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 旭
探析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
陈旭
(博白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广西玉林537600)
为进一步提升我国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的实际应用效果,相关技术人员需要立足于水稻病虫害的实际发生情况,对水稻种植的主要患病原因进行研究,探索出更加全面有效的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以及主要应用方法。文章从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的应用价值出发,介绍了水稻病虫害的绿色防控技术,以期为相关人员开展水稻病虫害防治工作提供参考。
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方法
在水稻种植过程中,病虫害问题呈现季节性特征以及频发性特征,水稻在生长发育的各个阶段均有可能发生病虫害。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的应用是当前防治水稻病虫害的主要措施之一,能科学解决水稻病虫害问题,又能避免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提升水稻种植的实际效率,为我国农业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指的是以水稻为中心,从稻田生态系统出发,在保护自然环境的前提下,充分利用稻田生物之间以及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发挥自然控制因素的作用,并采取“预防为主、治疗为辅”的方式进行病虫害防治的多种防治技术的综合。绿色防控技术经过多年的研究以及改进,呈现出了多样化、全面化的发展特征,经过多年的技术试验,也已经得到了行业内部诸多专家的认可。为了促进水稻种植行业的可持续发展,相关人员需要深入研究水稻常见病虫害类型及发生原因,进一步推广和普及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进而保证我国农业健康发展。
相比传统的水稻病虫害防控技术,绿色防控技术更加凸显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对环境友好,耗费的资金较少,成本较低,具有较高的实际应用价值。在广西地区,水稻种植规模较大,水稻种植行业发展速度较快,发展前景非常乐观,但是广西地区的生态环境脆弱,合理探索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及其应用推广尤为重要。应用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能够减少化学农药对自然环境的污染和破坏,进一步提高水稻产品的品质和产量,有利于提升水稻种植行业的社会效益及环境效益,对促进广西第一产业的健康、稳定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与价值。
农业防控技术指的是针对水稻种植过程中较为常见的病虫害,合理应用农业防控手段,科学解决常见的水稻病虫害问题。其一,土壤监测。对水稻种植区域内的土壤进行合理检验,部分土壤内部可能存在着病原菌,会导致水稻植株出现不同程度的患病问题,甚至是死亡。这就要求农业生产者以及技术人员及时将土壤样本送往相关检验部门,进行合理的检验与分析,确定土壤内部是否存在相关病原菌,并了解土壤肥力情况,然后采取相关应对措施。农业生产者可以选择重新开垦土地,将深层土壤挖掘出来,平铺于地面,接受长时间的阳光照射,以达到杀菌消毒的目的。其二,翻耕灭蛹。田间稻桩是水稻螟虫越冬的主要场所,要充分利用螟虫化蛹期抗逆性弱的特点,抢在越冬代螟虫化蛹期(一般在3月中旬至4月上旬),及时对冬闲田、绿肥田等有效虫源田进行深耕晒垡,灌10 cm以上深水,浸没稻桩12 d以上,达到杀蛹灭螟的目的。其三,生态调控。根据田间垄块分布,在田埂上合理布局种植大豆、芝麻等显花植物,为水稻害虫的天敌——青蛙、蜘蛛、蜻蜓、隐翅虫等提供栖息场所和转移通道,蓄积田间害虫天敌力量,捕杀害虫。其四,选择抗逆性强的品种。推广应用抗性强的品种是防治水稻病虫害最经济有效的措施。针对稻瘟病、稻飞虱等常发的水稻种植区,要结合当地生态气候特点,选用无病种子,并将存在虫蛀、碎裂、破损、空洞等问题的种子剔除。在播种之前,必须对种子进行全面消毒处理,降低种子感染病虫害的概率,有利于培育无病壮秧。其五,科学栽培管理。大力推广绿肥和测土配方施肥,坚持有机肥与化学肥相结合,氮肥、磷肥、钾肥相结合,不偏施,并结合科学管水,坚持干湿结合的原则,浅水分蘖,苗足晒田,湿润长穗,特别是在分蘖末期适时晒田,可有效控制纹枯病的发生蔓延,促进禾苗生长健壮,增强植株抗耐害能力。
化学防控技术就是通过科学、合理、安全地用药来防治病虫害的技术,是防治水稻病虫害的主要技术之一。考虑到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的主要应用原则以及具体的应用要求,必须要选择毒性较低的化学药剂,并且合理控制化学药剂的实际使用剂量以及使用的时间间隔,确保不会对水稻田地内部的土壤造成较为严重的破坏与影响。使用化学药剂之后的1 d~3 d,不能进行灌溉,避免药剂伴随着灌溉水逐渐扩散,导致大范围土地均遭受到化学污染。在使用化学药剂之后,如果出现大面积的自然降水情况,则需要农业生产者对稻田内部的植株进行保护处理,及时排出田间的积水,避免长时间的自然降水导致农作物遭受不同程度的损害,甚至是出现“泡根”问题。这也要求农业生产者定期关注天气预报以及相关气象信息,在自然降水来临前的1 d~3 d,尽量不要进行人工灌溉处理,也尽量不要使用相关化学药剂。在使用化学防控技术对病虫害进行防治时,必须把握“时间准,药对路”的原则。“时间准”要掌握两个时机:一是最佳防治时期,即要掌握防治标准的具体时间适时用药;二是掌握好施药时间,即以阴天或晴天傍晚为最佳施药时间,晴天中午高温时不能施药。“药对路”就是选择低毒高效农药防治病虫害。如防治稻纵卷叶螟的农药有阿维菌素、甲维盐、苏云金杆菌,在幼虫1龄~2龄时喷药防治,效果最为理想;防治稻飞虱的农药有比蚜酮、烯定虫胺、噻虫嗪,喷药时添加低温就能挥发的敌敌畏,杀虫效果更好;防治纹枯病的农药有井冈·蜡芽菌、井冈霉素、嘧菌酯,应对在水稻分蘖末期发病株率达3%,或拔节到孕穗期发病株率达10%的田块用药防治;防治稻瘟病的农药有富士一号、三环唑、春雷霉素、稻瘟酰胺,重点防控穗颈瘟,在水稻破口初期施药预防。每亩用药量参考药剂说明书并结合病虫害发生情况而定[1]。
物理防控技术是利用相关的机械设备或物理方法对病虫害进行消杀的防治技术,如灯光诱杀技术和色板诱杀技术。相比于化学防控技术而言,物理防控技术更加具备绿色环保的特征,对环境不会造成污染,有利于稻田内部的可持续发展。
2.3.1 灯光诱杀
灯光诱杀技术就是利用害虫的趋光性在田间设置诱虫灯,诱杀二化螟、三化螟、大螟、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等害虫的成虫,降低虫口密度,减少害虫对水稻的侵害。灯光诱杀技术的优越性在于具体的操作方法比较简单,技术应用的安全性较高,不会对周边生态环境以及水稻种植场地的内部土壤环境造成影响,可以有效提升水稻虫害防治的效率。具体操作需要注意3个方面:(1)放置密度。诱虫灯间隔距离根据灯管功率配置高低决定,此外还要根据虫口密度、虫子视觉距离等因素调整安装密度。一般每20亩~30亩安装1盏灯,采取“井”字形或“之”字形排列,灯距约为150 m~200 m。安装高度要看所种植水稻品种生长的高度,通常离水稻最终生长顶部1 m为宜。(2)开灯时间。在水稻害虫成虫发生期,傍晚开灯,天亮后关灯,并定时清扫虫灰。(3)器械选择。优先选用扇吸式杀虫灯,尽可能避免误杀害虫的天敌[2]。
2.3.2 色板诱杀
诱杀板也叫环保捕虫板,是用来诱粘害虫的工具。它根据害虫的趋色性原理,将环保专用胶涂抹于捕虫板上,当害虫受到颜色吸引撞击捕虫板时,板上的胶会将害虫粘住,不久害虫便会死亡,害虫的尸体也会被集中收集起来,不会污染稻田,也不会对稻田造成二次污染。应用色板诱杀技术,能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量,具有省时省力、成本低、环保高效的特点。在害虫有可能暴发的地方保持不间断使用色板诱杀,可诱杀大量害虫,有效控制害虫数量。诱杀板分蓝板和黄板,黄板可诱杀蚜虫、稻飞虱等害虫,蓝板可诱杀蓟马等害虫。诱杀板应从苗期和定植时开始使用,1亩稻田挂上20张~30张黄板,悬挂的高度根据植株的生长情况确定,以棋盘状的分布形式均匀地挂在水稻苗上部大约10 cm~20 cm的位置。蓝板主要针对蓟马等害虫,悬挂的数量可以减少一些。随着秧苗的生长,应相应地提高诱杀板的悬挂高度,这样有利于增强防治害虫的效果。在使用诱杀板时,应注意及时清除粘板上的害虫,以免影响粘虫效果,当捕虫板上的胶不粘时要及时更换。在使用诱杀板诱杀害虫的同时,可配合应用其他防治技术进行综合防治,例如结合性引诱剂捕杀等,能产生更好的控制害虫的效果。
生物防控技术指的是利用自然界害虫天敌对水稻害虫进行合理防控的技术,主要通过结合食物链对相关生物进行合理投放,以减少害虫数量,从而达到防控稻田虫害的效果。生物防控技术属于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合理应用生物防控技术可以有效避免出现土地污染问题以及生态破坏问题。
2.4.1 稻田养鸭
稻田放鸭,是利用鸭的杂食性以及活动性,其不仅能吃掉稻田中的杂草和害虫,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还能对稻田土壤起到中耕的作用,能够刺激水稻生长;同时鸭排出的粪便可以作为肥料,增加稻田腐殖质,富养稻田。具体操作方法上,一是选择离家较近的大田块,杂草丰富,害虫基数大,灌水方便,利于鸭子活动和取食。将选定的稻田区域的四周围起来,在稻田边搭建一个大小适宜供鸭子休息住宿的小屋。二是因地制宜,选择体型小,活动力、适应力、抗病力强,适应昼夜露天住宿的鸭品种。在插秧后,不施用除草剂、杀虫药,待秧苗返青追肥5 d后,选择健康且体重100 g以上的鸭苗放养,一般每亩放养15只~20只为宜。早上11时前和下午4时后凉爽时进行放养,此时间段内稻田蝗虫活动频繁,鸭子易于捕食。三是抓好鸭苗田间管理。鸭苗应在不同田块之间轮放,避免在同一田块过度放养,影响水稻根系生长。放鸭、收鸭或喂食时,应人为设置响声,使鸭子养成听到声音聚集起来的习惯,方便收鸭。水稻齐穗后不再放养,若逢喷药防治病虫害,可收鸭圈养,一般施药5 d后再放养。四是重视稻田管理。稻田放水深度开始时以鸭掌刚好能触到泥土为宜,便于鸭在活动过程中充分踩踏泥土,随着鸭的生长,稻田内水体应逐渐加深。此外,早晚应加强田边巡视,检查围栏是否完好,发现漏洞要及时处理。当水稻齐穗后,应将鸭转入圈内饲养,防止鸭吃谷穗,造成减产[3]。
2.4.2 投放赤眼蜂
稻田投放赤眼蜂,是利用赤眼蜂对螟虫卵具有寄生性的特性,让赤眼蜂寄生在螟虫卵上,吸收抢夺螟虫卵的营养从而杀死螟虫,达到绿色环保防控目的。具体操作应注意三个方面:一是选准最佳投放期。赤眼蜂最佳投放期应与害虫的产卵期相吻合,当害虫进入产卵高峰期,放蜂效果最佳。因此,准确预测虫情发生期十分重要。此外,在稻纵卷叶螟的防治上,也可利用赤眼蜂,需要在蛾高峰期出现1 d~2 d后及时投放赤眼蜂进行防治。二是掌握投蜂量。投放赤眼蜂数量的多少,应视虫害发生程度适当调整。如二代稻纵卷叶螟中等发生年份每亩投放1万头左右,大发生年份每亩投放1.5万头左右,每亩投放点不少于5点;三代稻纵卷叶螟投蜂量2万头左右,此时因受高温影响,赤眼蜂活动距离缩小,放蜂点应适当增加;三是投蜂次数。投蜂次数应根据主害代稻纵卷叶螟发生期长短,或螟虫卵高峰期出现的次数而定,一般各代投蜂2次~3次[4]。
2.4.3 性诱剂诱杀
性诱剂诱杀害虫技术是近年来我国较为倡导的绿色防控技术,其原理是通过诱捕器将人工合成的雌蛾在性成熟后释放出的一些被称为性信息素的化学成分释放到田间,吸引田间同种寻求交配的雄蛾,将其诱杀在诱捕器中,使雌虫失去交配的机会,不能有效地繁殖后代,降低后代种群数量,从而达到防治害虫的目的。二化螟和稻纵卷叶螟是水稻的主要害虫之一,使用性诱剂防控技术诱杀效果明显,具体操作注意3个方面:(1)选准时机,在连片的水稻栽培区,先调查各代二化螟和稻纵卷叶螟成虫羽化始期,再结合田间观察,最终确定诱杀害虫的关键时间;(2)性诱剂诱捕器的设置,每亩稻田挂插1个~2个诱捕器,内置二化螟或稻纵卷叶螟性诱剂诱芯一个,诱捕器放置高度(指诱捕器底部)应距离地面0.5 m~1.2 m(注意根据水稻生长高度调节,高于水稻植株10 cm~20 cm为宜)。20 d更换一次诱芯,有利于诱杀更多雄虫,减少成虫正常交配,削减田间有用卵量,以达到防控害虫的目的,有利于减少农药使用量,提高水稻产量和质量,增加农民的收入。
为了进一步发挥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的实际应用价值,农业生产者以及技术人员必须结合地区水稻病虫害实际发生情况,合理利用各种绿色防控技术,对随时可能会出现的水稻病虫害进行科学研究与有效防控。相关人员必须要充分认识到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对于水稻种植和生态保护的重要意义,逐步探索更现代化的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的应用方法,为促进我国农业的快速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1]黎秩群,林忠,黎远文.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实践与探索[J].农业开发与装备,2021(9):166-167.
[2]李连法.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综合技术实践探索[J].农业开发与装备,2021(9):196-197.
[3]潘意,杨浪群.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应用与效果[J].广东蚕业,2021,55(9):89-90,144.
[4]王凤祥,何贵宾.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及推广措施探讨[J].南方农业,2021(17):23-24.
Exploration and Analysis on the Green Control Technology of Rice Diseases and Insect Pests
Chen Xu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Promotion Center in Bobai County, Yulin, Guangxi, 537600)
In order to further improve the practical application effects of green prevention and control technology of rice diseases and insect pests in my country, relevant technicians need to study the main disease causes of rice planting based on the actual occurrence conditions and explore a more comprehensive and effective green control technology and main application methods for rice diseases and insect pests. Based on the application value,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is technology, in order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relevant personnel to carry out relevant work.
Rice; Diseases and Insect Pests; Green Control Technology; Method
10.3969/j.issn.2095-1205.2022.01.27
S511
A
2095-1205(2022)01-79-03