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 孟,刘 昱
新医科卓越医学人才培养研究
叶 孟1,2,刘 昱1
(1. 宁波大学 医学院,浙江 宁波 315211;2. 宁波大学 医学院附属医院,浙江 宁波 315020)
为加快建设高水平医学本科教育、全面提高医学人才培养能力,2018年教育部印发《教育部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文件,决定实施“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重点强调“四新”即新工科、新医科、新文科、新农科建设。作为培养满足健康中国需要的多层次卫生健康人才的必要手段,医学教育从根本上决定着健康中国事业发展的高度、深度和广度。新医科建设是重新构建医学教育新体系、新模式,是医学教育创新的发展方向,更是健康中国的重要战略基础。
随着人机交换、脑机接口等新一代技术的蓬勃发展,新科技革命和新产业革命的时代浪潮迎面而来,人类的生活方式、价值理念、生产模式等随之发生了全方位、前所未有的变革。以新材料、新能源、航天、航空、海洋、信息、生物等新一代技术为核心、以数字化、智能化、融合化为发展方向的新技术革命,使得在临床诊疗技术应用、诊疗决策选择、医疗器械装备开发、新药研发、临床试验、慢病管理和健康管理等各方面均呈现出基于大数据背景下的智能化、精准化、个性化等特征,材料医学、智慧医学、精准医学、分子医学、转化医学等层出迭现的新兴专业、新兴学科将会爆发式呈现在医疗业界和大众面前,必然引发医疗意识、医疗方式、医疗习惯、医疗行为、医疗保险支付的改变。面临面日新月异的大数据背景下科技和产业革命的发展,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带来的新趋势、新方向、新知识、新空间、新理念,作为培养医学人才的医学院校,有必要积极应对、主动求变,学校内部和外部改革协同发力,加快实现医学教育变革的步伐。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现代化最重要的指标还是人民健康,这是人民幸福生活的基础。把这件事抓牢,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应该是全党全社会必须牢牢树立的一个理念”。[1]人民健康是民族兴旺、国家富强、百姓幸福的重要标志。健康中国战略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医学教育是卫生事业的重要基础,实施基于新科技革命和新产业革命的新医科建设是实现健康中国这一系统工程最重要的革命基础。医学教育理应要顺应新时代新形势发展,抓住重大历史发展机遇,既有新作为、又有新发展,夯实基础、展望未来,描绘实施健康中国建设蓝图。
培养有道德、有理想、有信念、有本领、有担当、有作为的卓越医学人才,是新时代医学教育提出的要求。特别是从经验医学到实验医学再发展到现在的整体医学,医学模式发生了根本变化,由单纯的生物医学模式发展到生物-心理-社会医学,医学学科发展和医学模式的转变,对我国医学教育规模、结构、质量提出了新要求。既往医学专业知识结构相对单一,融合创新能力相对缺乏以及重治轻防的现象较为普遍,需要在医学教育理念、卓越医学人才培养模式和医学教育质量体系管理等方面进行探索改革;传统的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2.5+2.5两阶段”医学教育模式,人为割裂了基础和临床之间的联系。基础与临床的课程整合、医学与理科、工科、文科的融合,既是新医科内在的要求,也是中国医学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需求。
2018年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吴岩指出:“新医科具有理念新、背景新和专业新三大特点,新医科是在人工智能、大数据为代表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基础上产生,涵盖生命全周期、健康全过程,通过医工理文融通,涌现出精准医学、转化医学、智能医学等医学新专业”。[2]也有专家指出,新医科是在医学领域发生重大变革背景下提出的,是现有医学教育体系改革的升级版,是医学教育新理念、新结构、新模式、新质量和新体系的探索。[3]新医科是“新的医科”,即医学新的领域和新的专业,同时也具有“医科的新要求”,即新理念、新结构、新模式、新质量、新体系、新方法、新技术,等。[4]在教师需要做到的方面,新医科建设要求教师肩负起推动创新发展的责任和义务,要主动适应新时代的新需求。[5]新医科建设顺应时代发展要求而提出,是实现健康中国的保障。
基于上述界定,我们认为新医科是通过结合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整合智慧医学、材料医学、精准医学等层出不穷的医学新兴领域,进行医学与自然科学、医学与人文社会科学、医学与大数据、医学与人工智能之间的交叉融合,强调广度和深度有机结合,广度上衍生出医学+新兴专业、深度上注重培养质量,强调继承和创新有机统一,立足于继承、着力于创新,其根本目的和内涵是顺应新形势、新发展、新理念,确保培养高质量医学人才。
世界医学教育改革已经经历了三代,现已从问题为导向的第二代进入了以病人为中心、系统为基础的岗位胜任力为导向的培养阶段。全球医学教育变革的内在和外部逻辑要求我们开展新医科建设来迎接挑战,然而新医科面临新机遇的同时,也面临许多现实困境。
近年来,开设本科医学教育的比例不断提升,招生规模逐年递增,近30年来年均增长率达到8.04%。[6]招生人数的增加,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国家卫生事业的需求,但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如一些学校尤其是民办学校扩招过快过度,极大影响了医学教育的质量。
就临床医学专业而言,目前的医学院校,校均招生规模为392人,单点招生规模最大为1350人,其中,重点高校和中央部属高校招生规模相对较小,而地方和民办高校的招生数较大。[7]从国际医学教育看,每年的招生规模一般不超过200人,实行的是典型的“精英化”教育。临床医学执业医师资格考试通过率是反映医学院校教育质量的一个标准,近9年国家医学考试中心临床执业医师资格考试成绩分析报告(宁波大学版)显示,全国平均通过率为67.36%,近一半的医学院校通过率低于平均数。2019年执业医师考试平均通过率为67.82%,其中最高为93.01%,最低为18.48%。虽然高水平医学院校仍然维持着较高水平的人才培养质量,但低层次办学的医科院校基数较大,也大大降低了医学人才整体培养质量。医学教育质量差异巨大,水平参差不齐,医学教育质量是影响新医科建设的重要因素。
100多年来现代医学教育历经三代改革。第一代改革是以Flexner报告为标志,以教师为中心、学科为基础,建立医学教育的课程体系改革为代表,把现代科学引入到医学教育中,开启和规范了现代医学教育。
20世纪60年代开始的以问题导向式的教学和器官系统为中心的课程整合的课程体系建设是第二代医学教育改革标志。最新提出的以病人为中心、系统为基础、胜任力为导向的培养改革则为第三代改革。[8]
从教育理念、管理制度、教学体系、评价体系这四个领域看,很多学校的老师没有接受过系统的教学培训和理念更新,尤其是实践阶段的师资以教学基地的人员为主,多以“经验型”教学为主,大量采用传统教学方法,强调的是学科为主的专业教育。我国的医学设置因多种因素相对强调学科的独立性,除临床医学外还设置了精神医学、眼视光医学、儿科学、麻醉学、医学影像学等临床医学本科专业,缺少国外医生培养体系中的“通识化”和“基础化”教育。事实上,基础医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等医学内部学科之间以及医学与理科、文科、工科等外部学科之间均存在学科专业壁垒,不同学科之间的融合性不强、交叉性不够,导致医学生的岗位胜任力达不到要求。
医学教育涉及教育和医疗两个最为关键的民生问题,院校教育、毕业后教育和继续教育是组成医学人才培养的完整链条,医教协同是推动医学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医学院校招生、培养医学生,医学生到医院进行见习、实习、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以及工作,学校和医院共同组成一个完整的培养体系,培养与使用能否紧密衔接,体现在医教两个系统的协同配合上。医教协同涉及多角度多方面的配合,医学院校既要和附属医院协同配合,还要与卫生行政管理部门之间如发改委、人社局、财政局、编办等多个部门配合。然而,附属医院和医学院校之间有着不同的行政隶属、人事编制和财政渠道等,很多医学院校和附属医院之间的医教协同仍存在着或多或少的问题,很多直属附属医院领导并不由学校管理而是由卫生管理部门任命,常常难以做到医学教育管理一体化,教学与管理之间脱节,奖惩措施没有约束力,医学院校对临床教学的管理缺乏好的抓手,临床师资容易出现纯粹“凭兴趣”,不承担“责任”的教学。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确立了“以促进健康为中心”的大健康观和大卫生观,明确“共建共享、全民健康”是建设健康中国的战略主题,全民健康是建设健康中国的根本目的。[9]新医科建设要树立以促进健康为中心的大健康理念,改变以疾病为中心理念,将大健康理念融入医学教育各个环节、各个阶段和整个全过程,探索面向卓越的医学人才培养新模式,构建起三全育人立体场域,培养不仅具有治病救人的能力,具有大健康的理念、肩负促进预防疾病、促进公众健康的使命和责任、“眼中有光、胸中有志、腹中有才、心中有爱”的卓越医学创新人才。
多学科交叉融合是创新的源泉。面临医学模式的转变、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挑战,对医务工作人员的知识结构和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需要转变思想观念,培育多学科交叉融合的意识,开设多学科交叉课程,设置和发展新兴医学专业,以优势学科为轴心进行相应的交叉渗透,凝练出新的增长点,探索多学科交叉融合的有效途径。通过医学与生物、化学、物理、材料、机械、人工智能、互联网技术等领域的交叉融通,培养具有医理、医工等交叉学科背景的“医学+”的复合型人才,满足医学学科不断前进对交叉人才的需求。
大健康是新时代新医科创新的发展理念,时代发展要求医学教育进行变革。加快医理、医工等交叉学科背景的“医学+”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是未来的发展方向,探索和实践临床医学专业“5+3”及“5+3+X”改革,整体设计本科教育、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方案并进行系统优化,构建“5+3一体化培养、本硕住培融通”的人才培养模式。[10]以“八年一体化培养,本硕住培融通;注重综合素质,夯实医学基础,强化临床能力”为原则,通过课程整合,形成“早临床、多临床、反复临床”的培养方案。
各培养机构应将思想政治教育和职业素养教育贯穿医学教育教学全过程,立德树人,实现专业教育与素质教育的有机结合,通过在岗位胜任力、交流沟通能力、逻辑辩证能力、科学思维能力及人文素养的训练,培养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过硬的实践技能、浓厚的人文情怀、良好的沟通技能、完善的科研经历和终身的学习能力的卓越医学人才。
医学院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具有道术、仁术、艺术、技术、学术的医学人才,培养能满足健康中国战略需要的复合型医学人才,是高等医学院校义不容辞的责任和担当。医学教育的本质特征决定医学教育是精英教育,要坚持医学教育质量标准,制定吸引优质生源报考医学专业的政策,确保更多优秀人才从事医学事业,从源头上为医学精英教育提供有效保证,同时建立有效的淘汰制度和分层分类培养制度,发展医学教育发展理念,建立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开展临床医学专业认证,有效促进院校在招生规模、课程改革、考核评价、教师成长、质量保障、教学管理等方面的发展,促进先进理念的推广与传播,根本上保障医学教育人才培养质量。
健康服务体系的完善需要医教协同、医研协同、科教协同和医管协同等多部门全方位的协同参与。医教协同既是健康中国战略的必然要求,也是提高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和质量、保障人民健康、深化医改的治本之策。
完善大学医学教育管理体制机制,加强大学对医学人才培养的统筹协调,保持医学教育完整性和特殊性。同时,充分利用综合性大学学科门类齐全的独有优势,高度优化整合资源,以人才质量为核心,社会需求为导向,完善投入保障机制、人才培养制度、行业准入制度和人事薪酬制度,创新人才使用激励机制,争取优质学子报考医学专业,提高医学教育对优质生源的吸引力,培养出更多高素质医学人才。
[1] 汪晓东, 张炜, 赵梦阳.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健康中国重要论述综述——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打下坚实健康基础[EB/OL]. (2020-08-17) http://www. xinhuanet. com/ 2021-08/ 07/c_1127739092. htm.
[2] 吴岩. 新工科: 高等工程教育的未来——对高等教育未来的战略思考[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18(6): 1-3.
[3] 顾丹丹, 钮晓音, 郭晓奎, 等. “新医科”内涵建设及实施路径的思考[J].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18(8): 17-18.
[4] 彭树涛. 加快建设“新医科”着力培养卓越医学创新人才[J]. 中国高等教育, 2020(9): 35-37.
[5] 刘莹, 喻荣彬, 陈峰, 等. 健康中国战略下新医科的建设任务与发展路径思考[J]. 中华医学教育杂志, 2020, 40(9): 657-661.
[6] 全国医学教育中心. 中国医学招生规模变迁[EB/OL]. (2020-08-08)https://medu.bjmu. edu.cn/ cms/ show.action?code=jumpnewstemplate& chan ne lid=0000000058&newsid=a72b68ba33164052b6965b44c03cf2a8
[7] 全国医学教育中心. 临床医学招生规模知多少?[EB/OL]. (2020-04-13) https://medu.bjmu.edu. cn/cms/show.action?code=publish_4af037e16e16991 0016e1f6b8fed00a0&siteid=100000&newsid=d761e6a08eb947b5aeb5d13db0fa2060&channelid=0000000058.
[8] 沈瑞林, 王运来. “新医科”建设逻辑、问题与行动路径研究[J]. 医学与哲学, 2020, 41(12): 69-73.
[9] 中共中央国务院.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EB/OL]. (2016-10-25) http://www. gov. cn/xin wen /2016 -10/25/ content_5124174. htm.
[10]王钦文, 徐佳, 李丽萍. 加强专业性学科硕士生培养对策研究——以临床医学专业为例[J]. 宁波大学学报: 教育科学版, 2021, 43(2): 67-74.
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地方综合性高校医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培养路径研究”(202101018059);宁波市教育科学规划研究课题“本科临床医学专业学生进行早临床实践的探索”(2021YGH010);宁波大学人才培养综合改革专项“医教协同背景下多层次卓越临床师资队伍建设”(JYXMRCZX202017)
叶孟(1967-),男,浙江慈溪人,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研究方向:肿瘤学、医学教育。E-mail:yemeng@nb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