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燕清 黄 尧
(1.厦门大学印尼研究中心,福建 厦门 361005;2.中国海洋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山东 青岛 266000)
舆论宣传是指一定社会里的某个阶级或集团出于某种目的,通过宣传手段人为地扩大舆论,以期左右乃至影响该社会各阶级、集团和民众的思想和行为,以便达到本阶级或集团的目的。它是一个国家和社会发展前进、维持稳定、保持定力的重要手段①邱明、丁仁祥:《毛泽东早期和苏区时期舆论宣传工作的实践和启示》,《桂海论丛》2019 年第3 期。。新中国历来高度重视舆论宣传工作,侨务宣传是新中国舆论宣传的重要组成部分,《侨务报》则是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党侨务宣传的重要“喉舌”之一。迄今为止,学界对《侨务报》及其宣传工作的相关研究仍较为少见,本文试图以1950—1960 年代《侨务报》对“两种教育制度”②所谓“两种教育制度”,即一种是全日制学校,一种是半工半读和半农半读制学校,这是同时并存的两种具体的学校教育制度,见杨克贵:《“两种教育制度”必须恢复名誉》,《安徽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 年第2 期。的舆论宣传为个案,分析其宣传工作的特点、成效及其经验,以期为新时期我党的侨务宣传工作提供有益借鉴。
“两种教育制度”最早是由刘少奇同志提出来的。1953 年后我国进入大规模的、有计划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时期,高招规模不断扩大,到1956 年招生计划突破16 万③《侨生回国升学须知》,[印尼]《生活报》1956年6月18 日第2 版。。但1957 年高招开始根据“重点专业继续发展、一般专业适当压缩、着重提高质量”的方针,名额削减近35%,大量高中毕业生无法升入大学①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办公厅编:《教育文献法令汇编》(1957),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办公厅,1958 年,第207 页,第 204 页。。与此同时,“高小和初中毕业生人数比过去任何一年都多,其中不能升学的人数也比过去任何一年都多”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办公厅编:《教育文献法令汇编》(1957),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办公厅,1958 年,第207 页,第 204 页。。对此,《人民日报》曾刊文指出,1956 年以前高中毕业生几乎全部升学,初中毕业生大部分升学、小部分不升学的情况,只是一种临时性的现象,是中等教育赶不上高等教育发展需要、高中毕业生数量增长未能适应高等学校招生需要的特殊条件所产生的一种特殊现象③《关于中小学毕业生参加农业生产问题(之一)》,《人民日报》1957 年4 月8 日第1 版。。1957 年5 月,刘少奇致信毛泽东及政治局各常委,初步提出“两种教育制度”和“两种劳动制度”的设想。1958 年9 月中共中央和国务院专门发出《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提出今后要以“大量发展业余的文化技术学校和半工半读学校的形式来普及教育”④曾长秋:《论刘少奇关于中国教育体制改革的思想》,《当代中国史研究》1998 年第5 期。,各地开始陆续兴办一批半农(工)半读学校。1961 年前后,为贯彻国民经济调整的八字方针,国家对半农(工)半读学校进行相应的调整,但保留下来的为数不多。此后,随着经济形势的好转,“两种教育制度”再次被提及。1964 年刘少奇比较系统地论述了“两种教育制度和两种劳动制度”的问题,要求在对全日制学校进行改革的同时大力推广半工半读、半农半读教育制度。同年11 月,中共中央在《关于发展半工(农)半读教育制度问题的批示》中,明确地提出试行“两种教育制度”。1965 年3—4 月间,全国农村半农半读教育会议召开,确定农村教育的任务是坚定不移地推行半农半读教育制度⑤《全国农村半农半读教育会议确定农村教育任务坚定不移地推行半农半读教育制度》,《人民日报》1965 年5 月30 日,第2 版。。1965 年10 月和12 月,全国城市半工半读教育会议、高教部召开全国半工(农)半读高等教育会议先后召开。随后,全国各地迅速掀起一个试办半农(工)半读学校的热潮。
新中国成立不久,出于“为祖国培养建设人才,并大大发挥归侨参加祖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积极性”的考量,中共中央大力鼓励海外侨生回国升学⑥何东昌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重要教育文献》,海口:海南出版社,1998 年版,第960、1113 页。。据统计,1950—1960 年间,有5.6 万多名华侨学生回到中国大陆求学,其中来自印尼的占一半以上,而仅1960-1963 年就有约1.13 万名印尼侨生就读于福建集美华侨补校和厦门各大中学校。对于归国侨生,新中国一贯采取“同等成绩、优先录取”的政策,如1956 年高招招生计划突破16 万时,北京补校的高招录取率曾高达80%⑦刘采石:《关于归国华侨学生的升学和补习问题》,《侨务报》1956 年第3 期。。1957 年开始,由于招生名额的削减,归国侨生也开始面临无法升学的情况。如1957 年8 月上旬集美中学高中新生入学考试中,参加考试的202 名华侨学生中有104 人落取⑧《集美中学妥善安置落取侨生》,[印尼]《生活报》1957 年8 月20 日,第2 版。。对此,教育部部长张奚若曾表示,由于各种原因,祖国不可能照顾并保证每一个归国华侨学生都能逐级升学,有一部分人必须就业⑨《侨生升学就业问题侨委会有详尽解答》,[香港]《大公报》1957 年5 月10 日,第1 版。。1957 年4 月《人民日报》也刊文指出,从事农业是今后安排中小学毕业生的主要方向,也是他们今后就业的主要途径⑩《关于中小学毕业生参加农业生产问题(之一)》,《人民日报》1957 年4 月8 日第1 版。。同年11 月1 日,中侨委(原名中央人民政府华侨事务委员会,1949 年10 月由政务院设立,1954 年9 月改称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华侨事务委员会,简称“中侨委”,1969 年被撤销)与教育部发布补充通知,明确侨生在原则上与国内学生“一视同仁”,逐渐取消对他们的“特殊照顾”。这说明,归国侨生和国内青年一样,都必须接受“两种教育制度”的培养模式。这种教育制度的调整逐渐引起一些归国侨生及其国内外亲人的不满,他们“认为自己的子女回国是要读书的并不是要耕田种地,给他们参加劳动,即会影响到学习,成为一个不中用的人”⑪《印尼〈生活报〉纪念丛书》编委会:《〈生活报〉社论全集》(之五),北京:中国出版集团、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3 年,第292 页。。面对这种情况,中侨委积极展开侨务舆论宣传,《侨务报》就成为其重要的宣传媒介。
新中国从一开始就非常重视侨务舆论宣传。1953 年中侨委曾专门发函给全国侨联,要求其对归侨、侨眷开展爱国主义教育,进而由他们向其国外家属进行宣传祖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建设情况①袁丁、庄泽虹:《冷战时期中国的侨务政策(1949—1966 年)——以地方档案为中心的考察》,《广东党史与文献研究》2018 年第 5 期。。1954 年中侨委第四次侨务扩大会议又指出:目前侨务宣传工作仍较薄弱,必须在华侨、侨眷众多的地区大张旗鼓地宣传贯彻党的华侨政策,并通过归侨、侨眷进一步团结与争取海外华侨②施雪琴、王刘波:《华侨回国观光团与新中国的侨务外交探析》,《南洋问题研究》2015 年第3 期。。在此背景下,新中国第一家侨报——《福建侨乡报》于1956 年元旦创办,随后《广东侨报》《广西侨报》等也相继问世,但它们都是地方性侨务宣传报纸,辐射面较小,影响力也相对有限。而作为由中侨委一手创办并直接领导的全国性刊物,《侨务报》在对归国侨生进行“两种教育制度”的舆论宣传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1956 年10 月17 日,《侨务报》创立于北京,其代创刊词《宣传侨务政策》一文指出,“为了要把侨务工作做得更好,当前的关键之一就是要把侨务政策广泛地宣传。这就是为什么各方面迫切要求创办一个侨务刊物,也就是本刊创办的主要原因。……本刊除了宣传侨务政策,还要报导侨务政策执行的情况,交流侨务工作的经验,反映归侨、侨眷和国外华侨的意见,并介绍他们的生活情况和生活环境,以及讨论有关侨务的各种问题。”③《宣传侨务政策》,《侨务报》1956 年第 1 期。《侨务报》的受众主要是各级侨务工作者、国内有关干部、广大归侨侨眷(包括华侨学生)和海外侨社,可通过各地邮局代订代购,行销范围较为广泛。该刊创办以后,在阐释新中国侨务政策、交流侨务工作者的工作经验、报道侨眷和归侨(包括华侨学生)的学习或生活情况、探讨各地侨务工作的动态及经验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该刊既刊载毛泽东、周恩来、何香凝、方方、陈嘉庚、庄希泉等重要人物的讲话及全国侨联办公室、中侨委工作组等中央侨务部门的来稿,也刊载诸如上海市归国华侨联合会、福建省侨委亭店工作组、福建省古田县侨务科、北京华侨补校、集美华侨补校等各级涉侨单位的来稿,对海外华侨、侨眷及侨生的个人来稿亦酌情采纳,从而保证了稿源的权威性、代表性和广泛性。该刊还非常重视稿件的时效性和可靠性。如1958 年12 月到1959 年1 月中侨委、全国侨联曾组织福建前夕慰问团,北京、上海、集美、广州各地的许多归国侨生随团慰问,《侨务报》为此特地派出一个随团记者团追踪报道,及时刊发相关报道文稿。此外,该刊还广开渠道,对来稿文体不拘,举凡报告(总结报告、专题报告或综合报告)、通讯、论文、述评、小品文等形式均可,因此稿源较为丰富和多元,创刊以后逐渐成为新中国侨务宣传的重要“喉舌”。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发后,我国的侨务工作也开始受到冲击,《侨务报》的出版发行也逐渐受到影响。1967 年1 月 1 日起,《侨务报》停刊。
在办刊的十年余时间里,对归国华侨学生生活、学习情况的关注始终是《侨务报》的一个工作重心。如1956 年10 月的创刊号就刊载了中侨委文教宣传司司长、北京华侨补校校长费振东的《关于辅导华侨学生回国升学的若干问题》及该校副校长刘采石的《关于归国华侨学生的升学和补习问题》等重要文章。1957 年刊发费振东的《介绍一位老师在归侨学生教育工作中的体会》、中侨委答复来信办公室的《关于归国华侨学生升学和就业问题》等相关文章近50 篇。1958 年又刊发《何(香凝)主任给归侨学生梁一华的复信》及中侨委联合发布的《对改进归国华侨学生工作的意见》等相关文章近40 篇等,足见《侨务报》对归国侨生教育问题的重视。因此,面对归国侨生及其国内外侨眷对“两种教育制度”的不解与疑虑,《侨务报》展开积极的舆论宣传。
总体而言,《侨务报》对“两种教育制度”的舆论宣传是从以下几个层面展开的。
1.从国家层面进行宣传
这一层面的宣传主要是号召各级部门、学校和归国侨生应服从党的教育方针政策。1960 年10 月,《侨务报》摘录中侨委副主任方方在华侨观光团座谈会上的讲话,向海外侨生指出“凡是回国升学的,当然应当接受国家既定的‘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和国内同学一样锻炼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有文化的劳动者。”①方方主任在华侨观光团座谈会上的讲话:《为促进与侨居国人民的友好合作而努力》,《侨务报》1960 年第8 期。1966 年2 月,《侨务报》指出,“半农(工)半读学校不仅为工农业生产培养出有社会主义觉悟、有文化科学知识,又有实际操作能力的新型劳动者,而且还可以减轻国家、集体和家长的负担,有利于加速教育事业的发展。”②《突出政治办好半农半读教育》,《侨务报》1966 年第1 期。1964 年10 月,《侨务报》摘录方方副主任在中侨委三届三次扩大会议上作的工作报告,强调侨务部门主管的各类学校必须继续坚决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华侨补校要对归侨学生进行升学与参加劳动就业两种准备的教育③《一九五八年以来侨务工作总结和今后任务——方方副主任在中侨委三届三次扩大会议上的报告(摘要)》,《侨务报》1964 年第 5 期。。1964 年12 月,《侨务报》发表专论指出,组织归侨知识青年参加农业劳动不仅是祖国建设的需要,也是促使他们革命化、培养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接班人的一项根本措施④《热情关怀和培养到华侨农场的知识青年》,《侨务报》1964 年第6 期。。同月,《侨务报》社论指出,归国侨生应遵照党的“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教育方针,争取成为又红又专、能文能武、能上能下,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相结合的全面发展的新人⑤《积极投入伟大的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侨务报》1964 年第6 期。。1966 年2 月,《侨务报》评论文章指出,半工半读、半农半读教育制度是我国教育战线上一场深刻的大革命,各级侨务部门和各国营华侨农场要把它看作是一项重大任务,把现有的学校办好,并根据“五年实验,十年推广”的精神,积极稳妥地加以推广⑥《突出政治办好半农半读教育》,《侨务报》1966 年第1 期。。
2.从地区层面进行舆论宣传
这一层面的宣传主要是展示各地区试行“两种教育制度”所取得的成绩。如1963—1964 年间,自愿到广东、福建、广西、云南国营华侨农场参加农业生产的归侨学生多达1 600 多名⑦《热情关怀和培养到华侨农场的知识青年》,《侨务报》1964 年第6 期。。对此,《侨务报》发表社论指出,这些归侨知识青年绝大多数有良好表现,成为农业战线上尤其是华侨农场中的新生力量⑧《积极投入伟大的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侨务报》1964 年第6 期。。与此同时,该刊还发表福建、广西、云南等省侨务部门及其负责人的有关文章。如福建省华侨事务委员会主任王汉杰在来稿中指出:1959 年以来越来越多的归侨学生自愿上山下乡,1963 和1964 年间福建省已有680 余名归侨学生到农业生产第一线。1963 年安置在云霄常山华侨农场的146 名归侨学生,在一年内已有84 人被评为“六好场员”,其中19 人获得“劳动模范”的称号,有57 人参加了省农学院等高校的函授学习,归侨学生梁美心、章汉斌、郭明华等还光荣地出席了全省1963 年度农业群英会⑨福建省华侨事务委员会主任王汉杰:《高举毛泽东思想伟大红旗带动侨眷、归侨在社会主义道路上奋勇前进》,《侨务报》1964 年第 5 期。。广西华侨事务委员会副主任丁明则表示,广西南宁华侨补校自1961 年以来已有250 多名归侨学生到国营农、林场安家落户,不少人成为农、林场中开展政治文化学习、农业科学实验和文娱体育活动的骨干⑩广西华侨事务委员会副主任丁明:《在三面红旗的照耀下乘胜前进》,《侨务报》1964 年第6 期。。云南省侨务处工作人员表示,自1963 年秋天从昆明补校自愿到华侨农(牧)场参加农业建设的25 名归侨学生,已有10 名被评为“五好场员”,而分配到开远汽车运输总站工作的8 名归侨学生月月受到表扬⑪云南省侨务处:《云南的侨务工作》,《侨务报》1964 年第 6 期。。此外,《侨务报》还刊载中侨委副主任林修德对海南国营兴隆农场归国侨生的勉励词,勉励他们积极劳动、努力学习,把海南岛建设成祖国的热带作物大花园,把自己锻炼成革命事业的接班人①《北京、福州、厦门、天津等地又有一批归侨学生去华侨农场参加农业生产》,《侨务报》1964 年第5 期。。这种勉励对广大归国侨生来说,无疑具有强大的号召力。
3.从学校层面进行舆论宣传
这一层面的宣传主要是介绍一些半农(工)半读学校的实践经验,来例证“两种教育制度”的可行性与正确性。如1964 年10 月,《侨务报》刊文介绍并推广广东花县华侨农场农业初级中学的发展经验。该中学创办于1960 年,几年来坚持半农半读,在教学和劳动时间的安排上坚持教学总时数不变的原则下,实行七个月教学、四个月劳动和一个月休假。该校已毕业的两届学生及部分离校的肄业学生中,除少数人升入高一级学校,大多数在农场各生产队和农科站当生产队会计、生产小组长、育种员、饲养员、记工员等,其中有5 人被评上先进生产者,1 人评上生产队优秀会计,4 人成为插秧能手②花县华侨农场农业初级中学校长吴立中:《半农半读育新人》,《侨务报》1964 年第5 期。。师丁、兴农的《为农场培养新型劳动者》一文则介绍了海南国营兴隆华侨农场农业中学的办学经验。该校创办于1956 年,学校在教学和劳动时间上采取六个月学习、五个月劳动和一个月休假的安排。根据“农闲多学,农忙少学,雨天多学,晴天少学”的原则,采取灵活多样方式进行教学。教学上理论密切联系实际,实行课堂教学、现场参观、生产实践三结合。该学校创办8 年来先后有6 届毕业生共345 人,除少数升入高一级学校外,绝大多数都在农场参加生产劳动和工作。1962 年以来,该校毕业生和肄业生中有106 人次被分别评为“先进生产(工作)者”“五好职工”“五好团员”“五好青年”③师丁、兴农:《为农场培养新型劳动者》,《侨务报》1964 年第5 期。。
1966 年2 月,《侨务报》又刊文介绍了广东梅县南口华侨林业中学和惠来县大南山华侨农场农业中学的发展经验。南口华侨林业中学创办于1964 年秋天,到1966 年初全校共有学生246 人,其中侨眷、归侨子女占40%。该校在教学中采取“基础知识与当地生产实际相结合、教学顺序与生产季节相结合、基本课程与临时需要相结合、课堂教学与田间实习相结合、书本知识与当地先进生产经验相结合”的五结合方法,取得了丰硕的成果④刘添元:《半农半读气象万千》,《侨务报》1966 年第1 期。。大南山华侨农场农业中学于1964 年8 月创办,1966 年初有82 个学生,其中绝大部分是1961 年前后从印尼、沙捞越回国的。学校坚持教学、劳动、科学实验相结合,在“两种教育制度”思想的指导下,该校师生不但出色地完成了教学计划,且在1965 年创造了全农场瘦瘠田高产的成绩,被评为农场的先进单位⑤南农:《读书种田练思想》,《侨务报》1966 年第 1 期。。
4.从个体层面进行舆论宣传
这一层面的宣传主要是刊载一些师生来信,与读者分享他们的个人感受。如1966 年初,《侨务报》陆续刊载了北京、海南、江苏等地一些半农(工)半读学校的师生来信。北京半工半读第一纺织工业学校教师李彩团在来信中表示,半工半读能更好地改造思想。不但可向工人学习生产技术,同时也受到工人阶级优秀品质潜移默化的影响,培养了热爱劳动、热爱人民的思想感情。扬州师范学院中文系半农半读试点班学生黄金红则表示,“半农半读对我的学习和思想改造,都有很大好处……劳动人民的优秀品质感动了我,也使我的思想感情起了变化。”⑥《在生产中到工农中培养了阶级感情》,《侨务报》1966 年第1 期。兴隆华侨农业学校学生贝菊清表示,自己在兴隆华侨农场农业中学就读的三年中最大的感受就是:“学得快、懂得透,记得牢,用得活”。兴隆华侨农业学校学生丘钿忠表示,半农半读才半年,就改变了自己过去死读书、读死书的毛病,做到对课本知识能真正理解,学了就能用。华侨大学热作系半农半读试点班学生叶景才表示,半农半读理论联系实际,不但能学到真本领,还能有创造、有发展。如他和同学在一个山头上修梯田时,不是照搬书本内容,而是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修建了综合环山行和反倾斜式优点的梯田①《既读书又实践学到了真本领》,《侨务报》1966 年第1 期。。
综上所述,《侨务报》聚焦“两种教育制度”,展开了针对各级侨务部门、学校、归国侨生和海外华侨及归侨侨眷等不同受众的多层面的、广泛性的舆论攻势。
《侨务报》虽名为“报”,实则为一份杂志。它原为月刊,1960 年下半年开始改为双月刊。与《福建侨乡报》《广东侨报》《广西侨报》等地方性侨报出版频率高、力求“短平快”的特点不同,《侨务报》可以围绕一个问题进行长期跟踪,展开多形式的、多角度的宣传。总体而言,《侨务报》对“两种教育制度”的舆论宣传具有以下特点:
从传播学的角度来说,舆论宣传手段的作用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包括窗口服务、新闻报道、发表群众来信、公开讨论、社会协商对话、公开批评、内部通报等多种形式。而作为传统纸媒,《侨务报》的宣传路径虽相对单一,但也力求宣传形式上的多样性。概况而言,在传统的文字报道与图表展示之外,《侨务报》的宣传形式还有以下几种:
1.刊发群众来信。如1964 年初《侨务报》刊发厦门天马华侨农场全体归侨知识青年的《给归侨知识青年的一封信》,信中50 多位归国侨生汇报自己在农业第一线的情况。他们表示,自己第一次用双手为国家创造了财富,获得劳动、思想的双丰收。自己走的这条路是绝对正确的,前途是无限光明的②《给归侨知识青年的一封信》,《侨务报》1964 年1 期。。这封来自农业第一线的归国侨生来信,无疑具有极强的说服力。
2.发动读者讨论。如1957 年6 月《侨务报》刊发马来西亚归国侨生欧玉琪的读者来信。欧玉琪于1951年回国,1956 年初中毕业后投考广西铁道运输学校没有成功,便向容县侨务科要求安排工作,后被安置在容县专区公私合营华侨冰室从事临时捧东西的工作。他曾数次呈请广西侨务处更换工作未果,想要继续升学也得不到所在单位的支持。于是,他致信《侨务报》说,“一个初中的侨生是不易的事。……在国外的亲人朋友也时刻盼望着自己的亲人返国升学,将来更好地为祖国建设服务。可是到初中毕业一时考不上学校,要求工作,却受到不理会的态度,真是可怜。”③《一位归侨对工作的意见》,《侨务报》1957 年第6 期。为此,《侨务报》编辑部号召读者对归国侨生考不上学校的要不要就业、就什么业、像“捧东西”这种工作让初中毕业生来干是不是合适等问题展开讨论,并于1964 年8—12 月间陆续刊载了一些读者回信。如《我们支持他》《要及时解决落榜的归侨学生出路问题》《是否可以给他安置适当的工作》《我有不同的看法》等读者来信是支持欧玉琪的,而《端正劳动态度》《初中毕业的归侨学生可以干“捧东西”的工作》《丢掉思想包袱,更好地为人民服务》《希望欧玉琪实现和全国青年携手前进的愿望》《“特殊化”思想要不得》等读者来信,则号召归侨学生们放下思想包袱,正确看待升学与劳动的关系,真正在祖国建设事业中起到“螺丝钉”的作用④谢锷:《初中毕业的归侨学生可以干“捧东西”的工作》,《侨务报》1957 年第8 期。。1957 年12 月,《侨务报》编辑室发表名为《我们对“欧玉琪工作问题”的意见》的总结性文章,立场鲜明地指出:(1)把学习和工作对立起来是错误的;(2)归侨不应当“特殊化”;(3)知识青年应当从事劳动生产;(4)必须加强对归侨青年的政治思想教育;(5)国外华侨青年应当面对现实。文章还表示,归国侨生如有意继续回国升学,就必须正确了解我国的教育方针精神,应当端正对学习和工作的态度,服从国家的统筹安排,不可有过高的和不切实际的要求⑤本刊编辑室:《我们对“欧玉琪工作问题”的意见》,《侨务报》1957 年第12 期。。
3.正面直言批评。虽然对归国侨生的大力争取和尽量优待是中共一贯的政策,但对个别侨生中存在的不良问题,《侨务报》直言不讳地展开批评。如1957 年11 月《侨务报》曾载该刊编辑室的《要求严肃对待违法乱纪的归侨学生》、徐连泉的《不能姑息归侨学生中一贯为非作恶坏分子》等文。1958 年1 月《侨务报》更直率地批评归国侨生对劳动问题存在的偏见,诸如认为国家应当照顾归侨学生,下乡只是国内同学的事;过不惯农村的生活;考不上大学决不罢休等。文章进一步指出,归国侨生思想上存在着如下问题:(1)前途问题。认为下乡没有出息,永无出头之日。(2)怕吃苦。认为乡下生活条件、卫生条件差,劳动也吃不消。(3)家庭问题。认为家长送他们返国主要是为了读书,如果下乡劳动是没出息的①潘预存:《教育、组织归侨学生参加农业建设的几点经验》,《侨务报》1958 年第1 期,第6 页。。《侨务报》这种震耳发聩的批评,对归国侨生的提醒与警示作用不言而喻。
4.展开读者对话。如1957 年5 月《侨务报》刊发黄敦仁的《与归侨学生和侨眷子女谈谈今年升学和就业问题》,1957 年6 月刊发王坚、志华的《今年福建省侨属子女的升学与就业问题》,1957 年7 月刊发黄敦仁的《归国华侨学生家长的责任》,1958 年1 月刊发刘文彬的《和归侨学生谈劳动问题》以及阿广的《和归侨知识分子谈劳动问题》,1958 年3 月刊发刘采石的《归国华侨学生如何对待劳动》,1958 年8 月刊发中侨委答复群众来信办公室的《考不上学校怎样办?》,1959 年6 月刊发《有关归国华侨学生升学就业等问题的解答》等文,这些文章对侨生在面对升学与就业时可能遇到的问题进行细致解答,与侨生家长进行交心,要求他们负起教育与开导孩子的责任,并谆谆告诫归侨学生“要有一颗红心两手准备”,努力成长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②帆之:《归侨学生要有一颗红心两手准备》,《侨务报》1964 年第3 期,第26 页。。
5.注重榜样示范。《侨务报》在舆论宣传中非常关注对先进人物的宣传。如1958 年5 月厦门大学归侨学生洪庆华出席全国青年第三次代表大会并发表讲话,《侨务报》及时刊发他的讲话稿《在勤工俭学中受到了锻炼》。洪庆华表示,在学校的教育下,他认识到要成为社会主义的接班人必须要有既能文又能武的全面本领,而勤工俭学就是培养自己最好的途径③《把青春献给社会主义的祖国》,《侨务报》1958 年第5 期,第24 页,第23 页。。此外,刊发了同时参会的上海市第二医学院归侨学生汪瑞澜的讲话,号召广大归国侨生要“参加勤工俭学和各项义务劳动,克服轻视体力劳动的观点,热爱劳动,在劳动中锻炼自己,培养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④《把青春献给社会主义的祖国》,《侨务报》1958 年第5 期,第24 页,第23 页。1958 年9 月,《侨务报》又报道了北京石油学院机械系炼机专业毕业生、印尼侨生苏美全成功研制达到国际水平螺纹管的先进事迹。通过这个先进事例,《侨务报》无疑在告诉归国侨生,他们完全可以在祖国的建设事业中找到用武之地⑤娄艾:《归侨学生苏美全和螺纹管》,《侨务报》1958 年第9 期,第23 页。。
有意思的是,《侨务报》在舆论宣传中还非常善于通过对比以增强宣传的效果。如1966 年2 月《侨务报》刊发《边学习边劳动增强了体质》一文,文中指出,兴隆华侨农业学校学生谢志泉和李明华都表示,学校实行半农半读以来,自己初步养成了劳动习惯,体质增强了,学习成绩也得到提高⑥《边学习边劳动增强了体质》,《侨务报》1966 年第1 期,第31 页。。此外,侨眷丘旺生姆的长孙法元在广东梅县白宫农业中学读书两年来,在思想、学习和体力方面都有很大进步。不仅能挑起100斤的重担子,还会插秧、耘田、割稻、打稻、割芦苇、砍柴、打算盘等,学习也变勤快了⑦《从心里拥护这种学校》,《侨务报》1966 年第 1 期,第 33 页。。广东惠来县大南山华侨农场农业中学学生家长黄能全也表示,儿子进农中一年来,有文化,会种田,思想好,因此他对儿子参加劳动再也没有意见⑧南农:《读书种田练思想》,《侨务报》1966 年第1 期,第32 页。。
最值得一提的是,该刊曾刊发中侨委副主任方方的一首诗歌——《二两谷颂》。1965 年秋收时节,广州补校印尼归侨学生陈瑞珠到广州郊区沙河公社龙洞大队帮助秋收。返校时,陈瑞珠忘了将秋收过程中捡拾的谷粒从口袋中掏出来,回到学校换衣服时才发现,于是将约二两重谷子装在信封里托人带去交还生产队①方方:《二两谷颂》,《侨务报》1966 年第 1 期。。为此,方方副主任特咏长歌《二两谷颂》一首以示嘉许。诗中写道,“吾爱华侨女,风格真不俗,千金掌上珠,珍惜二两谷。往日托异邦,资思满脑壳,勤俭嫌孤寒,阔绰夸富足。……自从回国后,思想起变迁,天天学毛选,越学味越甜。博学诚可耻,寄生太可怜;锻炼两只手,自立又自强。”方方副主任在诗歌中对比了陈瑞珍在归国求学前后截然不同的表现,他表示,归还二两谷子是一件小事,但它说明了归国侨生在“两种教育制度”的培育下,正逐步成长为爱学习、爱劳动、勤俭持家的有社会主义觉悟的好青年②方方:《二两谷颂》,《侨务报》1966 年第 1 期。。
综上所述,《侨务报》不仅对“两种教育制度”进行直接的政策宣传,还引发读者之间及读者与刊物本身之间的交流讨论,构建了一个公共舆论空间。此外,它还不吝言辞地进行表扬,或旗帜鲜明地展开批评,阐明自己的立场,起到了重要的舆论引导作用。在《侨务报》的舆论宣传下,归国侨生对“学习”与“劳动”的关系开始有了较正确的认识。如厦门大学归侨学生陈云飘表示,下乡劳动使自己在思想感情上进行了一次大革命,自己不但逐步树立了劳动观点,且在生活中也养成了勤俭节约的习惯③陈云飘:《我们参加了劳动锻炼》,《侨务报》1958 年第2 期。。北京华侨补校的侨生在1958年2 月1—2 日参加海淀区清河镇挖渠的义务劳动。侨生们都表示,在义务劳动中他们受到一次深刻的社会主义劳动教育,认识到劳动的光荣,改变了对劳动人民的看法④北京华侨补校:《北京归国华侨学生中等补习学校利用寒假组织师生参加农村义务劳动的总结》,《侨务报》1958 年第3 期。。1959 年2 月,天津市第十五中学归侨学生给方方副主任写信,信中说他们在过去一年里思想觉悟、文化学习、劳动态度和身体锻炼等都有很大的收获。17 岁的缅甸归国侨生张以才则表示,参加河海工程的劳动在他的生命史上增添了新的光彩,是其一生中最难忘最可喜的事情⑤《方方付主任复函勉励天津十五中归侨学生》,《侨务报》1959 年第3 期。。
在思想转变的同时,越来越多的归国侨生主动投入到祖国生产建设的第一线。如1958 年北京补校300多名学生响应党的“上山下乡”号召,到云南参加一年多的劳动锻炼⑥张国基、吴恒兴等:《培养归国华侨学生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有文化的劳动者》,《侨务报》1960 年第4 期。。在1963 年初,广东、广西和福建已有近500 名归国侨生下乡上山,参加农业生产。北京、上海、南京、杭州等地,也都陆续有归侨学生奔赴农业第一线。1964 年3 月8 日,北京补校120 多位归国侨生南下海南国营兴隆华侨农场支援农业生产。4 月5 日这批学生给北京补校的归侨学生致信,鼓励更多的华侨学生加入农业生产⑦林英:《鼓励子女到农村去》,《侨务报》1964 年1 期。。此外,海外华侨对子女回国参加劳动也开始持支持与理解的态度。如集美补校的归国侨生古淑贞到漳州常山华侨农场参加农业生产,其父亲常从国外来信给她介绍各种亚热带经济作物的栽培技术。南京市归国侨生黄翠玉高中毕业后在国外亲人的支持下奔赴农业第一线,其父亲不仅从国外寄来两把锄头,还在来信中写道:“考不取大学,你不必自卑,不可消极,不可低头,因为你考不取大学,你同样能为祖国人民服务。”⑧林英:《鼓励子女到农村去》,《侨务报》1964 年1 期。印尼华侨李世榜则表示,自己的两个女儿都回国求学,且在高中毕业后到兴隆华侨农场参加生产劳动。1964 年8 月间自己曾回国观光,参观了工厂、城市和农村,不仅开阔了眼界,且进一步认识到建设农业的重要性,因而对自己的孩子能成为祖国的新式农民而感到自豪⑨李世榜:《为我家出现新式农民而自豪》,《侨务报》1964 年第5 期。。这些海外家长的行动和态度,无疑鼓励归国侨生们更积极投入新中国的生产建设中去。在安置归国侨生比较多的广东和福建地区,“半农(工)半读”学校更是蓬勃发展。如广东新会县从1958 年至1964 年上半年,开办的农业中学共14 所,截至1964 年11 月,全县农业中学已达26 所,1964 年秋季招生2 500 人,占全县初中招生总数4 600 人的54%。这些半农半读学校的毕业生,在农村生产和工作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①中共广东省委书记处书记区梦觉:《从新会县的办学实践,看半工(农)半读的教育制度》,《人民日报》1964 年10 月19日第5 版。。
但1966 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我党的侨务宣传和“两种教育制度”的推行都受到严重冲击并最终停滞,《侨务报》也于1967 年1 月停刊。作为承载侨务宣传使命的传统纸媒,《侨务报》具有较强的针对性、权威性和可信度,力求多样的宣传形式也增强了其宣传效果。但与此同时,它也存在一定的缺点,比如发行量相对较小、内容过于单一等,这使得其受众范围相对有限。迄今为止,海外华侨华人总数超过6 000 万,遍布世界各地近200 个国家和地区。如此庞大而分布广泛的舆论受众,对新时期我国的侨务宣传工作提出新的要求,也对传统纸媒形成强烈冲击。在网络化、数字化、全球化的信息传播时代,我们应大力发展侨务宣传的新媒体,构建一个全面而强大的融媒体侨务宣传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