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殖时期马尼拉地区的卫生防疫体系及其对华人医学的影响

2022-11-22 08:13黄子杨
八桂侨刊 2022年1期
关键词:马尼拉西医华侨

彭 慧 黄子杨

(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菲律宾研究中心,湖北 武汉 430079)

经历了几百年殖民的菲律宾,其卫生防疫体系亦受到宗主国的影响,尤其是作为美国亚洲“文明的橱窗”,菲律宾尤其是马尼拉地区在美国人“现代化文明改造”下,其卫生与防疫系统经历了较为彻底的转变,这期间华侨医学也深受其影响。这一问题学界亦有关注,出于对其前殖民地的学术关照,美国学界对美殖时期马尼拉防疫卫生状况有一定数量研究,比较典型的有Anderson Warwick 的《殖民医学:美国在菲律宾的卫生医学及种族》①Warwick Anderson,Colonial Pathologies:American Tropical Medicine,Race,and Hygiene in the Philippines,Duke University Press,2006.、Ken De Bevoise 的《殖民地菲律宾流行病的启示》②Ken De Bevoise,Agents of Apocalypse Epidemic Disease in the Colonial Philippines,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95.。菲律宾本地学者亦有相关著作,如Maria Serena I.Diokno 所编撰的《菲律宾麻风病史》③Maria Serena I.Diokno eds,History of Leprosy in the Philippines,National Historical Commission of the Philippines,2016.。而对于这一时期华侨医学的发展,国内有个别学者如冯立军曾对其古代中医学及药店做过较为详细的调查,另相关研究有施雪琴等译《印度尼西亚中医药文化发展简史》以及任谢元对毗邻澳大利亚华人中医药的研究。其他国外中药学概述类研究也简略谈到菲律宾中医学的发展④如冯立军:《古代中国与东南亚中医药交流研究》,云南出版社,2010 年。克劳迪·苏尔梦、欧阳春梅著,施雪琴、洪方园、胡玉洁、刘静、吴心慧、蔡淑芳译:《印度尼西亚中医药文化发展简史》,《八桂侨刊》2020 年第1 期。任谢元:《华侨华人与澳大利亚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八桂侨刊》2006 年第1 期。张伯礼:《世界中医药教育概览》,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9 年。。但总体而言,学界缺乏对这一时期当地流行病防治理念、措施及近代华侨医学的综合性研究。菲律宾作为亚洲国家却深受西方文化浸染,卫生、医学体系概不能外,而其华侨医学与卫生状况是当地华人社会生活的重要部分,必定受到当局防疫卫生政策的深刻影响。华人作为较为特殊的少数民族,其传统医学有其生命力与优势所在,华人医学在海外的演变与发展,是族群文化的碰撞,亦是现代与传统的交融。

一、美殖之前马尼拉及外岛的卫生防疫与华人医学状况

美国人来到菲律宾之前,西班牙殖民当地长达三百多年,但并没发展出一套系统的卫生防疫体系,此期间其卫生防疫情况有以下几个特征。

首先,防疫工作基本由教会与教士掌握。出于基督教使命和传教的理想,16 世纪末17 世纪初,西班牙五大天主教团体——奥古斯丁会、方济各会、多明我会、耶稣会、奥古斯丁重拯会在菲律宾迅速扩张。在天主教理念中,传教士既可以拯救灵魂也可以治疗身体,同时传教士也把医学当作工具感化人们以皈依宗教。因此几百年间这一群体主导了卫生与防疫工作。当时西方药品的供应主要通过大帆船贸易从墨西哥进口。由于采购数量有限,药品并不能覆盖到群岛上的每个医院,只能满足马尼拉地区。其次,在地方上,一些城镇的医疗卫生工作亦是由宗教团体掌控,但由于药品等资源缺乏,传教士和当地的草药医生合作,将草药治疗和巫术治疗结合使用以防治疫病。在菲律宾传统文化中,巫医有一定社会地位。他们熟悉社区病况,也有一定草药知识,受到百姓的信任。因此神父们也不得不与其合作,在地方社区用草药、水疗法、按摩疗法和占卜术来治疗病人①Joven A E. Colonial Adaptations in Tropical Asia:Spanish Medicine in the Philippines in the Seventeenth and Eighteenth Centuries,Asian Cultural Studies,2012,p.175,p.177.。例如1688 年被派往菲律宾的耶稣会传教士乔治·约瑟夫·卡梅尔就与当地的草药医师合作,还出版了医药小册子《乔治·约瑟夫·卡梅尔对菲律宾吕宋岛草本植物的观察和描述》,在欧洲医学界被广为传播②Joven A E. Colonial Adaptations in Tropical Asia:Spanish Medicine in the Philippines in the Seventeenth and Eighteenth Centuries,Asian Cultural Studies,2012,p.175,p.177.。再次,对当地菲律宾人而言,宗教信仰与疫病防治也是密不可分的。在其看来,健康被认为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状态,普通疾病是“自然的”,但大规模流行病则是精灵或是魔鬼引起的。因此在这种观念下,牧师被认为是上帝派来以打击恶魔带来的疾病。“对于严重的疾病,治疗者最有效的解药可能是祭坛上的喷雾器、圣水和其他神圣的物品。”③Ken De Bevoise,Agents of Apocalypse:Epidemic disease in the Colonial Philippines,Princeton: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95,p.97最后,在这种卫生防疫观念影响下,当时马尼拉的卫生状况是比较落后的。据美国第一任卫生官员维克特·海瑟尔观察,美国人刚来菲律宾时,人口超过20 万的马尼拉市,“没有下水道系统,也没有卫生用水,排水系统不能正常工作,运河暴露在外。看起来马尼拉随时都可能沉入水中”④Victor George Heiser,An American Doctor’s Odyssey:Adventures in Forty-Five Countries,W W Norton&Co Inc,1988,p.1.。“携带疾病的人类排放物进入运河,或直接堆积在地面上,造成严重的土壤污染。由于没有现代意义上的食品卫生法案,易腐烂的食品是在不卫生的条件下出售的。最恶劣的食品经常被运到这个国家。动物屠宰前也没有检查,没有合格的屠宰场。”⑤Heiser V G.American Sanitation in the Philippines and Its Influence on the Orient,Proceedings of the American Philosophical Society,1918,p.62.

由此可以看出,在西班牙殖民时期,宗教理念与当地传统文化相结合主导医学与流行病的防治,整体上菲律宾的卫生防疫理念与措施都处于蒙昧期。

那么此时华侨百姓如何就医?随着华人移民来到马尼拉,中医药行业也在当地扎根。1590 年6 月24 日菲律宾首任主教沙拉萨(BISHOP Domingo Salazar)向西班牙国王报告八连区华侨的信中,可以发现华侨中医的踪影:“这个八连市区中有‘医生’和‘药剂师’,他们在店铺前面,用汉文字招牌作为告白,以利招徕”⑥菲律宾华侨善举公会九十周年纪念刊编纂委员会编:《菲律宾华侨善举公会九十周年纪念刊》,1968 年,巳124 页。。此后,教会系统的统计中均有华人中医药店铺的记述,如1689 年亚达美拉诺(Altamiranol)关于八连区的报告书也记载道:“那时候有华人药店五家”。1700 年的调查则指出有教徒的药店两家、非教徒的药店十二家。1755 年6 月的数据则是有教徒的药店十一家,以及尚未受洗的准教徒药店四家①前引书,巳125 页。。而且,随着华侨人数在菲律宾的不断增加,为适应华侨医疗保健的需要,商人们开始从中国往菲律宾运输大批药材。如1772 年吕宋商人郎安敦、牛黎美亚等带领商船到厦门,运输药材至菲律宾,中医药开始在民间使用②张伯礼:《世界中医药教育概览》,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9 年,第80 页。。然而,零散的中药店及医生已不能满足华侨的需要,在华侨著名侨领、甲必丹陈谦善主持下,侨界同心协力于1891 年建立了第一所华侨医院——华侨崇仁医院。医院当时设备简陋,只设一间中医诊所且配备一名中医,但仍受到侨界欢迎。

随着中医药店与行医者的增加,西殖末期在菲律宾民间出现了对华人药剂师的歧视与反感,他们尤其受到西班牙医师和德国制药师的排挤,当局亦试图将中医纳入其管制体系。1887 年6 月,菲律宾总督颁布法令,规定华人药剂师此后必须受所有非华人制药师遵守的健康及卫生法律管制。为此在马德里的中国代办代表菲律宾华人医师提出抗议,指出中国药典的性质决定它不可能遵照同样的条例。西班牙殖民政府最终决定,只要菲律宾华人制药师能够呈示驻中国的西班牙领事证明,并由中国医药局颁发草药医生执照,即可以不受菲律宾一般卫生条例的管制③魏安国著,吴文焕译:《菲律宾生活中的华人1850 ~1898》,世界日报社、菲律宾华商青年联合会出版,1989 年,第224—225 页,第 225 页。。由此经过华人的抗争与协调,虽然到1890 年仍有骚扰草药医生的事件以及税收方面的某种歧视,但在1892 年,西班牙殖民政府最终废除了这些政策④魏安国著,吴文焕译:《菲律宾生活中的华人1850 ~1898》,世界日报社、菲律宾华商青年联合会出版,1989 年,第224—225 页,第 225 页。,华人医学在当地开始有一席之地。

二、美国人殖民菲律宾后马尼拉的卫生及防疫情况与措施

与西班牙人不同,美国人在到达菲律宾时,已具备了本国流行病防治经验与理念。早在1804 年纽约市政府就首次设立卫生委员会,并任命第一位专职卫生监察官。波士顿、费城等一些城市也相继设立各自的卫生检查官和卫生委员会。尤其是19 世纪80 年代,巴斯德创立的细菌致病论使得鼠疫、霍乱等流行病的奥秘被揭开,美国流行病防治中也相应树立了新的流行病防治理念——细菌致病说。这种观念使得美国医生在其国内能够采取更加得力的措施,譬如在19 世纪末纽约市的肺结核防治过程中,美国人建立实验室、设立病例登记措施、建立上门护士制度、加强卫生宣传,这些举措取得了较好的防治效果,也为其菲律宾殖民地的防治工作积累了经验。

1898 年美国人初来马尼拉时,当地落后的卫生状况与泛滥的流行病威胁到美军自身的安全,也迫使其高度重视这一问题。美国人发现,菲律宾人除了自身的免疫系统之外,几乎没有任何有效措施对抗传染病。时任吕宋首席外科医生的查尔斯·伍德拉夫少校在1903 年发出警告,可能有五分之一的菲律宾童子军携带疟疾寄生虫⑤Anderson W. Colonial Pathology:American Tropical Medicine,Race,and Hygiene in the Philippines,Duke University Press,2006,p.121,p.38.。美国历史学家肯德·贝沃斯也统计,自1898 年至1902 年有超过70 万菲律宾人在战争中死亡或由于霍乱、伤寒、天花、肺结核、瘟疫和脚气等疾病而丧生⑥Ken De Bevoise,Agents of Apocalypse:Epidemic disease in the Colonial Philippines,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95,pp11-13.。肆虐的传染病给美军生命安全带来较大威胁。据记载,1898 年7 月美军发动战争进攻马尼拉,在1899 年战争最惨烈的一年,36 名军官和439 名士兵因伤死亡,8 名军官和131 名士兵因其他暴力而死亡,然而却有16 名军官和693 名士兵死于伤寒、疟疾、天花等热带疾病,另有1 900 名士兵因各种疾病(主要为当地流行病)被送回美国⑦Anderson W. Colonial Pathology:American Tropical Medicine,Race,and Hygiene in the Philippines,Duke University Press,2006,p.121,p.38.。为了应对这一情况,美国采取了军事卫生措施来保护其军队,譬如所有军医均要参加细菌学培训,每1 000 人必须配备3 个医生、1 个管理人员、2 名护士以及勤务人员。此外,还发布了美军在热带地区必须遵守的一些防疫法则,如不喝生水、夜间休息必须使用蚊帐、加强体育锻炼等等①Victor G.Heiser,Annual Report of Bureau of Health for the Philippine Islands,Manila:Bureau of Printing,1908,p.5.。

面对这一现实,美军对菲律宾“文明改造”的使命更为迫切。尤其1913 年至1920 年大规模菲化运动结束之后,总督伦纳德·伍德更是将当地的卫生防疫能力与能否独立直接联系起来,他认为除非菲律宾人能很好地控制传染病,否则就不适合自治②Maria Serena I. Diokno. Hidden Lives,Concealed Narratives:A History of Leprosy in the Philippines,National Historical Commission of the Philippines,2016,p.164.。那么美国人具体采取了哪些措施?又取得了何种效果?

首先,为统筹管理,美国人经过十多年探索,建立起较为完整的全岛性卫生防疫体系。这一体系将卫生系统权力从西班牙时期的天主教教士转移到世俗的卫生官员手中,同时以马尼拉卫生局为中心,呈现自上而下的管理特征。具体从时间上看,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军事占领时期,即卫生体系的起始。美国人刚接手马尼拉时,曾要求前当局交出卫生服务和生命统计记录,但发现没有任何卫生服务,也没有汇编统计数据③John E.Snodgrass,Sanitary Achievements in the Philippines(1898-1915),Manila:Bureau of Printing,1915,p,3,pp4-5.。为此,根据1898 年9 月10 日第16 号令,成立了由美军少校兼首席外科医生弗兰克·伯恩斯任主席的卫生委员会。该委员会把马尼拉市分为十个卫生区,每个卫生区配备一个市政医生。委员会成立的首要任务之一是进行天花疫苗的接种。至1899 年底,马尼拉市超过八万人接种了疫苗,82%接种成功④Victor G.Heiser,Annual Reports of the Philippine Health Board(1905-1906),Manila:Bureau of Printing,1907,p.5,p.8,p.7.。第二阶段为全岛卫生机构的建立。1901 年菲律宾委员会成立,7 月1 日委员会通过第157 号法案,为菲律宾建立起一个永久性卫生委员会。该法案还规定了委员会成员的组成、职责、人员配备、任命方式和薪金⑤Victor G.Heiser,Annual Reports of the Philippine Health Board(1905-1906),Manila:Bureau of Printing,1907,p.5,p.8,p.7.。委员会由公共卫生专员、总卫生督察、卫生工程师、秘书和政府实验室主管组成。第三阶段为卫生体系的制度化和系统化。为更好地实现全岛的卫生防疫,1905 年菲律宾委员会通过第1407 号重组法案,把卫生委员会重组为菲律宾卫生局,其卫生体系更加制度化。卫生局由十一个部门组成,分别是:卫生部、检查部、秘书处、财产部、统计部、卫生工程部、监狱卫生部、圣拉罗兹医院、菲律宾综合医院、本格特疗养院分局以及库里昂麻风病隔离区⑥Victor G.Heiser,Annual Reports of the Philippine Health Board(1905-1906),Manila:Bureau of Printing,1907,p.5,p.8,p.7.。卫生局长的权力进一步加强,有权对地方卫生进行干预,一旦发生流行病,可制定紧急公共卫生法案。地方上,重组法案规定用正式的官僚机制取代委员会,以对卫生工作进行全面监督和控制,由此自上而下的卫生体系正式建立并发挥作用。

其次,在具体防疫措施上,美殖时期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投入较大精力。第一,高度重视对当地流行病的科学研究。早在1898 年美国陆军就在马尼拉建立科学实验室,1905 年内政部长伍斯特又将其重组为科学局,包括生物实验室、化学实验室、生产疫苗、血清和预防药物实验室等机构⑦Victor George Heiser,An American Doctor’s Odyssey:Adventures in Forty-Five Countries,W W Norton&Co Inc,1988,p.118.。第二,对马尼拉市政进行了针对性的卫生改造与教育工作。譬如通过法令,禁止建造空心墙或天花板的建筑物以消灭老鼠及跳蚤、填充停滞的水池、彻底消毒所有被感染房屋和邻近地面,并妥善处理粪便和呕吐物⑧John E.Snodgrass,Sanitary Achievements in the Philippines(1898-1915),Manila:Bureau of Printing,1915,p,3,pp4-5.。同时改造大批居民住房,将不愿就诊的病人强行隔离。在卫生习惯方面,试图改变“当地人不恰当的饮食习惯、对疾病的特殊迷信、关门闭户及在公共场合吐痰的习惯等”①Mama Planta,Prerequisites to a Civilized Life:The American Colonial Public Health System in the Philippines,1901 to 1927,A Dissertation Submitted For The Degree of Doctor of Philosophy Department of History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2008,p.135,p.185.。第三,大规模推广疫苗。殖民政府1901 年12 月2 日通过第309 号法案,规定菲律宾人强制接种疫苗②Dean Worcester,Report of the Secretary of the Interior to the Philippine Commission for the Philippine Islands(1 September 1902 to 31 August 1903),Manila:Bureau of Printing,1904,p.9.。1909 年5 月15 日,第1894 号法案修订了相关法令,要求市卫生局官员、公共疫苗接种员和所有其他相关人员有责任向接种过天花疫苗的人员提供接种证明,每个地区必须配备美国疫苗接种员和菲律宾接种员以行监督之责。第四,对某些流行病进行隔离医治,专门修建库里昂麻风医院。与其他病种不同,在西方宗教文化中,麻风病人是不洁的象征,基督教对麻风病人的关爱和治疗可以使其通往“神圣的道路”。而美国人在本土亦有相应救治先例:1894 年,美国人在路易斯安那州就建立了一个麻风病人隔离区。占领菲律宾后,1902 年菲律宾卫生委员会通过第409 号法案,确认库里昂作为麻风病隔离区。至20 世纪30 年代中期约有7 000 个病人在此隔离治疗,库里昂聚居区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麻风病院③Kusaka W.,Discipline and Desire:Hansen’s Disease Patients Reclaim Life in Culion,1900—1930s,Social Science Diliman,2017,p.9.。最后,美国人比较重视当地卫生医疗人才的培养。1907 年6 月10 日,第1415 号法案通过,建立了当地第一所医学院——马尼拉医学院。1909 年起又从菲律宾委员会拨款,在菲律宾师范学院下设护士学院,开始招收培养当地妇女成为合格护士④Mama Planta,Prerequisites to a Civilized Life:The American Colonial Public Health System in the Philippines,1901 to 1927,A Dissertation Submitted For The Degree of Doctor of Philosophy Department of History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2008,p.135,p.185.。至1940 年1 月1 日,菲律宾共有4 909 名执业医师,每3 216名居民就有一名临床医师,是除日本以外亚洲国家中比例最高的。大约90%的医生均由当地医学院培养⑤Deutschman Z.Public Health and Medical Services in the Philippines,The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1945,p.154.。

从效果上看,美国人这四十年的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一方面,马尼拉流行病的防治极大地推动了当地医学的进步,菲律宾综合医院成为亚洲较为先进的医学机构之一。而且当地疫苗接种率不断提高,马尼拉人口死亡率从1904 年的46.83%下降到1914 年的23.18%⑥Heiser V G.American Sanitation in the Philippines and Its Influence on the Orient,Proceedings of the American Philosophical Society,1918,p.66.。另一方面,菲律宾卫生建设也较有示范性,马尼拉不仅成为亚洲的卫生样板城市,美国在菲律宾的公共卫生实践也在西方世界获得认可。富勒伯恩医生(德国公认的热带医学权威)早在1909 年就评论:你们(美国殖民当局)的卫生部门已经将最近提出的理论付诸实践,以确保热带国家拥有理想卫生条件。德国人以及所有其他在远东有殖民地的国家,将不得不向马尼拉卫生当局学习,以应对困扰我们的疾病⑦William Cameron Forbes,The Philippine Islands,Boston:Houghton Mifflin,1928,Vo1,p.333.。

三、美殖时期卫生防疫体系对华人医学的影响

美国人精心建立的医疗卫生体系必定会覆盖华人群体,但他们最初面临的问题就是如何看待与处理华人的中医药行业。如上所述,彼时华人均在中医诊所就医,美国人也有所了解。1902 年,美国殖民政府通过第310 号法令,对菲律宾本地行医进行了规范,但对这些中医“非法行医者”的态度是比较犹豫的。首先,在他们看来,中医是华人群体对中国传统文化与迷信的执着,而且“这些‘行医者’对最简单的疾病原理和治疗方法都一无所知;他们所用的许多所谓疗法都是荒谬可笑的”⑧Fifth Annual Report of the Philippine Commission 1904,part 2,Bureau of Internal Affairs,War Department,Washington: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1906,p.146.。然而,当时中医诊疗只囿于华人群体内部,诊室基本不接待当地菲律宾人。同时中医很多诊疗场合只收取药费或者将诊疗费用包含于药费之中,因此从法律上看,此种“免费”行医并不应受到法律制约。其次,当时的华人防疫官郑汉淇起到了一定的沟通与疏导作用。郑汉淇(JOSE TEEHANKEE),福建厦门思明人,早年毕业于福建英华书院,在香港完成系统医学教育后于1902 年来到马尼拉。而从1900 年开始,美国殖民当局就开始物色合适的华人西医以行沟通与防治之责。由此作为当时唯一的华人西医,他很快被任命为华人社群防疫官以及华人聚居区的市政医生,专门负责华人群体的卫生防疫工作。作为华人群体与殖民当局间的“传声筒”,他在很大程度上向美国人宣扬、普及了中华医学文化。1904 年在菲律宾医学协会会议上,郑汉淇做“中国传统医学”的报告,报告中他向美国人介绍了中国医学的发展历史与目前的状况,使其了解到中华医学与药学间的关联、其悠久历史与良好疗效①Six Annual Report of the Philippine Commission 1905,part 2,Bureau of Internal Affairs,War Department,Washington: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1906,p.109.。此后,当局对华人中医药行业基本没有制定硬性措施,采取了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态度。后来在华界努力下,政府又于1917 年公布了有关中药的法令,即:开设中药店必须通过政府的制药师考试方能获得许可,并且中药仅限于对华侨出售,对一般的菲律宾人不能出售。该法令并未承认中医师的合法地位,但默许药店的中医师诊疗。1921 年殖民政府对此又有所反复,以“‘违反现行法律’”为由,严格取缔中医,不允许挂牌执业。如有所违反,则将以刑事案提讼于法庭”②菲律宾华侨善举公会九十周年纪念刊编纂委员会编:《菲律宾华侨善举公会九十周年纪念刊》,1968 年,第128 页,第127 页。。在此促动下,在菲中医联合起来,组成中医协会,努力向当局抗争,最终只须向当局注册申请牌照,照旧只向华侨提供服务即可。此后,这一行业有所发展,至20 世纪30 年代,据中国驻马尼拉领事馆调查,仅马尼拉市中药店就有数十处,中医有100 余人③张伯礼:《世界中医药教育概览》,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9 年,第80 页。。而且华人中医亦对当地防疫事业有所贡献:据记载,当时华界出现了吴金鼎、吴泽弄、吴泽探等昆仲五人,他们“合精心研究,在酷暑热夏,疫症流行之时,大宗邮寄各慈善机构,例如治霍乱的独胜散,治鼠疫的三圣丹以及痢疾的百草回生丹全岛著名。”④菲律宾华侨善举公会九十周年纪念刊编纂委员会编:《菲律宾华侨善举公会九十周年纪念刊》,1968 年,第128 页,第127 页。

另一方面,美国人仍努力将华人群体纳入其卫生防疫体系。首先,根据对马尼拉市区的卫生改造,对华人聚居区与商铺进行了整改、清理。华人群体常常商铺住户合一、聚居程度高,因此殖民当局采取了一些强制措施清理华人住房。对华人经营的食品及相关行业,殖民当局亦控制甚严。据载,1924 年开始,菲岛各地卫生局,对于华侨的食品店,检查尤严,常有被取消营业证的,酱油店和冰店受影响最大⑤龚学遂著:《中国民族海外发展状况》,载耿素丽、张军编:《民国华侨史料汇编(第2 册)》,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1 年,第 208 页。。曾有华侨的小冰果店一千七百家,以不卫生为借口被命令停止营业。政府又常对马尼拉华侨经营的清凉饮料制造工厂进行卫生检查,大小56 家当中,42 家被指为不卫生,13 家被撤销营业证⑥杨建成主编:《菲律宾的华侨》,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86 年,第59—61 页。。同时政府对当时华人区的鸦片馆亦采取了管制行动。美国人认为鸦片不仅导致吸食者身体孱弱、易感疾病,而且烟民聚集不利于防疫,因此规定其违法并清查了大部分鸦片馆。其次,特别重视对华人入境的边境检疫工作。由于当时中菲间贸易往来较多,因此有部分传染病曾由中国南方地区传至马尼拉。据记载,1902 年3 月的广州霍乱曾由运载蔬菜的船只扩散至马尼拉,并导致了1902 年至1904 年当地霍乱大流行⑦Dean Worcester,A History of Asiatic Cholera in the Philippine Islands,Manila:Bureau of Printing,1908,pp17-18.。1922 年亦有华人乘太桑轮船从厦门抵达马尼拉,后被郑汉淇医生诊断为黑死病,迫使当局采取严厉措施进行防治⑧Vicente De Jesus,M.D.,Report of the Philippine Health Service,Manila:Bureau of Printing,1923,pp35-36.。因此政府规定每位华人在入境时必须接受美国检疫官员的检查且注射疫苗,入境后每年仍需前往卫生部门再次接种。因此当时华人疫苗接种率较高,尤其是传染性较强、致死率高的天花疫苗接种率最高,相应发病率也较低①Annual Reports of the Bureau of Health for the Philippine Islands(1904-1905),Manila:Bureau of Printing,1906,p.190.。1924 年开始,殖民政府又立新规,要求驻厦门的美国防疫医生,对于二次赴菲华侨,不仅要拍照片检查指纹、施行种痘,还要检验头疮②龚学遂著:《中国民族海外发展状况》,载耿素丽、张军编:《民国华侨史料汇编(第2 册)》,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1 年,第208 页。。1936 年5 月,菲律宾移民局颁发条例,更为严格,“查华侨来菲到达海口时,例须受海港检疫处检验,如发现痧眼、癣疥等疫,均视为传染病症……蔓延甚速,为保护菲岛居民健康与公共卫生起见,不能不认真执行,无法通融云云。”如此严苛的防疫法令让很多赴菲华侨甚为烦恼,但在各项交涉无果后,民国政府只能加强厦门等地海关放行标准,嘱华侨在国内医治这些病症,痊愈后方可赴菲③《菲当局禁患痧眼华侨入境》,《南洋研究》1936 年第6 卷第2 期,载耿素丽、章鑫尧编:《民国期刊资料分类汇编·南洋史料(第 9 册)》,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08 年,第 336—337 页。。1937 年开始,厦门检疫所设立医务部,专门定购药品至厦,免费为华侨治疗相关疾病④《江声报》1937 年 5 月 29 日,洪卜仁主编:《厦门医疗卫生资料选编(1909—1949)》,厦门大学出版社,2017 年,185 页。。再次,通过郑汉淇医生,美国人及时掌握当地华人群体的各项卫生防疫监控工作及数据收集。郑汉淇除担任政府防疫官外,还在崇仁医院就职,因此从1903 年起,他每年向当局汇报华人医院各项病症的入院人数、病愈率、转院人数、死亡比率等。譬如在1905 年他在向卫生局呈报的“华人医院流行病负责人报告”中就提到“从1903 年7 月1 日至1904 年8月31 日止,共发现19 名华人鼠疫患者,其中14 人死亡,死亡率为73%;霍乱患者人数为7 人,其中6 人死亡;天花患者人数为0”⑤Annual Reports of the Bureau of Health for the Philippine Islands(1904-1905),Manila:Bureau of Printing,1906,p.190.。最后,郑汉淇医生受到美国人的信任,便利其针对华人群体进行了一些西医防治诊疗的尝试,推广了西医在华人群体中的接受度。在当时的崇仁医院,大部分华人患者仍信任中医,但作为唯一受到官方任命的华人医官,郑汉淇也有机会说服一些病人接受西医诊疗。譬如1904 年他向19 名鼠疫患者进行了鼠疫血清试验,其中11 名康复,而且他相信如果这些患者能在病发早期就症,其治愈率会更高⑥Annual Reports of the Bureau of Health for the Philippine Islands(1904-1905),Manila:Bureau of Printing,1906,p.190.。

由此,美国人虽默许了中医的存在,但仍不遗余力将华人社群纳入其卫生防疫体系,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华人医学的发展路径。在郑汉淇等西医的推动下,当地华人医学开始由中医为主转为中西医并存,成为东南亚各国中华人医学发展较快的国家之一。

郑汉淇医生受到官方任命后,由于其英语良好,又热心侨界事宜,因此从1912 年起担任马尼拉华人最大慈善团体——善举公所的外务理事,承担起侨界与当局的沟通工作。1917 年开始,善举公所管理下的崇仁医院觉察到“侨眷与国内人士为避其锋(国内军阀混战),相率南来,偶有疾病,原有崇仁医院已不足以容纳。同时时代的进步,已不容固步自封,脱离现实,爰有添办西医部,扩建新院舍之议。于一九一七年开始进行,一经发动获得全菲侨界人士的同兴协助……迄一九二一年始告落成,计有解剖室、药房、诊断室、询问处、病房等,于其时堪称为一现代医院。”⑦菲律宾华侨善举公所百年大庆纪念刊编纂委员会编:《菲律宾华侨善举公所百年大庆纪念刊》,1977 年,崇3 页。而郑汉淇便承担了这一重责。他于1919 年担任医院经理,与医院著名中医谢耀南共同负责医院事务。1921 年医院西医部正式建立,他又被任命为院长,开始全面负责医院各项事务,由此侨界西医开始发展起来。

首先,在郑医生努力下,崇仁医院西医部建设颇有成就。郑汉淇担任崇仁医院院长长达18 年(1921—1939),基本主导了医院二战前的发展。1933 年,善举公会董事会在其要求下,“谋病家之福利,准其设立化验部,购置显微镜、细菌培养机及其他应用的仪器化学品多种,并增聘病理学医生一名专司其事。”①菲律宾华侨善举公会九十周年纪念刊编纂委员会编:《菲律宾华侨善举公会九十周年纪念刊》,1968 年,丙48 页。1935年,护士学校校舍落成后,医院腾出空房,又招工重新修葺,建成肺病部总病室、男女病室各一大间,单人病室四间、儿童总病室一间、育婴室一间及儿童单人病房一间②前引书,丙42 页。。1937 年,在医院的号召下,侨界“慈善家吴泽探先生昆仲,亦深觉医院有设置病车之必要……到了民国廿六年六月间,他们乃向万国汽车公司购买一九三七年式崭新的international 牌车机一部……其外貌体式及车中一切设备,都是采用最新式的……使用以后,病家十分便利,医院效率也增加不少。”③前引书,丙48 页。其次,郑汉淇还创办医院附属护士学校,推动了当地西医护理事业的发展。他深觉当地合格护理人才缺乏,在其筹备下,新学校1921 年11 月开始招生,1923 年政府核准立案。最初学生只有21 名,毕业时仅有4 名合格。但此后招生人数不断增多且培养质量较高。1925 年在政府举办的护士会考中,该院毕业生Luisa Arante 以及Rita Agcacili 以最高分数获得冠亚军④前引书,丙68 页。。再次,创立菲律宾华人西医联合会,组织、培养西医群体。其次子郑建邦、三子郑建华均毕业于医科,同其一起服务于崇仁医院。1920 年后,毕业于美国的吴绵果与黄和声、高祖霖,菲律宾本土毕业的许肇堆、林沧江、陈渊儒、蔡悟悌、吴长楠、李荣照,以及来自北京协和医科大学的李惠龄(女)等都来到马尼拉执业。1933 年,在郑汉淇组织下,在马尼拉组织了侨界第一个西医组织——中华西医学会,由其任会长,高祖霖为副会长。这批医生技术精良,如许肇堆曾是当年菲律宾医科会考成绩最高者,一度担任美国纽约大学医科学院助理教授及实验外科手术研究实验室主任,高祖霖也曾担任圣多玛大学医科学院教授⑤前引书,巳136 页。。

此后马尼拉侨界西医兴起,崇仁医院与附属护士学校广开门庭,接诊人数不断增多,一定程度上也促进了华人与当地民族的融合。崇仁医院自设立西医部及护士学校后,“医院设备既新,就医者不仅限于华侨,外人亦相往焉。”⑥前引书,甲96 页。当时有报纸评价说,“崇仁医院是菲岛华侨事业中,最能具体表现中菲合作精神的团体之一。假如我们说‘崇仁医院以及护士学校可说是中菲合作的象征’,也并没有过分夸张……听说在这次32 名毕业生(1938 年)中只有两名是侨生子(但不会说中国话),其余都是菲人……”⑦新闽日报:《中菲合作的象征》,转引自菲律宾华侨善举公会九十周年纪念刊编纂委员会编:《菲律宾华侨善举公会九十周年纪念刊》,1968 年,丁 116 页。此后,崇仁医院逐渐发展成为当地著名现代医院,至20 世纪70 年代,“(数据)显示(1977 年)入院病人总计有一万七千人,……其中有百分之八十为菲律宾人,华人仅占百分之十五,其余为美、日、欧及亚洲其他国籍的。二千名免费病人中,有百分之九十为菲律宾人。”⑧菲律宾华侨善举总会一百四十周年纪念特刊编纂委员会编:《菲律宾华侨善举总会一百四十周年纪念特刊》,2017 年,第 500 页。

马尼拉侨界西医兴起对中医造成了一定冲击,但此时传统中医在侨界仍有较大市场。据载,崇仁医院设立西医部后,“所有病房多归西医病人住宿,中医部免费病人则兼住其中,没有再设中医免费病室。(但是)那个时候,国内(中国)极力提倡国医,菲岛且有国医分馆之设。董事会为贯彻历来注重国医之主旨,与表示合作计,将男护士暂住之巨室开为中医免费病室……使信仰国医的侨胞得到不少的便利。”⑨菲律宾华侨善举公会九十周年纪念刊编纂委员会编:《菲律宾华侨善举公会九十周年纪念刊》,1968 年,丙42 至43 页。此时的中医在侨界也深受信赖:“多数侨胞都相信中医,服用中药,所以中医很多,走了红运的,门庭如市,有不少由此发了财的。”①前引书,巳85 页。而且于1920 年代先后成立的旅菲中医协会以及中华医学会,长年派遣医生服务于善举公所内的免费诊所,谢耀南、苏必辉等侨界名中医免费施诊,“每年有三、四千受惠者,后来则增至六、七千人之多”,直至日本人入侵②前引书,巳128 页。。部分中医药甚至受到菲律宾人的喜爱,1933 年,马尼拉议员波艺捞曾拟在议会提出限制华药之议案,内容大意以许多菲人,不知华药之用途,往往盲从购用,实觉危险。故应限令马尼拉各华药店,将各种药品,附以美文或西文说明,而华药亦只能卖给华人医士云③《限制华药议案》,《南洋情报》第二卷第六期,民国二十二年十月一日,载耿素丽、章鑫尧编:《民国期刊资料分类汇编·南洋史料(第15 册),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08 年,第408 页。。

由此,侨界中西医并存,共同发展。至1930 年代后,马尼拉较为有名的中药房有广安堂药房(吕丽屏中医师坐诊)、仁寿堂参药行(蔡继珠中医师坐诊)、永德斋药材行、万山药材行、万安堂药行等售卖中药。同时西医也不甘落后,除去郑汉淇等名西医接诊外,还有华人开设中西大药房,售卖各类欧美及国内中西医药④中华商会出版委员会:《菲律宾岷尼拉中华商会第三十四五届会务报告书》,载耿素丽、张军编:《民国华侨史料汇编(第12 册)》,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1 年,第 289—296 页。。另有西医诊所以西式先进设备广而告之,如林为瑶、林应彬在王彬街712 号开设的华侨夜诊所,曾刊登广告,展示其最新引进的1940 年式新型X 光镜⑤中华商会出版委员会,前引文,第414 页。。开设鹤寿堂的著名中医苏必辉,也与其子苏维罴(西医)共同挂牌执业⑥陈衍德:《两代名医一种信念——记菲华名医苏必辉、苏维罴父子》,1992 年马尼拉访谈未刊稿,经本人同意引用。。在马尼拉华人社区影响下,外岛各省同样如此,如在宿务,虽然华人主办的崇华医院1934 年后专设西医部,但诸如益寿堂等中医诊所看诊病人仍络绎不绝。而且,有不少医生试图将中西医诊疗相结合,以应对当地流行病,如曾在宿务与马尼拉两地执业的邱允珍医生,以及宿务的吴更生医生,都是这方面的典范。由此,中西医并存的局面一直持续了二十多年,直至菲律宾独立。

总体看来,与同期的东南亚其他国家地区如新马、泰国相比⑦新马地区虽受到英国长期殖民,但由于华人比例较高,中医文化亦比较发达,如新加坡从开埠至二战前(1819—1942),即设立了同济医院、善济医院、广惠肇留医院、中医中药联合会、普救善堂、中药公会、中药出入口商会等中医药机构与组织,同期的马来地区也有同善医院、辉华针炙医社及中药协会等相关团体。泰国华社也早于1903 年创立天华医院,1910 年建立报德善堂和华侨医院,1922 年又设立华侨赠医所,诸如广肇会馆之类组织亦办有广肇医院,但受到西医影响比菲律宾要晚近,如广肇医院1941 年设立西医部,天华医院自创立便以中医诊疗,直到1958 年方才增设西医部。,美国人对菲律宾尤其是马尼拉地区卫生医疗体系的改造是较为彻底的,这使其成为南洋最先接受西方医学文化的国家之一,当地华侨群体之中医传统受到的冲击也更为直接。面对这一“现代文明”的挑战,当地华人一方面接受了西医体系,但中医文化仍保持了较强的生命力,这是海外华人文化在本土社会张力与创造力的体现。就张力而言,是华族在不同语种和人种的群体中,对异文化的一种抵制,伴随着弘扬和重新解释其传统的过程,而且,在竭力复兴和强化正受敌对文化威胁的原先传统的过程中,人们将后者转化成了一种教条或意识形态⑧爱德华·希尔斯著,傅铿、吕乐译:《论传统》,上海人民出版社,2014 年,第263 页。。换言之,当地华侨对中医的执着不仅是习惯使然,也是一种族群文化冲突情境中感性地、下意识地对身份边界的彰显与维护。但同时,这种抵制又保证了文化传统的丰富多彩性。尽管存在这种抵制,各种文化间还是发生了相互影响,抵制并没有阻止相互融合……那些实行抵制的人已经接受了许多他们正在抵制的行为与习惯,其结果是仍然无法消灭的外来文化与得到重新肯定、并经过选择性重新解释的原有传统发生了融合⑨爱德华·希尔斯著,傅铿、吕乐译:《论传统》,上海人民出版社,2014 年,第263 页。。这种融合便是当地华社文化创造力的体现,华侨们在接受西医时会客观地将两种医学文化糅合看待,加之医药本身的效用性很直接、明显,因此华侨们在实践中较易对中西医及不同卫生习惯的优缺点进行理性的比较并得出折衷的看法。当地的华侨医生曾言:“有许多侨胞们,对于旧习惯所谓冷与热的原则尚是坚持的,他们以为冷的食品容易致病,热的食品宜于养生。不过近年来喜欢冷饮料的人们增加起来了,如鲜果水、汽水、冰咖啡等。这种习惯的改变,恐怕是由于殖民地政府认真施行科学的食品卫生条例所致。”①陈达著:《南洋华侨与闽粤社会》,载耿素丽、张军编:《民国华侨史料汇编(第9 册)》,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1 年,第286 至 287 页。而于普通侨民,对于医药的观念也不盲从,他们会根据经验提出自己的看法:“关于刀伤、疟疾、皮肤病的治疗,应请西医。我在南洋见过西医诊治外科,非常有效,中医实在不及西医。我以为内科,例如头痛、发冷发热、湿气等症,中医胜过西医。”②陈达著,前引书,第299 页.正是在这种感性与理性的调适中,在冲突与融合的交织中,在“现代”与传统的糅合中,当地华人医学文化不断进化且在地化,成为本地菲律宾华社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嵌构进丰富多彩的南洋华人社会图景中。

猜你喜欢
马尼拉西医华侨
身在异国他乡,海外华侨华人如何维护自身权益
我的华侨老师
菲律宾·马尼拉
两手
菲律宾·马尼拉
张竹君 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女西医
海外华侨华人咏盛典
菲律宾·马尼拉(1)
华侨华人庆“国庆”度“中秋”
决战马尼拉,春季赛16强巡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