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_郑亚丽
因此,与其说是一次宣讲,不如说是对浙江生态文明建设的回顾,以及向上发展的探索。
2019年,浙江通过生态环境部组织的国家生态省建设试点验收,16年一以贯之,建成全国首个生态省——接手生态条线的时候,我就见证了这一里程碑事件。站在全国首个生态省的高起点上,浙江的生态建设方向在哪?对我来说,报道又该如何再上一个新台阶?在2021年的浙江省政府工作报告中,我似乎找到了答案。生态环境不只是数据的不断优化攀升,更要注重生态系统的修复和生物多样性的完善。在这个理念的指引下,2021年初单位和部门领导策划了“访八大水系 寻稀客身影”栏目,寻找浙江的生态之变和生态之美。
在基层的调研采访中,我们确实看到了,人们对环境的保护不再局限于水清了、空气好了,而是逐渐注意到水里多年不见的鱼游回来了,山林里的猴子、白鹇等生物多起来了。
这些视角和素材,让报道跳脱出指标系数,开创性地从生物多样性的丰富程度来反映生态环境的健康与否,给受众带来耳目一新的观感和体验。系列报道在《浙江日报》头版刊出后,学习强国、人民日报等媒体纷纷转发,并引发了媒体和受众对生物多样性的关注和报道。这些探索,为浙江在国际舞台的亮相造势。2021年10月中旬,《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第十五次会议在云南昆明举行,大会的主题是“生态文明: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这也是联合国首次以“生态文明”为主题召开的全球性会议。
对于这个主题,浙江并不陌生。作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发源地,浙江的生态文明建设一直走在全国前列。也正是在这次国际性大会上,来自浙江丽水、湖州等地的代表,向世界分享了浙江的绿色实践经验。而我也用文字和视频,见证了这个历史性时刻。
2020年,谁也不会想到,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会打乱整个社会的运行。可是这种影响究竟有多大?对人们来说意味着什么?身为记者的我们,又能做些什么?
考虑到这些,我决定和餐饮店的老板聊一聊。之所以选择餐饮店,是因为这些街头巷尾的小店,是触摸经济脉搏的微小细胞。疫情的第一波冲击,就是它们。事实证明,正是这一次对“小人物”的采访,让大家近距离感受到了疫情的“破坏力”,也再度证明了草根经济的坚韧。
那是2月底的一个下午,这家名叫“溪渔馆”的饭店门可罗雀,可老板娘脸上始终挂着笑。
困难——从开业那天起,这家小餐馆就在亏钱,房租加上人工费,算下来一个月要亏一两万。但是店不能关,因为员工们的生计也指望着他们。乐观——想想那些大的餐饮店承受的压力更大,老板夫妇就互相打气,大不了吃老本。
曾经的芳华人影俱销,宝玉得了一场不大不小的病,总是持续高烧不退,先是被疑似非典,以后又差点当成禽流感。宝钗寸步不离汤水伺候得妥帖。病愈后的宝玉,涕泪交加,忏悔起和黛玉的陈仓暗渡。宝钗并不见怪,反而道:“也是天缘注定吧。林妹妹总要找个归宿才好……”一席话说得宝玉自愧不如,宝钗又劝:“你这样放不下,反而伤了身子,她也觉着不好……”宝玉不解,宝钗道:“我看,你索性写本书,对过去权作告别交代……也好让林妹妹轻轻松松嫁人……”宝钗这样心无罅隙,自己再推脱,就是心里不坦荡了。
其实,亏钱也要开店,除了客观原因外,还有他们自己的情怀。这对夫妻从桐庐到杭州创业,到2020年已经13年了,中间也经历过因业务不熟练被顾客骂哭,厨师猝死而暂时关店等风波。即便如此,他们仍然坚持下来了。对他俩来说,这家店,承载的不只是生计,还有梦想。
疫情到底如何影响我们?大多数人看到的是宏观视角,具体到每一位身处其中的人,只有真正走进他们的生活,才知道,原来即便是家门口一家不起眼的小店,都靠着极大的忍耐力,承受着疫情带来的冲击。
有了这些采访来的细节,我写出了《一位小餐馆老板娘告诉你,为什么这是“最坚韧的行业”》这篇文章。在新媒体发出后,出乎意料地在微信朋友圈刷了屏。不少人留言“好久没看到过这么温情的文章了”“等疫情结束,我要去这家店里吃饭”……也是在大家默默的转发中,我越发感受到记录的力量。记者不是万能的,很多时候并不能解决什么问题,能做的只是作为一个旁观者,去描述、去记录。
2021年9月16日,注定载入宁波舟山港的发展史,并成为浙江质量强省建设的里程碑——宁波舟山港成为我国第一家获此殊荣的港口企业;经过近9年努力,浙江实现中国质量奖零的突破。
中国质量奖,这曾经是浙江的“痛”。在此之前,浙江共有14家组织16次获得中国质量奖提名奖,但最终都与这一我国质量管理领域的最高荣誉失之交臂。
在现场见证零的突破,我们和获奖人一样兴奋。还记得在台下采访时,获得中国质量奖提名奖的西子联合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水福,心情颇为复杂。“作为质量长跑运动员,拿到这个奖,我感到非常荣幸,尽管只是提名奖。”他也成为2012年该奖项设立以来,浙江省唯一获此殊荣的个人。
这个奖拿起来可能很轻,但分量足够重。谁能想到,曾经做电梯反复出问题的王水福,现在能够给飞机做配套?颁奖台上,拿奖的人寥寥,背后却是一群人长久且坚韧的坚持。
万向钱潮股份有限公司亦是如此。万向这次获得的是中国质量奖提名奖。采访中,创奖队伍负责人邹从国告诉我,质量文化,已经成为万向的特色基因。早在1980年,鲁冠球将3万套有瑕疵的万向节作报废处理,以损失43万元的“切肤之痛”,惊醒全员质量意识。这些年,他们一直没放松对质量的追求。按照“工业4.0”标准,他们已经建成自动化、智能化、数字化、“一个流”的生产线,产品质量保障从靠经验转向了靠系统和设备。
对质量的重视,并没有因为拿到提名奖而停滞。我注意到,随后的11月,万向专门召开了荣获“中国质量奖提名奖”表彰大会,为由19个人组成的创奖队伍颁发了100万元奖金,奖励他们为公司获奖付出的努力,也定下冲刺中国质量奖的目标。100万元,不是个小数目。从中也能看出,浙企对质量的重视和决心。
从最初的作坊式经营到小企业,再到上市或国际化,浙商在有条不紊地完成蜕变。很荣幸,当时代的脉搏跳动时,我们能参与其中,和时代的弄潮儿一起,与时代脉搏同频共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