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文宏
2021 江苏中秋戏曲晚会由中共江苏省委宣传部指导,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江苏省演艺集团主办,江苏广电综艺频道承办,旨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凸显戏曲艺术魅力。承办这样一场晚会,思想上的高度重视尤为重要,打造一台高品质、高水准,让更多年轻人关注、喜爱的全新的中秋戏曲晚会,对于新时代的媒体工作者来说,是使命,更是担当。
本届晚会以“戏韵中秋 盛世华章”为主题,多位戏曲名家与优秀青年演员同台演绎,体现了江苏戏曲的薪火相传。顺应这样的表现主题,江苏广电综艺频道的创作团队在表达形式上想做一次具有时代特色的挑战与尝试——首次运用多种电视化呈现技术、影视化表达手段,创新打造一台新型的戏曲晚会。通过全新的技术手段、电视剪辑艺术,展现中华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最新成果,也展示了江苏戏曲传承发展的最新成果。
为了弘扬优秀的传统戏曲艺术,本届晚会选取了昆曲、京剧、苏剧、越剧、锡剧、扬剧等多个传统剧目的经典唱段进行表演。如何创新思维,调动不同的电视艺术手段,颠覆观众对传统戏曲晚会的既定印象,是创作团队策划这场晚会时的一个难点与关键。
只局限于表面的舞台创新显然不能满足整体创新的需求,但倘若能用传统赋能传统,是否可以收获出其不意的艺术效果?戏曲之美,体现着中华民族的传统审美,如果能嫁接同是传统文化的书法、建筑、工艺、绘画之美,是否能突破舞台形式的表达,呈现出全新的视觉效果?
带着这样的思考与探索,在晚会的《新梅初绽》环节,创作团队根据曲风、曲意,以及演员的服饰妆容、场景设定,选取了“水墨”“青花瓷”“水彩画”这三种艺术形式,结合现代的增强现实技术来表现三位年轻梅花奖得主的经典唱段,将她们的整段表演渲染成三幅风格各异却相互相融的优美古画,塑造了独特的美学风格与艺术效果。
越剧《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如同一幅流动的水墨画卷,令人沉醉;扬剧《鸿雁传书·只见鸿雁腾了空》,演员表演与青花瓷盘背景浑然一体,精致可喜;昆曲《牡丹亭·游园》则行走于江南粉墙黛瓦的水粉画中,韵致悠然……这三段戏曲实景MV,均在摄影棚内摄录,三位名家在没有观众的封闭环境中,依然做到了极致的手、眼、身、法、步,用她们精彩的表演,辅之后期剪辑、抠像、CG 特效、统一的调色,最终创造出一种动静结合、虚实相生的古风之美,仿佛人在画中游,同时,也更加突出了唱段本身的纯净与唯美,给观众带来了全新的视听体验,更带来一种身临其境的沉浸之感。
这次全新的视觉呈现,为整场晚会增添了时尚、格调、年轻化的色彩,无论对于电视人还是戏曲人,都是一次前所未有的尝试。这是一次从剧场到电视的转化,从传统到现代的融合,从内容到形式的创新,更是戏曲艺术创新的有趣探索。在上传各大新媒体平台后,这一特别的环节,收获了许多专业观众与年轻观众的喜爱。
除了“特别订制”的CG 特效节目,晚会在外景拍摄、现场舞台录制等方面的创新表现上下足了功夫,让传统的戏曲表演不再只“以声动人”,更能用丰富、立体、新颖的视觉化效果拉近与场内外观众的距离。
《锦绣梨园》的外景拍摄环节,选择在金陵小城、朝天宫等中国古典建筑实景中进行,配合精致的古风包装,让四位艺术家的表演自然而然地融入意境,呈现出电影级别的质感与氛围。
在现场舞台录制的设计上,创作团队充分利用了剧院的空间结构与特点,把舞美景深拉到最大。从台口到最后一个演出区域的深度约为40 米,在这样的景深下,可以创造全新的视觉体验与观演感受。针对这样大空间、多层次、系统完善的舞台条件,摄录团队使用穿越机航拍视角,展现舞团的纵深,使用鸟瞰视角,顶机位拍摄展示舞蹈的整体编排;使用FX9升格拍摄,展示戏曲动作的慢动作;使用斯坦尼康运动拍摄,展示平移的环绕视角;使用ROSS 电控轨道机器人,展现移动中的宏大舞美。多种多样的创新摄影手段相辅相成,让戏曲优美的走位动线与艺术家的表演多角度、全方位、更立体地呈现。
在众多技术手段的创新上,360 度自由视角环拍技术的首次运用也值得一提。以“粉墨青春”篇章里的《武戏集锦》为例,“去舞美化”的设计——只用灯光极简地勾勒出戏曲的写意之美,用“自由视角”摄影捕捉张力十足的动作瞬间定格,将戏曲演员的“亮相”充分释放,让平日里看不清的服饰、动作、细节、神态、眼神得到了极致展现。比如京剧武生有一个动作“射雁”,双臂平伸,一腿向前方踹出,同时身向后仰,舞台上的表演只在一瞬,但当镜头放慢、定格、全方位地展现,观众就能够感受到动作的难度、演员的功底以及戏曲的无限魅力。熟悉的舞台演绎,经过现代高科技的电视艺术手段处理,打破了传统戏曲节目的视听界限,让传统与现代相得益彰,让戏曲好听又好看,也让更多的观众,收获了美好、深刻、别致的观演体验。
扎实的内容编排,精心的视觉设计,创新的舞台呈现,这台晚会在制作之初就秉持着弘扬中华传统文化艺术,让更多的当代青年了解、懂得、爱上传统戏曲艺术。从拓宽社会影响,提升宣传力度的方向上,主创团队也始终从符合年轻人审美的角度去创新,便于新媒体传播的维度去创作,突破了以往戏曲晚会镜框式舞台呈现的平面维度,根据不同戏曲节目的自身特色选择不同的呈现方式,充分发挥当代影视艺术、技术和传播特质,坚持与传统戏曲的美韵相交融,创作出了别具一格的晚会作品。
在这场晚会的电视化呈现上,每一个节目与节目之间、外景与舞台之间的转场镜头,都得到了精妙的转承与设计,电影艺术中的蒙太奇手法融入传统的戏曲舞台,带来了出其不意却从容自然的艺术效果。比如,3 段CG 制作的唯美戏曲MV,以中秋的“圆月”为线索,从《水调歌头》的“明月”渲染成《鸿雁传书》里的“青花磁盘”,又幻化为《牡丹亭》里杜丽娘手中的“团扇”。在外拍素材与现场镜头的衔接上,也巧妙运用了舞动的水袖、古朴的屋檐、婉转的眼神进行转场,行云流水,自然流畅。导演组和制作组精心研究了舞美的设计、曲艺的蕴含以及镜头的运转,让整场晚会突破了传统戏曲舞台的表现范式,呈现出高级、新颖、更具神韵的电影感。
在晚会“薪火相传”篇章中,锡剧传承人的“七代同堂”成为一大亮点。从98 岁高龄的锡剧名家沈佩华到最小的19 岁锡剧传承人,七代锡剧演员齐聚舞台,这不仅是一场别开生面的聚会,更是名师带徒的动人呈现,这份代代相传、继往开来的精神,也被很用心地体现在了晚会的制作细节里。
从此次晚会的最终呈现与传播效果上看,2021 江苏中秋戏曲晚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晚会有效利用了不同频道、各方平台的优势与特点,凝心聚力,通力合作,除了登陆江苏卫视、江苏综艺频道、江苏教育频道、江苏国际频道,还在江苏文艺广播、荔枝新闻、我苏客户端、大蓝鲸陆续播出,与此同时,观众还可以在微博、视频号、抖音、B 站等多个平台与亲朋好友相约看戏。大小屏的融合模式,也将全媒体的传播优势发挥到极致。本次晚会在江苏卫视播出收视排名同时段第一,各新媒体平台累计播放量超千万。微博话题# 江苏中秋戏曲晚会#、# 七代锡剧演员同台#火爆传播,总阅读量达1.5 亿。
这台中秋戏曲晚会,真正做到了在各个环节的全面创新,让传统戏曲节目通过现代的电视化呈现,火爆出圈,不仅更新了老票友的观戏体验,增添了文化自豪感,也让年轻人眼前一亮,充分感受了传统文化的青春之美、自信之美、现代之美。普通百姓与传统戏曲之间,各自走近了一步,越来越多的人,通过这场晚会,共情中华传统文化,共鸣中华传统文明。晚会的成功播出,更体现了江苏广电总台在弘扬中华传统文化过程中的责任与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