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张金·中国锻压协会
为适应快速阅读,本文不列举例子进行详细论证,只做一些提炼,摆出一些观点,想基于这些题目启发一种思考,让读者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希望以点代面,也不希望用面盖点。
⑴成形最为重要的是预成形或预制坯(或坯料),也就是前面的过程最为重要。因为终成形除了需要考虑热胀冷缩和弹性回弹补偿外,一般最后都是一个样子。
⑵不能用一种思维方式去设计不同的工艺。材料特性、零件的大小、形状和复杂程度也需要认真对待,这是设计工艺时最基本的思维。设计绝对不是把大的缩小了来做,也不是把小的放大了来执行,设计各有各的特殊性。
⑶温度、力和能是锻造、冲压和钣金制作成形的重要外部因素。摸清在一定外部条件下的内部应力、应变和金属流动特性才是关键,这就是变形机理研究的核心。特别要重视残余应力存在对锻造、冲压和钣金制作件的致命影响。温度实在是太重要了,温度对金属内在的影响不容易被完全掌握,但也是有规律可循的。
⑷做锻造件、冲压件和钣金制作件必须充分认识材料。如果不能很好地了解材料的所有特性,把握不住材料,是非常不容易做好锻造、冲压和钣金制作加工的。所有的工艺工程师必须要具备完整的材料知识,并能够深刻掌握其特性,包括理论和实际生产的内在规律,掌握一些冶金知识是必须的。
⑸锻造、冲压和钣金制作是需要模具的,实际上模具就是一部机器。不要将模具过分简单化理解,必须知道模具的功能极限才能做好工艺设计。需要掌握模具与模具紧密联系的相关知识,因此工程师需要了解模具材料、模具结构、模具加工和模具处理使用。
⑹中国锻造、冲压和钣金制作设备发展缓慢。设备是提供力和能的,但不同的材料、不同的零件需要的设备不能仅仅考虑是否能干出来,更需要了解设备的特点,提供的能量特性,以及变形速率等。对材料内部和表面的应力应变要深入理解,也就是基于材料的变形机理来认识设备的力、能和速度。必须基于零件形状、金属流动特性来认识设备的精度、速度、力和能量,设计制造设备需要掌握工艺和模具知识的人员。
⑺一个伟大的金属成形工程师是“摸着石头过河,做着摸索判断和决定行动的工作”,可以称作“在做黑匣子工程”,非常不容易。
⑻有许多影响锻造、冲压和钣金制作件质量的因素,任何的变动因素都可能造成零件的不合格。给不出不合格零件的原因是常态,找到原因又无法解决也是经常发生的事情。没有广泛的见识、丰富的知识,没有善于思考和总结的思维模式,非常难成为一个合格的工程技术人员。
⑼中国目前的锻造、冲压和钣金制作行业,无论从材料、设备、工艺和模具,以及辅助设备与工艺,都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还缺少大量的能够解决现场实际问题的专家类“工程技术人员”,还真没有太多的能拿出手的、原创性的世界一流技术,基本还是处于一个跟随的阶段,还没有到带领的阶段,工程技术人员缺少原创的思想,也缺少原创的冲动,“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习惯了被推着走,没有带头突破的勇气,更没有这样的文化环境”。
⑽知识不能过分功利化。从国内发表的论文、编写的专著、国内展览会和交流会质量来看,行业非常缺少系统的、有影响力和风向标的企业或单位,也缺少这样的专家,也缺少了无私的知识总结和传播者,重视知识分子是好事,但是不能将知识过分功利化,极端了就是保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