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高质量发展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的浙江经验和对策

2022-11-22 16:34陈慧杰
云南农业科技 2022年3期
关键词:申报浙江省农产品

陈慧杰

(浙江省农业农村大数据发展中心,浙江杭州 310020)

为贯彻落实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和品牌强农战略,推进农产品质量提升,推进农业生产新“三品一标”,培育地方特色农产品品牌,促进区域优势农业产业发展,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在原农业部优质农产品开发服务中心“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目录”的基础上,从2019年开始探索开展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收集登录工作[1-3]。两年多以来,浙江省在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收集登录与营养品质评价鉴定工作和优质产品营销推广上取得了可喜的进展与成效,对培育特色农产品品牌、服务农业高质量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有效促进了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为建设农业农村现代化、打造“重要窗口”和推进乡村共同富裕作贡献[4]。

1 发展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的成功经验和做法

1.1 强化组织领导,建立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工作体系

一是纵向建立省、市、县三级的名特优新农产品品管评审员队伍。建立“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浙江工作组”微信群,定期在群内发布信息、交流工作。及时组织各地开展申报工作。2019年,在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的指导下,浙江省农业农村大数据发展中心与浙江省农科院农产品质量安全与营养研究所合作在杭州联合举办全省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收集登录工作培训班,组织各地人员积极参加在长沙、重庆、大理、苏州等地举办的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申报系统及品管评审员专题培训以及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工作座谈交流会。二是横向建立名特优新农产品评价鉴定工作联合推进机制。协调各地名特优新农产品产业主管部门,与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中国水稻研究所、浙江省农科院、温州市农科院、宁波市农科院等科研院所加强样品检测对接。与浙江省农科院农产品质量安全与营养研究所合作,开展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进农科院展示展销以及科普宣传活动,签订“浙江省名特优新农产品营养品质评价鉴定工作联合推进协议书”,建立定期会商和基层调研制度。三是以点带面推进浙江省名特优新农产品申报工作。指导丽水市申报30个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创建首个全国名特优新高品质农产品全程质量控制试点市。建立申报预审制度,对各地申报的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单进行严格把关,要求产品县域产地规模必须排在全省前10;近两年共成功申报三门青蟹、武阳春雨、新昌小京生、新昌大佛龙井、玉环文旦、三门甜瓜、龙泉灵芝、云和鳖等68个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

1.2 双平台驱动,破解优质农产品销售难题

2019年11月,省农业农村厅联合杭州安厨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搭建了网上农博平台,2020年初,依托网上农博和全省农产品产销对接平台,多措并举,着力保障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全省菜篮子市场稳定供应,缓解了人民群众买菜难和农业主体卖菜难问题[5]。一是以“战疫情·食材保障行动”为契机推动网上农博平台建设。编织连接城市餐桌和乡村菜园的“线上菜篮子”,帮助农户解难增收。目前,网上农博平台已设立11个市馆、90个县(市、区)馆、16个省外对接对口帮扶支援县馆,共有3824家经营主体的15260款乡村产品上线。平台累计成交额超过1.53亿元,积累活跃用户超26.11万。二是搭建全省农产品产销对接平台。2020年2月,牵头搭建了全省农产品产销对接平台,广泛邀请重要客商,发布产销信息,保障农产品采购,多举措推进农商对接[6]。截至目前,平台共达成订单400多个,订货额总计破2亿元。

1.3 多措并举,开展形式多样的优质农产品产销对接活动

一是开展“看基地·云助农”系列活动。2020年6月,组织20多家省内外重要专业客商及媒体代表考察台州特色产业基地,举办当地名特优新农产品和农家特色小吃品鉴推介会,开展县领导和农业经营主体直播带货活动,通过看样订货和贸易洽谈,达成2000万元意向合同。2020年9月,举办2020年磐安农产品展示展销暨农商对接大会,以“百商寻土货、千人品药膳、万人游磐安”为主题,组织20家大型采购商及主流媒体代表参加农商对接活动,共达成500万元意向合同。二是举办2020浙江省知名品牌农产品云展会。2020年7月30日至8月3日,举办2020浙江省知名品牌农产品云展会,以“擦亮品牌,惠农惠民”为主题,全省400余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600个知名品牌农产品参展,共吸引21万人次参与互动,线上交易近9.5万单,交易额达248.8万元,促成大宗采购意向2000万元。三是组织参展2020长三角及对口地区农产品产销对接洽谈会暨浙江省首届消费扶贫节。9月30日,组织淳安等26县的53家特色优质农产品生产经营主体参加2020长三角及对口地区农产品产销对接洽谈会暨浙江省首届消费扶贫节,重点推介临安山核桃、龙游乌猪等一批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四是举办线上线下农博会。2020年11月20—24日,以“高质量保供,高水平小康”为主题,线上线下同步举办浙江农业博览会,线下农博会规模3万m2,组织近900家主体参展,现场销售额超8000万元,合同订货额超3亿元。线上农博会依托网上农博平台,组织云展示、云展销、云订货、云论坛、云推介等“五朵云”,1137家农业主体参展,累计成交额超6000万元[7]。

1.4 加强产品包装和宣传,提高品牌知名度和经济效益

一是组织开展媒体宣传活动。组织参加“名特优新中国行”大型公益宣传展示活动。邀请中国新闻网、浙江农业信息网、苍南新闻网等媒体对椒江大黄鱼、三门青蟹、矾山肉燕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进行宣传推广。二是积极申报生态环保优质农产品包装标识生产、应用、物流、加工试点。开展2020年度农产品包装标识百佳典范编撰征集工作,推荐兰溪梅江烧酒厂、温州万科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等开展生态环保优质农产品包装标志试点工作。三是重视品牌包装,提升农产品价值链[8]。武义县农业农村局、龙港市农业农村局为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的生产经营主体统一制作并颁发铜牌证书,增加品牌公信力。龙游山羊肉、德清中华鳖、矾山肉燕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生产经营主体将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安全优质营养健康的公共标志Logo、二维码等品牌元素融入产品包装、背景板、门店等,提升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的品牌影响力和经济效益。据不完全统计,矾山肉燕在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后得到了200万元订单,德清中华鳖的单店销售额从以前的3000元·d-1增加到7000元·d-1。

2 存在的问题

一是各地重视程度不一。丽水、台州等地较为重视,舟山、杭州等地发展较为缓慢,特别是有些地方的企业比政府更加意识到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带来的品牌溢价作用,有些地方甚至都不知道该项工作的存在。二是扶持力度不足。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发展需要主管部门从申报、检测、生产指导、包装、品牌营销等各个方面进行扶持,特别是小微主体都需要政府的扶持;但由于该项工作没有纳入全省乡村振兴考核范畴中,因此推进力度明显不够[9]。三是工作队伍不稳定。各个地区在机构改革以后队伍变化了,具体负责申报的同志在变,贯彻落实工作不是非常完善。四是工作抓手不够丰富。各地很多地方只停留在申报和检测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的阶段,统一的品牌塑造、营销宣传和质量监管都亟需提升。

3 推进名特优新农产品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3.1 强化顶层设计

探索开展特质农产品登录工作。根据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关于探索开展特质农产品登录工作的通知》要求,积极组织各地开展特质农产品登录工作,探索企业品牌和县域公用品牌双轮驱动的发展模式。开展课题研究,联合浙江省农科院开展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评价鉴定的浙江提质增效模式研究,调研并总结各地名特优新农产品好的做法和成功的经验,更加科学精准推动名特优新农产品发展[10-11]。定期召开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工作座谈会,交流各地在推进名特优新农产品中的经验和不足,针对性提出下一步改进措施,在全省范围内推动发展名特优新农产品的高潮。

3.2 加大营销宣传

在浙江农业博览会设置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展馆,展示浙江省名特优新农产品的成果,召开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浙江发布会,组织新闻媒体宣传安全优质、营养健康的名特优新农产品,营造全社会关注名特优新农产品的良好氛围。组织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生产主体参加乡村美食大会、农商对接大会、浙江(上海)名特优新农产品展销会、知名品牌农产品巡礼活动以及中国国际农交会等展会,提高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知名度和影响力[12]。制定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生态环保包装设计标准,经证书持有人审核同意,可在其产品包装和生产经营场所标注“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字样,做到统一设计、统一包装、统一运作、统一回收。

3.3 确保质量安全

打造一支省、市、县三级联动的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监管队伍。县级以上农业农村部门农产品质量安全(优质农产品)工作机构加强对获证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的跟踪管理[13]。县级工作机构加强对获证产品生产经营情况的日常巡查,地市级工作机构结合年度确认工作,开展现场核查和检查督导。省级工作机构负责组织实施对本地区、本行业获证产品的跟踪检查和独特营养品质稳定性跟踪评价。科研检测机构加大对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生产经营主体的双随机抽检,并将结果及时反馈给业务主管部门。组织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生产主体申报全程质量控制技术体系试点和良好农业规范认证,推动农产品质量发展转型升级,做大做强做精浙江省精品农业[14]。

3.4 加强扶持保障

整合财政资金,支持举办和组织参加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暨特质农产品审品管专题培训,打造一支更加强大的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工作队伍。加大对淳安等26个县发展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的补贴力度,减免相关检测费用,支持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参与申报评奖评优和推广项目。加强产学研联动,各地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业务主管部门、省农科院等检测机构和生产主体要建立联动机制,共同探讨研究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生产标准、指标检测、包装物流、品牌营销、质量监管等方面的做法,并建立一整套制度性规定,推进浙江省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发展走在前列[15]。集中力量办大事,发挥示范带动作用,组织动员更多设区市创建全国名特优新高品质农产品全程质量控制试点市,发展壮大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事业。

猜你喜欢
申报浙江省农产品
农产品网店遭“打假”敲诈 价值19.9元农产品竟被敲诈千元
上半年我国农产品出口3031亿元,同比增长21.7%
浙江省温州市籀园小学
第十五届浙江省马克思主义理论研讨会暨2021年浙江省马克思主义学会年会圆满召开
各地农产品滞销卖难信息(二)
鼠国要上天之离你十五米
欢天喜地过大年
农产品争奇斗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