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振濂
大家好!有幸在“论道中原”这样一个大型活动发表我在最近这段时间的最新研究心得,我觉得是个非常好的机会。当然,我们既然是“论坛”,而不是一般单向的论文发表会,它应该特别具备一种思想比较活跃的“思辨”能力,所以我就选了这样一个可能有点尖锐的题目。这个题目的含义,不一定是我们书法讨论会以前常见的宣讲永恒的真理或者是普及推广必须掌握的常识,而是针对现实需要有一些敏锐甚至也许沉重的提醒,或者是需要有些关键的提示。
那么我发表的题目,刚才主持人已经介绍了,是一个“专业思维”的问题。尤其是在书法高等教育方面,它可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抓手。如果我们现在看遍布各个省、市、县的书法爱好者,对他们来说,只要能够把书法的作品写好、古代法帖临摹好、经典笔法掌握好,对自己的传统书法文化学习就会有一个比较好的期望满足。他们会认为:这个就是我们今天学习书法的目标。
但是对于书法高等教育而言,它又是另外一个标准。这个标准就特别需要有一个学科规范化、需要有一个清晰而立体还有深度的专业目标,然后又需要有一整套关于为达到“专业”目标所设置的方法程序和手段。
以这个指标来看,最近这十多年,全国已经有200多所高校都在招收书法专业的大学生或研究生,它的发展可以说是非常快。但是发展快的同时,它又是把“双刃剑”。一方面在国家层面,如教育部给了我们大学书法教育一个非常好的平台,让我们各个高校都有机会来倡导书法的学习,使它成为一个清晰的、有长期以来梦寐以求的“户口”与合法身份的独立专业。但是另一方面,我们大部分在高校办书法专业,或者招书法的本科生、研究生的这些从业者、组织者,如任课教师、系主任、院长,其实自身的思想准备和职业专业方面的积累、定位、方法还是有不少欠缺。所以它就会造成今天可能有一半以上高校办的书法专业,其实它对所设定的目标是一种比较业余的理解,就是只要把毛笔字写好,或者有能力把作品写好的这样的一个技术层面的目标。
因为看多了这一类的泛泛而平庸的目标,就导致了我们会产生一种“警惕”,就是讨论“当代书法高等教育”。它如果是要以之作为在今后可以和文学、历史、哲学、美术、音乐、戏剧、舞蹈并驾齐驱的这样一个高等教育平台,究竟应该具备什么样的姿态和眼界?拥有什么样的专业含量?在今天中国的书法高等教育领域里最缺的是什么?
我想我的主旨演讲大概是针对这个问题而发的。
今天中国的书法高等教育,无论你处在哪种类型的学校,都可以办学。你可以在艺术学院办,也可以在师范学院办,也可以在综合性大学办。但是最常见的,是通过努力写好毛笔字,然后训练毛笔字的一般书写技能和临摹技能,达到我们认为的一个教学层面上可供判定、比较和检测的较好的技法标准,这样就可以了。书法专业办得好不好,就看“参展获奖”中的最重要的技术水平。但是事实上,没有一个其他的文艺类专业与比较成熟的艺术学科,它是只以技能为核心的这样一种教学标准和目标。它们的教育教学底盘和综合性,要多几倍或几十倍。所以书法在这个方面,明显是处于弱势的,或者说它是短视的。这种短视和长期以来“书法”一直被认为是“写毛笔字”“写好的优秀的毛笔字”的这样一种习惯上的技能认知有密切关系。但那个时候有这样的认知,是因为中国还没有书法高等教育,也找不到其他的发展道路,所以只好觉得那样的做法好像也有现实存在的合理性。把书法高等教育的办学标准及目标定性为能够熟练地书写出一件完整的书法作品,那我觉得是大大不够了。所以我们近年来对高校书法专业提倡“学科”概念,对书法界提倡“专业”概念,“专业”一词自然是相对于业余而言的,它肯定和书法爱好者或者书法的初级入门者、启蒙者的理解不一样。它肯定和对书法爱好者的标准不同,它是一个明确的专业,是有高度、有门槛的。
第二个就是要有“学科”,它是针对现在一般意义上的常识性的、零散的,或者是片段的一些基础知识经验传授而言的。哪怕是比较系统的基础知识,只要没有达到“学科”的高度,它对我们学习者来说,就可能会不加思索地全盘接受,并且不需要逻辑证明,也没有一个思辨的过程与能力,当然也就没有一个可以升高自己并和其他学科进行同等对话的起点。所以,今天我们要求有学科思维和专业意识,它其实是我们对于当下书法高等教育健康成长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新时代”设定指标。
“专业”,其实它是一个井然有序的严密结构。任何一个专业问题的提出,它都必然会有前后、上下、左右,都有它的连带关系。所以我们在考虑任何一个书法问题时,都需要非常立体的、全面的、互动的、甚至是因果的这样的一种立场和视野。而在这个方面,目前从很多高等书法教育的具体办学情况来看,好像大多数还没有达到这样的高度。所以,它是我们今后要努力的一个方向。
然后,“专业”是平台形式,它的内容标志就是“学科”。当然,“学科”这一大概念在我们这里,我自己其实是把它分为两个不同的领域。第一个领域是“学理的学科”。“学理的学科”其实就是一种思想的展开,尤其是理论证明,证明为什么书法能成为艺术?为什么书法作为艺术的存在是合理的?为什么书法可以和其他的视觉艺术,如属于美术的油画、版画、雕塑,也可以和文科的中文、历史、哲学、古文献学、古文字学、古典文学、古语言辞章之学、考古学、金石学、碑帖学会不一样?而为什么它能够独立成为体系?我觉得这是一个学理的追问:它主要是追问大量的“为什么”,你为什么认定它是可以的?你的证据在哪里?所以“学理的学科”它是一个思辨的学科,它是一个通过思想的追问来达到我们现阶段可以获得的一个相对合理或者是最为合理的解释的这样一个认识定位。
那么第二个“学科”含义,就是“应用的学科”。“学理的学科”讲究道理,那么“应用的学科”就讲究用途。那就是高等书法教育的课程的展开、它的教学法、它的教学观念基础以及它的《教学大纲》和它在整个学科目录里作为学科的级别定位。它是三级学科,是二级学科,还是一级学科?它也有很多方面的思想疑惑和实务问题需要解决。
目前我们对于学科的定位,大多数是把这两个概念混在一起不分彼此的。而且大部分关心的都是“应用的学科”这一概念内涵。我们会比较多地关注书法在目前整个中国文化教育界的地位、资格或者它所处的等级,这方面应用的内容的确比较多。但是实际上我觉得,现在可能更应该关注的是“学理”。就是说,如果你自己还不明白“书法”作为独立学科为什么是合理的,或者它现在这样的存在方式是不是对的,或者是它如果有缺陷,应该如何去修正它、䃼充它,那么你怎么去给它定位?如果没有这样的一些问题存在的话,那么我们也就是简单地把古人认定或者近代人认定的一些现成成果,拿来用一下而已,但并没有新产生你自己或你这个时代的思想成果。所以我觉得两者之间应该互为补充,用“应用的学科”来促进“学理的学科”的继续思辨,继续着思想的深化。
关于书法的学科结构,我觉得在20世纪60年代浙江美术学院招收第一届书法本科生的时候,其实现在如果回过头去看当时陆维钊先生、沙孟海先生、诸乐三先生,他们所制定的《教学大纲》已经可以很明确地看出它是有学科意识框架的。虽然不像今天,因为还有国门开放以后引进的西方理论,我们会使得这个框架可能更加走向秩序化,或者它们互相之间的关系更加严密而合逻辑。书法专业学科化、专业化在20世纪60年代的《教学大纲》和教学课程的设置里,其实已经非常明显地让我们感受到了。但是就像今天一样,当时的学科的大纲和构架,在整个书法界竟然是不被认可、不被理解的。为什么?因为大家认为书法不就是写字写得好嘛,人人都会,要什么“学科”?要什么大学专业培养?这样一来,就使得在20世纪60年代的中国书法高等教育处于孤芳自赏和硕果仅存的尴尬局面。你在努力振兴与拔高,可书法界无关痛痒、漠不关心。我们现在叫它是一个非常孤独的存在。其实当时它在书法界并没有响应者,大家都认为书法要读大学干吗?我们过去常常听到过一些荒谬而有趣的言论,就是说王羲之也没读过大学,颜真卿也没读过大学,大学算什么?书法有必要进大学吗?大家都这么认为。这样糊涂甚至愚昧的认知,现在开始逐渐改变了。因为那么多高校都开始办书法专业,就证明它还是一个比较重要而且必要的存在。只要有专业,就必然会有一个学科的发展方向、专业的发展方向。
20世纪60年代这样一种错误的认知方式,即使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甚至一直到今天,其实也还有市场。也就是说我们今天还是习惯于把高等书法教育看作是一个在技能上写好毛笔字,写好中国古代的篆、隶、楷、行、草或者是颜、柳、欧、赵,等等,还是这样的一种老旧认知方式,认为它就是写书法写得好了。在这种情况下,要以这样的粗浅幼稚的非学科定位去和目前中国其他各个学科进行对话,恐怕你连最低的基础都没有。
书法界大众层面上的不理解,是一个严峻的事实。现在200多所高校,其中大部分高校书法专业我觉得应该是非常着急的、有急迫感的。大家都认为应该要好好去努力建设我们心爱的专业,但是在大部分人的大众书法圈里,大家还是不理解。高等教育在这个里面到底能起到一个什么样的作用?其实大家在认知上还是有非常明显的偏差的。但是数量庞大的这些持“写字”观念的大众,和高校书法专业人士作为精英的认知,构成了一个混合型的基础。其实它正好反过来告诉我们,我们需要对现有的书法观念基础进行明确的质量提升,我们需要用一种专业学科的思维方式来定位现在的高等书法教育。也就是说,它要非常明确地划清自己的科班训练和业余的、零散的、一般意义上的经验或感知的这种业余爱好式学习的区别,来建立起一个系统的、有结构的、高等级的这样一个大学书法教育的模型。
比如说,我们现在在讲对“经典”的态度,我原来在中国美术学院本科教学中曾经做过这样的一个练习,大部分业余作者,他对古代名碑法帖经典的态度,是我只对我感兴趣的做选择性投入。我对王羲之感兴趣、我对张旭感兴趣,我就用它作为经典范本,我就对着这个经典钻研下去。但仔细想想,这种方式与原来私塾写毛笔字的狭隘相比,当然要好得多,因为它毕竟是在尊重经典,是以经典为出发点,已经是好多了。但是它还是遇到一个问题,就是你用的虽然是经典,但是其实你的方式还是业余的。因为你对于经典的掌握,是以一种“实用主义”的片面态度,我喜欢我就用,如果我不喜欢魏碑我就抛弃不用,我不喜欢篆隶我就不写。所以,你的经典仍然是狭隘的、非理性的。而对古代经典的这种任意取舍,必然使得这种建立在偶然基础上的业余学习存在大量的偶然性、狭隘性和不确定性。哪怕你学的都是传统、都是最重要的经典,我看你也还是业余的。
那么只有在什么样的情况下才可能是专业的?就是高等教育完整的课程体系内容,它会严格约束你,不能凭个人喜好放任自己。篆书要有它的训练课程,隶书要有专设的训练课程,楷、行、草都独立构成一个专门的训练系统。而且它要用的范本和字帖,并不是你喜欢怀素就只是怀素。假如是草书,我可能在课堂里一下子给你很多字帖,给你怀素《自叙帖》、黄庭坚《廉颇蔺相如列传》、张旭《古诗四帖》及徐渭、王铎的丈八连绵草大轴。这些字帖它就是一个草书学习的“基盘”。
我们的“专业”立场需要做到的就是我先推给学生的,不是某一个你用得着或者我老师偏爱的具体样式,那个是实用主义的态度,用之即来挥之即去。我们需要的是一整个的“基盘”,草书或隶、楷、篆、行、章草各自的学科“基盘”。你只要进入到这个领域,你就必须得把所有这些经典都熟悉、了解、领略、体验一遍,在了解所有的经典语汇样式后,再来考虑自己的专攻方向。也就是说,你可能不一定每天都做这个研究和实践,但是你必须要有这样的一个整体性的认知范围。
这就是关于经典的第一个教学“专业”立场。那么,当然就回到了我们现在高等教育的第二个问题,就是说每一个同学在学习的时候都会被老师告诫要专攻一体,不要写很多字帖风格。其实只提专攻一体,如果不设置前提,本身就是业余思维。过去眼界很窄,我好不容易找到一个好字帖,我就拼命学它,但没条件开阔眼界去看很多名碑法帖,这不就是业余吗?其实任何一个专业的学习都是全面的基础训练,它的训练范围并不限于某一个字帖,而是任何一个字帖背后所代表的它的基础训练科目内容和范围、线条用笔、字体造型、章法构图,再乘以一百个名家名作。所以学科专业的艺术视野对于业余的来说,根本上有霄壤之别。业余就是我喜欢什么字帖,我就盯着一个字帖不涉其他,是孤立、片面、简单的。而专业,它就会把你引进自己所喜欢的这个领域,一个浩瀚的艺术审美世界,通过专业教学,把所有的经典都推给你,然后请你自主来选择、来掌握。
专业的另一个学习流程设计和目标设定,是与业余正相反的。业余学习,是我作为初学者,今天的已有基础水平是100分中的最初20分。一个月或者半年后,通过老师指点和个人勤奋学习,取得进步,从20分升到30分、40分。然后老师满意,我自己也高兴。但进步是进步了,而我永远不知道本专业的100分在哪里。而专业学习,是在你可能还在零起点时,即告诉你100分在哪里,长远目标在哪里。然后你慢慢攀登,水滴石穿、铁杵磨针,从10分到20分、30分、50分、70分逐级而上,在每一级上升时,你始终知道100分的顶端在哪里。而大学学科专业的思维与定位,首先是为100分的专业最高目标而设的,而不是为10分的出发点最底端而设的。
这样一来,我觉得以后我们对整个“基础课”的认识也会改变。比如说我们现在的基础课,基本上是知识加技能。但是在今后高等书法教育领域中,可能存在几个亟待解决的问题:首先,技能训练肯定没有问题,肯定要解决;其次,知识获得方面的要求,也肯定要解决;但是更重要的要解决的却是长期以来一直被疏忽的审美感受力培养的问题。对于一张拓片,对于一卷宋人的名家草书,着重要训练的是你对它的审美感知能力,而不仅仅是知识掌握的能力,更不是一般技能实践的能力,这才是首先面临的问题。
据我的判断,审美感知能力培养在现在的高等教育教学格局里可能是最缺乏的。但是没有审美(形式、风格、技巧)的感知能力,你对经典就只能限于知识(常识)范围。而在今后,我想“专业思维”中的审美、美育部分,可能还会有一个比较大的改善。
现在国家层面上对书法艺术越来越重视,所以我们就特别希望“书法学”成为一个重要的、代表传统文化典范的学科的主要基点。“书法学”主体就是自己。“书法学”不要像过去几十年那样,无可奈何之下,老是去借光于“古文献学”“古文字学”“美术学”“文艺学”等,或者是借光于汉字书写。这些当然都是书法必须要用的丰厚资源,是它在各个方面借以发力的非常重要的出发点。但是书法艺术的根基,还是在“书法”本身,而不要有某一种依靠借力强势或倚仗、依傍的弱势心态。如果能够做到这一点,那么我们书法高等教育有那么多的学校来做这个事情,随着今后发展越来越快,我觉得我们才能够真正具备轮廓清晰的“专业思维”,而不是业余的爱好写字或者是一般意义上的偶然的兴趣、喜欢和经验感受,或者还是过去的老旧做法。我们不会只是根据个人经验来实践一下就自我认定是“书法”,它会严格去除师傅带徒弟式的“师徒授受”方式和私塾教育的经验传授方式,而真正回到“学科”的理性基点上来,回到“专业”边界清晰的基点上来,并以此来判定、区分什么是“业余”的,什么是“专业”的。比如,同样面对名作,在经典的运用上,既可以是非常业余的方式,也可以是非常专业的方式。又比如,在优劣标准设定方面,注重顶层的传导和书法艺术审美价值观的确立。
目前高等书法教育要解决的“专业思维”问题,大概应该就是这样的一些内容。谢谢各位!
据陈振濂先生在 2021年11月13日“论道中原——全国高等书法教育名家论坛”上的主旨演讲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