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文霞,陈瑞旭
福建师范大学:a.马克思主义学院;b.经济学院,福建 福州350200
科学技术在人们的社会实践中渐渐形成并发展,而科技观就是人们关于科学技术的本质、发展规律以及在社会发展中所起的作用和地位的根本观点。科学技术作为潜藏在社会劳动中的生产力,与其他生产力相比具有特殊的力量。马克思、恩格斯曾认真分析了科学技术的发展历程,特别是在19 世纪中后期伴随着科技在社会发展中的指导作用越来越显著的情况下,提出“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重大论断,为马克思主义科技观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分析任何一个社会问题时,马克思主义的绝对要求就是把问题提到一定的历史范围之内,具体问题具体分析”[1]。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多年来,根据马克思主义科技观的基本观点,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不断深化对科学技术的认识,积极将科学技术应用于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各个历史时期,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国际影响力与日俱增。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高度重视科学技术问题,根据马克思主义科技观的基本观点并结合我国实际情况,不断深化对科学技术的认识并赋予马克思主义科技观以新的丰富内涵,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毛泽东思想中的科技观、邓小平理论中的科技观、“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的科技观、科学发展观中的科技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的科技观。
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第一代领导集体不畏艰辛、艰苦探索,在实践中逐步形成了引领我国科技事业发展的科技指导思想——毛泽东思想中的科技观。其一,科学技术是国家发展、民族独立的支柱。毛泽东同志将科学技术融入自己的革命人生观中,早在他青年时期就意识到学习自然科学基础知识的重要价值。1944 年8 月31 日,毛泽东在写给《解放日报》报社社长秦邦宪的信中提到,“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基础是机器,如果我们永远不能获得机器,我们就永远不能胜利,我们就要灭亡。”[2]其二,自力更生为主,争取外援为辅。1958 年6 月17 日,毛泽东同志提出,“自力更生为主,争取外援为辅,认真学习外国的好经验,也一定研究外国的坏经验——引以为戒”[3]。在毛泽东同志看来,要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就必须努力学习各国的先进科技,依靠使用先进技术实现追赶式发展。他强调自立是实现中国国家强大科技的立足点,国际合作是中国科技跨越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其三,打破常规,尽量采用先进技术。科技的跨越式发展不能一直走别的国家科学技术发展的老路,跟在别国后面发展。如果一直跟在别人后面走,我国的科技将永远落后,社会生产力也无法得到快速的发展。因此,毛泽东认为,“不能走世界各国技术发展的老路,跟在别人后面一步一步地爬行”[4]341。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的科技基础薄弱,必须打破其他国家的科技发展常规,尽快赶上甚至超越世界科技先进国家的发展水平。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我国“两弹一星”的成功发射就来源于追赶和超越战略思想的正确引导,是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优势的集中体现。其四,科技发展为了群众。早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在陕甘宁边区自然科学会议上提到,要自然科学大众化,让群众学习自然科学,使群众的意识和风俗习惯向着科学的道路前进。周恩来同志在新中国成立后指导国民经济发展中提到,“过去许多工厂是为帝国主义利益服务,现在要为人民利益服务”[5]。其五,不搞科学技术,生产力无法提高。毛泽东同志高度认同马克思关于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观点,认为我国急需发展高新科学技术,只有这样才能推动我国生产力的快速发展。他提到,“不搞科学技术,生产力无法提高”[4]351。
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同志积极推进科学技术事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体制的改革,并结合当时的国情和科技发展形式,提出了一系列的理论、方针、政策,形成了系统的科技观。其一,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在1978 年3 月召开的全国科学大会上,邓小平同志提到,马克思主义历来认为科学技术是生产力。1988 年9 月,邓小平同志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是邓小平同志对马克思主义科技观的重大发展,为我国科技事业发展指明了航向。1992 年春,他在视察南方的谈话中又补充说道:“经济发展得快一点,必须依靠科技和教育。我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6]377科学技术的每一次重大发明和发现都会给生产力的变革带来巨大冲击。其二,科技和经济的发展相结合。邓小平同志敏锐地意识到我国的经济体制、科技体制有很多地方限制了生产力的发展,必须改革现行制度,将经济体制改革和科技体制改革协同推进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他指出:“新的经济体制,应该是有利于技术进步的体制。新的科技体制,应该是有利于经济发展的体制。双管齐下,长期存在的科技与经济脱节的问题,有可能得到比较好的解决。”[6]108其三,倡导尊重知识,尊重人才。人才是促进科学技术发展并将其转化为生产力的关键所在。我国科学技术能否取得进步,经济能否繁荣昌盛,社会整体生产力能否提升都取决于人才的发展。邓小平同志指出:“我们要实现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要能上去。靠空讲不能实现现代化,必须有知识,有人才”[7]40。“一定要在党内造成一种空气:尊重知识,尊重人才。”[7]41其四,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1991 年4 月23 日,邓小平同志为全国“八六三计划”工作会议作了“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题词[6]409。他指出,一方面,我们必须深入挖掘我国的科技潜力和优势,加强高科技的研究,向着世界科技先进水平迈进,占领科技高地;另一方面,要将高新技术制成品商品化、产业化、国际化。1992 年南方巡察期间,他多次走访高科技企业,对高科技发展表现出浓厚兴趣。其五,科技发展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现在世界的发展,特别是高科技领域的发展一日千里,中国不能安于落后,必须一开始就参与这个领域的发展”[6]279。他告诫全党要积极向外国学习,只有学习人家的长处,才能实现我们的后发赶超。从长远发展来说,我们必须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的一切文明成果,包括资本主义国家先进的技术、先进的经营模式和管理方式。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后,江泽民同志在继承邓小平同志提出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动力,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重要标志,是现代社会进步的决定性因素,逐步形成“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的科技观。其一,科技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2001 年,江泽民同志在“七一”讲话中指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而且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8]291,发展科学技术对于我国生产力的提升具有重要作用。此外,他对世界科技的发展趋势及其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具有深刻的认识,认为信息科学和生命科学在21 世纪将会发展得更为活跃。其二,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以信息科技、生命科技为主要标志的现代科学技术不断发展和产业化,正在对各国综合国力的提高和竞争产生深刻影响,也为我国通过科学技术突破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了机遇。我们必须坚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努力学习、掌握和应用先进科学技术,在技术发展跨越的基础上实现我国社会生产力发展的跨越,不断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能力”[4]262。在深刻分析我国具体国情以及多年实践探索的基础上,以江泽民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意识到发展的动力孕育在科技和知识中,只有把科学技术放在优先发展的位置,依靠科技来提升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才能事半功倍,并以此为基础提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其三,“科学技术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基石”[4]76。科学技术作为科学的知识、方法、精神和思想,是人们正确认识世界的重要基础,更是人们投身社会实践的精神动力。其四,“科学的本质就是创新”[4]215。一个国家在科技方面故步自封、墨守成规,那它的结局只能是被时代所淘汰。其五,加强国际科技交流合作。江泽民指出,“加强国际科技交流和合作,积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博采众长,为我所用,是加快我国技术升级和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10]432。科技本无国界,类似宇宙起源、生命本质等问题需要国际相互合作、互惠互鉴、优势互补。加强国际科技合作有利于整个世界的发展。其六,树立正确的科技伦理观。科学技术使社会生产力得到大幅度提高,人们的生活条件得到改善。与此同时,科学技术的发展也给我们带来了一系列问题。比如,核技术给我们的发展带来很大的能量,但它的能量也能摧毁整个人类;生命科学为我们解决人类的疾病问题提供了更多可能性,但也对我们的人际伦理问题带来很大的挑战。在此背景下,江泽民同志指出:“在二十一世纪,科技伦理问题将越来越突出,核心问题是科学技术进步应该服务于全人类,服务于世界和平、发展与进步的崇高事业,而不能危害人类自身。”[8]104
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国共产党面对国内国外错综复杂的政治经济形势,胡锦涛同志高度重视科技工作,并在实践中逐步形成了系统而丰富的科技观。其一,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当今世界,谁掌握了先进科学技术,谁就掌握了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动权”[11]。经济社会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赖科学技术的发展,科学技术为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其二,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始终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摆在突出位置,显著提高我国科技实力。科技实力是综合国力的重要内容和基础。自主创新能力是国家竞争力的核心”[12]388。2006 年2 月9日,国务院发布了《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 年)》,制定了“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政策。其三,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坚持贯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全面贯彻人才强国战略,完善适合我国科技发展需要的人才结构,不断发展壮大我国科技人才队伍”[12]195。劳动者的整体素质直接决定科技的发展速度。任何国家都必须高度重视科技人才的培养,这关系到一个国家科技事业的前途和命运。其四,积极发展民生科技。“促进公益性民生科技研发和应用推广,科技发展的根本目的是推进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因此,我国科技的发展应紧紧围绕民生发展,解决民生最本质的需求,在人民的食品、服装、住房、交通等方面进行科技创新,努力解决贴近人民生活的食品安全、饮水安全、医疗科技等焦点问题,使科学技术更好地服务于人民的生活。其五,推动科技体制改革。我国科学技术在这一时期已经取得很大的成绩,但科技体制仍有很多问题。因此,胡锦涛指出:“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促进科技资源优化配置,加快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加快建设面向企业的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13]415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高度重视科学技术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同时密切关注当前的世界科技发展形势,激励科研人员积极占领科技发展的制高点,形成了丰富的科技观。其一,全面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破除一切制约科技创新的思想障碍和制度藩篱”[14]125。科技创新必须要有一整套政策、体制、制度、机制的建立、改革和完善作保障。当前,我国的科技体制改革还存在很多问题,我们必须以破釜沉舟的决心和勇气,加大对科技体制深度改革的力度,割除其一切顽固的毒瘤。政府、企业、科研院所和研究型大学等要相互配合,加强合作,拧成一股绳,成为我国科技创新的活力源泉。其二,科技创新服务人民。“人民的需要和呼唤,是科技进步和创新的时代声音”[15]。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为了满足我国14 亿多人民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党和国家对科技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科技发展要考虑人民的需要,思考人民最担心的是什么,围绕疾病预防和控制、食品和药物安全、教育资源等民生问题,提升科技公共服务供给,让人民的生活条件极大改善、生活环境更加宜居、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发展信息网络技术,使不同收入的人群和不同的地区都能享有相对平等的教育资源。建立预防和化解重大风险、树立科学技术发展安全的底线思维,是实现、维护和发展好绝大多数人民根本利益的前提,是确保科技事业始终服务于人类全面发展和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先决条件。其三,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当前,我国在很多领域的一些核心技术一直依赖进口,我国急需发展高精尖的科学技术,以摆脱对其他国家高科技的依赖。“面向未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14]212,要坚持“四个自信”,运用关键共性技术,以领先技术、现代工程技术、颠覆技术为出发点,走别人没有走过的路,独立掌握关键核心技术,牢牢把握创新发展的主动权。其四,培养科技创新人才。人是世界上最宝贵的东西,一切科技成果都是人创造的。世界科技史告诉我们,科技竞争史本质上是人才竞争史,谁有创新人才和最顶尖的科学家,谁就会成为科技创新的领跑者。“完善科技奖励制度,让优秀科技创新人才得到合理回报,释放各类人才创新活力”[16]253。我国要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必须完善人才评价机制,充分激发和调动科技人员的创造性,使其成为创新的推动者和实践者。其五,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我们有改革开放40 多年来积累的坚实物质基础,有持续创新形成的系列成果,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具备良好条件”[14]122。创新是第一动力。科技创新为我国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提供了支撑,为提升我国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提供了巨大动力。今天,全球正在进入以信息产业为主导的经济发展时期,我国应紧紧抓住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融合发展的机遇,以信息化、智能化为杠杆,培育新动能。其六,科技是国家安全的根本保障。“广大工程科技工作者既要有工匠精神,又要有团结精神,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瞄准经济建设和事关国家安全的重大工程科技问题,紧贴新时代社会民生现实需求和军民融合需求,加快自主创新成果转化应用,在前瞻性、战略性领域打好主动仗”[16]249。从老一辈领导人依靠科技建设现代化国防的长期愿望,到依靠科技加强军队建设的建议,再到习近平的科技兴军思想,体现出依靠科技实现武器装备现代化是人民军队几十年的不懈追求。习近平提出“科技兴军”,不仅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马克思主义科技观的坚持和发展,也是党和人民依靠科学技术加强军队、振兴军队的热切期望。今天,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情势下,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发展我国的国防事业是我们的必然选择,拥有强大的国防是维护我们国家安全的根本保障。其七,深度参与全球科技治理。“深度参与全球科技治理,贡献中国智慧,着力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科学技术是世界性的、时代性的,发展科学技术必须具有全球视野”[16]252。深度参与全球科技治理,需要加强对外开放的水平,增加国际科技互动和交流,融入全球科技创新网络,积极主动参与国际重大科学计划项目,鼓励国内科学家走出去主动发起和组织国际科技合作项目,形成双赢的科技合作伙伴关系。同时,积极探寻和建立科学有效的合作机制和模式,以应对各种可持续的共同挑战。中国提倡国际事务不能由一个国家决定,应该由各个国家协商决定。对于科技也是一样,我们提倡要加强国际科技的交流与合作,在更高的起点上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因此,应以科技合作为导向,通过科学界的有效沟通,为我国全方位参与全球科技治理奠定基础。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科技观的演变历程体现了科学性与实践性的统一。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区别于其他理论的显著特征。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科技观的科学性和实践性表现在它以我国国情的客观事实为依据,以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实践为检验真理性认识的标准,通过梳理科学技术的发展历程,揭示科技发展的普遍规律。
中国共产党成立初期,我们对于科学技术的认识在很大程度上还仅停留在理论层面进行探讨。新中国成立以后,当时我国的科技水平相当落后,在这种情况下,毛泽东同志意识到要想赶上发达国家的经济水平,必须积极发展国内的科学技术。同时,我们可以借鉴资本主义国家发展过程中一些有益的成果,利用它们的技术来发展社会主义。当然,在学习别人技术的同时,也要发展我国的科学技术,只有自己创造出来的技术才真正属于自己,任何国家都拿不走。20 世纪70 年代以后,新技术革命迅速席卷全球,出现了一大批信息产业、新能源新材料工业等等。邓小平指出,“中国要发展,离开科学不行”[6]183、“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作用是无穷无尽的”[6]17。邓小平同志始终高度重视科学技术的重要作用,并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重大论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面对世界科技的日新月异以及我国科技发展的实践,我们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的自主创新道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这是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更是提升我国国际竞争力的需要。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科技观的演变历程还体现了继承性和创新性的统一。从毛泽东思想中的科技观、邓小平思想中的科技观、“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的科技观、科学发展观中的科技观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的科技观,都始终贯穿着马克思恩格斯科技观的精华,是在马克思恩格斯科技观的基础之上,结合各个时期的不同国内国际情况进行创新而形成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科技观。
纵观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科技观的演变历程,我们可以清楚地发现:中国共产党对科技地位的认识越来越深刻,重视程度越来越强。尤其是1978 年以来,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科教兴国战略、创新型国家战略到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提出,体现了不同历史阶段、不同时代背景下我国科技地位的演变规律和科技发展战略实践的转变,反映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科技观的继承性和创新性。虽然不同时期我国科技发展的具体内容不同,但中国共产党历代领导人对科技地位的判断是高度一致的,都认为科学和技术是生产力系统中的关键元素。毛泽东同志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充分认识到科学技术的重要性。改革开放后,邓小平同志继续高度地关注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创造性地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江泽民同志在继承这一思想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而且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10]432。进入21 世纪后,胡锦涛同志提出了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思想。今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经济进入转型升级阶段,习近平同志高度重视科技的重要作用,强调要科技攻关,不断提高我国科技的自主创新能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科技观的演变历程更体现了整体性和目标性的统一。在深化对社会主义科技观认识的过程中,在全面认识和促进科技发展的实践中,中国共产党有对科学技术发展的整体考虑和目标方向的深度理解。科技发展的整体考量是科技发展目标建立的基础。整体性是事物发展的普遍属性,任何事物都是以某种方式由元素组成的,它们是自成的系统和相互的系统。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科技观是一种思想体系,整体性是其最突出的特点。一方面,纵观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科技观发展的整个过程,是从对科技地位的重视到对科技创新的重视,然后深入到对科技人才的关注,最终到把科技发展提升到国家发展战略的高度。另一方面,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科技观发展的整体内容来看,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科技观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学技术发展实践中逐步形成的一个包括科技地位、科技人才、科技创新、科技制度、科技自主等方方面面内容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科技观。
科技发展目标的制定提供了整体考量的导向。目标是事物发展的整体牵引力和基本方向,决定了事物发展的趋势。认识科学技术的整体考量与具体目标之间的辩证关系,是确保科学技术深入发展的重要保障,是一个从规划到实施、从布局到落实的过程。一方面,要发挥科技战略目标的导向功能。战略目标与总体形势、基本发展方向息息相关。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不同的发展环境下,一个国家总是根据发展面临的问题而制定不同的战略目标。回顾我国科技发展的历程,我国已经实施了一系列的发展战略,具体包括“向科学进军”“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创新型国家”“创新驱动发展”等战略性决定和措施。另一方面,密切关注科技目标体系之间的配合。从纵向上看,我国的科技战略目标在不同阶段体现出整体发展方向一致、基本原则一致,新的战略目标为原有战略目标基础上的创新发展。从横向上看,战略目标的实施分为各个层次的子目标的实施,没有子目标的具体支持,总体战略只是一个空架子,难以实施。
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来,牢牢立足我国基本国情,不断深化对马克思主义科技观的认识并赋予其新的内涵,为我们深入认识和推进中国化马克思科技观的发展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旧中国科技落后与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我国科技快速发展的历史事实告诉我们,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我国科技事业飞速发展的根本保证。
当前,在科技创新的过程中,既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作用,又要发挥好政府的统筹协调作用,更要发挥中国共产党在科技发展中的主导作用,扎根我国科技发展的实际情况,制定和实施正确的科学技术方针和政策,不断推进科学技术事业取得新的成果。一方面,党在领导科技发展的过程中具备全球视野,能够准确定位世界科技发展趋势,追踪世界科技发展前沿。另一方面,党在领导科技创新的过程中,可以明确我国科技创新的发展现状和路径选择,有效制定长远目标和短期规划,为我国科技创新勾画蓝图。
马克思主义科技观具有时代性和实践性,在发展马克思主义科技观的过程中,应牢牢立足世情国情的变化,推动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科技观与时俱进,从而以发展的科技观指导我们研究社会现实问题。
毛泽东同志一再强调反对马克思主义教条化,倡导注重根据实际情况,运用理论解决现实中存在的问题。一方面,应该坚持理论和国情相结合。中国人口多、负担沉重、基础薄弱、发展不均的国情要求我们必须制定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避免造成生态破坏等。另一方面,要坚持理论和世情相结合。国际局势动荡不安,霸权主义和单边主义抬头,要求我们不断提升科技自主创新能力,攻破核心技术难题,深度参与全球科技治理等。首先,立足国情世情,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充分发挥科技创新的巨大能力,依靠科学技术加快城镇化和产业化建设。优化产业结构,促进产业升级,掌握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精尖技术,提高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其次,立足国情世情,加快生态发展。积极同其他国家一道解决世界能源短缺、资源浪费和温室气体排放等问题,深度参与全球科技治理,为可持续发展创造机制和政策保障,使我国成为一个对全球事务负责任的大国。最后,立足国情世情,增强为人民服务的本领。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不断完善科技制度,加强法治建设,协调好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建立一个政治、经济、教育、法制全面发展的社会,让人民生活更加美好。
在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科技观的发展过程中,始终将人民作为科学技术发展的起点和目的,时刻注意结合中国各个历史时期的现实形势,根据时代发展的要求,赋予其新的内涵。
党始终把实现好、发展好、维护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发展科学技术事业是我们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一部分,因此,我国科技事业发展的落脚点也是人民,人民群众是我国科技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源泉。在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科技观的历史演变中,中国共产党坚持和发展了这一基础工作原则,始终以人民群众利益为出发点。党的领导人充分认识到人民在科技发展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理论创新和实践的主体是广大的人民群众,强调科技发展应服务于民。同时,强调科技发展必须坚持群众路线,发挥人民在理论和实践创造中的主体作用,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推动我国科学技术事业不断向前发展。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科技观就是将马克思主义科技观与我国的具体实际情况相结合而形成的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科技观。它进一步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科技观的理论体系,推动了我国科技现代化事业的飞速发展,也为后发国家科技事业的发展贡献了“中国方案”。
中国共产党成立百年来,为了发展我国的科学技术事业,不断赋予马克思主义科技观以新的丰富内涵,促使马克思主义科技观在中华大地上不断生根发芽。毛泽东曾指出:“任何国家的共产党,任何国家的思想界,都要创造新的理论,写出新的著作,产生自己的理论家,来为当前的政治服务,单靠老祖宗是不行的。”[4]109中国共产党深刻明白这一道理,在坚持不违背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原则的基础上,在科技实践过程中,认真分析国际国内形势,带领人民群众不懈探索科学技术的奥秘,根据中国的实际情况赋予马克思主义科技观以新的内涵。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实施了“向科学进军”“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创新型国家”“创新驱动发展”等科技发展战略,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科技观的理论体系。
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改革不同的历史时期日益深刻认识到科学技术的重要性,并形成了相应的科技观。从中国共产党成立之日起,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为代表的历代中国共产党人牢牢立足于马克思主义科技观,结合当时我国面临的国内国际形势,积极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科技发展道路,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科技观。在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科技观的指导下,中国共产党对科学技术的认识不断深化,制定并实施了一系列促进中国科技发展的政策和措施,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推动了我国科技事业的蓬勃发展,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比如珠港澳大桥,因其超大的建筑规模、空前的施工难度以及顶尖的建造技术而闻名世界。
回顾一百年来我国科技事业发展的理论和实践,作为一个后发国家,中国科技事业发展道路充满困难和挑战,但仍取得了非常瞩目的成绩。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很多充满“中国智慧”的经验,也可以看到许多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国方案”,从而为后发国家的科技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参考。首先,发挥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我国很多重大科技成果都是依靠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而取得的,这一优势为科技创新和竞争提供了高效的资源调度和配给。其次,培养一支高科技人才队伍。人是科技创新实施和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因此,发展科学技术事业必须培养一支有前瞻性的、有深厚的专业知识和理论,又能快速有效解决高难度、高水平科研难题的高科技人才队伍。最后,将为人民服务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一直是中国共产党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而经济发展是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前提,利用科学技术大力发展经济是我们工作的重点。在科技事业发展中,应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以更好地促进社会主义经济发展。中国科技事业发展道路有许多经验可以被其他国家效仿,为发展中国家发展科技事业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案。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科技观是由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和习近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结合中国实际情况,不断深化对科学技术的认识而形成的关于如何发展科学技术的一系列重大理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科技观紧紧围绕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情况进行论述,根植于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之中。我国经济要可持续、高质量发展,就必须依靠科技创新。继承和弘扬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理论,对于中国科技体制的改革,实现中国的现代化,无疑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同时,进一步深刻领会百年来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科技观的历史渊源和理论溯源,准确把握中国共产党人对科技战略的思考,积极建立和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努力营造良好的科技氛围,可以进一步促进我国科技跨越式发展,为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做出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