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氧舞蹈课程思政元素挖掘与实施路径

2022-11-22 05:47史磊冯晓辉赵雪峰
当代体育科技 2022年10期
关键词:有氧舞蹈思政

史磊 冯晓辉 赵雪峰

(沈阳体育学院武术与舞蹈学院 辽宁沈阳 110102)

有氧舞蹈课程是以有氧运动为基础,在音乐的伴奏下,将拉丁、街舞、爵士以及民族元素等舞蹈动作进行操化的一项体育运动,该运动注重音乐、舞蹈、操化动作的结合,体现健身的观赏性、安全性以及娱乐性。有氧舞蹈起源于美国,传入我国时间较晚,由于其多样性的动作元素,该运动具有强身健体、愉悦身心、赏心悦目的特点,有氧舞蹈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拼搏精神、团队合作精神以及艺术素养方面具有课程优势,但是目前受到各种原因的限制,高校有氧舞蹈教学课程思政实施并没有形成体系,发挥有氧舞蹈课程的育人作用,全面开展课程思政。该研究通过对有氧舞蹈课程思政元素挖掘与探索,为高校有氧舞蹈课程思政提供具有借鉴意义的理论参考。

1 课程思政发展的主线梳理

课程思政在2014 年最早提出,通过专家学者的不断探索研究,已经逐步趋于系统化和规范化,从最初将思政内容加入到专业课教学内容中,发展成融入专业知识中,随着理论与实践研究的不断发展,现在已基本建立课程思政与教学内容化合的知识体系,形成了质的变化,实现了点、线、面、立体式发展的飞越[1],课程思政从提出到现在,大抵经历四个发展阶段。

1.1 第一阶段:课程思政理念萌芽阶段(2012—2016)

2012 年党的十八提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教育回归育人本源。201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意见》中提出“三全育人”,在主体上、时间上以及空间上对育人提出了要求。随着三全育人的不断落实,上海市先后颁布了《上海市教育综合改革方案(2014—2020年)》《上海高校课程思政教育教学体系建设专项计划》,提出了“课程思政”的概念并选择了一批试点学校进行推广。“课程思政”作为三全育人的重要抓手出现在高校的教育教学改革中,但最开始对于课程思政是什么、怎么做,还没有本质上的认识,都是在不断地探索和践行。

1.2 第二阶段:课程思政理念形成阶段(2016—2018)

2016 年,习近平总书记在高校思政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是对课程思政真正认识的源起,“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2017 年,中共教育部党组印发《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在十大育人体系之课程育人质量体系中,首次提出大力推动“课程思政”为目标的课堂教学改革,明确指出推动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教育相结合,首次以文件对课程思政实施提出方向。2018 年10 月,教育部《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中对课程思政提出了具体的要求,文件指出要强化每一位教师的立德树人意识,在每一门课程中有机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元素,推出一批育人效果显著的精品专业课程,打造一批课程思政示范课堂,选树一批课程思政优秀教师,形成专业课教学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紧密结合、同向同行的育人格局。课程思政开始由理论研究走向实践试点运行中[2]。

1.3 第三阶段:课程思政实践探索阶段(2018—2020)

2018 年开始,课程思政的本质内涵及实施雏形基本形成,高校对课程思政的理解和认识趋于清晰化。2019 年10 月,教育部《关于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意见》中对课程思政要求更加聚焦,明确提出坚持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相统一、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统一,充分发掘各类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2020 年6 月,教育部《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的颁布,是课程思政教学实践的纲领性文件,文件提出课程思政围绕政治认同、家国情怀、文化素养、宪法法治意识、道德修养等重点优化课程思政内容供给,责任、担当、使命感成为各类课程思政教学实施的主要培养目标。这为课程思政在高校全面实施指明了方向[3]。

1.4 第四阶段:课程思政系统实施阶段(2020以后)

随着2020年《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的颁布实施,课程思政的理念与实践路线基本明晰,各学校、学科和专业都涌现了大批的课程思政示范课,“课程思政面对面”“宇宙简史”等一系列有关于课程思政的讲座和优秀课程思政示范课的出现为课程思政在高校的开展助力,课程思政在高校的教学实践取得了初步的进展。2020 年以来,课程思政从最初的将思政内容加入到课程中,发展成融入课程中,课程思政建设一直在发展的路上,未来将会不断更新和发展,为实现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奠定基础[4]。

2 有氧舞蹈课程思政元素挖掘与实施

2.1 有氧舞蹈课程思政元素挖掘:探准课程思政元素

2.1.1 从总书记的讲话中探准课程思政元素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要把做人做事的基本道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把实现民族复兴的理想责任融入各类课程教学中”。做人做事基本道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及理想责任,是各类课程都应该挖掘的思政元素。但做人做事的基本道理涵盖内容较多,教师可探索的内容也较多,可在实际教学中结合具体课程内容进行具体分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三个层面概括,分别为国家层面、社会层面和个人层面,从个人层面上来讲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基本道德规范,作为公民必备的道德修养,也是课程思政元素的重要内容。作为时代新人,担当复兴民族重任必须注重培养责任、担当和使命感。因此,结合总书记的讲话以及有氧舞蹈课程内容,探索课程思政元素为道德修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责任意识、使命担当。

2.1.2 从《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中探准课程思政元素

《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对所有课程思政内容供给提出了方向,对课堂教学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文件明确提出体育类课程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注重爱国主义教育和传统文化教育,培养学生顽强拼搏、奋斗有我的信念,激发学生提升全民族身体素质的责任感。艺术类课程要树立正确的艺术观和创作观,弘扬中华美育精神,全面提高学生的审美和人文素养。有氧舞蹈课程介于体育类课程与艺术类课程之间,既包含体育类课程坚韧不拔、团结协作、规则意识的特点,又包含艺术类课程创新精神、人文素养的特点。因此,结合该文件挖掘思政元素,一方面要考虑课程本身的育人特点,另一方面要积极探索课程中的隐性育人发展规律。

2.1.3 从大中小学德育总目标中挖掘体育课程思政元素

2017年,在深入研究十九大精神基础上,大中小学德育总目标从政治认同、国家意识、文化自信和人格养成4 个方面进行了修订,包含4 条一级德目、16 条二级德目[5]。德育目标并不等于思政元素,思想道德教育只是课程思政要达到的一个目标,课程思政是高校思政课程的延伸,与思政课同向同行协同育人,课程思政不仅仅是理念,也是育人的手段和方式,课程思政的范围更广、更具有开放性。

2.1.4 从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内容体系探准思政元素

有氧舞蹈课程为舞蹈表演专业的专业方向选修课,舞蹈表演专业培养方案中明确指出,专业坚持以“植根舞台、造就人才”为理念,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较强塑造舞台艺术形象的舞蹈表演、教学、创编能力,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能够在文艺团体、儿童教育培训机构从事相关的表演、儿童舞蹈编排和教学指导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专业培养方案是中观层面上课程思政开展的主要参考依据和理论基础。在专业培养方案的基础上,教师结合每章节的课时学习内容进行课程思政元素的挖掘,有氧舞蹈课程的课时章节包括有氧舞蹈起源与发展、有氧舞蹈动作组合、有氧舞蹈成套动作、有氧舞蹈动作教学、有氧舞蹈动作编排,教师在每一章节中结合章节内容挖掘思政元素。例如,在起源与发展中,可挖掘科学精神和探究精神,在动作编排章节中,可挖掘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精神。教师应在实践中结合教学内容,落实课程思政。

2.2 有氧舞蹈课程思政实施:化合有氧舞蹈知识、技能与思政内容

2.2.1 充分发挥课堂竞赛作用,在竞赛中实施思政教育

有氧舞蹈课程本身就具有价值的自足性,有氧舞蹈项目具有身体践行、集体性特点,从这方面看,就具有团队合作的优势,在有氧舞蹈教学实施过程中,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竞赛,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另一方面通过竞赛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力,充分体现学生顽强拼搏、展现自我的优秀品质,让学生在比赛中掌握有氧舞蹈知识、技能的同时,形成良好的人格素养,而不是仅仅通过教师的讲解和示范。因此,教师要善于精于设计课堂竞赛,竞赛的形式、内容不能单一,要多样化,避免学生厌赛情绪的产生。教师通过竞赛的形式,隐性实施课程思政,相对于教师的讲授来说,更能让学生内化于心,将价值引领与知识传授、技能形成三者统一。

2.2.2 发挥有氧舞蹈表演的作用实施思政教育

有氧舞蹈课程是由多元素舞蹈动作组成,舞蹈表演是有氧舞蹈课程教学效果体现的主要途径。舞蹈表演与单纯舞蹈练习相比较,学生在表演过程中能更深刻体会动作与音乐、情感与环境的融合,学生的情感表达更容易内化为一种长期存在的艺术素养,对学生的教育价值也更具有隐蔽性。一方面教师可以结合课堂学习内容,在课堂教学中,安排学生分组进行舞蹈表演,激发学生潜在的表演欲望,并深刻理解舞蹈动作,在表演过程中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追求卓越的艺术精神。另一方面教师利用课外实践,组织学生课外进行舞蹈表演活动,让学生融入社会生活,激发学生的奉献精神和团队意识,全方位、多角度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艺术观。因此,利用舞蹈表演对学生价值观进行塑造是课程思政是方法本质意蕴的具体体现[5],教师要有针对性地设计有氧舞蹈表演内容和有氧舞蹈表演形式,使价值引领贯穿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的全过程。

2.2.3 借助优秀励志人物事迹、典型事件实施思政教育

有氧舞蹈可以分为竞技性有氧舞蹈和健身性有氧舞蹈两类,竞技性有氧舞蹈更偏重体育属性,健身性有氧舞蹈更倾向于舞蹈属性。作为交叉属性的课程在其项目领域,近年来也出现了大批的优秀人才和典型事迹。课堂教学时,教师通过观看我国运动员参加世界有氧舞蹈比赛的视频进行赏析与实践,激发学生的爱国情、强国志。课堂教学借助人物事迹和典型事件,可以是一场比赛,也可以是一个瞬间,教师日常要善于总结和归纳人物事迹和典型事件,并采用合理的教学手段与方法,抓好课程思政融入时机,将育人的效果达到最优化,使课堂教学有强度、有温度、有深度。

2.2.4 利用课内、课外,线上线下相结合形式实施课程思政教育

教师是课程思政实施的主力军,课程建设是主战场,课堂教学是主渠道[6]。教师、课程、课堂教学是决定课程思政实施效果的主要因素,课程思政并不是简单融入思政教育内容,实现思政教育内容的基因式挖掘,是目前比较公认的途径与手段,这就需要教师不断提高个人思政修养,提高课程思政实施设计的合理性。对于有氧舞蹈课程来说,除了挖掘教学内容中所蕴含的思政元素,课堂内的组织形式、教师的言传身教行为,都是实施课程思政教育的手段和方式,同时具有教育意义的课外活动也是对学生进行课程思政的手段和方式。

3 结语

课程思政元素的挖掘,不能仅仅依靠教师的经验和主观判断,在实际工作中,应结合宏观层面的文件和微观层面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内容体系进行挖掘,课程思政具有特殊性,不能照搬照做。如何在不打断学生课堂学习节奏的情况下,找准课程思政实施的时机,将思政内容与教学内容相融合,是每名教师都应该思考的问题。充分认识到课程思政是方法不是加法,课程思政不必硬性加入,或者每节课都要加入,实施时注重显隐结合,线上、线下结合,课内和课外相结合。

猜你喜欢
有氧舞蹈思政
清华大学:“如盐在水”开展课程思政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叶酸治疗配合有氧运动治疗在阿尔茨海默病患者中的应用
舞蹈课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校园舞蹈 多姿多彩
别把有氧运动“神化”了
个性处方显科学 库珀有氧助健康——专访库珀有氧大健康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朱为众
增肌要做有氧运动吗?如何保证增肌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