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洪,何攀文,潘艾冬
重庆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重庆 巴南区400054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高度重视青年一代的成长与发展,就青年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一系列富含理论深度与时代特色的新观点、新论断,形成了内涵深刻、结构完备的习近平青年思想政治教育观。系统分析这一重要理论的生成逻辑、结构逻辑、价值逻辑、实践逻辑,深刻领悟这一理论的精髓要义,对于做好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培养时代新人具有重要意义。
习近平青年思想政治教育观是在传承文化、赓续理论、关照现实的过程中生成的,具有丰富的逻辑内涵。
文化是滋养理论的基因血脉。习近平青年思想政治教育观的形成是对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精髓的汲取与转化。
首先,习近平青年思想政治教育观根源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时空坐标下,孕育了光辉灿烂的中华传统文化。其中,精忠报国、尊师重教、勤劳敬业、尊老爱幼、勤俭持家、邻里和睦、诚实守信、自强不息、律己修身等传统优秀美德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对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习近平指出,要认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道德精髓,充分用中华民族的传统精神文明成果来以文育人,积极引导青年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践行传统美德,坚定文化自信。
其次,习近平青年思想政治教育观根源于中华红色革命文化。革命文化是中国共产党团结领导各族人民在充满血与火的革命斗争中构建的具有中华民族风骨的文化。革命文化以革命精神为内核,是中国革命事业的文化遗产,是中国共产党人与广大人民群众优良作风与精神风貌的集中体现,是推动中华民族稳步迈向伟大复兴梦想的强大动力。习近平强调,要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引导广大青少年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争做红色新人。要沿着革命先辈的足迹继续前行,将红色江山世世代代传承下去,保证红色江山不变色、不褪色。
最后,习近平青年思想政治教育观根源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新中国成立后,党领导各族人民开展一系列社会主义建设与改革的伟大实践,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孕育提供了深厚的土壤。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承载了党和人民对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理想追求,传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升华了红色革命文化,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规律,代表了中华文化的前进方向。以人民为中心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价值追求,时代精神是其内核,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其精髓。习近平多次嘱托广大青年,要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武装自己,勇于创新,敢于创造,以更加昂扬的姿态迎接民族复兴征程中的困难与挑战,不断超越自我、完善自我。
马克思主义青年思想政治教育思想为习近平青年思想政治教育观的形成提供了理论来源,为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践提供了学理支撑。
一方面,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青年教育思想是习近平青年思想政治教育观的理论基石。马克思主义认为,青年是现实社会中最活跃的力量,在推动人类社会发展进步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马克思、恩格斯深刻地认识到,要改变工人阶级后代的悲惨命运与现实遭遇,必须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专政,进而为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奠定根本政治基础。实现这一任务的重要条件在于引导工人阶级及其后代学习、掌握共产主义基本理论。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全面发展的青年人群是共产主义事业的“最大补充”和“生力军”,工人阶级的未来乃至“人类的未来,完全取决于正在成长一代的教育”[1]。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列宁特别强调加强对青年进行共产主义道德教育,他提出:“应该使培养、教育和训练现代青年的全部事业,成为培养青年的共产主义道德的事业。”[2]在此思想指导下,苏维埃俄国建立了共产主义青年团、青年联盟等组织,专门负责引导青年运动、发展的方向,帮助青年树立共产主义的思想观念。上述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青年教育思想,为习近平构建青年思想政治教育观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石。
另一方面,中国共产党青年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是习近平青年思想政治教育观的直接理论来源。首先,青年思想政治教育要符合青年特点。李大钊指出:“青年之字典,无‘困难’之字,青年之口头,无‘障碍’之语;惟知跃进,惟知雄飞,惟知本其自由之精神,奇僻之思想,敏锐之直觉,活泼之生命,以创造环境,征服历史”[3]。李大钊明确表示,青年群体具有独特特征,要结合青年的特点,教育青年为民族谋振兴、为国家造进步、为世界进文明。毛泽东也指出,要根据青年的特点,把青年培养成为革命队伍的先锋队。其次,青年思想政治教育要立足社会实践。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时期,毛泽东提出要把培养“又红又专”的社会主义新人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改革开放时期,邓小平提出要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新人;江泽民、胡锦涛从理想信念、责任担当、全面发展等方面,深化了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最后,青年思想政治教育要紧跟时代发展。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就特别注重根据时代特色与青年特点,有针对性地提出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科学建构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灵活运用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不断完善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概述之,中国共产党青年思想政治教育思想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习近平青年思想政治教育观正是在此基础上形成并发展起来的。
实践是理论之基。新时代以来,党和国家针对青年一代开展的一系列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践成为习近平构建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相关理论的现实基础。
随着新时代的到来,青年的生理与心理方面发生着显著变化。面对青年思想与行为的新变化、新特点,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亟需创新。在此过程中,习近平不断反思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现实变化,并将最新的思考成果运用于实际工作之中。一是多次召开高校师生和青年代表座谈会。积极走进青年之中,关心青年人的学习工作生活状况,解答青年人的突出思想困惑,为当代青年成长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打开了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局面。二是高度重视青年群团改革工作。强调要适应新的发展形势,提高党的群团工作科学化水平,充分发挥共青团、工会、妇联等群团组织的纽带、保障作用,关注青年愿望、帮助青年发展,为党和人民的事业积聚后备力量;提出要强化高校学生会组织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提高学生会组织的政治站位,帮助青年学子提高政治意识。三是通过回信的方式勉励青年一代。一方面,肯定青年学子在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中作出的贡献与牺牲;另一方面,以此为教育契机,激励更多的青年学子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工作、去历练、去成长。
可以看出,习近平高度关注新时代青年的思想政治状况,多次在不同重要场合总结与概括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最新实践经验,并将其凝练为新的理论成果,用于指导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践。习近平青年思想政治教育观正是源于新时代我们党开展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践经验,是对这些鲜活经验的凝练与总结。
习近平青年思想政治教育观具有严密的逻辑架构,形成了战略地位论、价值目标论、根本原则论、内容体系论的结构逻辑。
自古以来,教育都是推动人类文明繁荣进步的重要动力,也是衡量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水平与发展潜力的重要标志。习近平指出:“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深化教育改革,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4]教育对提高人的综合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增强民族的创造活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具有基础作用。思想政治工作是经济工作以及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在推动教育现代化乃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现代化征程中作用显著、地位突出。新时代以来,国际国内形势发生深刻变化,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进入战略机遇期与风险叠加期并存的局面。意识形态领域不稳定性因素明显增加,意识形态安全风险防范意识亟需加强。习近平强调:“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5]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应对意识形态领域风险与挑战的必然要求,也是统一思想、凝聚人心、汇聚力量,朝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想不断奋进的重要保证。青年作为国家与民族的未来,具备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积极维护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长期稳定发展的关键。习近平多次强调要高度重视青年思想政治教育,要将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摆在教育工作的突出位置。将青年思想政治教育作为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既彰显了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作用,也体现了党中央对做好这项工作的巨大决心,有助于促进青年思想政治教育高质量发展。
青年思想政治教育是集中体现为“以人为本”的活动,满足青年的全面发展需要、促进青年的综合素质提升、进而适应和促进社会发展进步的要求是其价值追求。习近平在2016 年9 月考察北京八一学校时指出:“要旗帜鲜明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品德教育,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引导学生自尊自信自立自强。”[6]同年12 月,习近平再次强调,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根本上是做人的工作,必须以学生为本,关照学生、关爱学生,把学生培养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有用人才。满足青年成长发展需求,促进青年全面健康发展,是习近平青年思想政治教育观的个体价值目标。当然,任何理论都是时代的产物,都有自身的社会任务与使命。习近平指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是中国青年运动的时代主题。”[7]281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变,各种风险与挑战层出不穷,为应对百年变局,需要培养大批优秀人才。因此,习近平强调:“我国高等教育要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心怀‘国之大者’,把握大势,敢于担当,善于作为,为服务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贡献力量。”[8]立足于“两个大局”,培养一大批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是习近平青年思想政治教育观的社会价值目标。个体价值目标与社会价值目标是辩证统一的,二者最终都指向于实现青年的全面发展与个性解放。
习近平明确了新时代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问题与原则问题,旗帜鲜明地回答了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谁来管”“怎么管”的问题,在原则问题,为各级党委、政府与教育工作者提供了基本遵循。
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是贯彻落实党的全面领导的题中之义。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党中央的精心部署与统一指挥下,中国共产党大力推进自我革命,加强党的建设,反腐败斗争取得重大成效,进一步增强了党的纯洁性、先进性。实践证明,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必须将党的领导原则贯彻到社会的方方面面。习近平指出:“各级党委要从巩固和扩大党执政的青年群众基础的战略高度,加强对团的工作的领导,为团组织提供良好工作环境和条件”[9],明确党是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领导主体。一方面,针对青年成长过程中出现的突出思想问题,各级党委要掌握思想政治工作的主动权,俯下身子、放下架子,主动走进青年,了解青年的思想动态,帮助青年解决思想困惑;另一方面,针对青年面临的现实压力,各级党委要认真分析现实问题出现的深层原因,积极制定相应的政策、方针,为青年的健康成长搭建人生舞台。总之,在把握新时代青年工作全局的基础上,在着力解决青年在思想政治领域出现的突出思想与现实问题的过程中,习近平阐明了党管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这项根本原则,解决了“谁来管”“怎么管”的问题,为开创青年思想政治教育新局面绘就了蓝图、划定了底线。
新形势下,在继承党的青年思想政治教育传统内容基础上,习近平立足本土、放眼世界,结合时代任务,提出了一系列内涵丰富、意蕴深远的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彰显了民族特色,突出了时代特征。
第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统领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继承了中华文化自古以来所倡导和追求的那些美好价值追求,凝聚着全体中国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习近平嘱托青年:“无论什么时候,我们都要坚守中国大地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10],切实有效地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青年思想政治教育之中,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凝聚作用。
第二,以实现“中国梦”为核心的理想信念教育。青年理想信念的坚定程度关系着民族未来发展的前途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高度。青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正处于理想信念和“三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最需要科学理想信念引导人生方向。习近平指出:“中国梦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也是青年一代应该牢固树立的远大理想。”[7]278广大青年要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理想信念照亮前进的方向,激发奋斗的激情。
第三,以坚定“四个自信”为重点的爱国主义教育。“四个自信”关系到青年的民族认同感、归属感与自豪感,引导青年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自信,实质上就是不断以“四个自信”的伟力厚植青年的爱国情怀。“四个自信”,逻辑严密且相辅相成:道路是方向,理论是指导,制度是保障,文化是更深厚、更持久的力量。在具体应用“四个自信”开展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方面,习近平强调既要讲清楚“四个自信”在民族伟大复兴事业中的战略地位,突出政治性,又要讲清楚“四个自信”的内在逻辑关系,体现学理性。
第四,以推进“全面依法治国”为主题的民主法治教育。青年民主法治素养的高低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党的十八以来,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法治教育。习近平指出,“要坚持法治教育从娃娃抓起,把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和精神文明创建内容”[11]。一方面,要坚持普法教育,提高青年的法治意识,增强青年的法律义务,真正做到学法懂法守法用法;另一方面,要注重培养专业的青年法律人才,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事业建设后继有人。
第五,以建设“美丽中国”为目标的生态文明教育。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要加快建设“美丽中国”,明确指出生态文明教育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工程。我国长期粗放式的经济发展模式给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由此引发了一系列社会问题。因此,加强生态文明教育是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题中之义。习近平就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如“绿色发展理念”“两山论”等思想,并鼓励广大青年要自觉树立生态文明意识,积极带头践行绿色生活理念。
第六,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追求的世界情怀教育。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使世界各国的联系更加紧密,全球性的问题与困境需要全人类携手合作,共同应对。随着中国的日益崛起,中国需要在国际社会中承担更多更大的责任,展现大国担当。在此背景下,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发出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倡议。青年不仅是国家的未来,也是世界的未来,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中国青年义不容辞的责任。习近平指出:“新时代中国青年,要有家国情怀,也要有人类关怀。”[12]因此,培养具有世界情怀与全球意识的中国青年,是新时代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布局的重要维度。
新时代以来,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别开生面、成效显著,为民族伟大复兴事业提供了强大的青春力量,正是得益于习近平青年思想政治教育观产生的理论与现实价值。
马克思主义作为开放的理论,能够与各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形成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优良传统。习近平在同北京大学师生的座谈会上曾谈到,我们对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等无产阶级革命家最好的纪念,就是将他们的思想研究好、继承好、发展好。作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青年思想政治教育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原理与当代中国青年教育实际有机结合的产物,是对马克思主义青年思想政治教育思想的继承与发展,体现了这一思想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的突出特征。一方面,习近平继承了马克思主义关于青年地位、作用以及培养目标的重要认识与经验总结。任何时代,青年最富有活力与朝气,是国家与民族的未来,更是世界的未来。基于此,培养共产主义事业的接班人是马克思主义青年思想政治教育思想的核心要义,习近平关于培养“时代新人”的重要论述正是这一核心思想的最新表达。另一方面,面对新的时代形势与任务,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准确分析了当前青年工作的新形势、新问题、新挑战,提出了众多关于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认识、新观点、新思想,不断将党的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推向更高、更深、更新的境界。
首先,“为谁培养青年”明确了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方向。习近平强调,无论任何时候,社会主义的原则不能丢,人民民主专政的性质不能变。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就是要以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可靠建设者与合格接班人为根本政治方向。具体到实践要求,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就是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13]。其次,“培养什么样的青年”明确了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要求。习近平在多个场合、多次重要讲话中提出,青年一代要争做时代新人,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青春力量。“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是培养时代新人的核心要义,具体来看,理想信念坚定、爱国情怀浓厚、思想道德高尚、实干本领过硬、担当精神突出、全球意识鲜明都是新时代青年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帮助青年锻造这些基本素养则是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要求。最后,“怎样培养青年”回答了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论问题。习近平就如何增强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坚持守正与创新相统一,在继承传统优秀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基础上,开拓创新,提出了众多富有时代特色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方法、新手段、新载体,为青年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方法论遵循。
青年时期之所以是个人成长过程的关键时期,不仅在于这一时期是学习知识、积累才干的黄金时期,更在于这一时期是确定人生奋斗方向并朝着这一方向不断努力的重要阶段。青年作为国家与民族的未来,其人生奋斗方向,既关乎个人事业的成败,更关系“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与“中国梦”能否顺利实现。习近平指出,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与实现民族复兴伟业而奋斗,是当代青年奋斗的目标与方向,青年要主动将个人的梦想融入国家的、民族的梦想之中,实现个人的发展与祖国的发展同向同行。为凝聚青年共同圆梦,习近平在思想上号召青年树立远大理想信念,携手奋斗,凝聚共识;在行动上鼓励青年珍惜韶华,认真学习知识与技能,增强综合素质,坚持知行合一,将所学的知识与理论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在实践中发展认识,增长见识,增强实干本领。同时,习近平特别注重鼓励青年多去基层、贫困地区锻炼。基层地区是一个催人成长、让人成才的大熔炉,青年应该主动扎根基层,去更为复杂的环境中磨炼自我,去更为贫困偏远的地区体验生活。或者说,只有经历烈火的考验,才能洗刷干净杂质,锤炼坚韧不拔的品格,真正成为能够独当一面的青年人才。总之,习近平为青年发展提出的新要求,明晰了新时代青年成长发展的奋斗方向。
习近平提出“坚持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统一,要挖掘其他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实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14]386–387的要求,为青年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实践遵循。
全员育人强调的是育人主体的全面性、广泛性。习近平指出:“办好教育事业,家庭、学校、政府、社会都有责任。”[15]青年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项宏大的系统工程,需要各方紧密配合、共同发力,才能达到良好的预期效果。青年思想政治教育要遵循教育规律,在党委和政府的领导下,发挥各大育人主体的优势,积极构建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全员育人格局。学校是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与主渠道,具有集中式、系统性、持续性的教育优势。一方面,思政课教师要发挥自身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合理安排教学内容,综合运用各种手段与方法,旗帜鲜明地讲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另一方面,专业课教师、辅导员、团委等教育工作者要积极挖掘各类教育活动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坚持教书与育人相结合,既强调培养学生的专业文化知识,又突出政治导向,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家庭是学生的第一所学校,家庭教育在青年成长发展过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家长要坚持言传与身教相结合,积极传承爱国、勤俭、奋斗、奉献等优秀传统美德,培养孩子养成高尚的道德情操、正确的价值取向、良好的行为习惯,帮助他们扣好“人生的第一颗扣子”。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本质在于社会性,社会主体是构建全员育人格局不可或缺的部分。各类社会主体要推动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共享,积极推进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化,搭建各类信息交流平台,主动为青年的健康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自觉担负起社会主义育人使命。
全过程育人强调的是育人过程的连续性、稳定性。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青年,育人者要采取不同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与方式,增强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与实效性。习近平强调:“在大中小学循序渐进、螺旋上升地开设思政课非常必要,是培养一代又一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保障。”[14]375值得注意的是,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的《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6—2025 年)》所指的青年,年龄范围为14~35 周岁,但小学作为个人人生的起步阶段,这一阶段的思想政治教育也应是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的基础阶段。小学阶段是青年思想品德形成与发展的基础阶段,思想政治教育应突出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情感,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在学生的心灵中种下爱国的种子。中学阶段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认知能力,同时,这一阶段也是青年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阶段,思想政治教育应在增强思想政治认知、强化思想道德情感、培养政治认同上下功夫,向学生讲清楚国家的发展历史、国情民情、法律政策,引导学生树立争做时代新人的思想意识。大学阶段是积累知识、增长才干、确立人生理想的关键阶段,思想政治教育要以促进青年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为着眼点,突出理想信念教育,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强化使命担当教育,引导学生明确为民族复兴梦想而不懈奋斗的使命感、责任感。此外,大学生走出校园、走入职场、进入社会的初始阶段,也应当属于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范畴,这一阶段的思想政治教育要突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教育,引导青年增强爱岗敬业、乐于奉献、拼搏奋斗的意识,帮助青年做社会主义事业的奋斗者、开拓者、奉献者。坚持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育人思路,既要保证整个过程循序渐进,又要注重把每一阶段的工作做稳做细做实,推动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稳步向前,实现高质量发展。
全方位育人强调的是青年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日常化、生活化。打造全覆盖、无死角、零盲区的青年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突出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日常化、生活化,是习近平关于做好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实践指示。首先,推动“十大”育人体系立体联动。“系统性整体推进‘十大’育人体系立体联动,是贯通‘三全育人’系统性的必要路径”[16]。要将思想政治教育延伸到青年学习、生活、工作的各个方面,实现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多维度互通、全方位覆盖,最大限度增强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其次,构建社区思想政治工作网格布局。社区是国家和社会的基本单元,也是个人生活的基本场所,在统一思想、凝聚人心、维护社会稳定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要加强基层群众自治组织的思想政治工作,推动社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网格化建设,整合社会资源,帮助青年解决思想问题与实际问题,在关心青年、爱护青年的工作中引导青年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使思想政治教育真正深入到青年的生活中。最后,打造“互联网+思政”的教育模式。网络已经构成了青年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推动青年思想政治教育日常化、生活化,网络空间不可忽视。推动互联网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发展,利用网络为思想政治教育赋能。例如,通过创建专题网站、开设微博微信公众号、制作思政科普短视频、打造青年喜闻乐见的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精品、开展思政课网上学习打卡活动等方式,让思想政治教育真正“活”起来,将思想政治教育浸润到青年成长的各个方面、覆盖到每个角落,真正实现育人无处不在。
习近平青年思想政治教育观是依据新时代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变化,以马克思主义青年思想政治教育思想为理论基础,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了中华优秀文化关于青年教育的思想精髓,并在深刻总结当代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形成与发展起来的。习近平青年思想政治教育观涉及青年成长成才的多个方面,内涵丰富、逻辑严密,以其理论创新力、思想引领力、价值凝聚力、时代感召力成为了新时代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理论遵循与行动指南。认真把握习近平青年思想政治教育观的逻辑脉络,既有助于全面深刻领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也有助于不断开创新时代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局面,为服务“两个大局”提供源源不断的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