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退化林的成因与修复改造

2022-11-22 05:29
广东蚕业 2022年1期
关键词:林木树种造林

裴 斌

试析退化林的成因与修复改造

裴斌

(民勤县公益林办公室甘肃武威733399)

退化林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形成的,包括林木缺少良好的生长环境、没有正确选择林木、林区病虫鼠害严重、人类干预等,因此需要对退化林采取针对性的造林措施,增大森林覆盖面积,对森林进行合理的规划布局,利用科学的栽种方式,加强各方面的管理措施,根据不同地区的特性采取相应的技术进行修复。文章对退化林的形成原因和修复改造的原则与技术进行了探究。

退化林;成因;修复;改造;技术

目前,森林退化问题已经发展到了十分严重的阶段,所以需要及时对此类问题进行有效解决。森林退化会对生态平衡造成严重的影响,需要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去改善这一情况。森林退化的成因有两种,一种是自然因素的影响,另一种是人为因素的干扰,自然因素包括土壤肥力的降低,人为因素则是指乱砍滥伐等现象。为了改善森林退化问题,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促进我国生态环境和经济的协调发展。

1 形成原因

退化林是指由于林木自身的生理功能衰退,以及外部环境变化或自然灾害等引发的森林结构失调,导致森林的稳定性变差,出现功能退化等现象,严重时甚至会让森林失去自主更新的能力。例如在我国山西北部,退化林主要包含林木龄组处于中期以上,由于多种因素共同影响而濒死或枯老的防护林。在修复退化林的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找到退化林形成的原因,然后采取针对性的改造措施。

1.1 林木生理过熟

部分地区早期建设的防护林已经步入过熟期,林木生命力正在不断衰退,生理性能呈现出下降的趋势。在这种状况下,这些林木就会出现持续老化、长势衰退的症状,自身的抗旱、抗寒以及抵御病虫害的防护能力也在不断降低,难以应对自然灾害带来的不良影响,同时林木自身的各项机能也在不断下降,最后,将逐渐走向衰老和死亡。由于部分地区是以刺槐和小叶杨树为主构成的防护林,其营林造林的时间比较早,现在部分杨树已经步入自然成熟期,出现了生理功能的衰减,树木开始不断老化甚至出现干枯和死亡的现象。虽然部分杨树依然在生长,但是其生长速度较为缓慢,且逐渐呈现“小老树”的生长状态。而栽种时间更早的林木,早已经步入成熟期,这时会出现明显的林木老化和生理功能衰退的现象[1]。

1.2 土壤水肥条件较差

近些年来,我国部分地区出现了严重的水土流失问题,土壤朝着倒退发育的方向变化。随着土地沙漠化问题的日益突出,部分地区的林地土壤逐渐呈现出日趋贫瘠的趋势,土壤结构疏松,在板结方面呈现出不良的发展态势,土壤内有机物的含量也在不断降低。在这种状况下,区域内林木的生产能力和生长量也会遭受严重的影响,继而导致林木的生产力降低,生长速度逐渐缓慢,这是退化林形成的主要原因。

1.3 经营管理不善

在我国,造林工程主要是采用补贴式的造林方式,这种造林方式需要投入的资金量比较少,且不需要消耗较高的管理费用,还可以增大森林覆盖面积,减少土地沙漠化现象。但是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运用此类方法进行造林,普遍存在着忽视造林工作、缺少日常管理的问题。在这种状况下,部分地区的林木资源很难得到科学有效的经营管理,从而致使其出现退化问题。

1.4 人类活动影响

我国部分山区的林业和牧业之间存在着严重的矛盾,从而引发了由于人类活动导致的退化林问题。当地居民把畜牧产业作为主要的生活来源和经济收入来源,但是在畜牧业的发展过程中,由于养殖规模不断扩大,养殖数量也在不断增多,牧民会利用野外放牧的形式,加快牛羊的生长速度,但是过度放牧会对当地的生态环境造成不可逆转的破坏,由于长期放牧,林木的树皮和幼苗时常会遭受牛羊等动物的啃咬,继而被大规模破坏,情况严重时甚至会对林木的生长活动造成不良影响,继而诱发严重的退化林现象[2]。

1.5 自然灾害和立地条件差异

我国各地皆存在退化林问题,但是由于立地条件的差异性,以及自然灾害发生的频率和规模有所不同,因此其引发的林木退化程度有所不同。例如,山西地区普遍为山石区或是石质山区,土壤状况相对贫瘠,且风沙比较大,降雨量比较少。这些自然因素会对林木的生长活动造成严重影响,还会对林木在生长过程中对营养成分的吸取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致使林木缺少养分,无法健康生长,导致每年的林木生长量变少,这也是当地退化林问题形成的重要原因。

1.6 苗木品质较差、树种选取不佳

在我国营林工程的发展过程中,树苗品质较低、抵抗力较差等是诱发林木退化的重要原因。在营林造林过程中,部分工作人员没有严格遵守因地制宜的造林原则,加上缺少相关的工作经验,没有根据当地的自然环境和生态需求,科学选取造林树种,导致树种难以适应当地的生态环境。树种选择和配置的不合理也是引发林木退化的主要原因之一,部分树种难以完全适应当地的气候条件,林木的生长状况比较差,继而会引发退化林问题。

1.7 有害生物的不利影响

我国各个地区最早开展营林造林工作,是在20世纪50年代—60年代,由于当时的造林技术、经济条件等都十分有限,因此造林树种的选择比较单一,普遍采用单一树种构建纯林,并且森林内部缺少其他的植被,生物多样性较差,部分对林木有害的生物因为缺少寄生性、捕食性天敌而肆意生长繁殖。在这种状况下,林木遭受有害生物侵袭的情况日益严重,继而引发比较严重的退化林问题。

2 修复改造原则

针对目前日益严重的退化林问题,需要对已经退化的树林进行修复改造,同时对退化的树种进行更新处理,通过采取针对性的措施,确保树林可以得到修整恢复。例如,通过整地、施肥、灌溉处理,提升土壤的生产力等,满足林木的生长需求。应当运用多样化的方法对退化林进行修复,在保证树木正常生长的基础上,为其补充足够的营养成分,使生长发育不良的树木可以恢复正常生长。

2.1 遵循自然、科学修复原则

技术人员对退化林进行修复时,需要遵循对症下药的科学修复原则,避免使用的方法起到反作用。要对需要修复的森林进行全方位的了解,然后对其进行科学的修复管理,并依据修复管理要求对森林中的树木进行分类管理。在更新树木的过程中,所选择的树种需要适应当地的自然环境。对森林进行修复的过程中,需要依据森林退化的程度和原因进行修复,不可以随意进行修复,避免造成更加严重的破坏[3]。

2.2 因地制宜、分门别类修复原则

对退化林进行修复改造的过程中,需要针对当地的自然气候以及土壤状况,采取因地制宜、分门别类地修复方针,适合乔木生存的区域可以利用乔木进行改造,对于适合灌木生存的区域利用灌木进行修复,或是可以采取多种树木混合营造的方式,利用科学的方法进行林木修复,改造退化的林区。可以利用抗逆性较强、生长稳定的树种,对林木成分进行有效改善,同时对不同年龄、不同生长特性的树木进行分类修复,最大限度地改善退化林现象,提高退化林的修复水平,并对森林自然生态进行有效保护,提高森林的生产力[4]。

2.3 突出重点、合理修复原则

在对退化林进行修复的过程中,技术人员需要优先选取较为重要的区域,即退化现象比较严重,同时遭受严重自然或者人为危害的森林,以及存在有害生物和遭遇森林火灾的人工林。为了实现森林生态的平衡发展,需要对原本退化的森林进行修复补救,利用补充植被、改造植被等方式,对退化林进行有效修复。一方面,要让退化林的修复工作稳定发展,提升退化林修复的效率,实现林木的多样化发展;另一方面,通过选取优良的树种对退化林的树种成分进行改善,进一步提升森林的自然产出量。

2.4 构建杂交林、改善退化林原则

为了有效修复退化林,需要构建杂交林,使森林物种朝着多样化的方向发展,然后对林木进行异龄处理,利用复层林等技术维护森林的生态平衡,并采取科学的方式补植造林,提高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比如在以乔木和灌木为主要树种的林区,可以在灌木林补植一些乔木进行修复,而对于退化的阔叶林,就需要补植一些针叶树种,如果退化的是针叶林,则需要适量补充阔叶树种。基于此,对造林模式深入研究,并大力推广混交造林、林间种植草药等方式,以有效改善退化林,构建出高效经济的复合型生态系统[5]。

2.5 造林和经济效益同时提升原则

为了使经济效益和造林效果可以实现共同提升,可以充分利用和发挥树种的生物学特性和经济方面的价值。比如,在选取补种树种的过程中,尽量选择经济价值较高且环境适应能力较强的树种进行种植,如可以选取山杏等树种,不仅可以提高造林有效面积,同时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

3 修复改造技术

3.1 强化推广旱地造林的综合技术

需要依据林区的土壤状况,以及林木的退化程度,开展科学合理的林木种植工作,种植工作需要考虑多个层面,比如造林密度、因地制宜的发展方针、树种的品质等,需要选取抗旱性能较强、抗病性能较强、环境适应能力较高的优质树苗,使其可以满足当地的造林需求,利用机械化和人工共同合作的模式,继而提升造林技术,还需对树苗进行科学的养护管理。

3.2 更替改造技术

对退化程度较为严重的林区进行修复改造的过程中,可以使用更替改造技术。在实际的改造过程中,可以把所有需要替换的树木一次性砍伐完,或是采取块状或是带状等形式逐步把退化林木砍伐完,然后通过冠下造林等方法对其进行更替改造,改造时间通常为2年—5年。在此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地质条件以及树木的适应能力,选取油松、樟子松、侧柏、榆树、白桦等作为主要的造林树种。

3.3 择伐补造技术

在退化程度适中的森林开展修复改造工程时,可以运用择伐补造技术。在实际的改造中,需要依据濒死和枯死的树木的分布状况,选取带状、块状等采伐形式,将濒死和已经枯死的树木全部伐除,然后通过补充植被等方式进行林业修复。在此过程中,需要坚持营造混交林的原则,构建混交林、异龄林、复层林等稳定森林,对森林结构进行重新优化,同时对自然更新的幼苗加强保护。在改造过程中,需要依据当地的气候状况、土壤质量、地势特点等,合理选取树种进行补植补造,还需要依据树种的生物学特性和经济价值,选取适应能力较强的经济型树种,如油松、樟子松、山杏、沙棘、沙枣等,构建高效经济的复合型林带或林区[6]。

3.4 抚育改造技术

在实际的退化林修复改造过程中,对于退化程度比较轻的森林,可通过抚育改造技术加强修复效果。在具体改造过程中,可借助生态疏伐、卫生伐、透光伐、修枝等方法,对生长情况不良或是已经枯死的林木进行砍伐,适当调整森林密度,以此优化光照条件和通风条件,促进林木生长和森林整体质量的提升。对于林间空地,可通过补植补造的方式进行修复改造,在此过程中需注意对优良植株的保留,以及森林层次的增加。

常用的抚育管护方式包括封育、以耕代抚、平茬复壮和有害生物防治等。其中,封育主要利用生态系统的自我修复能力,以及对人为因素的管控,加快植被演替的速度,提高林木的生长速度,使退化林得到有效修复,具有低成本、高效益、速度快的特点。以耕代抚主要通过林下耕作的方式降低地面蒸发、提高土壤肥力、削弱杂草的竞争力等,以实现林木快速生长来修复退化林的目标。

3.5 渐进改造技术

渐进改造技术在护岸林、护路林以及护田林的修复改造过程中可以发挥出十分有效的作用。具体改造中,可以采取半带、带外、隔带以及隔株等形式进行改造,及时砍伐濒死和已经枯死的林木,通过更新造林措施来进行修复。改造过程中,可以将樟子松、杜松,桧柏、杨树等作为主要的补植树种。

4 结语

目前,我国部分地区已经出现了严重的退化林现象,对生态系统的平衡发展造成了不良影响,同时会对人们的生存环境造成干扰,因此需要采取有效措施对退化林进行修复改造。此外,还需要加强林区病虫害的预防管理,确保林木的可持续发展。

[1]刘江,张立欣,徐先英.不同退化程度的人工梭梭林地土壤理化特征[J].西北林学院学报,2019(4):36-42,144.

[2]王宏燕,王波,田睿,等.韩路荒漠绿洲过渡带退化胡杨林地土壤水文生态特性[J].塔里木大学学报,2018(4):28-35.

[3]杨本涛.黑龙江省退化防护林成因及修复对策[J].林业勘查设计,2020(1):45-46,61.

[4]刘江,徐先英,张荣娟,等.不同退化程度人工梭梭林对土壤理化性质与生物学特性的影响[J].草业学报,2017(12):1-12.

[5]孙守家,李春友,何春霞,等.基于树轮稳定碳同位素的张北杨树防护林退化原因解析[J].应用生态学报,2017(7):2119-2127.

[6]刘开琳,李毅,徐先英,等.祁连山北坡退化水源涵养林生态修复模式研究[J].防护林科技,2016(3):1-4.

Analysis on the Causes, Restoration and Transformation of Degraded Forests

Pei Bin

(Public Welfare Forest Office in Minqin County, Wuwei, Gansu, 733399)

Degraded forests result from a combination of factors, including lack of suitable growth environment, improper selection of forest trees, serious pests and rodents problems, human intervention, etc. Therefore, it is necessary to take targeted afforestation measures for degraded forests to expand forest coverage area, to make reasonable planning and layout of forests. Though scientific planting methods, strengthening management measures in all aspects, these forests can be restored by adopting corresponding technologies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different regions. Then, this article explores the causes of degraded forests, as well as the principles and techniques of restoration and transformation.

Degraded Forest; Causes; Restoration; Transformation; Technology

10.3969/j.issn.2095-1205.2022.01.45

S718.59

A

2095-1205(2022)01-133-03

裴斌(1982- ),男,汉族,甘肃民勤县人,林业工程师,研究方向为林木资源管理。

猜你喜欢
林木树种造林
苹果新品种“瑞香红”通过国家林木品种审定
全国第一! 2022年山西安排人工造林339.2万亩
珍贵树种黄檀栽培技术
什么是碳中和?
树种的志向
数字
树种的志向
湖南省今冬明春计划人工造林150万亩
人工营造混交林树种的选择与配比
雄安千年秀林
——近自然造林开先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