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宏鑫 臧美莹
(胡宏鑫/哈尔滨师范大学国际美术学院,臧美莹/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
我国著名历史学家吕思勉先生曾提出,在中国上下五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只有先秦时期的美术成就为其自创和独有,是中国历代美术发展的本源。这不仅给予先秦美术极高的定位和评价,还强调了先秦美术研究的重要历史意义和艺术价值。尽管历史久远,我们能够追溯和探索的内容已经不多,但是依然在留存的历史遗迹中能够管窥先秦美术的重大成就,其中最为主要的就是青铜器和绘画,而这些成就反映出的最大的一个基础特征就是写实主义。这种特征是在上千年的文明发展中被最终保留和确定下来的。当然,我们不能将彼概念轻松地进行概念覆盖,也就是不能用广泛被称为19 世纪诞生在法国的一种艺术思潮来覆盖千年以前的先秦美术,而是将写实主义的基本含义嫁接在先秦美术中进行艺术特征方面的总结。因此,本文在研究先秦美术的写实主义特征时,并非假设在先,而是论证在先,是基于前人的先验成果而开展的“就事论事”,对先秦美术写实特征的一次再梳理、再总结。
“初民作画,纯应显示人生之要求。虞舜以还,君权确立,因求政治之稳固,礼教之化行,其用益大。凡百绘画,无不寓警戒之义,诱掖之意,为一种收拾人心,改良社会之工具。”这段文字阐述了先秦美术的特殊艺术含义,以及被突出的功能与作用,同时说明了先秦美术写实特征的特殊成因,也道出了先秦美术的本质——服务于礼制的功能性产物。实际上,理解先秦美术写实主义特征不必将写实主义的定义搬出来,因为我们可以在原有的理论基础上进行论证和思考,这也是我们把握先秦美术写实主义特征的一个重要出发点。既要考虑到当时的时代性,又要考虑到当时的社会发展阶段,不仅要掌握当时的生产关系、劳动关系,还要清楚当时的宗教文化基础,这些都是我们进行论述和论证的基本前提。比如,就时代性而言,夏商周作为我国历史上最早的三个王朝,是中国处于奴隶社会时期的典型代表,时代性限制了解放思想的程度,阶级也压制了美术创作对“未来”“虚幻”等概念的畅想,因此我们完全有理由去相信,先秦时期美术特征可能更多的是用于服务和受制于生产力。要么为表达秩序,要么为表达崇拜,要么有固定用途,要么服务特定阶层,这就使先秦美术即便实现了思想解放,但依然会因受制于时代的未开化而受到一定的禁锢。这可能是写实主义特征产生的一个重要方面。比如,我们谈及生产力方面,由于生产力的原因,美术一定是属于少数阶层或者服务于少数阶层;我们谈及先秦的“百工”,且其中包括绘画者和艺术创作者,思想有百家,创作有百工,但是这并不代表一个领域内就会百花齐放,这就是生产力的制约。因此,我们在青铜器和绘画艺术上多见的是宗教礼仪、祭祀。另外,从先秦美术自身研究上看,先秦美术至今留存的关于理论层面的内容多见于文字记载,因此我们了解到的大多数内容也多表现出写实性。美术的价值在于服务,在于体现社会的功能性。因此,不论从时代发展、生产力关系还是从文字记录等多方面来进行对比,我们基本上可以得出先秦美术写实主义特征主要是其时代从属性和阶级服务性而导致的。这是我们客观看待先秦美术写实主义特征的一个基本出发点,对探讨先秦美术写实主义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正如我们列举的先秦美术的代表内容,青铜器是为了维护奴隶主和新兴贵族的奢侈生活的需要,而这些奴隶主和贵族本身就是礼制维护和支撑的对象;绘画艺术主要以人物肖像为主,主要目的也是维护封建礼教,因此我们要站在时代看艺术的本质,看清先秦美术写实主义特征的礼制原则,这是我们揭示和探索先秦美术深刻内涵的重要基础。礼制在中华文明中具有极其特殊的地位,是历朝历代维护统治最为重要的基础,即便是先秦也不例外,而且后世的礼制大多由先秦演变而来;而西周时期的礼则演变为彻底地维护王权,既是一次重要发展,也是一次十足的进步。礼制是先秦美术写实主义特征的基本原则。《通典·礼典一》综合《周易》《礼记》和《竹书纪年》等书的有关记叙,综述五礼的创制过程:“伏羲以俪皮为礼,作琴瑟以为乐,可为嘉礼;神农播种,始诸饮食,致敬鬼神,为田祭,可为吉礼;黄帝与蚩尤战于涿鹿,可为军礼;九牧倡教,可为宾礼;《易》称古者葬于中野,可为凶礼……故自伏羲以来,五礼始彰;尧舜之时,五礼咸备。”这五礼可以说是礼制原则最为基本的表现。遵循五礼的基础,我们也可以推导出先秦美术的礼,如先秦时期鼎及伴随产生的其他青铜器和器具均是祭祀用的礼具,因此我们可以将其表达为铸鼎可为祭礼。我们甚至可以说,先秦美术写实主义的根本就在于礼制基础。我们只有理解了礼制基础,才能够深入地探讨先秦美术的艺术性和其存在的艺术价值。
先秦美术写实主义特征的艺术表现主要体现在先秦美术的代表作品中,主要是青铜器的纹饰创作和人物肖像画的写实描绘。青铜器或者其他器具中的美术多以纹饰来展现,特别是盛行于商周时期的青铜器具纹理,其写实特征的艺术表现主要表现在对祭祀礼仪的敬畏,其美术纹绘中体现出的是一种狞厉美感,展现出神秘之美、威严之美、精细之美。尽管在先秦时期受限于技术条件,然而我们能够看到的是各种纹理、回路在尽可能的情况下展现出的对称性。这些艺术设计和美术刻画代表了先秦美术最为重要的艺术价值。这些美术纹理展现的内容也多代表着祭祀的特点,表达对祖先和鬼神的敬畏,同时也与图腾崇拜有着密切联系。在先秦的祭祀场景中,其场面是极其严肃的,众人肃穆,因此思想上的鬼神尊崇必然导致器具美术纹饰的神秘表达,尽管现在看上去有触目惊心之感,但是也真正让我们感受到了那种触目惊心之美。特别是图腾崇拜与鬼神的联系这种现实思想基础,导致了先秦美术现实主义表达中的成分多为饕餮纹、龙纹、蛇纹或者鸟纹。这些纹理宗教文化特征十分鲜明,但是总体上展现出的是统一且稳定的形态。纹理之间有时候是相互配合的,如饕餮纹或和鸟纹相配,或与蛇纹叠加,形成鬼神之像。龙纹在先秦美术中已经有了较为常见的应用,双尾龙纹、曲体龙纹等龙纹内容较多,纹饰多为带状,整体舒展,这些大多表现在鼎的口沿位置,相当于饕餮纹的配套纹路。蛇纹头成三角、眼部突出、躯体有麟,长形特征,先秦美术中蛇纹一般较小,类蚕。而商末周初时,蛇纹则以蟠旋交连状为主,形成了先秦有名的“蟠虺纹”。与上述美术纹理相比,鸟纹则显得更为栩栩如生,长翎垂尾,前视回首,广泛应用于器具上,呈对称排列,这种纹理多用于装饰带,象征着贵族和权力。
先秦美术的另一个代表就是人物肖像画,往往具有纪索先人、招魂指引之能。比如,我国出土的战国时期的《人物龙凤图》,帛画墨绘,绘画逝者肖像用以招魂,虽不是观赏美术作品,却是艺术绘画的创作,展现了较高的艺术价值。又如,《人物御龙图》是引魂的铭旌:男子侧立而腰佩长剑,手执缰绳且驾驭神龙。这些绘画作品尽管用途具有时代特性,但是在表现手法上展现的是写实主义特征,画面构造栩栩如生,甚至在画面结构比例方面也不逊于当前。这就是先秦美术在艺术创作中所展现出的艺术价值性,对研究先秦美术写实主义特征具有十分直观的佐证意义。
从上述原则和表现中看,我们能够非常直观地感受到先秦美术写实主义特征的价值趋向,这种价值趋向可以分两个层面看。从时代价值趋向上看,夏商美术写实主义特征的价值趋向在于祭祀,表达尊崇,西周美术写实主义特征的价值趋向在于王权,更加显化,展现出的是对世俗权力的屈从。从艺术范畴趋向上看,先秦美术写实主义特征表现在对场景的尊崇、对人物原型的尊崇、对神灵的尊崇,对纹理对称的严谨等方面,展现出较高的艺术水平。因此,我们在探讨先秦美术写实主义特征的价值趋向时,必须把握这两个方面的内涵。先秦美术的写实主义价值趋向可以总结为三方面。
尽管我们发现先秦美术的时代表达价值趋向是对鬼神的尊崇,但围绕着祭祀、鬼神尊崇等方面的表达恰恰是现实中的真正客观存在,因此反映在写实主义思想中,这种表达反而是客观的、写实的,能够真实地反映出时代的伦理内涵,这也是先秦美术写实主义价值趋向的一种真实反馈。
这种真实性也反映在代表美术作品人物肖像画中,尽管大多数功能用途依然属于祭祀范畴,但是我们也未看到其有任何夸张的表现和抽象的表达,反而能够从人物的刻画中感受到其对人物原型的尊崇,展现的是人物在世时的风采等,也因此表现出先秦美术写实主义的价值趋向。
这也可以反映在人物画中对场景的表现上,如当时有什么人在场,各个人物扮演的角色等,这能够展现出当时的场景,让人感受到现场的氛围。我们认为这也是一种尊崇于当世的写实主义表达,反映出写实主义的价值趋向。
基于上述三个写实主义的价值趋向,我们可以认为,先秦美术的写实反映的是时代写实、人物写实和伦理写实,展现出先秦美术高度尊崇时代伦理和礼制的原则、艺术服务的现实功能等特征。但是这种写实是一种规则下的写实,不代表其艺术价值的完全写实性,这也是我们用现代概念分析古代艺术的重要原则之一,不能完全混淆和套用,也不能全部置之不理。
先秦时期的美术总体反映的是礼制原则,而礼制原则主要通过写实特征反映出来。但由于先秦美术制作工艺较早,造型通常以模拟或模仿为主,并非完全按照客观事物的形象特征设计和制造,因此从今天出土的先秦文物来看,先秦美术给人的第一印象更偏向抽象的表现方式。先秦美术的这种表象特征导致这一时期艺术形式本质中的写实特征不被重视,甚至不被提及。因此本文以写实特征为切入点进行研究与讨论,一方面讨论先秦美术的艺术特点,另一方面讨论先秦美术的寓意内涵,力图以此反映先秦美术以礼制为原则的风格走向。先秦美术不仅是中国古代艺术的瑰宝,还对后世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图画之作用既大,其艺术上之手段,亦渐精进。是可于当时图画形成之工艺品见之。禹铸九鼎,所画山川奇异物状之案画,自为一时工匠美术之巨作。如商之斧木爵、大已卣、已举彝、鱼觚虿觚诸器,或蟠螭其盖,或龙翔其柄,画形虽属便化,而益见精整工巧。”这段关于先秦美术的阐述也证明了先秦美术在内容与形式上的写实特征。先秦美术写实主义特征的艺术精神主要展现在对规则的尊崇。可以说,当人类需要规则的制定以对群体进行有效协同,这就不可避免地产生了人为的设定,即礼制等内容。中国礼制实际上是一种对政治制度和社会生活融为一体的健全体系,不论所谓礼学还是现实的礼制均是如此,这些整体设计和方案规划源自思想的高度凝练和统一,不但体制框架精确,而且其内在细节更是十分精细。先秦形成的雏形对后世几千年都影响巨大,先秦美术的艺术精神也同样影响着后世中华文化体制框架下的艺术发展。尽管这个过程经历了无数次的重构,从上自下的,从下自上的,但是均展现出先秦美术对社会生活、文化艺术、政治功能等方面的重大意义,是中国美术写实主义的渊源。特别是先秦美术写实主义特征下展现出的创造性和开源性,成为历代美术发展的基础,以及当代美术艺术精神的表达之魂和求索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