呢?赵刚和蒲俊烨认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的核心内涵是“对全体国民进行的宣传和普及中华民族共同体知识的教育活动”,在教育内容上主要涵盖中华民族的历史命运共同体、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中华文化特质和政治属性等四个方面[7]。陈立鹏和张钰认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的关键内涵是“通过一定的途径和方法对受教育者传播中华民族共同体思想和知识的过程”,核心教育内容主要包括中华民族的概念、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与发展、中华民族团结奋斗的历史等;同时,应从国家意识形态、教育体系整体的角度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丰富、完善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做好与民族团结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的衔接融通[8]。张利国认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概念的提出标志着指向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建设性和独立性的具体教育形态”的形成,应积极探索与系统成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逻辑关联点,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的理论框架和逻辑体系的建构[9]。由此来看,“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是以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为目的专项主题教育,在教育内容和教育目标上与思想政治教育、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爱国主义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等共同构成了广义上的学校德育体系,并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发挥着基础性、关键性作用。
德育工作是中小学教育的基本内容之一,各主题教育之间既各有侧重又互有交叉关联。自党的十八大以来,培育中小学生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增强中小学生的中华文化认同、国家认同已成为各主题教育的共同目标;但在教育实践中,不同的主题教育各自为战、教育目标偏移、内容和形式同质化、重形式轻实效等问题突出[10-11]。而“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在教育目标和内容上的优势为破解中小学德育困境提供了一种新思路,有助于统一协调各主题教育之间的关系,在整个德育教育体系中发挥指引性作用。
具体来说,首先要充分拓展“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的历史、文化和政治教育内涵,通过对中华民族作为历史、文化、经济、政治、社会生活以及命运共同体的积淀、形塑过程的阐述,构建德育教学体系的内容框架,以大量的史实材料作为课堂教学和实践活动的支撑,根据不同德育主题,需要从不同角度阐发、讲解其中所蕴含的共同情感、共同价值和共同信念,突出强调“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共同性,从而填实德育教育过程。其次,依据中小学各学段学生的认知发展特点,重点通过体验式学习引导学生认识、理解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过程,增强中小学生在情感层面“共建、共有、共享”的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认同感、归属感。再次,着力提升中小学德育工作者的理论水平,特别是准确、深刻地阐释讲解“中华民族共同体”内涵的能力,以适应中小学生认知、理解概念的能力。最后,高度重视隐性课程在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中的作用。隐性课程是中小学教育不可忽视的潜在力量,在德育工作中发挥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恰当、巧妙的隐性课程有着事半功倍的效果[12]。通过对校园、教室、体育场馆等学校环境的精心布置,以及校风、班风的塑造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共同体”的创建、维护活动中来,培养“共同体”的群体意识,增进学生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认识和体验。
2019年1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明确指出:“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引导各族群众牢固树立‘三个离不开’思想,不断增强‘五个认同’,使各民族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光荣传统代代相传。”[13]这一要求明确了在具体教育实践中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核心内容。马瑞雪等认为,共性凝聚是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逻辑进路,各民族尤其是边疆民族地区要不断强化“五个认同”意识[14]。王延中认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增强五个认同、促进民族团结的情感依托、思想前提和文化归依”,而“五个认同”作为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的思想基础,也是培育公民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基石和底线[15]。由此可见,“五个认同”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之间具有内在的逻辑一致性,是中小学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核心内容。
如何以此为基础构建中小学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教学体系?青觉和吴鹏认为,应通过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目标属性、空间属性、内容属性和实践属性等途径推进各民族学生之间的交往交流交融,构建超越区域和民族的“生活共同体”和“情感共同体”[16]。蒋文静和祖力亚提·司马义认为应该根据学校教育特点和学生认知发展规律,通过象征教育、情感教育和价值观教育促使学生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认知内化为情感,进而转化为自觉行为[17]。以上观点侧重于从教育技术的层面考虑,而从中小学教育的实效性来看,着眼于观念与文化塑造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应更注重与知识教育为主的学校常规教育的有机融合,具体来说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1.完善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归旨的德育课程体系。2017年教育部印发的《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将“民族团结教育”列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主要内容之一,但尚未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目标联系起来[18]。因此,应在中小学德育教育中强化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全员性,并与爱国主义教育、国情教育相结合,细化各个学段中“五个认同”意识的教育目标和教育内容,构建“1+N”型多科目课程有机结合的德育课程体系,即以各学段德育专门课程为主,以语文、历史、地理等课程为辅,增设“中华民族共同体”“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等专题,使德育教学与分科知识教学有机融合在一起。同时,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应与时俱进,修订新版《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加快德育课程教材的建设,优选德育教育示范课,促进德育教育教学规范化,提高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实效。
2.整合以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为核心的地方课程。地方课程具有课程资源内容意义丰富、贴近日常生活、适宜实践探究等特点[19],我国的地方课程在三十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在弥补教育资源不足、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服务地方经济文化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20]。但各地的地方课程在课程资源统一规划、价值导向、课程化水平等方面参差不齐[21]。因此,地方课程要明确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指导思想,在课程资源开发的主体、内容选择、服务对象、适用范围等方面加强统一规划,明确“地方性”以“国家性”、“共同体性”为前提,充分发挥作为国家课程的有益补充的作用,着重发掘地方课程资源在培养学生家国情怀、理解中华民族“共同性”、强化“中华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认同等方面的价值。
3.加强高素质、专业化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师资的培养。周瑾、孙延宾的研究都发现,专业化师资队伍是民族地区民族团结教育发展中的瓶颈和短板,并与课程教材建设滞后的问题相互影响,大大削弱了实践中民族团结教育的效果[22-23]。褚远辉认为,作为教育的主体性、教育性、内容性和价值性资源,教师决定了民族团结教育的实效性[24]。因此,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必须高度重视专业化师资的培养。从常态化的角度考虑,首先要制定中小学德育教师专业素质提升计划,定期进行专业师资培训;其次则要在中小学师范生培养和师资培训中增加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专题,全面提高中小学教师的政治素养和德育意识;再次,应考虑通过教学竞赛、“教育技能比武”等形式提升教师组织、开展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实战技能,激发教师的德育工作热情。
4.通过融合地方优秀传统文化来规划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主题实践活动。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实践的实效性不足是以往相关实践活动中的常见难题,理念与实践脱节、内容同质化、活动载体单一等问题比较突出[25]。因此,要鼓励中小学精心设计系统的个性化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实践体系,发挥自身办学优势,吸收地方优秀传统文化元素融入实践活动,着力发掘其在增进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共同性层面的价值,充实教育实践内容,建立适当的教育质量考评标准,并纳入学校办学和学生学业考评体系,增强学校、教师和学生的责任感。
促进各族学生之间的交往交流交融,是学校教育场域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目标达成的关键部分。2015年的《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民族教育的决定》提出,要通过民汉合校、“对口支援”学生交流、内地民族班走班制等形式促进校园中各民族学生间的交往交流[2]。其目标根本上在于通过各族学生间的常态化交往交流,塑造校园中的互嵌型社会结构,引导学生参与各民族之间“三个离不开”关系的构建,体验民族交融的过程和状态。郝亚明认为,在民族互嵌式社会结构、民族互嵌式社区环境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之间存在三种关系类型,其共同点在于最终都促进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目标的达成[26]。王希恩认为,建立民族互嵌式社会结构的意义就在于打破民族结构与分层、职业和人口分布结构的重合,使民族成员掺杂或嵌入到其他社会结构中去,为消除民族隔阂、实现民族交融创造条件[27]。万明钢认为,从社会心理学角度上看,民族间交往交流交融的实质就是通过交往交流增进了各民族个体之间、群体之间的了解,进而消减民族偏见和对群际互动的消极期待,使个体获得更多内群体和外群体的共性,降低群际焦虑水平,最终达致交融的状态[28]。由此来看,学校教育中的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不仅是一个自上而下的观念、意识培育过程,还是引导学生、教师建立互嵌式关系,体验共同体意识,进而形成学校场域中“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的重要途径。此目标的达成至少应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1.不断探索完善“民汉合校”、“混合编班”、内地民族班走班制等教育教学管理模式。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指出,“要积极推进民汉合校、混合编班,形成共学共进的氛围和条件,避免各民族学生到了学校还是各抱各的团、各走各的圈”[1]。对此,多位学者分别采用了访谈、实验、问卷等不同方法证实了民汉合校在少数民族学生在社交、双语教学、学习适应性等方面的积极作用[29-31];一项针对内高班的调查也肯定了混合编班在促进民族团结教育和学生之间的族际交往中的积极作用,但教师相关文化培训、封闭式管理制度仍有较大改善空间[32];另一项基于乌鲁木齐三所民汉合校的研究,肯定了混合编班、混合居住、民汉班级结对等方式对民族团结教育和学生语言水平和学业成绩的促进作用,但民族团结教育工作不连续、教师跨文化管理能力不足和管理灵活性缺乏等问题还比较突出[33]。由此来看,民汉合校、混合编班在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方面的作用是值得肯定的,但具体教育情境中的教育实践模式仍需不断探索、完善。
2.加强国家通用语言教育,增进各民族师生之间的交往交流交融。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指出:“语言相通是人与人相通的重要环节。语言不通就难以沟通,就难以形成认同。”[1]在2021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总书记进一步强调:“要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科学保护各民族语言文字,尊重和保障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学习和使用。”[4]王浩宇认为,从世界范围来看,国家通用语对多民族国家的国家认同影响深远,学习和使用国家通用语是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关键举措,对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有重大意义[34]。王嘉毅和张晋认为,应高度重视民族地区的学前教育,加强幼儿阶段的国家通用语教育,对促进少数民族儿童的终身发展和国家认同极为关键[35]。因此,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中华民族通用的语言文字,是各民族学生增强对中华民族文化认同的必备工具,对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重要意义,对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学习可以说是重中之重。
3.鼓励学校结合实际开展面向社区的共享式文化实践活动。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是一个层级递进的关系结构,交往是初步、基础的交流交融,交流是较深层、正向的交往交融,交融是零距离、入心的交往交流[14]。从文化涵化理论的角度来看,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是中国历史的普遍现象,也是中华民族的形成、发展的内在机理和基本动力[36]。在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的实践中,民族交融往往是基于各民族间充分的交往交流中文化共建、文化共享的结果。因此,应着眼于各民族文化在学校教育中的交流共享,以文化活动作为师生间交往交流的媒介,例如结合中小学生活泼好动、形象化思维活跃等特征,组织师生开展或参加节庆、游园、体育竞赛、歌舞等活动,或者邀请家长、社区参与学校的文化实践活动,在共享文化中实现文化共享、共建。这有利于促使学校教育充分发挥汇聚人群、凝聚人心的功能,成为互嵌式社会结构构筑的文化纽带,成为民族交融的推动力。
建立中小学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常态化机制的关键是创新教育方式、方法。《意见》中指出要充分利用新技术、新媒体打造实体化的宣传载体,推进“互联网+民族团结”行动,并强化常态化机制的政策保障[3]。李芳认为,中小学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常态化的关键在于教育政策创新[37]。青觉认为,必须充分认识到新时代中小学教育所面临着现代性挑战,打破传统教育思维模式的束缚,突破对象范畴的狭窄化、教育方式的宣教性和团结进步的物化性[38]。综合来看,创新思维的运用对于突破中小学传统教育方式的局限至关重要。
1.从有效激发中小学参与常态化机制构建的角度探索创新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政策。李芳从做好顶层设计的角度提出了一套“全范围、全思维、全方位”育人政策体系的构想,将常态化理解为制度化、规范化和常规化,从课程、教材、课外实践、经费保障等层面整合资源,并建立协同创新工作机制[39]。这一观点侧重于宏观层面的常态化机制设计,考虑较为全面,而对如何激发学校在常态化机制构建中的积极主动性关注不足。应当允许中小学在准确把握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根本目的的前提下,遵从不同学段学生认知特点和教育规律,鼓励中小学结合地方特色探索新的教育模式,尊重学校、教师、学生在教育实践中的首创精神,减少教育质量标准化思维所导致的教育内容和教育模式的同质化、空泛化、教条化现象。
2.基于生活化教育思维探索常态化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模式。以说教、灌输为主的传统民族团结教育模式在当前的教育情境中面临着某种程度的实效性不足,“生活即教育”的教育理念对于常态化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尤为迫切。日益普遍的生活化多民族交往场景需要更“接地气”的生活化教育实践,在生活体验中学会善待他者,是各族民众共善向好生活的必然需求。生活化教育也有利于将“理论”转化为“常识”,增强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39]。对于中小学学生来说,学校、班级、宿舍不仅是知识教育的场域,还是重要的个体社会化场域,民族团结的观念、行动常常是嵌入具体的师生关系、同学关系中的,只有沁入具体生活情境的观念才能引起学生的心灵共鸣。而对于处于青春叛逆期的学生而言,居高临下的说教往往适得其反,掌握足够的生活话语技巧对于实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是极为重要和必要的。因此,施教者领悟生活化教育理念的程度、运用生活化教育方法的熟练程度、驾驭生活化教育技艺的水平等对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常态化机制的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
3.充分利用新媒体技术丰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手段。融媒体的出现为深化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提供了契机,对于提升教育品质、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意义重大。而依托于互联网技术的新媒体是一把“双刃剑”,在带来诸多挑战的同时也带来了手段多样化、主体大众化、范围扩大化等机遇,关键在于如何充分利用新媒体的积极面向来促进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40]。从媒体发展历史来看,以互联网技术为基础的新媒体发展不仅改变了信息传播方式,而且挑战了传统的知识传授模式和施教者的知识权威地位,学校教育的影响力日益衰微。因此,学校教育必须重新审视自我,尝试主动地运用新媒体技术服务于学校教育需求,营造沉浸式教育氛围。对于学校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来说,新媒体技术的运用有助于改善教学方式单一、教学素材短缺、单调等难题,特别是新媒体技术支撑的教材、课件建设将大大拓展中小学教育教学空间,提高教育质量。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本质在于增强国家认同,是全球化时代应对多民族国家合法性挑战的中国方案,是从国家稳定发展和长治久安的高度着眼的政治和文化建设,意义重大而深远。“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在中小学教育中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这项伟大事业的起点和基石。在中小学教育实践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必须把握学校教育的双重属性,即自上而下的国家意志传递、由外而内的社会价值观内化,二者的有机结合决定了学校教育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过程中发挥着纽带性作用。因此,强化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与促进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有机结合是中小学教育实践路径的关键所在。建立常态化机制则需要从学校常规教育教学日程入手,在制度化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充分发挥学校、教师、学生的创造性热情,积极构建指向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校园共同体、班级共同体、宿舍共同体,进而延伸到家庭、社区,并将这种经验延伸融入到各民族师生关系和家校关系中,使学校教育成为培育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有效推动手段和力量,从而真正铸就坚如磐石的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