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教学课堂德育教学实践研究*
——以二田小学为例

2022-11-22 17:20黄静原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 2022年21期
关键词:英语课堂家乡德育

黄静原

(广西南宁市青秀区南阳镇二田小学 广西南宁 530000)

在英语学科中,基础教学活动的渗透德育,其教育目的是促进学生个体健康和成长学习的心理需要。小学时期正是处于儿童身体智力和道德知识逐步增长的特殊时期,因为他们目前所处的社会环境非常之复杂多变,所以对于他们自身的价值德育观,还就有很大的社会可塑性,他们自身辨别社会是非对错的判断能力,也还有着较大限度的成长提升空间,还没有开始形成正确而完整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

在进入外语教学能力现代化改革目标阶段中,现代的英语学科与实践语言教学改革还在不断实践。在英语教育教学的环节活动中,如何能让学生对信息进行最有效地德育吸收与渗透,也有它十分特殊且重要的一种积极推动作用。所以,作为英语教师本身就应有意识与针对性地加以注意,在现代外语教学课程中,有效地对学生潜移默化的语言渗透与德育渗透教育。

在英语课程教学改革中,我们既要特别注意学生自身的相关学科知识接收,也特别着重每个学生道德情感态度、价值观取向和自身道德品质的发展。所以作为一名小学英语老师,我一直也在想:究竟如何做,才能更好地把小学德育教育内容融入我校的小学英语课堂来。基于此,我对英语课堂进行了以下策略实施:

一、注重课堂活动,有序渗透德育意识。

1.创设情境,培育学生积极向上的德育情感

在当今英语课程的整体教学发展进程中,渗透英语的德育内容得到的作用只能看作是英语的日积月累和潜移默化,任何一种形式内容上的渗透英语或者英语知识的灌输等方法,都还是不能有效保证其起到了最具积极的教育实效;而且相反,更有可能产生了负的消极效应。这使得大多数学生容易对英语产生消极反感。因此,必须学会自觉的杜绝各种看似空洞而或略带牵强色彩的道德说教[1]。

小学三年级英语教学是儿童英语教育学习活动的最起始的阶段,其语言教学内容形式一般均比较自然浅显,内容多与学生们的课外生活相接近。教学活动中老师要更善于准确找好正确的德育形式和教学切入点以及有机结合点,进行生动和自然的教育渗透,激发学生在初学英语活动时,对英语特有的语言兴趣,创设一种真实而鲜活的语言情景。

利用教学活动中出现的内容,形成自然的情景。例如本节课Module6Unit2The name of the spaceship is ShenzhouV,在学习过程中,我们在教学环节中创设了学生真正在课堂上模拟演练火箭升空的情景,一名学生朗读课文进行描述,一名学生捧着火箭,一名学生拿着种子,一名学生挥着国旗,播放火箭升空视频,在这个背景下,学生在课堂学习上,既能更好地巩固所学知识,又能在创设的情景中,对国家的成就有一种更深入的感受,更油然而生一种自豪感,在课堂上也成功并无声地渗透了一种爱国的德育情感,感受祖国的强盛。

2.在单词短语的学习中,有意识渗透正能量的德育情感,提升学生的正确意识导向

例如,在学习太空单词taikonaut时,我们老师就要求向每位学生都输入一个知识:宇航员杨利伟是中国第一个单独完成载人太空行走试验任务成功的英语,作为中国登陆太空的第一试验人,宇航员杨利伟身上承载着中国登月的伟大希望,具有敢于冒险探索、不怕牺牲自我的顽强勇气。由此学生在学习英文单词的同时,对单词的深层意识与中国的宇航员精神联系在一起,单词就不再是一个单纯的英文单词,而是富含了中国精神的德育词语。

又例如,在学习短语a model of a Chinese spaceship时,老师带着学生以一种自豪的情感来讲述,让学生对航天模型,特别是神舟火箭的航模,感到自豪和骄傲,对中国(China,Chinese等词)的意义反复在朗读中加强,提升归属感,进而提升德育意识。

在学习national这个单词中,课文是national flag of China,老师马上在学习这个单词和整个短语中,再次通过五星红旗的图片,并且在情境创设环节展示实物国旗,再次增强学生的归属意识和民族自豪感,以及爱国情愫。学习这种类似于话题,阅读与理解这类文章,进行这样的知识迁移学习,学生们既得到了一种可以通过初步阅读,达到理解的知识上的知识迁移,也能直接受到爱国教育的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过程,最终获得良好的德育思想教育[2]。

3.在课堂上利用谚语或名言,渗透积极的德育情感,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德育导向

我还认识到,利用英语中的一些谚语或习语,不但能增长学生的知识,而且能提高他们的思想认知。例如,Sooner is better than later.宜早不宜迟。我趁机鼓励那些基础比较薄弱,想要通过拖延放弃英语学习的学生,好好努力,还有机会成功;对于那些信心不足的学生,我肯定地告诉他们:Nothing is impossible if you put your heart into it.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4.利用榜样的示范作用,培养学生的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

衡量个体道德成就的最后一个比较重要的标志,其实就是习得正确的道德行为。著名儿童心理学家班杜拉曾经这样指出,观察的学习行为是激励学生积极学习生活的一项重要实践途径,学生同样可以选择通过观察与学习,培养好自己独特的个人道德行为,观察的具体对象往往就是这些榜样。科学的教育榜样是推动学生形成良好道德品质的一种有效的学习途径。例如,在一节英语课文中,会常常涉及中外一些历史著名故事人物,老师既可以通过发掘研究这些世界名人故事,挖掘这些故事名人背后的人文力量,将故事德育内容渗透进其中,还包括可以延伸拓宽到国内外的一些著名历史人物和励志故事,从而让学生在课堂中也能开拓思维,在无声中渗入德育教育。

5.善于多学科提取德育思想,多方面提升学生德育意识

外研版(三起)小学英语教材中德育教学素材提取中,可以发现,英语课文中有不少内容可以和道法学科的一些德育知识进行相通与提升,例如:

(1)四年级下册Module1Unite1She’s a nice teacher.Unit2 He’s cool.和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下册《2.不一样的你我他》,其德育关联点可以提取为:本模块中要求学生掌握的知识技能点是学会一些形容词如nice(友好的),shy(害羞的),cool(酷的),naughty(调皮的),clever(聪明的)来描述家人或者他人的特点,而道法课中,本节课要求学习的内容则是:通过找找我们的“不同”,对比同学之间各有什么特点,有相同点,有不同点,学会与“不同友好相处”,有积极的眼光看待别人的优点缺点,使这些“不同”让生活更精彩。通过两者的关联,提升了学生学习课题的深度,升华两者内容为:学会欣赏他人,接纳别人,发掘他人,才能让我们的生活更丰富,更精彩。

(2)Module2 Unit1 London is a big city.Unit2 It’s very old.与三年级下册《7.请到我的家乡来》提取的德育关联点:本模块中主要学习的内容是认识英国首都London这座城市,以及英国的Buckingham Palace(白金汉宫),the Big Ben(大本钟),Hyde Park(海德公园),Tower Bridge(塔桥)这些代表性的建筑,既领略了外国的人文,又学习用old,beautiful这些描述性的形容词来描写这些古建筑,这也是一种文化的输出,文化的热爱。在三年级道法中《7.请到我的家乡来》这篇课文也是描写了我的家乡,通过展示中国的版图,找到所在的省市,通过“我是家乡小导游”的角色来表达自己家乡的美丽风光,特色景点,以及家乡的特产,家乡的风土人情,家乡的情美、物美,家乡的人更美。这些都共同表达了对自己家乡的赞美和喜爱,这也是一种人文的输出,两者都在地方上有各自的特点,都有值得骄傲的文化。通过这些关联内容,我们可以将道法内容与英语德育内容互相升华,让英语课堂的内涵更加深度,更让学生对自己的人文产生更浓的情感。

(3)Module6 Unit2Was it a big city then?和四年级下册《12.家乡的喜与忧》其德育关联点:本节英语课学习的是过去式,以深圳现在(now)是个大城市,而以前是个小村庄(It was a very small village then.)通过提问来点出现在和过去的对比,通过这个契合点,引入道法内容的提升。四年级下册《12.家乡的喜与忧》中学生学习的内容是:家乡的发展,通过和奶奶一起看照片对比以前屋子的老旧,以前街道的窄小,以及通过眼前的对比,住上了明亮的房间,道路宽大美丽,还有公园,广场,超市,菜市各方面的变化,通过这些对比描述,同学们更加感受到现在生活越来越美好,从而激发学生对家乡的发展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如不乱扔垃圾,积极打扫卫生,维护家乡的美丽环境,避免做出一些不好的行为,或者制止他人的行为,来更好地保护自己的家乡。这两者关联在一起,让学生也体会到:即便在英语课堂,也有深厚的德育氛围在紧密渗透。

(4)Module7Unit1I helped Mum.及三年级下册《10.爱心的传递者》,两者可以提取德育升华点:本节英语课主要学习的内容是如何用正确的过去式表达昨天的事情,其中以艾米和外婆在电话中的对话内容为背景,其中艾米表达了昨天帮妈妈煮菜,做家务,洗衣服,以及弟弟汤姆也帮妈妈做家务这件事,以帮助为契合点,三年级下册《10.爱心的传递者》道法课文中,同样体现了帮助的内容,并且将内容进一步提升,将帮助妈妈,对妈妈表达的爱,传播到生活中,帮助别人,下雨了,给没有带伞的同学撑伞回家,帮奶奶提菜,给没有带笔的同学借笔,在公车上给老爷爷让座等等这些爱的举动,传递出去,让社会充满爱。以及在关心帮助他人时,用心了解他人的需要。将升华内容体现到英语课堂,与英语课堂互通互融。

(5)Module8Unit1They sang beautifully.Unit2 I tool some pictures.及四年级下册《1.我们的好朋友》,两者德育升华点:本模块体现的是如何掌握英语的过去式,用过去时态来描述过去的活动,课文以Amy和Tom一起快乐地讲述他们刚和朋友们去野餐的事情,他们和朋友们在草坪上吃着美食喝着饮料,快乐地唱着歌,他们感到和朋友们在一起很开心,第2单元课本更描述了大明和朋友们在野餐中的感受,并且还拍照做了幅海报来纪念和朋友们一起的快乐时光。而《1.我们的好朋友》中同样内容是通过描述与朋友们从小在同一个学校的一起成长相处过的那些一起做开心事,一起游戏玩耍,一起看书学习,互帮互助,一起动手画画,从而提炼概括出自己和那些朋友们在一起过程是有多么地开心、美好,以及那些友谊也总是在给着我们的温暖,让使我们能感到一种真情的永恒存在。通过这个关联内容,我们将英语课堂进行丰富和充实,使两者相互提升,让学生在英语课堂和道法课堂都能得到德育内容的深远影响,两者互辅互生,密不可分。

二、加强课外

德育渗透不能只局限于课堂教学中,我们还可以引导学生把课堂教学和课外学习进行有效的结合。小学生很喜欢听歌曲和欣赏影视作品,尤其是一些比较有趣的英文电影,我利用这个兴趣点,选择一些有利于学生思想教育,视听效果比较好的英文电影供学生观赏,这样做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英语听力技能,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增加教学材料的时代性,还可以因势利导地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另外,一些英语故事、英文名句赏析等分享活动,都能让学生感受到英语的美,生活的美,并不自觉地接受美的事物,潜移默化中得到美的熏陶。例如,学生每周可找一篇短小的英语美文或者美句相互分享。这些美文、英文歌曲不仅语言美,更重要的是具有较高的思想艺术价值。

当然,在进行小学英语课程教学改革,渗透式德育教育要注重把握它自身的思维策略性,注重把握好德育的渗透教育的现实可行性,注重把握德育的渗透教育的反复性。因此,在小学英语新课程教学活动中,我们广大教师还是要进一步深入发掘本教材中包容德育深层内容的历史内涵性与潜在现实意义,给每位学生以比较深刻而全面的启迪。

只要教师坚持深入认真学习并钻研新教材理论的基础前提上,选择最恰当和最适宜的学科德育活动渗透点,并及时辅教之,并辅以有效而独特的教学方法,就能达到实现德育目的和培养智育特长的这双重目标教育之目标。

总之,我们应当遵循英语学科的教育规律,善于捕捉英语教学中的德育因素,在英语教学中更好地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只要持之以恒,常抓不懈,提高渗透的自觉性,把握渗透的可行性,注重渗透的反复性。我相信英语教学是可以达到德育和智育的双重教育目的的。

猜你喜欢
英语课堂家乡德育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小组合作学习在高中英语课堂的应用研究
我的英语课堂经历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英语课堂中语用学委婉语的使用研究
德育测评:质性与量化的平衡
夏天的家乡
家乡美等
英语课堂常用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