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均衡发展:电影中的“择校”映射
——以《起跑线》为例

2022-11-22 17:27王代芬罗永春
魅力中国 2022年2期
关键词:社会阶层阶级起跑线

王代芬 罗永春

(玉溪师范学院,云南 玉溪 653100)

一、电影《起跑线》及介绍

《起跑线》是萨基特·乔杜里执导的印度电影,原名《Hindi Medium》,由伊尔凡·可汗和萨巴·卡玛尔等主演。该片于2017年5月19日在印度上映,电影讲述述了一对中产阶级夫妇为了让孩子能够获得最好的教育、走上人生巅峰,于是试图跻身上流社会、试图托关系走后门、试图获得神明保佑,甚至不惜铤而走险使用非常手段,想尽办法“择校”,追逐名校的入学门槛,在经历了重重磨难与窘迫之后观念也发生了质的改变,他们觉得印度的教育不平等,他们希望有所改变,从而放弃进入名校而转向政府学校的故事。《印度斯坦时报》评价说:“也许电影的呈现比较戏剧化,但这与印度的现实十分接近。”同时也指出影片的核心看似借由“入学择校”来反映的是教育体系的问题,但其本质反映的是一种阶级固化的现象,而解决的有效途径就是促进教育的均衡发展。

二、电影中的“择校”三因素

这部电影以“择校”为主线,围绕教育、语言和社会阶层三者的关系展开。在印度主要有两种语言,英语和印地语。而高素质教育资源通常与英语紧密结合,形成了阶层固化,掌握英语成为了实现阶层流动的重要工具,这也是新的富裕(中产)阶层,电影的主角拉吉和米塔渴望通过英语改变下一代的命运,打破阶层壁垒,实现阶层的流动的主要原因。

(一)语言区隔

语言区隔即由于人们所使用的语言不同而造成某种看得见(居住区)和看不见的(生活圈子,交际圈)的隔离,在印度主要有两种语言,英语和印地语。福柯指出拥有知识就拥有权力[1],掌握语言规则就会被赋予某种权力,话语是一种关系,对话言语形成一种支配与被支配的不平等关系[2]。

首先,语言反映了个体所处的社会阶层。从一个人所使用的语言及其形式可以看出其所在的阶层,这是由于“一种语言不能和它的社会环境隔离,正如一种植物不能离开它的气象环境”[3]。在印度,如果一个人说英语,无论他是否能掌握英语,或者他对谁说英语,它都能反映出他们的社会阶级。在拉吉和米塔为女儿交到朋友而举办的派对中,就出现这样的情境,来自上层阶级的客人只用英语来回答其他人用印地语提出的问题,即便他们听得懂也会说印地语,但在他们看来,如果他们处于上层社会,那么掌握英语是必要的,所以他们不管和他们交谈的对象是否懂英语,都只讲英语,因为这是他们身份的象征。福柯认为“人”在语言的断片中建构了自己[4],人在社会化进程中所处场域结构差异塑造不同惯习,所以不是人操控着语言,而是惯习操控着语言,是阶层建构了语言。即便有的人试图闯入不属于自己的阶层,也只是为别人徒增笑料罢了,因为表演者在前台的表演行为受制于自己的惯习,虽然表演者竭力掩盖、隐藏自己所属社会阶层的某些言行举止,但在表演中也会不经意走光[5]。在印度,英语也是划分阶层的重要依据,如电影里米塔说:“英语在印度不仅是一门语言,还是阶级的象征”。所以,根据掌握英语的情况和程度,可以将人划分道不同的阶层中去。

其次,语言决定了个体能获得的教育机会。语言和教育资源被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掌握英语是获得高素质教育机会的先决条件。“言语能力是要靠学校教育和社会历练培育出来的,是要付出许多时间和资本的,这些时间和资本,这些时间和资本往往以隐蔽的方式、无形的形式和不知不觉的形态,潜伏在每个演说者的语言使用的过程中”[6]。影片中男女主角想要把女儿送进《指南》评选出来的排名前5且用英语授课的私立学校,但由于他们懂的英语有限,所以不得不求助于专业的培训机构,以此来获得高质量教育资源的机会。为了在激烈的海选中胜出,培训机构不仅培训学生,同时也培训父母。而首要的任务就是填写“入学申请表”,这是进入学校的关键,而想要填好入学申请表,就必须掌握英语,因为英语学校的入学申请表需要用英语书写。换言之,如果没有基本的英语能力,那么获得高质量资源的途径基本上就会被切断。男女主角上的是政府学校,在那里他们只获得了有限的英语教育,所以他们写出来的申请书根本不过关,只能求助于外界的力量。

(二)教育资源获取

首先,教育机会维持着语言资源。学校作为国家制度延伸场域,官方话语成为参与学校教育重要手段,良好的教育机会可以维持语言资源的存在。先赋性身份和获致性身份是影响个人社会地位获得的两类因素,而学校教育是获致性身份得以现的关键渠道之一,所以家长十分关心孩子的教育问题。在印度如果不能进入英语学校学习,那么英语掌握能力就会大大受损,在政府学校(尤其是幼儿园阶段)接触不到英语或者只能接受到有限的英语教育。而不同学校出来的学生所掌握的文化资本也不同,“资本尤其是文化资本量的差异造成了区隔,而现有教育将这些差异制度化、合理化”[7],布迪厄认为文化资本“包括习惯、态度、语言、风格、教育程度、格调、生活方式及人际交往,接人待物的方式等”[8]。由于个体身上携带阶层“烙印”,所以良好的教育机会对于上层阶级来说能够维持语言资源优势,对于中产阶级来说可以提高语言资源优势,对于下层阶级可以发展语言资源条件。

其次,教育机会是实现阶级流动的重要途径。好学校之所以备受家长青睐,无非是因为社会流动的实现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受教育程度[9]。好学校占据了更加优质的教育资源,能够提供给学生更好的教育,进入好的大学,获得更高的学历,从而以此换取更多的社会资源。在电影中,教育不平等的问题是由社会阶级造成的,而英语是这个不平等的媒介和催化剂。只有进入好的学校(英语学校)才能熟练掌握英语,获得跨越阶层的“通行证”。米塔说:“英语在印度不仅是一门语言,还是阶级的象征,进入这个阶级最直接的途径,就是进最好的学校读书”。由此可见,接受良好的教育是实现阶级流动的重要途径,然而现实中,孩子享受到的教育机会并不平等,这与家庭所持有的各类资本息息相关,也有社会阶层与结构紧密相连。然而即便通过“RTE”进入相同的学校,不同学生在学校(尤其是课堂中)享受到的教育资源和机会也不同,“课堂教学是社会制度在学校教育中得以展开的主要阵地,是个体社会化重要途径”[10],但不同家庭背景、不同阶层儿童在早期生活中形成的不同符码会成为影响其后期学习的重要因素。

(三)社会阶层跨越

首先,社会阶层决定了所享受的语言资源。阶级间存在由上而下的歧视,通过来自上层的社会和文化符号来歧视中下阶级这在电影中体现比较明显的是住宅、服装、音乐以及语言等。其中,语言歧视虽然没有明言,但却更为深刻。米塔和阿言、阿尔蒂在公园的对话也暗示了在上层阶级中使用英语必须优先于印地语。小朋友们不和皮娅玩,因为她讲印地语而不是英语,当米塔问家长(阿尔蒂):“你为什么不让孩子说印地语呢?难道说印地语是一个坏习惯吗?”阿尔蒂坦言:“是学校禁止他们说印地语(暗示了阿言在英语学校上学)......你们是在旧市街开时装店的生意人,将来你们的孩子肯定子承父业(暗示了皮娅说不说英语都无所谓),可是我们的孩子就不同(暗示了阿言处于上层阶级,要说英语),我们送他到德里最顶尖的学校,等他长大了,有所作为,创造他们的生活。”这一场景突出了英语和社会阶层之间复杂的关系。如果你不会说英语,上层阶级将拒绝与你交流,甚至是小小的孩子都被灌输了这样的思想。这暗示了个体所处的社会阶层不同,所掌握和使用的语言也就不同。在电影中,瓦桑维哈社区是高档小区,里面住着精英人士,他们任何时候都穿着讲究,说着流利的英语,他们的孩子也从小接触英语,也能顺利进入英语学校进行学习。旧市街片区条件中等,住着中产阶层,他们大多数时候讲印地语,但也懂一些基本英语,但是所享受的语言资源逊色于上层阶级。拉特纳加尔居住区条件恶劣,经常缺水缺粮,这里居住着劳工和贫民,他们只会讲印地语,享受不到良好的语言(英语)资源。因此影片中不同阶级的人对英语的掌握程度不同,上层阶级会说英语,下层阶级不懂英语,而中产阶级必须花很多时间精力和金钱去上英语学校,获取这一文化资本。

其次,社会阶层实际上控制着教育机会。拉鲁认为影响家长参与学校教育活动重要因素来自家长所属社会阶层文化,及家长持有的文化资本[11],在印度,能参与到英语学校的家长一半来自上层阶级。有权力的上层阶级创造了像学校这样的分化体系,使这些规则制度化,使他们能够保持自己在社会中的现有利益,即社会阶层力量渗入教育中,教育机制调控生产出特定阶层语言符码[12]。由于社会阶级和经济状况的差异,不同阶级所享受的教育机会是不平等的。在电影中拥有高质量教育资源的英语学校一般只招收来自上层阶级的学生,并通过面试家长的方式来过滤掉中下阶级的学生。如影片中,在拉吉和米塔面试4所学校都失败之后,辅导机构的顾问指出:“我想问题并不在于你们的孩子,学校可能不想录用服装店老板的孩子”,但。“如果你们不接受培训的话,皮娅就不能金最好的幼儿园了,如果她进不了顶尖的学校,那她长大就进不了我国任何一所名牌大学,如果简历上不是名牌大学,她就不可能去外企上班了”。可见,社会阶级结构制约教育公平,教育也会带来阶级分化,教育不公平正在影响着社会公平[13],增强人们的不公平感,影响社会的整合度”[14]。

综上,语言、社会阶级和教育机会相互影响,形成一个闭环。语言体现了社会阶级,而个人的社会阶级决定了一个人所能享受到的语言资源。教育资源只能通过拥有特定的语言来维持语言资源的持续占有。社会阶层实际上控制着教育资源,教育是实现阶级流动的重要途径。这种不平等的封闭资源循环导致了阶层的马太效应,在这个过程中,英语在教育资源分配中的作用已经制度化。

三、追寻教育均衡发展

电影中对这样的状况并没有听之任之,而是有策略的展现。一方面是政策支持和遏制。虽然“RTE”政策在推行这个政策的过程中会有各种各样的阻碍,也会发生电影中呈现出来的侵占、共谋,但是操作的中间人被通缉意味着这样的时代终将结束,也表明了国家和社会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并且竭尽全力去改变这样的现状。另一方面是资助政府学校。社会人士(如电影中的主角)意识到这个问题的存在,投入大量的资金支持政府学校的建设,在政府学校中开设英语课程。

总之,电影通过喜剧的方式揭露了语言区隔带来的教育资源分布差异,加剧了教育的不公平。基于此,解除语言资源和教育资源的相互制约是必须采取的措施,电影的结局也预示着在更多人注意到这个问题的今天,教育均衡发展将成为必然。

猜你喜欢
社会阶层阶级起跑线
砥砺深耕 履践致远——记全国政协委员、江苏省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联谊会会长魏青松
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统战工作实现创新发展呈现崭新局面
国家治理视域下新的社会阶层文化引领论析
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发展趋势、挑战及组织策略
五行真经(9)
还原真实
接爱与流变:《大堰河—我的保姆》
论周立波《暴风骤雨》中阶级伦理的建构
每个孩子都有不同的起跑线
帮孩子建立正确的起跑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