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成业
(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广河县回民第七中学,甘肃 广河 731300)
在初中数学的学习过程当中,是一个思维进行交流和交互的主要过程。学生的主要的知识结构,也是通过教师的教学引导才能够进行完善,通过情景教学的模式,能够有效地完善学生的数学知识体系,打破传统的教师直接灌输数学理念的行为。针对学生的数学思维,情景教学模式的创立非常重要,能够让学生的数学学习以及知识体系构建的更完善[1]。当前教师认为,学生在学习过程当中,仍然要掌握数学的主要知识,基本上也都是通过练习数学的习题提高其学习效果。在数学教学的过程当中进行情景建立有多种方式,创立数学教学情景,必须要符合初中生的身心发展,以及当前新课标的具体要求和规定。
当前《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要求,在初中教学的过程当中应该有效的体现当前义务教育的普及性,发展性以及基础性,在教学过程当中应该面向全体学生有效地实现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知识。不同的个体在进行数学学习时,应该得到不同的发展方向[2]。所以进行数学教育,要以学生为基础,把学生每个人的知识,经验以及其周围的现实世界作为进行数学教学时的重要资源,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以及认知情况组织教学。主要是为了激发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其能够积极参与数学活动的机会,引导学生进行数学知识的动手操作和自主探究,并且指导学生之间可以进行合作交流,掌握数学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技巧,包括数学的思维方式。
在当前的数学教学过程当中,应该重视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教师在教学过程当中只是知识的传播者以及引导者,但是当前的课堂模式大部分都是本末倒置的情况,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数学知识。时间长了会造成学生无法积极地进行知识的获取,并且其思维模式会出现僵化的情况,让学生失去了学习数学的兴趣。在初中阶段由于是学习的起步阶段,所以数学教学成为当前教学重点问题[3]。所以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是解决这一问题的主要方法,想要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与信心,首先就要营造一个激情并且生活化的课堂氛围,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当中应该认真负责,充分进行课前准备,并且利用课堂的设置,提高学生参与课堂学习以及提问的积极性。
在初中数学教学情景创立过程当中主要是符合初中生这个年龄段的实际的情况和需求。在这一教学过程当中,创建情境能够提高数学学习内容的感染力以及真实性,让学生能够真正地体验到学习数学的快乐[4]。并且可以锻炼其抽象思维,主动的发现数学当中的问题并进行解决,激发其学习的主要兴趣,能够有效得活跃课堂的氛围,这种教学模式也能够拉近学生和老师之间的距离,让课堂氛围更加和谐融洽[5]。另一方面,就是能够促进数学教学的目标和任务的完成,并且能够加强学生的学习情感,提高学生数学的学习效率,锻炼其数学的技能,技巧和意识。
由于数学的理论性非常强,所以在教学过程当中应该采用一定的技能技巧,让数学中的抽象的理论知识以及比较难的问题,采用直观形象的情景设置进行转化,让学生能够跟上抽象的思维。使用恰当的教学方式,让教学情景能够生动有趣,激发学生学习的潜力,让学生能够积极主动的进行学习。
由于数学知识与生活密不可分,并且在学习后也将应用于生活当中,所以学生在学习数学的知识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在今后生活当中能够良好的应用。所以数学教学应该遵循实践性的原则,建立一定的教学情境,在授课过程当中,可以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能够更容易的理解教学内容,从而将教学中所学习到的知识应用于现实生活当中,解决其生活当中的问题。
在数学课堂教学过程当中,应该设置一定的悬念,可以通过技能技巧进行层层设疑,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以及好奇心,能够让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当中,主动探究问题,发现问题,从而解决问题。在这样的教学情境下,学生能够充分的掌握知识的结构和内容。
在传统的数学教学过程当中,由于其思想理念对于教学的教师影响颇深,在进行课堂教学时,教师基本上就是讲解一节课,不给学生思维空间以及思索时间。学生也习惯了这种教学模式,喂养知识的形式限制了学生的思维以及思索。当前由于新课改的提出,强调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主要的作用是指导作用,很多教师也开始意识到这个问题,但是由于传统教学方式的限制和影响,在教师进行教学情景的创立时,学生仍然不是十分感兴趣,并且参与程度相对较低,最终可能会出现教师进行情景教学的建立,由于学生受到原来学习模式的影响从而导致学习效果差,逐渐失去学习数学的兴趣。
在新课标改革进行时之后,很多教师对于情景教学的研究逐渐深入,在进行教学的过程当中也会尝试创建情境教学,带动课堂的氛围,有效地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但是由于教师的创造能力受限,对于情景的创建也是有限的,所以在进行教学过程当中,教学情景的创立模式也大致相同[6]。所以学生在学习过程当中,对于教学情景也失去了兴趣和好奇心,从而导致失去学习数学的兴趣。
在进行新课改的实施后,为了提高课堂当中教学的情境性,很多教师充分地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当中,为了提高课堂的生动性,很多教师会在教学课件当中放入一些动画,实用性相对较低,由于制作ppt会一张一张的直接带过,学生虽然很感兴趣,但是无法理解教师的本意,也就失去了情景教学的主要意义,起不到应有的教学效果,从而导致情景教学模式实用性较低。
由于学科的特点,数学逻辑性较强,思维严密,所以教学过程当中,如果教师对于所授课的主要内容进行平铺直叙的叙述方式非常影响学生在学习数学时候的积极性,学生会感到枯燥乏味。由于铺设悬念,能够让学生对于问题积极思考,让学生置身在情境中能够积极地去探索答案,从而提高其思维活跃程度。
例如在进行“过3点的圆”这堂课的教学时,在进行上课前,就应该积极地向学生进行提问,先有一个破损的自行车轮胎,如果需要换一个与原来轮胎大小一样的轮胎需要采用什么方式?由于自行车与学生的实际生活息息相关,所以这个问题既能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还能让学生知道数学与生活密不可分,针对这个问题和悬念,学生也会进行积极的讨论和探索。并且同时还能针对其他相似的问题进行思考。所以教师此时可以告诉学生,在学生只要学习完这节课后,就能够解决这个现实中经常出现的问题,然后引导出这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让学生能够在学习这节课是更加集中注意力,提高课堂效率。
通过教学情境的建立,能够让数学在学习过程当中,与社会生活和实际相结合,从而让学生体会到进行数学学习的意义与实际应用的现实性。进行情境激发的主要原则就是需要与学生的实际情况和生活相结合。所以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可以利用学生原本拥有的知识和结构与即将要学习的新的知识进行联系,创立情境,这是因为进行新知识的教学,必须要建立在原有的旧的知识结构基础之上进行学习。这样的话,进行情境创建,既能够巩固旧的知识,也有利于拓展学生的思维。其次是尽量使用一些有趣的故事和知识以及问题创建情景,这样既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还能够活跃期数学思维。
例如学习“已知两个同心圆的半径,求圆环的面积”这样的问题时可以通过情境的教学,让学生能够留下深刻的学习印象:用比赤道长1m的绳子,给地球加个圈,在地球与绳子之间会存在缝隙,这个缝隙能够放进去一个苹果吗?缝隙的面积有多大?教材中的知识点,很多背景材料都是教材编著时编者的心血,所以要充分的挖掘教材当中的背景素材,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当前在实际的生活过程当中,数学也广泛地应用于其中,数学的命题以及概念本身就是现实生活中模型的抽象化。所以在现实生活中必然有着对应的模型,正是因为由于数学的抽象,隐藏了其在生活当中的实际应用性。所以在进行课堂教学过程当中,教师应该创造机会让学生知道数学与生活原型的联系,帮助学生发掘数学与现实生活的相关性。
例如在学习“列方程解应用题”时,在了解应用题的一般方法后,可以让学生分别扮演营业员和学生,学生可以进行购买东西,可以买饼干和牛奶,然后给营业员递上十块钱,营业员则说:本来你用十块钱买一盒饼干是多出来的,但是要是再买一袋牛奶就不够用,今天我给你买的饼干打九折,然后找你八角钱。然后通过情景教学的模式与人物之间的对话提供相应的数学题目的具体信息能够有效提高教学的时代性和趣味性。然后提高学生在生活当中发现数学的积极性,并且有效地及其探究欲望和兴趣,这种将抽象的数学问题与实际意义生活相结合的方式,既能够让学生来理解所学的知识和内容,同时让学生能够清楚地知道,数学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拉近了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距离。
学生可以通过实际的动手操作,让其在学习数学过程当中不再觉得枯燥乏味,而是感到有趣生动。在实际的动手实践过程当中,学生能够通过其动手操作获得感性的知识,对数学知识结构进行感受,从而主动的探索知识以及结论。
在进行“认识三角形”的教学过程当中,可以向学生提出是不是任意三条线段都可以组成一个三角形?开始学生在回答问题时,基本上都会回答“是”,这时教学教师可以将准备好的长短不一的木棒拿出来让学生进行动手和演示,通过亲自实践的方式否定了其所给出的答案。教师可以通过学生的结论,引导学生进行问题的猜测“能不能组成三角形,是否与三条木棒的长度有关系?”然后让同学进行分组测量课本当中提供的三类三角形的三边之长。然后让学生自己得出结论,这一情境的创建,能够突破数学教学当中的难点,学生既能够主动地获取知识。也能够不断丰富其数学教学活动,学会主动学习和探索。
数学的教学内容可以设计一些新奇的游戏,学生能够感受到游戏的兴趣,妙趣横生,从而提高数学的教学效果,像学习“同类项”时,教师可以给学生准备一个配组的同类项的卡纸,然后让学生去积极地寻找与自己卡纸上的单项式是同类项的朋友。找到同类项的同学,可以坐在一起,另一个被挤出来的同学,则站出来,再找到自己的同类项。另外,像学习“字母表示数”时,可以进行游戏设计,一首永远唱不完的儿歌,你能用字母表示这首儿歌吗?一只青蛙一张嘴,两只眼睛,四条腿,扑通一声跳下水;两只青蛙,两张嘴,四只眼睛,八条腿,扑通两声跳下水;N只青蛙()张嘴.....进行游戏的设计,能够形象直观的表达数学知识,让学生在欢快的氛围当中,探索数学的新知识。
初中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准备阶段可加强对信息技术的利用,促进对不同教学资源的了解,综合考虑课堂教学内容,教学重点难点及学生的数学知识结构等,加强PPT等教学课件的构建,同时加强对微课视频及相关动画等的利用,促进教学模式的多样化建设,保障教学情境的趣味性创设,加强对学生注意力的吸引,促进数学课堂教学成效的提升。教师在创建教学情境的同时可适当对学生提出一定的问题,使学生带着问题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促进学生求知动机的产生,推动学生深度体验感的提升,促进学生探究式学习行为的产生,加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实现教学成效提高的目标。教师应及时更新自身教学理念,促进以学生为主体教学情境的创设,推动学生机动性的提升。教师可以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进行情境演绎,使得学生在活动中积极发挥自身的作用,提升学生的机动性,促进学生参与感的增强,助推课堂教学效果与预期目标相符。数学教师应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加强教学资源的扩充,推动教学情境模式的多元化创设,保障数学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建设,加强对学生注意力的吸引,实现信息化课堂高效化发展的目标。
由于初中阶段是学生抽象思维充分发展的主要时期,所以学生需要对于数学的概念进行充分的理解,并且运用数学原理,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因此,情景教学模式非常重要,既能够让数学与生活相结合,又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其学习积极性,从而提高数学教学的课堂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