恢弘颂歌 以史为鉴
——观钟峻程歌剧《大宋邕州苏缄》音乐会简约版有感

2022-11-22 08:35刘思阳
黄河之声 2022年2期
关键词:歌剧广西教授

刘思阳

二零一九年九月初九,秋雨萧瑟,邕州三街两巷,钟峻程教授前来拜神祭祖苏皇城。此庙立寺乃大宋忠勇仕宦邕州知州-苏缄,宋神宗曾为苏缄“为之不食,诏赠缄奉国军节度使,谥忠勇,赐京城甲第一区,乡里上田十顷,听其家自择,官其亲族七人。”①钟教授对苏缄的人格精神由衷敬佩,感怀之中历时一年创作出四幕歌剧《大宋邕州苏缄》,第一幕描写阵前挥泪斩将,第二幕描写家室儿女情怀,第三幕描写神勇三街两巷,第四幕描写自焚精忠报国。

一、恢弘一角 管窥蠡测:初见歌剧《大宋邕州苏缄》音乐会版场景

2020 年12 月,一年一度的中国——东盟音乐周拉开帷幕,在18 号晚开幕式音乐会上,《大宋邕州苏缄》音乐会简约版作为压轴曲目,全球首演,地点在广西文化艺术中心音乐厅,由广西交响乐团演奏,担任指挥的是国家一级指挥张亮,女高音演唱者为广西艺术学院青年教师吴清,男高音演唱者为河北大学艺术学院教授张伟,管风琴演奏者为广西艺术学院附中教师徐宁,担任合唱的是广西艺术学院合唱团。此次首演,高朋满座,受到音乐界专家一致好评。

这是一部历史性题材的歌剧,作品以苏缄为“凝聚点”,以交趾入侵邕州为“内在线”,描写了苏缄舍生取义,抗衡敌军,举家殉国,不辱使命的情节,流露了苏缄既为臣也为父的家国情怀,抒发了拳拳思亲的至情,忠勇义烈的血性。歌剧是一部及音乐、文学、戏剧、舞蹈、美术、表演为一体的综合性舞台艺术。由于演出时长的限定,钟峻程取其精华,将四幕歌剧浓缩为20 分钟左右的音乐会版本。虽如此,却也保留以音乐和戏剧为主的表演形式,清晰的描述了故事情节的发展,通过层次分明的交响乐和人物歌唱性的旋律色彩,表现了作品情节发展之中的历史环境、人物情感、矛盾冲突、高潮及结局,以及这部歌剧阐释的中国儒家文化思想内涵,具有反映时代现实的深远意义,是人们生活追求的美好愿景写照。

初次听到这部作品,其宏大气魄是可以感受到的,同时可以感受到的是交响曲和咏叹调层层递进的情节色彩。宏大的气魄就体现在的荡气回肠的交响乐中。揭示内心翻涌的密码是解读男女咏叹调的关键。音乐一开始,低沉浑厚的的木管声部预示着结局,悲壮的主题效果便呈现了出来。密集的铜鼓声由弱至强,圆号与弦乐的配合,营造出一种兵临城下、十分紧迫、焦虑不安的情形。悲凄的大提琴又与木管交融在一起,作曲家采用无调性的手法,构成了悠长的情感错位,音符和节奏的变化显得如此微妙,预示着一种人物情感的矛盾与艰难。这时具有广西民歌摇篮曲特点的咏叹调旋律出现,人物玉娘缓缓的轻吟,构成大战前单纯空间的轻柔之美的对比,耐人寻味。合唱作为整个故事情节的铺垫。而第一个highC 玉娘的高歌表达面对敌军不悲不泣的姿态。声部和铜管之间叠加迸发,兵戈扰攘。苏缄的第一段咏叹调还是比较平和,表现他面对战乱的冷静与思考。之后,作曲家巧用变化音,在多调式基础中不停的穿插离调手法,交响乐队与铜鼓的鼓点节奏交相呼应,音乐达到第一个小高潮,苏缄立誓“吾义不死贼手”,战争愈演愈烈,乐队全奏,合唱气势磅礴,苏缄两次highC 的咏叹调高亢(“有国才有家,马革裹尸我青山埋忠骨。”“舍身取义我青天葬忠魂。”)一同勾勒出荡气回肠的恢弘气势。戏剧与音乐天衣无缝、肝胆相照,体现一体性的精神艺术。作品的核心在于矛盾冲突,矛盾不是显性的,时时潜隐于作品的有机统一之中。抛开音乐与戏剧的统一,透视这两者的矛盾:在每一段中,悲凄的情绪是叠加的、忠勇的意志是递进的,它是立体呈现的,而不是平面铺开的。就音乐而言,整部作品似有一种悲有余而壮不足之感。这也许是钟教授有意而为之,意在勾起国人对近代百年来历史的记忆,不忘国耻,奋起而为!在恢弘的交响乐中,明显能感觉到广西民族音乐的元素,这是难能可贵的,这难道不是中华民族的呐喊和吼声么?不怕贻笑大方,余音绕梁,笔者是确确被感动,被震撼了。

二、感怀历史 史料勾陈:回溯苏缄其人其事

这是一个令人肃然起敬、顶礼膜拜又感人肺腑至深的真实历史事迹,于是笔者查询相关史料进行考证,在这其中,笔者的内心受到了震撼。

宋时广西称广南西路,广西之名由此而来,南宁称邕州,在古代这里被中原人称为蛮荒之地,地广人稀,环境恶略,山水湿蒸,致多瘴毒,秦统一六国后,广西主要成为贬官或有罪待身的流放之地。唐宋后战乱频繁,一些中原民众因战况时局所迫而迁徙广西之地,自此后,广西的文化和物资生产力得到了进步。宋代的广西发展迅速,而五代十国时就已独立的交趾,宋时常常威胁国土安全,在边疆的广西面临抵御外侵的重任,因此,广西成为重要的军事战略基地。

据《雍正广西通志》卷51《宋知邕州》载统计,宋朝担任邕州知州曾有48 位。交趾频繁骚扰位于边境区域的广西,熙宁中知州苏缄为保卫国土,为大宋争取最佳战斗时机,守城抗衡交趾入侵,最终举家殉国,载入史册,名垂千秋。

苏缄(1016 ~1076),字宣甫,北宋泉州晋江人。他于公元1071 年至1075 年任邕州知州。《宋史·忠义传》载,熙宁四年,交趾谋划入侵,“以缄为皇城使知邕州”。苏缄查明证实,“以书抵知桂州沈起,起不以为意。及刘彝代起,缄致书于彝,请罢所行事。”可是彝不以为然,说苏缄是胡言乱语,有妄自菲薄之意,令其不要轻言。随后八年,“蛮遂入寇,众号八万,陷钦、廉,破邕四砦。”战争迫在眉睫,在无援兵到来之际,苏缄立马整合现有兵将两千八百。民众听到交趾入侵的消息惶恐不安,纷纷逃窜,苏缄为稳定群心,将自己的官府财务及私人钱财悉数展出,说道:“我军中兵器军火均已备好,储蓄不缺,今贼已薄城,宜固守以迟外援。若一人举足,则群心摇矣,幸听吾言,敢越佚则孥戮汝。”若有人出逃,均“斩以徇,由是上下胁息。”在这期间,苏缄的儿子子元和儿媳从桂州来到邕地,欲还而寇至。“缄念人不可户晓,必以郡守家出城,乃独遣子元,留其妻子。选勇士拿舟逆战,斩蛮酋二。”苏缄下令将出逃者斩首示众,还将来省亲的儿媳及家人留下,向民众以示郡守家的坚定决心,如此邕州的民心、军心才得以稳定,不久之后,交趾携兵围城。

苏缄坚持战斗,领伤残骑兵越战越厉,而力不敌,城被攻破,乃曰:“吾义不死贼手。”

“亟还州治,杀其家三十六人,藏于坎,纵火自焚。蛮至,求尸皆不得,屠郡民五万余人,率百人为一积,凡五百八十余积,隤三州城以填江。邕被围四十二日,粮尽泉涸,人吸沤麻水以济渴,多病下痢,相枕藉以死,然讫无一叛者。”

苏缄的守城,为之后郭逵的反击赢得了时间。宋政府惩罚分明,对于亵渎和违法行为有严厉的惩治,对于国家有功的清正廉洁予以奖赏。苏缄艰苦保卫边疆,舍身成仁,杀死战场,守城有功,神宗闻缄死,嗟悼,“赠奉国军节度使,谥曰忠勇。”邕人为缄立祠,元祐中赐额怀忠。②

苏缄抵御外侵,杀身成仁,慷慨赴死,其故事使人感动泪奔,其精神更使人心灵震撼,从而洗礼,从而升华。自古以来,民族骨血,家国情深。苏缄守城参加战斗,保卫国家,保卫人民,是一个真正令人敬畏的英雄;在至亲面前,他只是一个普通的人,是父亲、是夫君、是儿子,他还要面对深深印刻在他准则里的中国传统文化道德理念很重要的一点“孝”。但他的职责如果仅仅限于家庭,他不过是一般意义上的男人,撑持家业的顶梁柱而已。但是,他主动承担的责任不仅是家庭的,更是国家的。他舍生取义,为国而战,舍小家,为大家;舍私人骨肉血亲,为大宋不辱使命。可想而知其在无言之“咨嗟”。

钟教授创作这部历史剧的原因为何?笔者想,绝不是为写历史而写历史,而是以史为鉴,为现实服务的。现实是什么?面对美国对中国的极限施压,中国将何去何从?说老实,中美的军事实力是有很大差距的,但中国的应对却充满底气和智慧。说到底气,中国儒家思想中的“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杀身成仁,舍生取义,不正是强大的精神支撑吗。自秦而至今,面对外族入侵,多少仁人志士,可杀不可辱,舍生取义,慷慨赴死,演绎了不可数举的惊天地泣鬼神的故事。笔者以为,当今,这当是中国儒家思想之精髓。心中有正气,何惧之有?钟老师的这部歌剧作品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儒家思想内涵。歌剧的内容虽是以苏缄为主体展开故事的叙述,表现了苏缄的“忠勇”,却也不仅仅只有“忠勇”,而他的人格精神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深层次的人文精神和民族精神。宋朝重兴儒学,重先秦人儒学之人伦思想,苏缄的人格精神具有其时代特征。宋儒学,是宋代经济文化思想、政治关系的思想反映,是集前人诸子百家思想之精华,以孔孟儒学为主体的古代思想又一高峰。宋神宗谥缄“忠勇”,苏缄保卫国家、保卫人民、深明大义,正气凛然,可谓忠勇、仁节、义智。实为忠臣良将,孔子曰:“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苏缄坚持守城42 余日,举家殉国,他忠于职守、忠于国家、忠于民族,强烈的爱国爱民、爱国敬职思想作风,正是儒家宣扬的“执事敬,与人忠”。《论语·为政》“见义不为,无勇也。”③交趾八万敌军围城邕州,苏缄只有兵将不足三千人,但苏缄英勇不屈,多次与敌军抗衡,为大宋争取最佳作战时机,充分体现了儒家思想文化对于“勇“的价值意义。《论语·泰伯》曰“临大节而不可夺”。④节乃“气节”,是中国传统文化思想道德价值观的重要范畴,苏缄秉持“士可杀不可辱”、“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高尚品格,守城失败为免于受辱,举家三十七口人纵火自焚,正可谓是儒家思想气节的一种体现。苏缄舍生取义,大义凛然,不正是对王阳明伦理价值观中的“内圣”、“外王”的生动阐释吗?笔者认为,苏缄是体现儒家思想文化精髓的代表人物。

三、在现实的土壤里探源 在心灵的感动中求真

钟峻程教授是广西人,他的创作风格体现了我国传统作曲技法、现代作曲技法和广西民族音乐特点于一身。运用现代音乐技术,把中国广西民族的音乐,通过现代的音乐表现技法呈现出别出心裁的听觉盛宴。今日的广西,风景貌丽,钟教授在燕舞莺唱的民族风情、八桂音韵中吸收了当地丰富的民族文化和民族音乐特点,也可以说,因为广西的民族文化孕育了钟教授的创作,而钟教授的作品体现了广西民族音乐音调特点,这在全国及世界是很有地方代表性的。钟教授喜欢一切向阳的、阳光积极的东西和状态,他说“喜欢创作交响乐正是因为交响乐的音响具有一种思想和精神,表达人类抽象化的情感,和不断坚持,不断朝阳拼搏的生命精神,象征着不断燃烧着耀眼的太阳”。钟教授认为苏缄不畏艰难,顽强职守,抗衡交趾入侵的决心与作风,用交响乐为依托,歌剧来表达最为恰当。以交响乐为故事情节的铺垫和发展,人物咏唱的诉说,是听觉的享受,也是触及接受审美的内心情感,以交响乐为主导,把接受者引入故事情节,让人意味深长,从而洗礼,从而升华。

采访钟峻程教授时,当谈起这部作品《大宋邕州苏缄》,笔者分明感受到钟教授内心的情感波动,他在创作的过程中,时而潸然泪下,又不禁嚎啕大哭,让钟教授思绪感动有三,在于:三感不同,然意脉贯通。一感不在时局之囧,而在忠勇而悲壮;二感在于国与家之情;三感在无言之“咨嗟”。《乐记》云:“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钟教授以艺术的视角,刨析人物的内心,在守城的历史背景之下,感受他不同层面的情感状态。钟教授说苏缄这个人物内心情感的矛盾之处,是支撑他创作的灵魂。钟教授揣摩苏缄的立场,让自己仿佛置身于战乱中,身为忠臣的使命,面对国家的困境,和家族骨肉至亲的两难,感同身受般意象的统一于苏缄的主体从外物到内心的视角。在创作过程中,是苏缄给了他音乐的感觉,也可以说是钟教授的艺术素养意象的感觉,这种感觉本能的将各个音符搭配编织成一部完整的作品。他说“苏缄是他心中真正的英雄,只有真正打动人心的,由心而发的,才能创作出令人感动的作品。”

四、笔耕不辍 永不停息的攀登

钟峻程创作的第一部四幕歌剧是《大秦灵渠》,作品完成于2012 年,内容描写秦朝时的广西,秦始皇为巩固国家统一,即开始修建灵渠,在骆越部落上演了一场为“正义”的生死爱情之歌。该作品获得中国第三届校园戏剧节最高奖“中国戏剧奖·校园戏剧奖”优秀剧目奖、优秀作曲奖;广西第八届戏剧节桂花音乐创作奖第一名、桂花剧作奖;广西艺术学院院长特别奖。此歌剧的上演填补了广西本土歌剧创作的空白,标志着钟峻程歌剧创作的开端。时隔6 年后,钟峻程的第二部四幕歌剧《大汉海路》如期上演,以“汉武盛世”、“海上丝绸之路”为历史背景,明月公主和百越部落首领亚勒为主线,演绎了一场跨越民族和阶层的浪漫爱情故事。作品荣获广西区党委宣传部广西当代文艺创作工程三年规划项目。《大秦灵渠》的歌剧风格运用瓦格纳戏剧“突出音乐的重要性”,倾向用音乐的手法展开剧情,从而削弱了咏叹调在戏剧中的构成,这使得这部歌剧呈现的效果不适用于表达中国民族性题材内容,遂第二部歌剧《大汉海路》的创作力图在主要人物的咏叹调上进行大幅度的调整,使歌剧整体艺术趋于平衡,创作进而升华。

《大宋邕州苏缄》是钟峻程创作的第三部歌剧,钟峻程用歌剧的艺术表现形式还原了真实的历史事迹,在前两部作品的基础之上,优化创作手法,更加倾注了丰富的情感色彩,使他的这部歌剧创作达到了崭新的高度。其创作相似之处,皆以古代广西历史题材为背景依托进行创作,结构均为四幕歌剧,作品创作的主要之处并不在具体情节的陈述,而更多的描述当下的社会,表达复杂的人物情感,反映现实社会,体现其哲理性问题。回顾钟峻程的歌剧作品,创作愈发成熟,尤其是这部《大宋邕州苏缄》,让人震撼感动,忍不住热泪盈眶。

结 语

音乐会简约版的演出已经过去一段时日,当帷幕落下的时候,台下经久不息的掌声,和恢弘的交响音乐,至今还萦绕在笔者的耳边,心情久久不能平息。

钟峻程教授的历史剧作品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笔者期待《大宋邕州苏缄》完整版能尽早上演。同时也期待更多更优秀的音乐作品问世,这是时代的需求。我们要牢记习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坚定文化自信,传承中国深厚的文化传统,不断的与时俱进,推陈出新,为繁荣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注释:

① [元]脱脱等.《宋史》卷四百四十六《忠义一》,第10257 页.

② [元]脱脱等.《宋史》卷四百四十六《忠义一》,第10235-10237 页.

③④ 杨伯峻译注.论语译注:典藏版[M].北京:中华书局,2015,6.

猜你喜欢
歌剧广西教授
广西贵港
《广西戏曲》
毛主席来到我广西
从门外汉到歌剧通 北京的沉浸式歌剧
歌剧要向戏曲学习
从门外汉到歌剧通 歌剧在路上
广西诗歌五人谈
开心格格
歌剧
恐怖的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