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人文历史类纪录片的人物选择与结构设计

2022-11-22 05:31葛临镫
传媒评论 2022年1期
关键词:西泠西泠印社弘一法师

文_葛临镫

人文历史类纪录片往往涉及真实的历史人物,这通常是一个大历史背景下的真实群像。如何在众多繁杂的背景中选取最契合主题的人物,展开故事主题的叙述,需要一定的设计构思与表述技巧。

2021年,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发布了《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办公厅关于公示2020年度国产纪录片及创作人才扶持项目评选结果的通知》,由浙江卫视制作并播出的六集纪录片《西泠印社》斩获“优秀系列纪录片”“优秀导演”等奖项。纪录片《西泠印社》分为《君子》《大师》《师父》《衣冠》《兄弟》和《刀法》六集,呈现了西泠印社文人结社、问道天下的百年传奇。其中,作为第五集《兄弟》分集导演,笔者所理解的主题正是围绕着西泠印社印人之间的兄弟之情、朋友之义讲述他们金石之交的故事,通过独辟蹊径的群像呈现彰显出西泠印社群贤毕至、兄弟相契、百年传承的文化精髓。

一、选择的前提——熟悉详尽史料,深刻理解主题

在刚刚接手纪录片《西泠印社》第五集《兄弟》的分集导演工作前,我大概用了将近一年时间负责“西泠不冷”微信公众号短视频的编导工作。西泠印社名家众多、人物庞杂,其中不乏大批在艺术界影响深远的大家。如何为《兄弟》选择出最为适合的主人公人选,可以说是片子是否成功的重要因素。

群像的概念早已确定,那么我们首先需要了解是什么力量让这群人知音相惜、结社同盟走到一起?“西泠八家”之一、清代篆刻家黄易曾篆“金石癖”白文印两方。之后,“金石癖”这个主题为众多篆刻名家所用,表达着他们笃嗜金石,视其为第二生命的情怀。在这些故事里,有他们追求共同艺术理想互为知音的心意相契,有他们各自人生经历的精彩跌宕,也有与家国命运紧密相连的硝烟烽火。艺术与生命在历史的浪潮中淬火成金。最后,他们故事里最初的热爱与深情如同不朽的金石,留下璀璨与永恒。

经过深入了解和思考之后,我首批选择了以下几组人物:他们中有年龄相差近半个世纪的忘年交吴昌硕与葛昌楹,有名虽各姓却情同手足、被称为“张画方印”的张大千与方介堪,有精通琴棋书画印的亲兄弟徐元白与徐文镜,也有交友广泛、工诗能文、精鉴赏、通晓医药、戏曲、史地的全才张宗祥。这其中,有一对尤为特别的友人,那就是西泠印社创社四君子之一叶为铭与民国传奇人物李叔同。最后选定的人物既有情谊深厚、书画篆刻俱佳的共性,也有特意选择的区别。比如所选的人物在西泠印社社员常规擅长的书画篆刻之外,又加入了葛昌楹的“藏”、徐元白的“琴”、弘一法师的“禅”、张宗祥的“全”等特性,使得人物形象更为饱满和鲜明。

二、选择的定力——能拍到什么是促成内容的关键

李叔同是早期西泠印社社员,曾创建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篆刻社团“乐石社”,并带领社员数十人加入西泠印社。后来他在虎跑断食、出家也与西泠四君子中的丁辅之、叶为铭有关。丁辅之介绍李叔同到虎跑寺断食,而在李叔同出家之前曾将自己的93方常用印全部捐给西泠印社,又是叶为铭为李叔同藏印处书写阴文小篆“印藏”两字并作跋文。这种“熟悉的陌生感”正是创作纪录片最宝贵的属性。我还幸运地发现李叔同与叶为铭交往的实物佐证:十帧李叔同致叶为铭信札被珍藏在杭州博物馆。同时,在我们有幸拍摄到了这批珍贵信件之外,还在杭州虎跑李叔同弘一法师纪念馆的帮助下,把弘一法师《断食日志》真迹收入我们的镜头。

直面一手的文物资料,让我们从另一个侧面了解了弘一法师,他好像也从那些传说中走出来。在多方牵头下,我们专程赴天津邀请到了李叔同嫡孙女李莉娟老师作为拍摄嘉宾。李莉娟老师疏于名利,常年深居简出。但是她听说我们这次的拍摄主题能让更多的人了解祖父与西泠印社的渊源,欣然应允。《西泠印社》之第五集《兄弟》播出后,观众们对于弘一法师与西泠印社的渊源这一情节印象很深,希望有更多篇幅深入了解弘一法师与印学的内容。

坚持和舍弃是机动可变的,需要导演应对突发事件并作出准确的判断。通常的经验是,往往那些不是导演在文稿中设计的内容,而是在采访中深入了解的主人公的真实素材,会带给你更大的触动,懂得及时调整并作出新的选择,是纪录片创作中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在《兄弟》的拍摄过程中,我们曾赴温州专程采访著名篆刻家方介堪的幼子方广强。这一次采访我们有了意外收获!方广强告诉我们:少年时代的方介堪曾和驻锡温州庆福寺的弘一法师有过一面之缘,并深得其赏识。而把方介堪举荐给弘一法师的介绍人就是曾任西泠印社第三任社长的张宗祥。

我曾跟随浙派琴家徐君跃老师学习古琴,多次听徐老师聊起祖父浙派古琴大师徐元白与挚友张宗祥、马一浮等人创建西湖月会的故事。正是张宗祥牵头召集诸友筹措奔走,使得停摆多年的西泠印社重新复社。在片子的结尾部分用张宗祥与诸友促成西泠印社复社、于1963年召开成立六十周年社庆的内容收尾,形成一个阶段性高潮,重新关联起本集的几个重要人物,这些主人公再一次在片子里重逢,使人物塑造有年龄与时间跨度,增加了全片的历史厚重感。

三、细节的联想——人物故事的细节挖掘与意象化设计

在选取人物故事之前,我根据片名“兄弟”的深层含义把片名理解为知音、知己。在这一集的内容设计中,怎样寻找一个意象化的表达,使全片有伏笔、有隐喻、有勾连?在最后选定的人物中,徐元白、徐文镜是一对擅长琴棋书画印的亲兄弟。其中,兄长徐元白尤以琴技见长闻名于世,为著名古琴音乐家、现代浙派古琴艺术大师。徐元白有一首著名的原创琴曲《西泠话雨》,此曲还颇有一段渊源:1945年抗战胜利后,在重庆流亡的徐元白回到了杭州,他与著名画家张大千、徐悲鸿等人泛舟西湖,“吊巨创于劫后,逢旧雨于湖边,悲喜交集,无以自况,故借变声作曲,以荡胸臆”,于是写下了《西泠话雨》这首琴曲。

经历离散、感慨抗战、诸友相邀、泛舟湖上,其中的情感不言而喻又是丰富而多层次的。这首琴曲不仅刚好曲名点题纪录片《西泠印社》片名,其中蕴含的情感又与《兄弟》一集所希望呈现的西泠印社诸兄弟在时代大潮中经历离散的人生遭际相契合。琴声仿佛知己的心声,见证着西泠诸君子的兄弟之情。从《西泠话雨》这一细节入手把古琴曲作为意象化的表达方式,在片中反复出现。

我们在《兄弟》一集的开篇用了徐元白《西泠话雨》的创作缘起作为引子,并找到了徐元白于上世纪五十年代的《西泠话雨》录音作为背景音乐。泠泠琴音,如泣如诉,一开篇就先声夺人营造了很好的氛围感。我们又特别抓住古琴这一契合主题的“灵魂乐器”,特别制作了古琴版《送别》作为弘一法师圆寂这一段落的背景音乐。在《送别》的古琴曲背景音乐中,“君子之交,其淡如水……”的字样被投影在古琴琴面上,李莉娟老师手抚禅椅,整个场景纯净肃穆,很好地烘托了气氛。由细节生发联想而找到意象化的设计表达,充分挖掘故事细节深处的深意进而成功实现艺术升华。

猜你喜欢
西泠西泠印社弘一法师
吴越名城·陌上花开
——西泠六子偕友8人书法艺术展
上海西泠印社社员暨上海书协篆刻委员会委员书画篆刻作品展举行
安徽省图书馆藏傅增湘未刊手稿《西泠诗草》考略
匆匆离别添新愁
屋乌之爱
西泠印社:老字号文化品牌的IP化之路
与其能辩,不如能容
弘一法师李叔同(上)
因为那是属于你的东西
“西泠印社”文物首次在香港展出105件珍藏亮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